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年前「狂暴獅」有多狠,看看短面熊下場,劍齒虎看到也慫了

2020-12-04 趣聊科普啦

他是冰河時代的小霸主,是敢獵殺短面熊的史前巨獅。美洲擬獅又名殘暴,是不是史前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以北美野牛麋鹿為主食,它的特徵首先是巨大的,體型最大可達450公斤以上,頭骨最大可超過46釐米。美洲擬獅站立時有近一點五米,體長三點五米。使美洲擬獅顯得較為苗條。剃刀般的爪子是最先讓古生物學家們吃驚的地方。

美洲擬獅每個角上有五個可伸縮的爪子,會縮回到保護性鞘膜內,不會受到損傷。不過當要使用時就能把他們彈出來,像彈簧刀一樣能夠切開了,科學家通過研究美洲擬獅的頭骨,發現它們的牙齒和雙核都非常強壯,產生的力量足以讓獵物窒息。現代獅子的咬合力為八百公斤,但是美洲擬獅的咬合力是他的兩倍,再加上有了二十個可伸縮的爪子和滿口能咬碎骨頭的牙齒,讓美洲擬獅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殘暴獅,實力讓小霸主成為食物鏈頂端的佼佼者。

但是隨著一具化石的出土,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了。古生物學家在發現美洲擬獅的骨架洞穴,竟然發現了有一頭巨熊骨架,就是短面熊。就證明了他們曾在一起生活。兩種頂級狩獵者在同一時期狩獵是非常少見的現象,爭鬥也是不可避免的。當每周你是正在享受美味大餐,食獵物的血腥味會引來不速之客短面熊,高度接近四米的熊並不能嚇退美洲擬獅反而會激起他的護士鬥志。

於是每周你是繞著巨獸尋找著他的弱點。對於短面熊來說,美洲擬獅更是極為狡猾的對手,而不是食物,一場智力對抗蠻力的鬥爭即將在美洲大陸上演,短面熊張開雙臂讓自己看起來更具有威懾力。不過呢,種姿勢暴露出他唯一的弱點,柔軟的腹部,給美洲擬獅攻擊的機會。一記飛撲再來一記腳踩短面熊被踩翻在地。接著又來了個回馬槍。美洲擬獅敏捷地,躍上短面熊的背。雖然說很快被甩了下來,美洲擬獅選擇以巧取勝。

在敵人把自己熊抱起來,是一口咬進對方的脖子。他的猛擊突襲快如閃電。雖然美洲擬獅和食肉恐龍相隔數千萬年,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一樣,經常攻擊比自己還大很多的獵物。於是最後一次突襲,終於在短面熊經受不住如此靈魂攻擊倒了下來,真的可謂是吃個野牛天降巨熊。最後打敗晚上加菜。但是滅絕的腳步進程不會因為美洲擬獅的強大而停下來。在更新世末期,熱浪襲擊平原,少有大型植食動物性生存,環境變化而且動物們壓力重重,大型哺乳動物的消失,導致了倖存下來的動物之間的互動減少,進而導致了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脆弱。導致的結果是,美洲擬獅在全新世開始時退出掠食動物的舞臺。

