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威廉·波義耳:聞名世界的英國化學之父,愛爾蘭自然哲學家

2021-01-15 百人百科

人類的化學知識 , 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古代。而在化學研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著這樣一位舉世矚目的人物,他就是英國的化學之父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


Robert Boyle is largely regarded today as the first modern chemist, and therefore one of the founders of modern chemistry, and one of the pioneers of modern experimental scientific method. He is best known for Boyle's law, which describes th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solute pressure and volume of a gas, if the temperature is kept constant within a closed system. Among his works, The Sceptical Chymist is seen as a cornerstone book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 He was a devout and pious Anglican and is noted for his writings in theology.


羅伯特·博伊爾今天被公認為第一位現代化學家,是現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現代實驗科學方法的先驅之一。他最著名的是波義耳定律,該定律描述了在一個封閉系統中,如果溫度保持不變,氣體的絕對壓力與體積之間的反比關係。在他的著作中,《懷疑論化學家》被視為化學領域的奠基之作。他是一個虔誠而虔誠的聖公會教徒,以他的神學著作著稱。



波義耳於1627年1月25日出生在愛爾蘭利茲莫城的一個貴族家庭,這對他後期的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波義耳生在了西方世界科學大爆炸的年代,在他出生之前,提出「知識就是力量」著名論斷的近代科學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剛剛作古。在他的童年時代,伽利略、克卜勒、笛卡爾都相繼取得驚天的科學突破。而在他十六歲時,被譽為近代史科學巨匠的牛頓也出生了。但比起這些天才人物來,早年的波義耳,除了生活條件比較好,其它天分相對較差。童年時的波義耳內向又口吃,學習能力較慢,但波義耳有一個最好的習慣就是讀書,堪稱「書痴」。



1641年,波義耳兄弟又在家庭教師陪同下,遊歷歐洲,他在義大利時閱讀了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對他20年後所著寫的《懷疑派化學家》一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科學巨匠伽利略成為了波義耳的童年偶像。8歲時,父親把他送到了位於倫敦郊區專為貴族子弟辦的寄宿學校伊頓公學讀書。3年後他隨哥哥法蘭克一起在家庭教師陪同下來到當時歐洲的教育中心之一的日內瓦過了2年。在這裡他學習了法語、實用數學和藝術等課程,更重要的是,瑞士資產階級思想的新教教義對他影響很大。波義耳三歲喪母,幼年體弱多病。但他從小就喜歡自己找偏方治病,後來在哈特利伯的鼓勵下使他下決心研究醫學。當時的醫生都是自己配製藥物,所以研究醫學也必須研製藥物和做實驗,這就使波義耳對化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波義耳反對亞里斯多德的四元素和帕拉塞爾蘇斯的三要素之說,並用他創立的「波義耳元素」說,徹底推翻了統治化學長達2000 年之久的四元素說。他認為元素是指「某些原初的和單純的即絲毫沒混合過的物體,不是由任何其他物體組成,也不是相互組成,而是作為配料,一切所謂的完全混合物體都直接由它們化合而成,最終也分解成它們」。波義耳證明銅不可能變成金,鉛也不可能變成銀。1684年,波義耳出版了一部名為《人血的自然史略》的醫學著作,人類第一次將化學分析方法用於臨床醫學。通過實驗,波義耳證明了血液中含有氯化鈉,並將之稱為固定鹽。血液蒸餾後的磚紅色殘渣也引起了他的注意,由此推斷血液中含有鐵。他是最早發現血液中存在氯化鈉和鐵的科學家。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名垂青史。



波義耳有個深愛的女友,在她去世後,他一直把女友最愛的紫羅蘭花帶在身邊。在一次緊張的實驗中紫羅蘭花被濺上了濃鹽酸,當波義耳把花洗淨放到一邊時,他忽然發現深紫色的紫羅蘭變成了紅色的,這一奇怪的現象促使他進行了許多花木與酸鹼相互作用的實驗。由此他發現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鹼作用都能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用石蕊浸液把紙浸透,然後烤乾,這就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鹼試紙——石蕊試紙。這種試紙至今還在使用。也是在這一類實驗中,波義耳發現五倍子水浸液和鐵鹽在一起,會生成一種不生沉澱的黑色溶液。這種黑色溶液久不變色,於是他發明了一種製取黑墨水的方法,這種墨水幾乎用了一個世紀。這恐怕連波義耳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深愛的女友死後竟給他在科學研究的推動上起到了如此巨大的貢獻!



