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工兵的家國情懷

2021-01-07 水母網

一家三代都是工兵,1個一等功、4個二等功,全軍學習成才標兵和原瀋陽軍區學雷鋒金質獎章、新「四有」革命軍人標兵……遼寧瀋陽市瀋河區「30後」管宗禮、「60後」管序東、「90後」管泰然「三代工兵」接力奉獻的國防故事,在遼瀋大地引起熱烈反響。

1957年,19歲的管宗禮懷揣著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熾熱情懷,走出遼寧鳳城偏僻的小山溝,來到本溪當了一名工兵,跟著部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吃苦受累也甘之如飴。

管宗禮夫妻以部隊為家,兒子管序東上學後,寒暑假就跟著他們在部隊工地上,有時也參加挖地道、架鐵絲網、背水泥柱,從小就感受到了部隊生活的艱苦。管序東到了服役的年齡,管宗禮鼓勵兒子投筆從戎。入伍後,管序東分配到「雷鋒團」的前身某工兵部隊,成了老管家的第二代工兵。

從當兵那天起,管序東參加指揮所搭建、爆破、架橋、布雷……吃盡了苦頭,經受了磨練。後來由於表現突出,被選送到國防大學高級參謀中青班深造。學成歸來,管序東執意放棄軍區大機關發展的平臺和機會,前往某工兵團任政委。2010年7月,吉林永吉發生特大洪水災害。管序東帶領部隊衝鋒陷陣,在救援2名落水戰士和3名群眾後被滔滔洪水捲走,幸好被一棵大樹攔住,才得以安全歸隊。

當第三代的管泰然到了服役年齡,爺爺和父親都動員他參軍。管泰然入伍後,被分配到某工化營地爆連,成為老管家的第三代工兵。親友們表示不解,「兩代人為國防盡的義務還不夠嗎,為什麼還要第三代接著上?」管宗禮擲地有聲地說:「工兵部隊的苦累和風險我能不清楚嗎?但高風險不能只留給別人,老管家的人應該繼續上!」

2014年9月,管泰然所在團受命組建維和大隊,遠赴西非馬裡執行維和任務。爺爺、父親雖有不舍,但依然鼓勵管泰然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在接下來的8個月裡,面對襲擊頻發、伊波拉病毒和瘧疾的威脅、動輒四五十攝氏度的高溫、遮天蔽日的沙暴,管泰然和33名維和戰友3次挺進被武裝分子控制的沙漠腹地,成功應對小股武裝人員偷襲、迫擊炮彈襲擊等50多次,圓滿完成了多項工程任務。由於在維和任務中表現突出,管泰然被聯合國授予國際維和二級勳章,榮立二等功。

在此期間,愛好寫作的管泰然還寫下9萬餘字、113篇維和日記,記錄維和工兵分隊在國外的工作生活和自己的成長。

三代工兵經歷不同,但一脈相承的是流淌在血液裡的紅色基因。胸懷家國的一家人,不傳金不傳銀,而是把紅色基因當成傳家寶。管宗禮總是抓住團聚時刻教育子孫,多次帶著兒孫回家鄉為烈士掃墓;利用家屬來隊時機談話、引導,播下從軍報國的種子。管序東和管泰然上學時,寒暑假都到父親所在的部隊接受磨練……

管宗禮是學雷鋒先進分子,管序東是撫順「雷鋒團」的一員。為了讓管泰然傳承弘揚好雷鋒精神,管序東就利用管泰然休假在家的機會,帶著他到「雷鋒團」和撫順雷鋒紀念館接受教育。前兩代工兵奉獻了自己的大半輩子,已光榮退休。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接力棒已經交到了第三代工兵身上。從陸軍工程大學畢業後的管泰然,又回到他所熱愛的某工兵部隊服役。

三代工兵的發展足跡,傳承著強烈的愛國從軍、獻身國防之志,勾畫出接續奮鬥的路線圖。瀋河區人武部專門為管宗禮家庭懸掛「光榮之家」牌匾,特聘管泰然為「瀋陽市瀋河區國防動員形象大使」,邀請他多次為入伍新兵作報告。如今,管泰然又成為「遼寧省徵兵形象大使」。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3日 06 版)

