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家國情懷 做好結合文章

2021-01-09 人民網

【主題教育之大學篇】

2019年12月16日,新一代清潔化工及新能源技術領軍人物,挪威工程院、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陳德受聘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這項優化調整學科布局、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的舉措,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改革發展、促進「雙一流」建設的一個縮影。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聚焦主題主線,突出學校特色,以高站位謀劃、高標準組織、高要求實施,堅持學習引領和滋養初心相結合、家國情懷與文化傳承相結合、著力重點與改革發展相結合,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在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強化責任擔當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

「展覽展示了學校與共和國同心同向的輝煌歷程,觀看後更加堅定了我們家國同心的信念。」國家教學名師、該校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蔣有錄在觀看「與共和國同行——中國石油大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建校66周年大型展覽」後這樣感慨。以弘揚「家國同心、艱苦奮鬥、惟真惟實、追求卓越」石大精神為主題的展覽歷時三個月,受到幾萬名師生校友的關注,成為學校主題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場教學點。

在主題教育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涵養師生與國家同心同向的家國情懷,引領師生勇擔服務國家戰略的責任擔當。

「家國同心,勇擔我輩使命……啟航新徵程,奮進新時代。」在學校組織的「青春告白祖國」儀式上,7000餘名師生以青春的名義莊嚴宣誓,一聲聲鏗鏘有力的宣誓,一張張青春的臉龐充滿堅定與自豪,句句豪情凝聚成蓬勃的力量。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還通過「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活動、「頌偉大時代、為祖國喝彩」歌詠比賽、「紅動中國」領航工程社會實踐宣講教育、「我和我的祖國」合影表白等活動,激發師生與祖國共奮進的愛國情、報國志。

「老一輩石大人身上閃光的擔當、進取、奉獻精神,更加堅定了我石油報國的決心,也必將會一直激勵我奮發圖強。」該校石油工程學院2019級3班的學生何兵燹,他的感慨代表著學校青年學子的心聲。

推進一體化建設

促進學校改革發展

2019年9月20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行學科、學位點、專業一體化建設試點工作啟動會。高校在辦學中若學科、學位點、專業建設相互脫節,就會表現為三者頂層設計缺少統一目標引領、建設內涵契合度不夠高、建設過程缺少銜接聯動等,導致學科建設形不成合力,教學、科研缺少融合,科研平臺對人才培養特別是本科教學貢獻度低。

為避免和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提出推進三者一體化建設,將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石油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能源學院、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作為一體化建設的首批試點學院。試點期為2020—2025年,各試點學院通過落實各項改革建設任務,促進學科、學位點、專業建設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並為全校改革提供經驗。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做好主題教育和改革發展的結合文章,將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學校發展的全方位和全過程,推進主題教育與學校發展緊密融合,主題教育向縱深推進。從主題教育啟動之初,學校就著手謀劃解決制約學校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校黨委書記王勇圍繞學校基層黨建和幹部隊伍考核,校長郝芳圍繞「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大學文化建設,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圍繞學科建設、人事制度改革、重大科研攻關、辦學條件優化等專題,著手開展調研。

目前,全校294名黨員幹部檢視梳理問題898個,其中學校領導班子層面檢視出10個方面存在的17個主要問題。學校堅持即知即改,實做實改:圍繞能源學科發展等需求,大力推進學科布局調整,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對工科類的布局;召開「雙一流」建設推進會,針對「雙一流」建設的問題和短板,列出問題清單,將整改任務分解到責任人、責任單位;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面向全球招聘學院院長和重點實驗室主任,切實解決人才隊伍瓶頸問題;成立中石油重大項目辦公室,全力落實與中石油的戰略合作,提升服務國家和行業重大需求的能力;與山東兗礦集團開展共建,積極融入和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青島市實現藍色跨越……

服務國家能源戰略

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

2019年10月20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兗礦新能源學院揭牌成立,這是學校進一步服務國家能源戰略,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2019年12月1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承擔的中石油重大科技項目啟動,學校將依託中石油重大科技項目,打造兩個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際水平的研究團隊、兩個高水平科研平臺、一系列創新體系科研成果和一個校企融合樣板工程。這是學校進一步落實服務中國石油發展主戰場的戰略舉措,也是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部署。

能源多元化的發展、建設低碳高效能源體系,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產業發展、新業態的出現也對學校的發展提出了新期待。站在新起點,如何迎接新挑戰,取得無愧於學校輝煌歷史、無愧於偉大時代的新成就,是學校必須回答的問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緊跟時代發展趨勢,提出了「兩步走」戰略目標:即到2023年建校70年時,若干學科居於國內領先,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基本形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到本世紀中葉建校100年時,能源領域更多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強化傳統能源學科優勢,拓展海洋、新能源、新材料及其他能源學科,提升通用和基礎學科。通過調整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強化建設,形成了能源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良好學科生態體系,顯著提升了服務國際低碳高效能源體系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當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全校上下正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凝心聚力、振奮精神,為早日把學校建成石油學科世界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本報記者 劉豔傑 本報通訊員 劉積舜)