相關焦點

  • 短面熊最重1.5噸,單挑恐狼群,從劍齒虎口中奪食
    距今2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美洲大陸上生活著一種掠食猛獸——短面熊。短面熊的體型龐大,既是熊科中的強者,也是頂級掠食者,還被譽為「陸地霸主」。短面熊早已滅絕,科學家只能通過化石進行研究分析。
  • 跨越時空的史前王者對決:泰坦巨蟒和霸王龍、劍齒虎、短面熊
    1.泰坦蟒主要活動於現在的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距今6000-5800萬年前,屬於歷史上最大的蛇類;2.霸王龍生活在6850-6500萬年前,差不多是最晚滅絕的非鳥類恐龍之一;3.短面熊大約生活在200
  • 史前巨熊的體型有多大?最大可達兩噸!
    該屬最大的一種窄齒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體型甚至超過了赫赫有名的北美巨型短面熊。這種巨熊頭骨長度最大有60釐米,估計有兩噸重,肩高可達兩米,站起來四米多高,毫無疑問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熊,也是已知最大的陸地食肉獸類。
  • 巨型短面熊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巨型短面熊是美洲史上最強的熊科動物,而霸王龍則是恐龍時代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種動物的碰撞絕對大有看頭。但是,可惜的是巨型短面熊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而霸王龍則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所以,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有相交的那一天。
  • 北美第一猛獸短面熊因何滅絕?原因難以置信
    不過,要論北美哺乳動物的武力值排行,棕熊還排不上號,北美大陸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名叫短面熊。一般我們見得多的熊是這樣的:在電影《荒野獵人》中,野熊也給我們展示了可愛憨厚之外的本性。但是,跟短面熊比起來,這種「兇狠」都是小朋友過家家。
  • 中國境內真實的史前神秘猛獸(一):洞獅
    ,屬北溫帶半溼潤2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略低於現在 出土的動物化石有 普氏野馬 馬鹿 普氏原羚 裴氏轉角羚羊 巖羊 草原旱獺、東北鼠兔、黃鼬、狗獾、赤狐、似浣熊貉、中華貓、虎/獅?譯名中雖然有「虎」字,但楊氏虎與起源於中國的現代虎類以及劍齒虎類卻不是同源,並且與二者共存了相當長的時間,藉著對環境的高度適應, 楊氏虎在距今約35萬年前曾在包括周口店在內的中國東北部廣泛分布。
  • 殘暴獅的祖先是原始獅?重半噸敢獵殺1噸重的野牛,還不懼短面熊
    02長4米重半噸,比劍齒虎還重,但還是小於短面熊殘暴獅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貓科動物。巨大的體形,比它現在親戚——其他貓科動物更龐大,全長在4米以上,體長超過2.6米,尾長大約1.5米,如此看來,殘暴獅跟1匹馬差不多高大。它們擁有相對較長的四肢,肩高可以達到1.4米,站立時有近2米高,看上去十分魁梧。
  • 劍齒虎,史前極度特化的大型貓科動物
    5大已滅絕的史前動物,圖3有望通過克隆再次「復活」 短面熊,是遠古時期美洲大陸上令所有生物都望而生畏的頂級掠食者,短面熊的直立身高達到五米左右,幾乎相當於現代的兩層樓房高,而且短面熊還是科學家迄今為止所發現到的體型最大的熊科動物,所幸它們在距今兩百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 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它們有多大?看看它們與人的比例圖
    二、美洲擬獅 全長4.5米,尾長1.5米,肩高0.9—1.3米,體重200—500千克。美洲擬獅是冰河時期(200萬年)遊弋於北美大陸眾多食肉動物中體形第二大的一類,不僅在美洲的貓科猛獸中是龐然大物,還是地球上從古至今最大的貓科動物。
  • 阿根廷發現距今12萬年前更新世巨熊遺骸
    阿根廷發現距今12萬年前更新世巨熊遺骸近日,阿根廷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胡寧市薩拉多河岸,發現一隻更新世晚期12萬年前的巨熊遺骸,熊的頭骨和下顎基本完整,過去幾周,這處古生物遺址已經發現大量化石發布這一消息的拉普拉塔博物館古生物學家萊奧波爾多·索伊貝宗,曾在2011年發現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熊化石,現在正在研究這一新的樣本,他指出,在潘帕斯地區的任何地方找到熊的遺骸都屬於非凡發現。索伊貝宗博士介紹說,發現古食肉動物遺骸已經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發現,因為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數量是很少的。
  • 短面熊-史前巨型掠食動物
    短面熊,生存在距今200萬年前的美洲大陸上,是一類可怕的掠食動物。
  • 犬熊||敢與劍齒虎平分秋色的獵食者
    )出現,到晚中新世(600萬年前)滅絕,沒有留下任何後裔。然而犬熊科在食肉目的演化歷史上曾經創下輝煌的篇章,尤其是在早中新世和中中新世(2300-1160萬年前),犬熊科是陸生食肉目中最具生態意義的科,種類和數量都在動物群中佔優。
  • 雄踞美洲百萬年,短面熊令一眾古生物聞風喪膽
    ,時間節點大約是180萬年前至1.1萬年前,在當時的北美洲裡面,生活著大量超級捕食者,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恐狼、洞獅、古棕熊、毀滅刃齒虎、美洲擬獅等,這些食肉動物哪一個單拎出來放在現代,都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但在當時的短面熊跟前,都不算啥。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美真正的北境之王
    1854年,美國古生物學泰鬥約瑟夫·雷迪根據這些化石建立了短面熊屬(Arctodus),意思是「熊的牙齒」,模式種名為倭短面熊(Arctodus pristinus)。由於短面熊具有比今天熊類更短的面部,因此有了個更為形象的名字「short-faced bear」,這也是其中文名「短面熊」的由來。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境之王,自恐龍後最兇猛的陸地霸主!
    但若要從動物裡選出一個「北境之王」,那非巨型短面熊莫屬。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是美洲大陸上生活的短面熊屬下的一個品種,也是迄今地球上出現的體型最大的熊,大約1.1萬年前滅絕。為何說巨型短面熊是北境之王?在著名的加州拉布雷亞(La Brea)瀝青坑遺址裡,科學家挖出上萬具史前動物化石,但發現恐狼、劍齒虎的有上千套,而巨型短面熊只有30多套,所以科學家推斷,巨型短面熊是獨居的,從不大量一起出現,而且行蹤詭異。
  • 知否|為啥劍齒虎等遠古食肉動物滅絕了 土狼卻倖存?
    很多遊客習慣於看到劍齒虎在開闊田野裡撲倒馬或野牛的場景。但根據古生物學家的最新研究,這種場景在冰河時期實屬罕見。實際上,劍齒虎更喜歡在森林的掩護下捕獵,而巨狼更喜歡在開闊的環境中追蹤獵物。古生物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可能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解釋為什麼諸如劍齒虎等遠古食肉動物滅絕了,而土狼為什麼倖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