晚年的波義耳在製取磷元素和研究磷、磷化物方面也取得了成果,波義耳的一生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正如他所說:


「人之所以能效力於世界,莫過於勤在實驗上下功夫。」


波義耳的化學著作《懷疑的化學家》在1661年出版,此書標誌著近代化學從鍊金術中脫穎而出。從此,化學成為理論科學,而不只是技術製造。化學成為解釋世界、改造世界的學科,從事物質規律的研究。波義耳在物理方面的成就也很大,他在氣體力學中提出了波義耳定律。14年後,法國物理學家馬略特獨立發現了這個定律,所以人稱此定律為波義耳—馬略特定律。


晚年波義耳和姐姐一起住在倫敦,那時的他更進入了癲狂的工作中,甚至經常燒的渾身烏黑,依然興奮的研究。脾氣古怪的他,也拒絕一切政治活動,只知低頭研發,從不抬頭看人。於是他成了科學圈裡的怪人,但幸虧這個怪人,人類多了一個學科,科學才多了一雙翅膀。近代英國為什麼能崛起?不止他們有這樣的怪人,更關鍵的是,他們可以容得下這樣的怪人。波義耳在倫敦去世後,在愛爾蘭他的墓志銘上刻著:


「化學的父親和科克伯爵的叔父。」


1691年12月30日,英國倫敦上流社會貴族圈裡,大家都在嘖嘖嘆息一件事:有個叫羅伯特的古怪老貴族去世了!但他卻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寶貴的科學財富。也正是因為他的獨特和奇怪,才能創造出如此與眾不同,常人所無法完成的科學事業。羅伯特是當之無愧的化學之父,他的智慧與人生啟迪及科學成就,為世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真正的精神貴族,他的科研精神更為後世之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百人百科》微信公眾號聲明:

《百人百科》微信公眾號致力於公益社會服務,向大眾傳播知識和正能量。我們的公眾號不涉及商業廣告行為和任何利益,是一個純粹打造公益科普推廣的知識服務平臺。我們每一篇文章的撰寫都凝聚著對社會的責任,無論採摘、轉發還是原創的文章都是出於賦能知識傳播的力量,希望得到大眾對我們《百人百科》公眾號這一公益服務平臺的支持和關注,在此表示我們最真誠的感謝!

