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1」領取BMC獨家SAT福利包
上周,我們邀請到BMC的SAT名師大白老師帶來了一場非常精彩的講座。講座中,大白老師介紹了2020年真題curve走勢、中國考生在不同試卷上的表現、北美和亞洲真題的區別、2021年考情預測等至關重要的點,小編今天就帶大家回顧講座精華。
2020的SAT評分標準(curve)友好嗎?
想要了解SAT,首先要了解curve是怎麼回事。大白老師首先給大家準備了三道小測試題,看看自己對curve知道多少吧:
答案分別是:20、40、有可能,但至今為止一共只有三場SAT考試語法錯一道是400分滿分。
是的,每一次SAT考試,錯同樣數量的題目,有可能分數會不一樣。
接下來,大白老師分別列出了2020年SAT閱讀,語法,和數學的curve趨勢並加以總結。
1、 2020SAT閱讀curve:很友好
這張表格的數據是將curve由最嚴格到最松從左到右排列,可以看到2020年的閱讀curve都非常友好。錯4道題,大概分數都在370分左右。錯8道題,還有340-350分。
2、2020SAT語法curve:中等
左下角是史上最嚴格的語法curve,分別為錯一題40分和30分;右下角為史上最松的語法curve,錯一題依舊是400分滿分。
可以看到2020年的語法curve處於以上兩個極端之間,基本上都是錯一道題扣10分。所以錯4題,大概就是360分的水平。
那麼要拿到閱讀語法700分,那麼比較可行的方案就是閱讀錯8題,語法錯4題,還是很有機會的。
3、SAT數學curve:波動大
至於2020年SAT數學的curve,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是波動很大的,在最嚴格和最松的curve中,錯兩題分別扣40分和扣20分,而錯五題甚至分別扣90分和50分。
對curve認知的兩大誤區
大白老師提到很多同學會覺得,10-12月的考試curve會比較友好,因為這是同學們衝申請季的時候。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假的!
從這兩張圖可以看到,在歷史上SAT閱讀curve最嚴格和最寬鬆的場次裡面,10-12月的SAT考試分別各佔一半左右,語法也是同理。所以並不存在10-12月SAT考試curve放水的說法。
另外還有很多同學在衝刺1500+的時候,認為閱讀一定要錯的很少才能達到目標。那麼這個認知是正確的嗎?假的!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上1500+的話,其實就算閱讀錯10道題,70%的概率是扣60-70分,仍然有很大的希望達到1500分以上。
SAT上1500+的決定性因素其實是語法和數學。因為語法和數學相對比較簡單,所以錯一題就會扣分比較多。數學基本都要達到滿分,這時候如果閱讀錯了10道題左右,那麼語法就是能不能上1500的決定性因素了。
那麼語法和數學想要提分,需要的是個性化的分析易錯點,這時候BMC的智能學習系統就派上大用場啦。
AI智能學習系統可以分析出個性化的錯誤,繼而給考生「投餵」缺失的知識點習題,還會找出相關的其他題來練習,最大化的節省了考生複習時間!
Z學員案例分享
11月SAT考試時,Z學員就考了閱讀400分滿分,而上一次他的成績為360分,經過了4個小時的培訓提分40分,其中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首先來看幾個問題:簡單題出錯如何解決?在SAT備考的途中其實老師希望你錯的題是難題,這樣就可以知道哪裡提分。但如果是由於粗心錯的簡單題,那怎麼保證下次不會再錯?
很多輔導老師給學生備考的時候喜歡分類來練習閱讀,比如分成科學文章,歷史文章,或分成尋證題,詞彙題等等。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在給高分學員衝刺的時候其實效果是沒有那麼好的。
這幾個問題其實可以合成一個總體來回覆:
第一,閱讀衝刺高分的重點要放到選項上。很多同學粗心選錯的原因就是因為忽略選項,比如有些選項看起來比較水就會被直接跳過,但其實就有可能是正確選項;另外例子中的Z同學就喜歡選複雜的很長的選項,導致錯過了正確選項。
第二,除了文章類型、主題和題型,要更加細緻地針對性解決高分學員的問題。比如面對圖表題中的「圖文結合」題,老師不能簡單粗暴的說:「這種題很簡單,先看圖表,再讀文章。」 當學員出錯時,老師可以通過真題大數據展示所有「圖文結合」題的答案在文章中出現的位置,答案除了在最後兩段,還有沒有特殊情況,特殊情況怎麼處理等待。這樣考生在面對所有題型考點時都有科學精準的方法,胸有成竹。
這個評分標準(curve)有參考意義嗎?
根據上圖BMC的內部數據,我們發現,有時有很難的考試,我們感覺curve會寬鬆,但curve依舊很嚴格。有時候很簡單的考試,我們認可能curve會簡單,但curve反而依然寬鬆。
原因是:這個curve不一定適合中國學生,它是根據大部分美國本土學生做實驗而定的。
所以對於中國考生來說,curve有幾大缺點,比如真考時遇到極端curve影響分數,模考時雖然知道題很難,但還是被分數打擊信心影響狀態,或者因為curve不適合中國考生,導致在評估自己水平時不準確。
那麼如何消除以上curve帶來的負面影響呢?
第一是重視正確率,而不是curve,這樣就可以反應出考生的真實水平。
另外在備考的時候,可以通過BMC內部數據來找到難度合適的試卷進行模考,而不是通過可能不準確的curve判斷試卷難度。
北美和亞洲真題有區別嗎?
接下來是我們這次最後一個案例,北美卷的數學部分真的簡單嗎?假的!
以上數據可以看到其實SAT數學最難的試卷中,北美的試卷比亞洲的更多。
所以北美卷和亞洲卷真的有區別嗎?
北美卷和亞洲卷都是共享一個題庫的,沒有區別的!
2021年SAT考情預測
現在到了最重要的環節!預測2021年的考情。
1、小概率重考舊題
這裡的舊題不包括亞洲5月、北美3月、5月、10月考試卷,這些試卷是官方公開卷,一定不會重考。請注意,2016年和2017年比較特殊:2016年3月北美卷、2017年3月北美卷是官方非公開卷,仍有小概率重考;2017年1月北美卷已經編入Official Guide Test 8,不會重考。
2、閱讀語法curve保持穩定,數學波動大
2021年閱讀curve仍然會保持穩定,而且相對比較寬鬆;語法curve幾乎不會重現2018年12月、2019年3月和5月的極端嚴格curve,不出意外也會非常穩定;數學curve波動仍會比較大,錯1題一般扣10分或20分,也有一定概率扣30分。
3、閱讀難度仍會較高
語法和數學部分難度波動不會對中國考生帶來明顯影響。2021年閱讀部分難度仍會比較高,2020年8月北美考試的多套實驗卷會用於2021年的多次北美和亞洲考試,根據參加2020年8月的多位考生回顧,小說和歷史文章難度高,部分科學文章主題比較「非主流」。
4、重視題源文章
大白老師會在每次真考前做真考文章預測,用大數據預測新題庫的題源文章。拿科學文章舉例,佔自然科學文章70%以上的生物學需要高度重視,對於大部分考生不夠熟悉的meerkat, pupfish, baboon等主題,如果能精讀相關主題的SAT題源文章,就可以在考場上自信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