相關焦點

  • 家國情懷是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
    在構成知識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國情懷是維繫知識分子職業標識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內容。為此,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必須要形成以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志為核心的家國情懷,擔負起職業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家國情懷已經積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在品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煉地概括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 涵養家國情懷 堅守天大品格——天津大學校長鍾登華在2017年第一次...
    三年前,在制定天津大學章程的時候,我們提出了「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把「家國情懷」作為天大學子應該具備的首要素質。所以,今天我想和同學們談一談「家國情懷」。  何謂「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它沒有直接的出處,在古代文獻裡無從考證。
  • 感悟黃大年的「家國情懷」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共產黨人歷來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一種自家而國、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心靈感觸與人生追求。黃大年的「家國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價值航標和光輝榜樣。 在黃大年短暫的58年生命歷程中,始終澎湃著「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始終踐行著「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著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到的內容,既是人生夙願,也是真實寫照。
  •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什麼是「士」?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士,事也。」意為善於做事情有能力的人。班固在《白虎通·爵》中解釋為:「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又解釋為:「學以居位曰士。」範曄《後漢書·仲長統傳》中解釋為:「以才智用者謂之士。」
  • 做好瀏陽河水文章 確保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黎春秋開展巡河並暗訪督導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工作瀏陽日報訊(記者胡吉星)12月25日,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市第一總河長黎春秋開展巡河並暗訪督導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做好瀏陽河水文章,抓好雨汙分流改造工作,切實推動瀏陽河水質持續改善,確保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 周向宇院士:弘揚家國情懷 矢志知新創新
    周向宇結合自身經歷,從學習、生活等多個角度講述了科學家所需要具備的基本學科素養。他說,做好一門學問,需要的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潛心研究的專注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周向宇院士認為,家國情懷是科學家精神的核心。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祖國。
  • 福建北大博士選調生丁虹:在「有福之州」,讀懂「家國情懷」
    作為福建省黨政類引進生,先後在中共葛嶺鎮黨委、福州市永泰縣人民政府工作,現任永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12月2日晚19:00,現任職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的丁虹準時為師弟師妹們開啟了她的直播分享,從北京大學與永泰縣共建思政實踐課聯合教育基地的校地合作,開始講述她在「有福之州」,讀懂「家國情懷」的基層故事,分享引進生的基層工作內容和感悟。
  • 「雲講堂」「五四」青年節專題講座《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
    2020年5月4日晚,研究生教育「雲講堂」系列講座第九期邀請了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西工大校友張仁勇副研究員,他為西工大師生們帶來題為《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的專題講座。
  •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2020-10-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原標題:二〇二〇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秋晚會10月1日晚在央視播出,120分鐘的晚會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民族特色於一體,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 題: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新華社記者白瀛、王鵬、魏婧宇國家電影局1日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
  • 雙節來渭博 聽先賢故事 學家國情懷(組圖)
    陝西網訊(通訊員 楊娟)9月29日、30日,渭南市高級中學和渭南小學的七百多名中小學生走進渭南市博物館,參與該館正在舉行的「迎中秋 慶國慶 家國情懷」渭南歷史人物專題導賞和月相儀製作體驗活動。在了解渭南先賢故事和感受月相變化中歡度國慶中秋雙節,感悟家國情懷。
  • 「雲講堂」五四青年節專題講座《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成功...
    5月9日電(杜春梅 朱晶 王建平 王鵬)2020年5月4日晚,研究生教育「雲講堂」系列講座第九期邀請了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西工大校友張仁勇副研究員,他為西工大師生們帶來題為《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
  • 開學第一課 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從各種形式演繹《我和我的祖國》,以相片為媒回顧國家發展,到了解《祭侄文稿》的故事,成都孩子們2019年的第一課要學習: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如何提高「身」的修為,就談到了教育。作為教育者,立德樹人是天職,家國情懷是責任,要盡全力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正其根、立其魂、長其志,要把家國情懷種在孩子心裡。  這課怎麼上?
  • 「社科網評」端午文化的家國情懷決非牽強附會
    但在這些節日當中,端午節卻有著更為厚重的家國底色。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的起源或源於民間的原始崇拜和信仰,但自漢魏以來,便被人們賦予了紀念歷史人物的內容。其中以紀念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的影響最大,也最深遠。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官之時,主張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後受讒言,放逐地方,在家國破敗之際,懷石投江,用終結自己生命的方式譜寫了與國家共存亡的愛國主義篇章。
  • 藥理學教授歐陽冬生的家國情懷
    從現實理想主義者到浪漫理想主義者,教授用他的行動詮釋了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現實力量走出農村把握自己的未來「你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很欣慰。」記者剛走進歐陽冬生辦公室,就聽見他在與女兒通電話。看見記者進來,他與女兒簡單交代幾句便掛了電話,並對記者說:「我女兒很優秀。」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記者注意到,今年語文試卷命題中出現了「嫦娥四號」「北鬥三號」等國家重大成就相關素材,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體現了今年試卷對培養考生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引導。同時,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著名科學家後人進校園 講述科技報國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
    著名科學家後人進校園 講述科技報國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07日 14:52 A-A+ 近日,中國科協邀請李四光、鄧稼先、童第周等著名科學家後人走進中小學、大學校園,為當代青年學生講述先輩愛國奉獻的故事,感悟科學家的家國情懷。
  • 中國是世界唯一,歷經兩千年的大一統國度,家國情懷鑄就奇蹟
    家國情懷以一種特有的信仰魅力超越種族和民族、宗族和地域、階級和階層、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家國情懷的「家」在此處不是現代意義的家(現在說的家在古時稱「戶」),而是家族或宗族的意思。
  • 頭條|《院士訪談錄》(第一期)——趙振東的家國情懷
    7月2日推出第一期:《趙振東的家國情懷》趙振東,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科院小麥育種專家,他幾十年如一日潛心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帶領團隊培育出10多個優質高產小麥品種,先後獲得四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種植面積佔據山東半壁江山,為中國的糧食安全和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加快山東科技創新,海內外院士付出了辛勤汗水、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