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財雙全的管家——記「現代化學之父」 羅伯特.波義耳(科學家信主的故事,推薦!)

2021-01-15 OC舉目

@為波義耳贏得「現代化學之父」美譽的,不是這個「波義耳定律」,而是他在1661年出版的、為人津津樂道的科學著作《狐疑的化學家》。這本書一出版,即轟動科學界,成為化學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人類從此告別鍊金術,走向了真正的化學研究之路。

本文原刊於《舉目》69期

如花少年

1627年,波義耳出生於愛爾蘭,在15個孩子中排行14。波義耳生性頑皮。同伴中有人口吃,他在一旁冷嘲熱諷,並且故意學著口吃的樣子,使人難堪。他以此取樂,豈料樂極生悲,竟養成了口吃的習慣,且終生伴隨。

8歲時,波義耳進入著名的伊頓公學。在這個學校,他不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還學習英國上流社會的習俗、舉止。作為貴族中的貴族,波義耳享受到最優厚的待遇。也正是在伊頓的3年時間裡,波義耳的求知慾大大地激發出來。他一生嗜書如命(平均每天讀書12個小時),就是在伊頓公學形成的。

11歲時,年邁的父親決定叫波義耳退學,回家伴隨自己。波義耳是父親最喜愛的小兒子,關係如同聖經中的便雅憫和父親以色列。波義耳的父親高薪聘請了最優秀的法國教師,在瑞士的日內瓦給波義耳授課,內容包括語言、邏輯學、數學、歷史、聖經、加爾文教義、網球和擊劍等。波義耳每天上午學習2章舊約聖經,晚上學習2章新約聖經。

暴雨之後

一個異常悶熱的夏季午夜,突然間,傾盆大雨以雷霆萬鈞之勢,鋪天蓋地而下。天空中狂風大作,電閃雷鳴,讓人膽顫心驚。

波義耳從睡夢中驚醒,只當是世界末日的審判到了。

波義耳一直自認是很不錯的基督徒,按時上教會禮拜,喜讀聖經,行為檢點,不像哥哥們那樣出格。但在那一天晚上,想到要面對上帝的審判,波義耳突然察覺到,他平時的宗教經驗毫無作用,他的罪還未被赦免,「我完全沒有預備好去見上帝的面」。

於是,他雙膝跪在床邊,開口承認所想到的一切罪,並且請求耶穌基督的赦免。他鄭重地禱告:「上帝啊!從今我要做真正的基督徒!」

第二天醒來,想到昨夜的舉動,波義耳不禁感覺有些詫異。然而他不但沒有後悔,更將昨晚所發的誓言,在上帝面前重新述說了一遍。這件事成了他整個人生的轉捩點。時年波義耳剛滿13歲。

他催逼自己用心查考福音、明白救恩,從此打下了堅固的信仰根基。

某日,波義耳與一夥朋友聊天。有人說:「若是我們可以放鬆一點、隨意犯罪,只要記得在臨死一刻認罪悔過,這樣的生活不是很瀟灑嗎?」波義耳即刻回答:「不能!我們已經失去了犯罪的自由!我們應當盡心竭力地服事上帝!」

才華展露

在17世紀中期的英國倫敦,有一群品行端正、志同道合的年輕科學家,常常聚在一起探討數學、化學、神學和物理學等領域的問題。他們沒有固定的地點,亦沒有固定的組織,所以被人戲稱為「影子大學」。

通過姐姐凱薩琳的推薦,波義耳加入了「影子大學」,並成為非常活躍的成員。1662年,「影子大學」在倫敦正式註冊為「皇家自然科學學會」,波義耳是12個創辦人中的領袖。多年後,牛頓接續他成為學會的掌門人。

「化學之父」

父親留下的龐大遺產,使波義耳有足夠的資金,為實驗室添購最好的儀器設備,並僱用助手。

1660年,33歲的波義耳發表了第一篇研究論文,《關於空氣的彈性及其效果的物理力學新實驗》。這篇論文,使他聲名鵲起。傳統上認為,真空狀態是不存在的,但波義耳與羅伯特.胡克一起,證明真空是可以存在的。