《百人百科》教育公益項目創始人:王麗紅

版權聲明:本平臺推廣的內容和所有圖片均來源於海外網絡平臺,如有侵權,可直接聯繫公眾號後臺,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羅伯特 · 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提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
    著名的英國學者羅伯特 · 波義耳 第一個在這荊棘載途的土地上開出一條路來,指引化學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 從而把化學確立為科學。歷史上的今天,1627 年1月25日,羅伯特 · 波義耳於生於愛爾蘭利斯莫爾城。這篇文章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波義耳和化學之間那些事。跳轉閱讀→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一招把「黑色黃金」石墨烯變成「白菜價」
  • 才財雙全的管家 ——「現代化學之父」 羅伯特.波義耳
    馬夫和僕役們奮力遊回岸邊,卻發現小男孩和僮僕還留在車上。還好一位忠勇僕役,策馬衝進河裡,逆流而上,奮不顧身地將小男孩和僮僕救了出來。這個獲救的男孩,長大後,竟成為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學之父」——他就是羅伯特.波義耳 (Robert Boyle)。
  • 才財雙全的管家——記「現代化學之父」 羅伯特.波義耳(科學家信主的故事,推薦!)
    這本書一出版,即轟動科學界,成為化學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人類從此告別鍊金術,走向了真正的化學研究之路。 11歲時,年邁的父親決定叫波義耳退學,回家伴隨自己。波義耳是父親最喜愛的小兒子,關係如同聖經中的便雅憫和父親以色列。波義耳的父親高薪聘請了最優秀的法國教師,在瑞士的日內瓦給波義耳授課,內容包括語言、邏輯學、數學、歷史、聖經、加爾文教義、網球和擊劍等。波義耳每天上午學習2章舊約聖經,晚上學習2章新約聖經。
  • 懷念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
    他出生於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他比牛頓大16歲,是14個孩子的家庭中的老小。不知是身體虛弱 ,還是愛情失意,他一生未娶。在物理學上,發表了氣體的體積與壓強成反比這個著名的波義耳定律。做了大量的化學實驗,一些成果至今還在應用,比如用鹽酸生煙法來檢驗氨氣,酸使指示劑變色,是一種溶劑等等。波義耳把化學引向科學,比如他認為一個好的科學假設,不能假定不可能的或荒謬的東西,是前後一貫的等等。
  • ——從近代化學之父波義耳說起
    每個人初中學化學的時候,都會學到「波義耳定律」:在固定溫度下,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但是若問到波義耳是誰?恐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波義耳對後世有許多重大的貢獻,他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是英國「皇家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是「波義耳定律」的發現者,是17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化學家。他設計的許多實驗儀器和方法,成為後來化學實驗的基礎。
  • 第一位現代化學家:波義耳
    皇家學會的創辦將當時定期在倫敦和牛津集會的不同自然哲學家團體結合在一起,他們熱中於探討培根(F. Bacon)所倡議的「新科學」。波義耳(R. Boyle)是發起人之一,常被稱為第一位現代化學家。然而他最著名的工作是闡述了絕對壓力和氣體體積之間關係的物理定律。
  • 波義耳的科學與信仰
    在科學革命方興未艾的那個年代,科學往往被稱為「自然哲學」,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大都以自然哲學研究者自居。然而他們相信他們所從事的哲學把他們引向對上帝的信仰。科學革命時期的化學大師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波義耳是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的物理化學家,英國「皇家學會」創始人之一。
  • 才財雙全的管家——記「現代化學之父」羅伯特﹒波義耳
    馬夫和僕役們奮力遊回岸邊,卻發現小男孩和僮僕還留在車上。還好一位忠勇僕役,策馬衝進河裡,逆流而上,奮不顧身地將小男孩和僮僕救了出來。這個獲救的男孩,長大後,竟成為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學之父」——他就是羅伯特﹒波義耳 (Robert Boyle)。
  • 趣話化學史——化學家的誕生——波義耳和他的《懷疑派化學家》
    化學家波義耳第一期《趣話化學史》我們說到,在沒有「化學」這一概念以前,不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不論是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然而這些奇形怪誕的理論,都在公元1661年這一年終止,因為這一年,隨著一個名叫波義耳的《懷疑派化學家》一書的出版,標誌著化學這一科學學科的誕生,同時也意味著古老的鍊金術即將退出歷史舞臺。那麼,《懷疑派化學家》這一本書究竟說了什麼?波義耳又是什麼人呢?筆者本期將帶著大家了解一下這一位偉大的化學之父波義耳。1627年,波義耳出生在愛爾蘭。
  • 波義耳定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
    這些都被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實驗所證明。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堪稱17世紀實驗哲學的先驅人物。他出生於一個騎士家庭,與他的父親和哥哥們的驍勇善戰、射箭神準等特徵不同的是,波義耳從小就是體弱多病、身材瘦小,一副不堪造就的樣子,但他從小就有個特點:為了做好一件事,能夠一個人靜靜地坐好久。
  • 【化學百科】波義耳的愛情故事~~~
    ●●●波義耳的愛情故事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英國化學家。化學史家都把1661年作為近代化學的開始年代,因為這一年有一本對化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出版問世,這本書就是波義耳的《懷疑派化學家The Skeptical Chemist》。
  • 化學家—波義耳
    1641年,波義耳兄弟又在家庭教師陪同下,遊歷歐洲,年底到達義大利。旅途中即使騎在馬背上,波義耳仍然是手不釋卷。就在義大利,他閱讀了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當時的醫生都是自己配製藥物,所以研究醫學也必須研製藥物和做實驗,這就使波義耳對化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 100位影響世界的科學家
    泰勒斯:科學之祖,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他第一個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麼?」2. 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的創立者,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3. 歐幾裡德:幾何學之父,古希臘著名數學家,著有《幾何原本》。4.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化學之父,電池的發明人
    大家好,我是李珂,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1775年,法國32歲的化學巨人拉瓦錫通過長期嚴格的實驗,發現了一種有助燃和助呼吸作用的氣體,而且許多酸都是由空氣中的這種助燃的氣體成分與非金屬物質結合而成的。他把這種氣體命名為酸素。
  • 許多哲學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學會中重要的世俗科學家,有艾薩克·牛頓爵士和羅伯特·波義耳(1627-1692)牛頓從1703年直到1727年去世時,擔任皇家學會的主席;人們對波義耳的紀念,在「化學之父,寇克伯爵之子」這個不朽的短語中保留下來。波義耳在《懷疑的化學家》(1661年)一書中,批判了依然盛行的希臘四元素觀,把化學與鍊金術區別開來。波義耳主張,物質實體的性質,必須以實驗證據為依據。
  • 名人傳:化學之父拉瓦錫的愛恨情仇
    拉瓦錫和普利斯特裡在晚宴相遇後,開始談論化學,話題很快就轉到普利斯特裡激動人心的新發現脫燃素空氣。拉瓦錫興趣盎然,要普利斯特裡說得詳細些。普利斯特裡終於找到一個十分專心的聆聽者,他告訴拉瓦錫所有的實驗結果。拉瓦錫和普利斯特裡就像牛奶和奶酪相遇,聊的熱火朝天。拉瓦錫擁有歐洲最好的實驗室,精密儀器超過1萬件,而普利斯特裡只有一個湊活的實驗室,設備都是他修修補補組裝起來的。
  • 腦洞大開:聞名世界的10個歷史知名人士的後代樣貌
    通過本文,我們為你列出了,聞名世界的10個歷史知名人士的後代樣貌。 1、麗莎·格拉爾迪尼 查爾斯·狄更斯是一位英國作家,也是一位世界文學經典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說是《霧都孤兒》、《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荒涼山莊》。
  • 美勤 · 每日諾獎 · 2015生理醫學|威廉·塞西爾·坎貝爾 William Cecil Campbell
    首選推薦十七篇2020/2019/2018/2016錄取榜(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威廉·塞西爾·坎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