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魚鎮: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美麗石魚

2021-01-15 瀟湘晨報

區委十五屆十一次全會,為全區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明確了「任務書」和「時間表」。石魚鎮如何承接落實好全會部署要求,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為推動銅梁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加快崛起貢獻力量?對此,記者專訪了石魚鎮黨委書記龍海波。

龍海波表示,石魚鎮將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推進交通提速、產業提質、城市提升、鄉村建設「四大專項行動」,借勢借力、精準發力,努力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宜居、城鄉融合、富有鄉愁的山清水秀美麗石魚。

「十四五」期間,如何讓交通「先行」,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服務?龍海波表示,接下來,石魚鎮將積極主動配合做好轄區內重點建設項目服務工作,推動項目落地落實。

「我們將時刻保持戰鬥狀態,強化成渝中線高鐵、銅安高速、銅梁至重慶第二機場高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通道等重點項目建設的用地保障。同時,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泥結石路硬化,進一步暢通發展血脈。」龍海波說。

2020年,石魚鎮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搶抓機遇,推動發展,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中向好、穩步前行的發展態勢。龍海波表示,石魚鎮將與城區聯動發展,用好花果山、龍門橋水庫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精品苗木、精品果蔬等特色農業,做好農旅融合文章;與高新區蒲呂組團聯動發展,用好「重慶石魚小企業創業基地」平臺,積極盤活閒置資源,堅決做好耕地保護、生態環保、安全生產和行業準入底線的基礎上,綜合研判稅收和就業貢獻度等因素,繼續開展招商引稅,進一步釋放發展潛能。

「石魚鎮將切實做好特色小鎮建設前期工作,盡力爭取上級支持,儘快實施場鎮停車場、公共廁所等『六個一』工程補短板,常態化開展『馬路辦公』,加強場鎮管理,實現宜居宜業目標。」龍海波說,石魚鎮將走深走實「六要」路徑,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用好用活積分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持續整治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一以貫之抓好耕地保護、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守底線及社會民生等工作。

龍海波表示,「十四五」期間,石魚鎮還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落實「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程,切實提升基層黨員幹部抓落實、解民憂的能力本領,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確保「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任務在石魚鎮落到實處。