波義耳是歷史上第一個發現聲音依靠空氣傳播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確定「空氣有重量」的人(證實了《約伯記》28:25上的話)。今天人類進行的所有與氣體有關的科學研究,都離不開以波義耳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在密閉容器中的定量氣體,在恆溫下,氣體的壓強和體積成反比關係。」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這個定律開創了利用氣體為人類造福的時代。

然而,為波義耳贏得「現代化學之父」美譽的,不是這個「波義耳定律」,而是他在1661年出版的、為人津津樂道的科學著作《狐疑的化學家》。這本書一出版,即轟動科學界,成為化學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人類從此告別鍊金術,走向了真正的化學研究之路。

波義耳在書中,大膽地提出了「元素」這個極其重要的概念,認為組成物質世界的「元素」,就是那些「無法用已知手段繼續分割下去的微粒」。此「微粒說」與現代原子理論非常吻合,令人嘖嘖稱奇。1665年,牛津大學授予波義耳榮譽物理學博士學位,以嘉其卓越成就。

今天許多常見的實驗室技術,都出自波義耳之手。他是第一個從水中收集氧氣的化學家,也是第一個使用密封溫度計的人。他還發明了石蕊試紙。

波義耳才華橫溢,在神學、醫學和哲學領域,也多有建樹。他還是一位極受歡迎的、多產的科普作家,擅長用淺顯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把讀者帶進抽象而瑰麗的世界。

忠心管家

波義耳出生高貴,又繼承了相當豐厚的財產,但他一生生活儉樸,為人謙和,從不以財富自負。作為東印度公司的主管,他自費請人把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翻譯成印度的方言、土耳其文、亞拉伯文和馬來文。他全力贊助向美洲印第安人開展的宣教事工,與著名的清教徒宣教士約翰.艾略特長年保持著友誼和通信往來。他還在家鄉愛爾蘭,耗費巨資,請人將全本聖經翻譯成愛爾蘭和威爾斯當地百姓可以讀懂的方言,並且把聖經免費贈送到千家萬戶。

波義耳從不炫耀財富,更不以金錢換取地位和名譽。他幾次婉拒所屬的安立甘教會請他出任領袖的邀請,認為自己「平信徒」的身份能夠更好地為基督作見證。雖受眼疾和其他疾病的纏繞,波義耳終身保持著清晨靈修的習慣,嚴格遵循「讀經,默想,自省,祈禱」的靈修步驟。

為了更加明白上帝的話語,他自學了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可以像引用英文聖經一般,熟練地引用希臘文新約聖經。他開辦了「波義耳講座」,每年選出8篇最優秀的護教學證道,闡明基督教的信仰經得起科學的考驗,是合乎理性,並且超乎理性的。

雖有親朋好友多方撮合,波義耳仍然終身未娶,立志奉獻自己,以科學研究來事奉上帝。回顧他的一生,他確實未虛擲年華。

1691年,波以耳自知不久於人世,立好了財產的遺囑,將私人實驗室中的珍貴資料,贈送給皇家自然科學學會:「祝願你們在研究上取得愉悅的成就,並以種種成就造福人類,將榮耀歸於那位造物的主宰!」

1691年聖誕節前,與波義耳相依為命的姐姐凱薩琳離開了世界。1周後,波義耳也在睡夢中溘然長逝,時年65歲。

波義耳多年的摯友,安立甘教會的吉伯特主教,在安葬禮拜上,引用《傳道書》2:26中的話,準確地概括了波義耳,這位令人崇敬的科學家的一生——「上帝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

作者在國內時從事醫療研究,現在美國北卡州牧會。

提醒:本文有刪減,如您要閱讀全篇,請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此外,您還可閱讀本文作者所寫另外一篇關於科學家信主的故事——《吾曾丈諸天 ——記現代天文學和光學之父克卜勒》,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ab8c0101hfxf.html,刊於《舉目》64期。

