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冰河時代的小霸主,是敢獵殺短面熊的史前巨獅。美洲擬獅又名殘暴,是不是史前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以北美野牛麋鹿為主食,它的特徵首先是巨大的,體型最大可達450公斤以上,頭骨最大可超過46釐米。美洲擬獅站立時有近一點五米,體長三點五米。使美洲擬獅顯得較為苗條。剃刀般的爪子是最先讓古生物學家們吃驚的地方。
美洲擬獅每個角上有五個可伸縮的爪子,會縮回到保護性鞘膜內,不會受到損傷。不過當要使用時就能把他們彈出來,像彈簧刀一樣能夠切開了,科學家通過研究美洲擬獅的頭骨,發現它們的牙齒和雙核都非常強壯,產生的力量足以讓獵物窒息。現代獅子的咬合力為八百公斤,但是美洲擬獅的咬合力是他的兩倍,再加上有了二十個可伸縮的爪子和滿口能咬碎骨頭的牙齒,讓美洲擬獅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殘暴獅,實力讓小霸主成為食物鏈頂端的佼佼者。
但是隨著一具化石的出土,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了。古生物學家在發現美洲擬獅的骨架洞穴,竟然發現了有一頭巨熊骨架,就是短面熊。就證明了他們曾在一起生活。兩種頂級狩獵者在同一時期狩獵是非常少見的現象,爭鬥也是不可避免的。當每周你是正在享受美味大餐,食獵物的血腥味會引來不速之客短面熊,高度接近四米的熊並不能嚇退美洲擬獅反而會激起他的護士鬥志。
於是每周你是繞著巨獸尋找著他的弱點。對於短面熊來說,美洲擬獅更是極為狡猾的對手,而不是食物,一場智力對抗蠻力的鬥爭即將在美洲大陸上演,短面熊張開雙臂讓自己看起來更具有威懾力。不過呢,種姿勢暴露出他唯一的弱點,柔軟的腹部,給美洲擬獅攻擊的機會。一記飛撲再來一記腳踩短面熊被踩翻在地。接著又來了個回馬槍。美洲擬獅敏捷地,躍上短面熊的背。雖然說很快被甩了下來,美洲擬獅選擇以巧取勝。
在敵人把自己熊抱起來,是一口咬進對方的脖子。他的猛擊突襲快如閃電。雖然美洲擬獅和食肉恐龍相隔數千萬年,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一樣,經常攻擊比自己還大很多的獵物。於是最後一次突襲,終於在短面熊經受不住如此靈魂攻擊倒了下來,真的可謂是吃個野牛天降巨熊。最後打敗晚上加菜。但是滅絕的腳步進程不會因為美洲擬獅的強大而停下來。在更新世末期,熱浪襲擊平原,少有大型植食動物性生存,環境變化而且動物們壓力重重,大型哺乳動物的消失,導致了倖存下來的動物之間的互動減少,進而導致了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脆弱。導致的結果是,美洲擬獅在全新世開始時退出掠食動物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