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今調整軌道面 將與月球赤道面垂直(圖)

2020-11-25 搜狐網
隨著嫦娥二號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開序幕。

  嫦娥二號今調整軌道面將與月球赤道面垂直。昨天上午11時0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開始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

(責任編輯:黃珊)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傳回著陸影像圖並將開展月面採樣
    國家航天局供圖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傳回著陸影像圖並將開展月面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供圖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嫦娥五號也成為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之後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二號實現六大技術創新 將直接進入奔月軌道
    對探月工程起承上啟下關鍵作用的「嫦娥二號」,將實現六個方面的技術創新與突破:——突破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相比「嫦娥一號」先發射到地球附近的過渡軌道,再經過自身多次調整進入奔月軌道,「嫦娥二號」衛星將由運載火箭直接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約38萬公裡的奔月軌道。
  • 嫦娥二號攝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在京揭開帷幕
    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本報北京11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趙承、記者張曉祺報導:今天上午,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在北京國防科技工業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儀式並為影像圖揭幕。上午10時許,溫家寶來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辦公樓一層大廳,親切看望和慰問了嫦娥二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與他們合影留念。隨後,溫家寶來到二樓會議大廳,觀看了嫦娥二號任務匯報短片,並聽取了探月工程總指揮陳求發關於工程任務完成情況的匯報。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發射成功。
  • 嫦娥二號成月球衛星 將擇機入百公裡環月圓軌道
    成功進入這個「使命軌道」,將標誌著此次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工程取得基本成功。  嫦娥二號已成月球衛星  從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成功升空後,嫦娥二號已經歷多重風險,並順利完成地月轉移軌道飛行,進入了近月制動階段。尤其是10月6日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成為一顆月球衛星,經受了一次至關重要的考驗。
  • 嫦娥二號探月解析度比嫦娥一號提高數倍
    「嫦娥二號」衛星吊裝完畢,測試正常,等待發射。秦憲安 攝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二期先導星,嫦娥二號與她的「姐姐」嫦娥一號相比,共有以下改進和不同。與嫦娥一號相比,嫦娥二號距離月球更近,攜帶相機手掌大小,只有三四百克重,獲取三維影像解析度更高。另外,紫外敏感器增加拍圖與傳圖功能,能覆蓋月面80%以上區域。
  • 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進入月球虹灣成像軌道
    資料圖片 2010年10月6日11:06,北京飛控大廳傳來「第一次近月制動開始」的口令聲,圖為飛控大廳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二號打開發動機開始制動。李少峰攝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田兆運、姜寧)26日21時27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嫦娥二號衛星實施了降軌控制,約18分鐘後,衛星成功進入了遠月點100公裡、近月點15公裡的試驗軌道,為在月球虹灣區拍攝圖像做好準備。記者從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大廳大屏幕上看到,控制指令發出後,三維動畫顯示,衛星上4個小發動機同時噴出耀眼的火焰。
  • 溫家寶出席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並為影像圖揭幕
    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趙承、張曉松)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儀式並為影像圖揭幕。  上午10時許,溫家寶來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辦公樓一層大廳,親切看望和慰問了嫦娥二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與他們合影留念。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器技術創新多 裝備核電池
    2004年中央正式批准月球探測工程立項,我國探月工程實施「繞」、「落」、「回」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的繞月探測器已經通過嫦娥一號探測器圓滿完成,第二步已經發射嫦娥二號作為先導星,並將通過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完成軟著陸落月,第三步則要發射月面取樣返回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傳回月球著陸區域影像圖
    據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微信公號消息,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圖一: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 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嫦娥五號探測器傳回月球著陸區域影像圖
    據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微信公號消息,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圖一: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 嫦娥三號成功被月球「捕獲」 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晨報訊(記者 韓娜)昨天,嫦娥三號完成了落月前的一個大「動作」,成功被月球「捕獲」,抵達月球周圍。昨天17時53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嫦娥四號終於「落月」,傳回第一張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而因為嫦娥四號降落的月球背面可屏蔽地球無線電幹擾,對於不少科學研究來說具有天然的優勢,所以科研人員將之前的觀測載荷都調整為科學載荷。此外,嫦娥四號還承擔了眾多國際合作任務,搭載了諸如荷蘭低射頻電探測儀、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和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等 4 臺國際合作科學載荷。
  • 嫦娥二號探月_中國網
    嫦娥二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李尚福說,目前看來,10月1日發射不受影響。2010-10-01 13:42:16中國網: 相關資料:嫦娥二號實現六大技術創新 入軌時間縮減一半 嫦娥二號將突破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
  • 嫦娥二號進入環月軌道 我國擁有第二顆月球衛星
    現場  嫦娥二號180度旋轉  遙控機房內,遙控發令員詹磊發出了一串指令。這是嫦娥二號在飛行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指令之一,它決定著衛星能否進入環月軌道。這個指令是北京飛控中心經過無數次測算、推敲,反覆證明得來的,它將幫助衛星準確找到奔月的入口。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昨天,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公布了中國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傳回的解析度達7米、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已發布的解析度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  元宵賞銀月,「嫦娥」捧圖來。全月球影像圖是何模樣?7米解析度有多「牛」?我國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將是什麼?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上海多位專家,一一解析全月圖的奧秘。
  • 【歷史上的今天】嫦娥四號:人類第一顆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嫦娥四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二階段的太空飛行器任務,它於2019年1月3日實現了月球遠端的第一次軟著陸。 通信中繼衛星鵲橋於2018年5月21日發射,6月14日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軌道。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於2018年12月8日發射升空,並於2018年12月12日進入月球軌道,然後降落在月球的遠端。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
  • 嫦娥五號實現月面軟著陸,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這意味著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任務月面採樣作業即將拉開帷幕,後續任務將開創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每秒1.7公裡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