相關焦點

  • 家國情懷是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
    在構成知識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國情懷是維繫知識分子職業標識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內容。為此,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必須要形成以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志為核心的家國情懷,擔負起職業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家國情懷已經積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在品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煉地概括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什麼是「士」?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士,事也。」意為善於做事情有能力的人。班固在《白虎通·爵》中解釋為:「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又解釋為:「學以居位曰士。」範曄《後漢書·仲長統傳》中解釋為:「以才智用者謂之士。」
  • 感悟黃大年的「家國情懷」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共產黨人歷來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一種自家而國、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心靈感觸與人生追求。黃大年的「家國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價值航標和光輝榜樣。 在黃大年短暫的58年生命歷程中,始終澎湃著「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始終踐行著「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著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到的內容,既是人生夙願,也是真實寫照。
  • 涵養家國情懷 堅守天大品格——天津大學校長鍾登華在2017年第一次...
    三年前,在制定天津大學章程的時候,我們提出了「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把「家國情懷」作為天大學子應該具備的首要素質。所以,今天我想和同學們談一談「家國情懷」。  何謂「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它沒有直接的出處,在古代文獻裡無從考證。
  • 那些年姚明的披星戴月風雨兼程,致敬那代男籃的家國情懷
    那一代人的家國情懷之姚明姚明代表了一個時代,那是那代中國人特別想融入世界先進潮流的時代。初登NBA的舞臺,大家對於這個來自東方的高個小夥子並不是很友善,各種的冷嘲熱諷,姚明則用自己的華麗數據回擊非議和嘲笑。還記得08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旗手嗎?
  • 影視作品要有家國情懷和輸送正能量
    並且在作品創作中家國文化概念從樸素真摯信仰到思想理論體系日臻完善成熟。「舍小家為大家」家國情懷,是一種愛國愛家並擁有報國熱情的態度與行為,是影視作品進行展現與表現的正向精神能量,會積極引領社會大眾真善美愛國情懷。向凱理解自己的愛國題材作品為「以文報國」。他鄭重強調,嶽飛在背後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他要在胸口刻四個字「國之重任」。
  • 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原標題:二〇二〇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秋晚會10月1日晚在央視播出,120分鐘的晚會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民族特色於一體,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2020-10-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道路中國夢:鐵路發展見證家國情懷
    祖父和父親的鐵路故事,帶出了愛國愛家鄉的情懷。他們身上的愛國主義、家國情懷,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來傳承。 高鐵時代回顧祖孫三代的奮鬥歷程,鐵路對每代人都發揮著不同的影響,凸顯著不同的意義。而其中的共同點就是,鐵路的發展承載了每代人的夢想,通往共同的美好生活。祖父的時代,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車票;如今,飛馳的高鐵縮短了時空的距離。
  • 雙節來渭博 聽先賢故事 學家國情懷(組圖)
    陝西網訊(通訊員 楊娟)9月29日、30日,渭南市高級中學和渭南小學的七百多名中小學生走進渭南市博物館,參與該館正在舉行的「迎中秋 慶國慶 家國情懷」渭南歷史人物專題導賞和月相儀製作體驗活動。在了解渭南先賢故事和感受月相變化中歡度國慶中秋雙節,感悟家國情懷。
  • 「社科網評」端午文化的家國情懷決非牽強附會
    但在這些節日當中,端午節卻有著更為厚重的家國底色。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的起源或源於民間的原始崇拜和信仰,但自漢魏以來,便被人們賦予了紀念歷史人物的內容。其中以紀念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的影響最大,也最深遠。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官之時,主張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後受讒言,放逐地方,在家國破敗之際,懷石投江,用終結自己生命的方式譜寫了與國家共存亡的愛國主義篇章。
  • 開學第一課 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從各種形式演繹《我和我的祖國》,以相片為媒回顧國家發展,到了解《祭侄文稿》的故事,成都孩子們2019年的第一課要學習: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如何提高「身」的修為,就談到了教育。作為教育者,立德樹人是天職,家國情懷是責任,要盡全力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正其根、立其魂、長其志,要把家國情懷種在孩子心裡。  這課怎麼上?
  • 藥理學教授歐陽冬生的家國情懷
    從現實理想主義者到浪漫理想主義者,教授用他的行動詮釋了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現實力量走出農村把握自己的未來「你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很欣慰。」記者剛走進歐陽冬生辦公室,就聽見他在與女兒通電話。看見記者進來,他與女兒簡單交代幾句便掛了電話,並對記者說:「我女兒很優秀。」
  • 家國情懷:課本中的遼寧
    在開幕式現場,三位老師為讀者朋友帶來的迷你網課,不僅帶我們再一次走進積澱深厚的遼寧和建設發展中的遼寧,也讓無私奉獻、拼搏奮鬥的家國情懷深植心中。 遼寧是一個充滿奉獻熱情的地方,課本中的雷鋒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讓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接力傳承。「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 《太陽升起的時刻》首映禮 小人物的家國情懷讓觀眾動容
    《太陽升起的時刻》昨日在廣州塔辦首映禮  熱血沸騰的家國情懷讓觀眾動容  昨日,廣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點影片《太陽升起的時刻》首映禮暨2019廣東優秀電影觀影推介會在廣州塔舉行。影片以「衡寶戰役」為背景,熱血沸騰的家國情懷,令不少觀眾為之動容。《太陽升起的時刻》的主創人員在廣州塔宣傳。
  • 「雲講堂」「五四」青年節專題講座《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
    2020年5月4日晚,研究生教育「雲講堂」系列講座第九期邀請了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西工大校友張仁勇副研究員,他為西工大師生們帶來題為《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的專題講座。
  • 中國是世界唯一,歷經兩千年的大一統國度,家國情懷鑄就奇蹟
    家國情懷以一種特有的信仰魅力超越種族和民族、宗族和地域、階級和階層、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家國情懷的「家」在此處不是現代意義的家(現在說的家在古時稱「戶」),而是家族或宗族的意思。
  • 頭條|《院士訪談錄》(第一期)——趙振東的家國情懷
    7月2日推出第一期:《趙振東的家國情懷》趙振東,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科院小麥育種專家,他幾十年如一日潛心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帶領團隊培育出10多個優質高產小麥品種,先後獲得四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種植面積佔據山東半壁江山,為中國的糧食安全和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加快山東科技創新,海內外院士付出了辛勤汗水、作出了重要貢獻。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記者注意到,今年語文試卷命題中出現了「嫦娥四號」「北鬥三號」等國家重大成就相關素材,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體現了今年試卷對培養考生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引導。同時,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涵養家國情懷 做好結合文章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聚焦主題主線,突出學校特色,以高站位謀劃、高標準組織、高要求實施,堅持學習引領和滋養初心相結合、家國情懷與文化傳承相結合、著力重點與改革發展相結合,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在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