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脾大、病毒稍高,這樣的人,需要抗病毒嗎
今天受到一位患者的私信,小時候就患上了B肝小三陽,在她20歲的時候,家裡帶他檢查時,得知病毒是陰性,而他的父親是因為肝癌去世的,她媽媽那邊的人,基本上都是B肝攜帶者。她自己在最近的檢查中,發現膽紅素偏高、脾大4.15cm,在CT的檢查中,食道下級經脈還出現了扭曲,雖然扭曲的並不嚴重。後來,在去醫院的檢查中,發現纖維動硬度值是4.3,肝功能和血常規卻都是正常,還問我是不是肝硬化,用不用抗病毒。
我看到後,回覆說:「對於小三陽患者而言,如果肝功能正常,HBV DNA定量的檢查也是表現出陽性,那麼就不能被診斷成為肝炎。但是38歲,還出現了脾大和輕微門靜脈高壓,父親還是肝癌,面對這樣的家族史,抗病毒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在治療上,派羅欣和替諾福韋都是可以的,前者可以預防肝癌,但是容易復發,後者較貴,病變後逆轉慢,據臨床研究發現,5年病變已轉的約為70%。」
病毒量少,轉氨酶正常,需要抗病毒嗎?
可以告訴你,很多情況下是不需要治療的,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小三陽。病毒5次方,然後下方的那些因素,只要出現了1項,就可以將其診斷為小三陽肝炎;大三陽。ALT是正常的兩倍或者更高,持續時間在2-3個月左右。這點的轉氨酶和小三陽不同,主要是因為大三陽在感染的初期具備免疫耐受,在這段期間,發病量非常小,甚至不發病,因此也就不需要治療,而對於小三陽,則是早就過了免疫耐受期。
年齡對於抗病毒的治療,有什麼關係
超過40歲的人,小三陽檢查HBV DNA定量5次方,就可以將其身體中的小三陽診斷為小三陽患者。這是因為,在我國,很多的B肝病毒都是由小嬰兒時期感染晚上的,人們過了四十歲,身體中的病毒已經過了三十年,即使是慢性攜帶,但每過一年時間,就會對肝臟造成一些損壞。這樣的損害雖然不大,但隨著三十年的日積月累,多少都會有些請問的肝炎和肝纖維化,因此需要抗病毒治療。
那麼什麼樣的肝硬化患者,需要及時的抗病毒治療呢
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如果病毒量表現為陽性,在臨床上有個專屬的名字,叫做活動性肝硬化,也就是說患者的病變還在活動,並且這些病變還會持續性加重,對於這些患者的肝細胞而言,對於B肝病毒的防禦性,可以說是零。因此,不管患者病毒的高低,只要是病毒呈現出了陽性,就需要抗病毒治療。
對於這位粉絲而言,抗肝纖維化的藥物還沒有確認,在這一段時間的治療中,肝臟也是「逐漸加重」,因此在治療上,只有是選擇抗病毒藥物,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治療肝臟纖維化,並且還要保證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