【來源:重慶市銅梁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將理論政治組織優勢轉為勝勢
    原標題:將理論政治組織優勢轉為勝勢 制度優勢和治理體系優勢是我們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顯著優勢和堅實支撐。 第一,將科學理論優勢轉化為決戰疫情的勝勢。 戰「疫」面前,必須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實踐。
  • 立足區位優勢厚植髮展勢能
    隨著國家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措施的落實,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兩新一重」建設的推進,中部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戰略的實施,都為驛城區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出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若干政策措施的機遇,為驛城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為驛城區發展厚植了勢能。
  • 陳偉俊部署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打造「美麗中國溫州風景...
    市委書記陳偉俊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奮力打造「美麗中國溫州風景」這一標誌性成果。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主持會議。市領導葛益平、陳浩等參加會議。陳偉俊指出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
  • 航天領域專家及企業看好海南航天事業發展: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自貿...
    記者 李昊 攝中國工程院院士、運載火箭與航天工程技術專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表示,文昌國際航天城的地理位置除了有利於火箭發射,其沿海的區位優勢還能便利於火箭的長途運輸以及航天方面的外部交往,利於開展國際合作。在他看來,目前海南正著力圍繞文昌國際航天城打造產業化基地的相關規劃將對航天城的發展形成重要支撐,對於海南人民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
  • 任澤鋒:努力把黃山建設得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
    ,排出一批實實在在的抓手,著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要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加快構建新型產業體系,著力在補齊短板、做足優勢上下功夫  ◎要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在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黃山擔當  ◎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奮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要推動徽州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區,努力讓珍貴的徽州文化留下來
  • 高招時間|燕京理工學院: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辦學層次多元豐富
    燕京理工學院辦學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服務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為目標。學校不斷豐富完善辦學層次,強化辦學優勢,凝練辦學特色,全面構建起「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國際教育」相互融合,「專科—本科—研究生」立交培養的高質量人才體系,為學生打通本碩、專碩等國內外縱橫多向的人生發展通道,鋪就釋放生命無限能量,實現人生無限可能的廣闊舞臺。
  • 中山大學智慧財產權轉化基金成立,助力廣州打造創新創業中心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局長王桂林為大會致辭,他表示,經歷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通用技術問題得到解決,但關鍵核心技術如晶片等尚未得到很好的發展。要推動核心技術前進,需通過「科學發現、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和生態優化」四個步驟實現。
  • 一線視角:脫貧攻堅應善於打造優勢
    筆者在基層採訪中深切感到:善於打造並用好發展的優勢,正是助力脫貧攻堅和地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用好深化改革的優勢。黑龍江省拜泉縣地處內陸,貧困人口相對較多,拜泉縣選擇優化營商環境招引企業助脫貧的路子。一方面,推動黨風政風清起來、實起來,全力啃硬骨頭;另一方面,梳理招商圖譜和產業圖譜,成立服務專班全程跟蹤項目,為引資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
  • 深入開展造林綠化 全力建設「美麗廣西」
    造林綠化是培育森林資源、提供生態產品的重要載體,也是促進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穩定、充分發揮森林功能效益的有效途徑,更是實現林業「雙增」目標、發展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的戰略舉措,在推進「美麗廣西」建設中肩負著重要使命。  加強造林綠化是鞏固「山清水秀生態美」優勢的根本途徑。
  • 六大產業集群發展、​打造萬畝森林公園……未來五年裡水將這樣...
    六大產業集群發展、​打造萬畝森林公園……未來五年裡水將這樣發展!六大產業集群發展打造醫共體提高民生滿意度建設三大生態碧道打造萬畝森林公園……未來五年裡水發展宏圖書記跟你講清了!
  • 漢白玉翻尾石魚展出 曾流落民間近80年(圖)
    本報記者 饒強攝   人物:劉陽  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圓明園展覽館,一對漢白玉翻尾石魚靜靜地躺在展廳中央。參觀者們並不知道,這對石魚曾經流落民間近80年,尋回它們的是痴迷圓明園足足20年的劉陽。  「80後」的劉陽是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最年輕的委員。
  • 打造美麗中國「深圳樣本」
    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抓手,強化生態優先的發展導向,努力走出一條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深圳特點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深圳高舉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面旗幟,充分發揮深圳創新先發優勢,構建低消耗、低排放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建設全球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去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4.93%、居全球城市前列,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比重達到38%,萬元GDP能耗、水耗處於全國最低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 廣漢改革創新 務實重行 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廣漢而努力奮鬥
    堅定不移地發展園區工業,努力把德陽高新區建成千億產業園區,成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先行區、四川內陸經濟開放的先導區;把小漢園區建成500億元的省級經開區。以「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O25四川行動計劃」為契機,走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約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不斷提升「3+3」產業體系。 做精做特農業。
  • 聚集優勢資源,皮料網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電商產業中心
    而納百川皮革皮具產業園的建立,為中部地區的皮革皮具從業者、創業者、和創業團隊提供了優質的辦公環境,極大的解決了從業者資金少、起步難的問題,同時也獲得南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納百川皮革皮具產業園位於南昌小藍開發區,投資約3億元人民幣,打造產業鏈條完善、配套能力強勁、功能配置完善的皮革皮具產業園。
  • 浙江未來發展的新優勢在哪裡?代表暢談「優勢論」
    誰能用足優勢、轉化劣勢,誰就能在這場競賽中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更加深刻地領會和把握「八八戰略」中蘊含的優勢論,在工作導向上突出改革強省、創新強省、開放強省、人才強省,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努力形成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優勢。
  • 看石魚(圖)
    參加2015年重慶市涪陵區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的30名青少年,近日來到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參觀1200年前的涪陵石魚,進行科學調查體驗,認識了解涪陵石魚對三峽大壩高度建設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並且製作了白鶴梁「無壓容器」保護技術的演示原理。
  • ...市婦聯「家庭教育流動學校」百場講座進萬家項目走進蒲呂石魚
    11月26日,市婦聯「家庭教育流動學校」百場講座進萬家項目走進蒲呂街道和石魚鎮興發村,分別開展了題為《親子閱讀 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和《祖輩當好配角 父母教育不缺席》的兩場專題講座。在蒲呂街道會議室裡,親子閱讀推廣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小讀者學堂重慶分會會長、聯合國兒基會學前教師培訓優秀志願者、首屆全國創新運用十大新聞人物劉豔老師為大家分享了家庭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展好家庭閱讀,指導和幫助孩子成長成才。
  • 這才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何把優勢轉化為勝勢?不斷創新、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數量和質量,不僅符合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強調的「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的指導原則,也是實現我國在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遠景目標的重要舉措。
  • 湖南,打造國家儲備林的全國標杆
    建設國家儲備林,湖南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具有許多其他省份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將優勢轉化為勝勢,湖南致力於打造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全國標杆。2014年,按照國家林業局統一安排部署,湖南省在14個市(州)82個縣(市、區)劃定國家儲備林204.39萬畝,總量居全國第一位,目前已新建國家儲備林基地131萬畝。
  • 「巾幗脫貧②」石魚楊光菊:小蜜蜂釀出脫貧蜜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朝詩人羅隱的一首《蜂》,讚美了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銅梁區貧困戶楊光菊和敖天志夫妻,正是羅隱筆下蜜蜂的真實寫照。他們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通過開展蜜蜂養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鋪就了一條自立自強的脫貧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