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降壓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病發生風險,但也有臨床醫生觀察到,有些患者在強化降壓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低血壓、暈厥、摔倒等情況,因此擔心強化降壓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9月10日,《內科學年鑑》雜誌發表的一項Meta分析顯示,強化降壓治療不僅不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反而會降低體位性低血壓風險。
因此,研究者認為,在接受強化降壓治療前或治療中出現的體位性低血壓,不應該是不接受降壓治療或調低降壓治療力度的理由。臨床醫生可以放心,強化降壓治療是安全的。
研究者指出,臨床上觀察到一些患者在降壓治療過程中出現低血壓、暈厥或摔倒等現象,可能與壓力反射敏感性、血管僵硬、心室舒張充盈和其他血壓調節機制短期內還沒適應降壓治療有關,長期降壓治療是可以改善這些機制的,因此能帶來獲益。
該分析顯示,與常規降壓治療或安慰劑組相比,強化降壓治療組體位性低血壓風險降低7%。
研究者發現,在無糖尿病的患者中,強化降壓可降低10%體位性低血壓風險,但在合併糖尿病的患者中,強化降壓治療會增加體位性低血壓風險(OR=1.1,95% CI:0.96~1.27)。
另外,與站立時收縮壓較高者相比,站立時收縮壓較低的成年人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風險明顯降低。比如,在站立時收縮壓
而且,強化降壓治療對體位性低血壓風險的影響與隨機分組前患者是否存在體位性低血壓無關。
研究者從MEDLINE、EMBASE、CochraneCENTRAL等資料庫搜集到截至2019年10月7日發表的相關隨機臨床研究共5項。這些研究都是納入500例以上高血壓或血壓升高成年患者,研究時間至少6個月,共納入18 466例患者。
體位性低血壓被定義為:從坐位變換為立位時,收縮壓至少降低20 mmHg,舒張壓至少降低10 mmHg。
來源:Effects of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on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Individual Participant–based Meta-analysis. Ann Intern Med, 10 September 202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