探月工程專家:「嫦娥二號」月面圖不遜美日(圖)

2020-12-06 華夏經緯網

    100多張清晰的月球表面圖、十多段令人震撼的影像視頻……在今天上午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舉辦的「嫦娥工程科學對話」活動中,來自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探月工程總體部的專家向觀眾首次披露了眾多珍貴的嫦娥二號圖像資料,講述了我國發布虹灣局部影像圖背後的故事。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研究員介紹,因地月距離大約有40萬公裡,嫦娥二號的數據接收主要是通過無線電傳播,即「嫦娥二號」衛星搭載的相機在獲得探測數據後,先經過專用發射天線進行信號處理,而後經由地面站配備的兩個目前國內最大口徑的剖面天線,把信號載荷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包裝,做調試和編碼,最後通過大口徑天線進行反處理,接收過來以後再傳給北京總部,經過深加工後才能最終呈現出來。

  李春來表示,與日本月神號和美國探月器傳回的月球圖相比,依據嫦娥二號發回信息製作的圖片並不遜色,在很多指標上比他們的圖還要好些。如果說有哪些具體方面稍差,也是因為受CCD相機性能所限,而這架相機目前還依賴進口。

  「今天13時我們還將接收嫦娥二號傳回的7軌數據。」李春來表示,目前嫦娥二號衛星上的七個有效載荷一直都在工作,每天會產生大量數據,約有150G左右,而嫦娥二號的速率相比嫦娥一號提高了一倍,即在相同的時間內得到了四倍的數據量。在未來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地面站每天都將接收和處理數據。

  李春來表示,相對於嫦娥一號的圖像,嫦娥二號的月圖可以進一步解析出月球的地形高層和平面數據,分析地形的起伏情況和地貌特徵。目前來看,虹灣地區是將來嫦娥三號一個預選的著陸點之一,將來到底在哪兒實施軟著陸,還要等嫦娥二號的圖像全部下傳後再做進一步分析研究。(記者蔡文清)

    來源:北京晚報

    轉自中新網

 

責任編輯:包瑋瑋

相關焦點

  • 溫家寶出席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並為影像圖揭幕
    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儀式並為影像圖揭幕。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儀式並為影像圖揭幕。
  • 嫦娥二號攝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在京揭開帷幕
    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本報北京11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趙承、記者張曉祺報導:今天上午,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在北京國防科技工業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儀式並為影像圖揭幕。上午10時許,溫家寶來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辦公樓一層大廳,親切看望和慰問了嫦娥二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與他們合影留念。隨後,溫家寶來到二樓會議大廳,觀看了嫦娥二號任務匯報短片,並聽取了探月工程總指揮陳求發關於工程任務完成情況的匯報。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發射成功。
  • 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圖)
    新華社發中國網直播: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儀式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陳二厚 黃全權)26日9時40分許,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號衛星傳回並製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圖像。在第一時間,「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通過新華社傳到了世界各地。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  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嫦娥二號探月解析度比嫦娥一號提高數倍
    與嫦娥一號相比,嫦娥二號距離月球更近,攜帶相機手掌大小,只有三四百克重,獲取三維影像解析度更高。另外,紫外敏感器增加拍圖與傳圖功能,能覆蓋月面80%以上區域。  2 頻段升級 為二期工程先期驗證新頻段  與嫦娥一號使用的S頻段相比,嫦娥二號首次使用X頻段,而X頻段測控體制將用於探月二期工程,嫦娥二號先期驗證。
  • 中國發布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 (圖)
    嫦娥二號 攝 國防科工局提供   中新網北京2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6日在北京發布「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製作完成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分幅影像圖產品共746幅,總數據量約800GB。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的"三級跳"
    新華社西昌11月29日電(記者李宣良、王經國、餘曉潔)即將實施的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中國探測器首次在地外天體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從2007年到2013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實現了「三級跳」。
  • 嫦娥二號探月_中國網
    長三丙火箭將送嫦娥二號直飛月球,和嫦娥二號的飛行軌道有什麼不同。 看點二,捕獲。「嫦娥二號」和月球只有一次交互的機會,怎麼保證一次近月制動成功,被近月軌道捕獲。 看點三:變軌。「嫦娥二號」環月飛行時要進行多次軌道調整,特別是要從距離月面一百公裡高度降軌道15公裡進行探測,這一系列高難動作怎麼完成。
  • 探月工程有關負責人:嫦娥三號計劃12月發射
    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韓元俊)探月工程有關負責人25日在嫦娥三號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啟動儀式上說,嫦娥三號任務計劃於今年12月實施,和嫦娥一號、二號任務不同,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我國太空飛行器第一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到月亮上觀光探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憧憬和追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人的浪漫想像開始成為現實。  【嫦娥工程,中國的探月之旅啟航】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從此,中國的探月工程誕生了。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天目觀察 「嫦娥五號」將月面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幹得有多漂亮?
    30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消息,經過兩次制動,「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實現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嫦娥五號」任務仍在進行中。此上九天,「嫦娥五號」不僅要登陸月球,還要採集約2000克月球樣品送回。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的兄弟姐妹們就開啟了探月新徵程,天眼妹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我國的「嫦娥工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也就是繞月探測、月面探測和月球自動採樣返回。即在2007年發射繞月探測器,其原定是通過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繞月探測器完成,其中二號是一號的備份,後來由於嫦娥一號表現出色,嫦娥二號改為二期的技術先導星。
  •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胖五」送「嫦娥」奔月,再從月球...
    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未來將能夠研究自己從月球帶回的樣本,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規劃的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簡稱「繞、落、回」)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收官。與此同時,探月四期工程已開始實施,其第一個探測器嫦娥四號目前正在月面工作,這一期工程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也在計劃中。中國為何要探月?中國探月工程如何誕生?未來將如何走?
  • 嫦娥二號今調整軌道面 將與月球赤道面垂直(圖)
    隨著嫦娥二號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開序幕。  嫦娥二號今調整軌道面將與月球赤道面垂直。昨天上午11時0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開始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 (責任編輯:黃珊)
  • 嫦娥2號拍世界最強月圖 可見阿波羅登月遺蹟
    今天上午,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了這一中國探月工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除中國外,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其他國家發布優於7米解析度、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東奎說。嫦娥二號全月球影像圖解析度為7米,比嫦娥一號全月球影像圖120米的解析度提高了17倍。打個比方,嫦娥一號只能發現機場、港口,嫦娥二號可以發現機場上的飛機和港口裡的輪船。
  • 上九天攬月:嫦娥五號近期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中國探月工程揭秘
    截至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正常,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平均高度約200公裡的環月軌道上飛行並等待上升器交會對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根據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現在已經到了第三步階段,那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探月工程。
  • 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喚醒,即將進入第26月晝工作期
    我國探月工程按照三步走計劃完成,繞、落、回這三步均全部成功完成,就在2019年1月我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完成了人類首個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的探測器,2019年到2021年時間流逝已經過去兩年時間,就在這兩年時間裡嫦娥四號探測器也交出落月兩年的工作報告,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巡視車已在月球背面工作731天,玉兔二號月球巡視車已經累計在月球背面行駛
  • 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三號80%是新技術新產品
    中國青年網12月16日電 國新辦今日就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請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探月工程二期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周建亮,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