OC舉目:自動回復功能

輸入【00】為何《舉目》?——了解《舉目》雜誌

輸入【01】《舉目》雜誌的堅持和立場

輸入【02】《舉目》徵稿主題

輸入【03】如何索閱《舉目》雜誌電子版

輸入【04】如何支持我們的事工

相關焦點

  • 才財雙全的管家 ——「現代化學之父」 羅伯特.波義耳
    馬夫和僕役們奮力遊回岸邊,卻發現小男孩和僮僕還留在車上。還好一位忠勇僕役,策馬衝進河裡,逆流而上,奮不顧身地將小男孩和僮僕救了出來。這個獲救的男孩,長大後,竟成為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學之父」——他就是羅伯特.波義耳 (Robert Boyle)。
  • 才財雙全的管家——記「現代化學之父」羅伯特﹒波義耳
    馬夫和僕役們奮力遊回岸邊,卻發現小男孩和僮僕還留在車上。還好一位忠勇僕役,策馬衝進河裡,逆流而上,奮不顧身地將小男孩和僮僕救了出來。這個獲救的男孩,長大後,竟成為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學之父」——他就是羅伯特﹒波義耳 (Robert Boyle)。
  • 羅伯特·威廉·波義耳:聞名世界的英國化學之父,愛爾蘭自然哲學家
    羅伯特·博伊爾今天被公認為第一位現代化學家,是現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現代實驗科學方法的先驅之一。他最著名的是波義耳定律,該定律描述了在一個封閉系統中,如果溫度保持不變,氣體的絕對壓力與體積之間的反比關係。在他的著作中,《懷疑論化學家》被視為化學領域的奠基之作。他是一個虔誠而虔誠的聖公會教徒,以他的神學著作著稱。
  • 羅伯特 · 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提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
    著名的英國學者羅伯特 · 波義耳 第一個在這荊棘載途的土地上開出一條路來,指引化學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 從而把化學確立為科學。歷史上的今天,1627 年1月25日,羅伯特 · 波義耳於生於愛爾蘭利斯莫爾城。這篇文章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波義耳和化學之間那些事。跳轉閱讀→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一招把「黑色黃金」石墨烯變成「白菜價」
  • 【化學百科】波義耳的愛情故事~~~
    ●●●波義耳的愛情故事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英國化學家。化學史家都把1661年作為近代化學的開始年代,因為這一年有一本對化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出版問世,這本書就是波義耳的《懷疑派化學家The Skeptical Chemist》。
  • 懷念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
    在物理學上,發表了氣體的體積與壓強成反比這個著名的波義耳定律。做了大量的化學實驗,一些成果至今還在應用,比如用鹽酸生煙法來檢驗氨氣,酸使指示劑變色,是一種溶劑等等。波義耳把化學引向科學,比如他認為一個好的科學假設,不能假定不可能的或荒謬的東西,是前後一貫的等等。他對當時傳統的,被人們奉為經典的鍊金術大膽懷疑,勇於標新立異的科學革命精神。他去世時才64歲,他將死後的一大筆財產捐給了基督教用於布道!
  • ——從近代化學之父波義耳說起
    每個人初中學化學的時候,都會學到「波義耳定律」:在固定溫度下,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但是若問到波義耳是誰?恐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波義耳對後世有許多重大的貢獻,他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是英國「皇家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是「波義耳定律」的發現者,是17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化學家。他設計的許多實驗儀器和方法,成為後來化學實驗的基礎。
  • 波義耳的科學與信仰
    我們可以開出一長串這些科學家的名單:牛頓(Isaac Newton)、波義耳(Robert Boyle)、帕斯卡(Blaise Pascal)、克卜勒(Johannes Kepler)、法拉第(Michael Faraday)、麥克斯維(James Clerk Maxwell)、開爾文(William Thomson, Lord Kelvin)、巴斯德(Louis Pasteur)、歐拉(Leonhard
  • 波義耳定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
