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被譽為人體的「中央處理器」。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陡然增大,突發腦供血不足的病人也日漸增多。腦供血不足是一種常見的血管類疾病,指的是人腦中的血液供應不足,導致一系列的腦功能障礙的綜合體現。當大腦動脈中的供血量少於正常值時,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嗜睡、視物模糊、疲勞感以及焦慮、易怒、肢體麻木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其他疾病。嚴重的時候,患者會突然出現噁心嘔吐、血壓波動較大,以及短暫失明甚至昏厥。因此,了解腦供血不足方面的知識極為重要。
01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頸椎疾病引起?一般腦供血不足會出現在60歲左右的人群中,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很多年輕人都患有腦供血不足。這主要是因為出現頸椎疾病導致的,尤其是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群,很容易會出現頸椎錯位。
如果頸椎出現錯位的話,就會導致大腦供應血液的椎動脈受到壓迫,這樣一來,就無法及時的給大腦供血,便引起了腦供血不足的出現。
除此之外,如果頸部受到外傷的話,也會使椎動脈受壓,從而影響腦供血。
睡眠極度缺乏導致的?很多中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很差,而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長期熬夜是一種常態,所以很多人的睡眠會處於極度缺乏的狀態中。
如果長期的睡眠不足,大腦中的交感神經就會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中。這樣一來,就會使血管異常的收縮與痙攣。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血液的供應,從而導致腦供血不足的出現。
檢查是不是飲食問題!導致出現腦供血不足的原因,與血液的流速緩慢有很大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過多食用一些含脂肪類或者是糖分高的食物,就會使人體內的血液黏稠度快速增高。
血液黏稠度一旦增高,就會使血流速度緩慢。而且,很容易出現高血脂的情況,從而形成血栓,就會導致出現供血障礙。
菸酒刺激也是明擺著的傷害!抽菸也是導致腦供血不足的一個主要因素,菸草中所含有的一些有毒物質,比如尼古丁,會使血管產生異常痙攣,從而使得血流的速度變慢。那麼,很容易引起腦供血不足。而如果長期喝酒或喝一些酒精類飲品的話,會使動脈血管壁變脆,而且很容易出現血液粘稠的情況,也容易引發腦供血不足的出現。
02「腦供血不足」時,身體可能會有4個「表現」,早加防範!
局部運動性癲癇,是一種大腦器官性疾病,一般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大部分症狀都會造成身體的一側,或某一部分,出現無法控制的抽搐,主要表現在嘴角、眼睛和臉部。如果病情較重,還會出現長時間的肌肉癱瘓。如果發現自己有這種情況發生,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專科診斷,判斷腦供血不足的程度,然後再做合適的治療。
內耳眩暈症。這種情況一般多發於中青年群體,主要症狀為眩暈和耳鳴,發病一般要好幾天才能得到緩解,一般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很可能是因為大腦供血不足導致的。
出現暈厥!這種症狀在年輕女性中較為常見,一般表現為突發性的眼前發黑導致暈倒。暈厥的原因有很多,較為常見的有低血糖、鹼中毒和腦組織長期供血不足造成的損傷。所以如果有暈厥現象,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
吐字不清!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症狀,多數人都當作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情,其實這也是腦部供血不足表現,具體表現為說話不利索,語言出現障礙,或說話別人聽不清,同時還會有行動不變、不靈活的症狀。
03如果認為自己是潛在的「腦供血不足」患者,考慮如何調理?
平日裡要多關注血管健康,只有血液循環正常,腦部的供血才會充足。養護血管可以從飲食、運動、作息三個方面做起。
飲食調理:飲食對於疾病是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的,在生活中應該多攝入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劑等營養豐富的食物。這些營養物質有利於疏通血管,幫助血液循環,延緩血管老化。
運動方面:平時可以選擇有氧運動來加速身體的代謝功能,能幫助改善體內的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調節不良情緒,對改善三高也有很大的幫助。從而,減少發生腦供血不足等血管方面的疾病。
作息方面:當患者長期處於作息無規律、生物鐘紊亂或者精神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睡眠障礙,導致動脈血管長期呈收縮狀態,很容易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問題。因此,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有助於減少腦出血的發生。
綜上所述,腦供血不足容易出現的原因,與頸椎疾病、睡眠缺乏、不良飲食以及菸酒刺激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這些不良的生活因素會導致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變高,以及血管彈性變差,從而導致腦供血不足的出現。
想要避免患上腦供血不足,一定要保證健康的生活、飲食、作息習慣,並且每天堅持運動,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保持低頭的姿勢。日常中一旦出現經常性的頭暈、頭痛以及眩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肢體有麻木感,應考慮及時休息,必要時入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