    這些都被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實驗所證明。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堪稱17世紀實驗哲學的先驅人物。他出生於一個騎士家庭,與他的父親和哥哥們的驍勇善戰、射箭神準等特徵不同的是,波義耳從小就是體弱多病、身材瘦小,一副不堪造就的樣子,但他從小就有個特點:為了做好一件事,能夠一個人靜靜地坐好久。
  • 不靠譜的鍊金術,居然誕生了現代化學?
    鍊金術直接催生了現代化學的產生?在西方,人們是怎麼鍊金的呢?舉個例子,他們會選擇鉛,因為覺得鉛和金都挺重的,也都咬得動,感覺兩者的屬性應該差不多,明顯的差異就是在顏色上,那問題的關鍵就是,讓灰色的鉛變黃,怎麼辦呢?鍊金術士認為,使用一種被稱為「賢者之石」的、純度為100%的物質,既能點石成金,又能使人長生不老。
  • 科技日曆|225年前的今天,「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被送上斷頭臺
    科技日曆|225年前的今天,「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被送上斷頭臺  olivia chan • 2019-05-08 17:
  • 羅伯特•蒙代爾:「歐元之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羅伯特·蒙代爾對中國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這位取得了北京永久居住權的美國經濟學教授憑藉著一篇論及「最適當貨幣區」的文章奠定了歐元理論,並最終促使歐元順利出臺,他因此被尊稱為「歐元之父」。
  • 化學家—波義耳
    1641年,波義耳兄弟又在家庭教師陪同下,遊歷歐洲,年底到達義大利。旅途中即使騎在馬背上,波義耳仍然是手不釋卷。就在義大利,他閱讀了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波義耳在家裡是14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在他三歲時,母親不幸去世。也許是缺乏母親照料的緣故,他從小體弱多病。有一次患病時,由於醫生開錯了藥而差點喪生,幸虧他的胃不吸收將藥吐了出來,才未致命。經過這次遭遇,他怕醫生甚於怕病,有了病也不願找醫生。並且開始自修醫學,到處尋找藥方、偏方為自己治病。
  • 誰才是化學領域的「東邪西毒」?
    波義耳——近代科學的奠基者波義耳(1627年1月25-1691年12月30),英國化學家。他把嚴密的實驗方法引入化學,使化學成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把化學從鍊金術和醫藥學中分離出來,使化學成為一門闡明化學過程和物質構造的科學;他提出了確切的元素定義,使化學有了特定的研究對象。化學史家把以他所撰寫的《懷疑派化學家》問世時間作為近代化學的開始年代!
  • 科學家基督教信仰調查
    1、專家統計  英國科學家蓋洛普先生曾調查前三世紀大科學家共300位的信仰。結果調查顯示有242位是相信上帝的,佔總數的92%。(如:世界超級科學家牛頓;原子彈之父愛因斯坦;大天文學家哥白尼;電報之父莫爾斯;火箭之父範伯朗;偉大女性居裡夫人;第一個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倫琴等。
  • 【化學史話01】「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他的人生,絕不止課本裡講的那些…
    而這位被後世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的天才化學家,他的成就絕對不止「確定空氣的成分」這麼簡單。       拉瓦錫原來是學法律的。1763年,年僅20歲的拉瓦錫   就取得了法律學士學位,並且獲律師從業證書。拉瓦錫的父親是一位頗有名氣的大律師,家境富有。但是拉瓦錫沒有馬上去做律師,而是對植物學和氣象學產生了興趣。
  • 第一位現代化學家:波義耳
    波義耳(R. Boyle)是發起人之一,常被稱為第一位現代化學家。然而他最著名的工作是闡述了絕對壓力和氣體體積之間關係的物理定律。波義耳1627 年,波義耳出生於愛爾蘭,家中共有14 個小孩,父親是愛爾蘭科克的伯爵,也是富有的地主。
  • 【科學家的故事】「輪船之父」富爾頓
    他,就是羅伯特·富爾頓。富爾頓的父親是英國的一個窮裁縫,流落到美國生下了他。富爾頓在撈什麼呢?他在撈蒸汽機。原來,富爾頓在工人們的幫助下,花費了許多時間,建造了一艘長70英尺、寬8英尺、吃水3英尺的輪船。
  • 科學網—波義耳的氣體實驗哲學
    本版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堪稱17世紀實驗哲學的先驅人物
  • 趣話化學史——化學家的誕生——波義耳和他的《懷疑派化學家》
    然而這些奇形怪誕的理論,都在公元1661年這一年終止,因為這一年,隨著一個名叫波義耳的《懷疑派化學家》一書的出版,標誌著化學這一科學學科的誕生,同時也意味著古老的鍊金術即將退出歷史舞臺。那麼,《懷疑派化學家》這一本書究竟說了什麼?波義耳又是什麼人呢?筆者本期將帶著大家了解一下這一位偉大的化學之父波義耳。1627年,波義耳出生在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