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共建共享胰腺疾病大數據平臺成立

2020-11-30 人民網陝西站

中華醫學會第十六屆全國胰腺疾病學術研討會近日在陝西西安舉行。開幕式現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對國內參與「中國胰腺疾病大數據中心」數據共建的38家頂尖三甲醫院,進行了創始成員認證,這也標誌著中國首個多中心、常態化、高質量的共建共享模式的疾病數據平臺正式成立。

胰腺疾病中的胰腺癌被稱為「癌症之王」,它有「三高三低」的特點,「三高」即發病率逐年增高、術後復發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即早期診斷率低、手術切除率低和藥物有效率低。

美國是癌症診療水平和癌症藥物研發最為領先的國家之一,美國著名的SEER資料庫早在47年前就建立起了全美共享的腫瘤疾病資料庫。而我國大數據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才剛剛起步,各大醫院雖然已經建立資料庫,但相互之間並沒有打通共享,已有的數據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在此背景下,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與睿醫(北京)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創建了「中國胰腺疾病大數據中心」,也是中國首個共建共享的醫學專病化大數據平臺。遴選、邀請全國最好百強頭部醫院入圍,目前已有38家國內頂尖三甲醫院參與其中。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一方面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掌握全國胰腺疾病的發病情況、發病特點以及診療情況,另一方面這也將推動胰腺疾病科研水平的提升,進而提高我國的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癌的診療水平。」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胰腺外科學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說,搭建中國胰腺疾病大數據平臺,是希望通過數據的共建共享機制,讓數據匯集、流動、應用起來,在促進胰腺病學科發展的同時,更好地造福於中國廣大患者。

據介紹,「中國胰腺疾病大數據中心」以高質量醫療數據作為目標,遴選、邀請全國最好百強頭部醫院入圍,目前已有38家國內頂尖三甲醫院參與其中。該數據中心建立了多中心、常態化的共建機制,從數據的完整度、準確性、時效性、覆蓋度方面均是國內最好的,具有極高的臨床醫學、藥學應用價值。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學組委員吳文銘教授表示,希望通過「中國胰腺疾病大數據中心」的建立,結合專業公司在醫學數據處理和大數據平臺方面的領先技術,利用真實世界數據,獲得真實世界循證依據,提升胰腺疾病在診療和科研方面的質量與效率;建立藥物評價,規範治療,縮小地區間的和醫院間診療差異;支持指南更新、支持臨床路徑更新,樹立中國在胰腺疾病領域的權威度,惠及中國廣大患者。(張偉)

(責編:李志強、李浩)

推薦閱讀

5000元/月「起徵點」今後將動態調整根據決定,修改後的個稅法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為讓納稅人儘早享受減稅紅利,今年10月1日起,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並按新的稅率表計稅。個體工商戶等經營所得也適用新的稅率表。【詳細】

督查組暗訪:國家明令取消,米脂仍要檢測收費,如此「任性」為哪般?國家已明令取消營運車輛二級維護強制性檢測,但米脂縣運管部門仍強制執行並且收費,還將其作為車輛年審的前置條件,且不得異地辦理。【詳細】

相關焦點

  • 深圳國家基因庫成為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中國首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妮】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 宣布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以下簡稱為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地質雲」平臺:共享國家地質大數據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6日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 「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推進海洋石油平臺數據資源共享
    近日,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在廣東珠海召開海洋石油分中心建設研討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
  •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建成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地質雲 原標題: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發布了我國首個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國家核心地質資料庫面向社會全領域公開共享,並提供地質信息一站式雲端共享服務。
  • 國家基因庫成GISAID中國首個授權機構,助病毒數據共享
    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內基因測序龍頭華大集團處獲悉,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下稱「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 中國首個生物資源「樣本庫目錄」上線
    國家基因庫E-BioBank資源信息共享平臺"樣本庫目錄"模塊全新上線,旨在登記和展示國內生物資源樣本庫的基本情況,推進共建中國首個生物資源樣本庫目錄人類健康、疾病的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生物遺傳資源的大量需求,帶來了生物樣本庫數量及其保存的生物遺傳資源的大幅增長。然而,現階段,我國生物樣本庫呈現分散、獨立、無序的狀態,生物樣本和數據的收集、保存、管理無統一規範,生物樣本庫間資源信息交流不暢,資源得不到高效應用,若延續現狀或將造成"儲存性"的資源浪費。
  • 天九共享墨西哥公司正式成立!助力全球邁進大共享時代
    天九共享墨西哥公司的成立,不僅代表著中國商業模式的又一次成功輸出,也意味著在新的國際經濟格局中,天九共享所承擔的全新使命與角色。2018年以來,天九共享加速的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超過130多家,項目涉及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網際網路+、區塊鏈、新零售、新電商等眾多新經濟領域。著名上市公司東華軟體、碧水源、估值130多億的知名獨角獸中商惠民等一大批優秀企業先後進入天九共享全球企業賦能平臺。
  • 中國首個質子重離子治療大數據云平臺籌劃啟動
    中國首個質子重離子治療大數據云平臺籌劃啟動 2017年07月24日 18:00作者:info@prnasia.com編輯:美通社
  • 深圳國家基因庫成為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
    央廣網深圳3月16日消息(記者孫松濤 鄭柱子)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以下簡稱為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 國家測繪局中國氣象局啟動地理氣象信息共建共享
    為促進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加快氣象觀測數據在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建設中的有效利用,7月24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局局長鹿心社與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京籤署 《關於加強地理氣象信息數據資源共享與技術合作協議書》(如圖)。這標誌著基礎地理信息與氣象信息實現了更緊密的有機結合,能為公眾提供更加準確精細的氣象服務。
  •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中國(山東)自貿煙臺片區成立
    膠東在線11月2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馬雙軍 徐希水 逄偉)11月28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立,以此加強管委和企業、管委和科研院所、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繫,讓黨旗領航經略海洋、黨建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推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 華南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共享平臺落戶南海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李慧君 通訊員/鄺麗婷)南海又新增一個「兩高四新」平臺。10月10日,華南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共享平臺籤約活動在南海舉行,這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華南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共享平臺。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研究平臺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研究平臺 2018-07-18 中國新聞網 鄭瑩瑩 【字體:大 中 小】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總的來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指,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多元治理主體共同打造社會事業的平臺,治理社會事務、提供公共產品。我們可以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架構維度: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在社會事業平臺建設、社會事務治理、社會公共產品提供、社會利益共享的過程中,呈現出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和公眾等立體多維、多元互補的新局面。
  • 「數領未來,智創共享」中國移動大數據能力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11月21日,以「數領未來,智創共享」為主題的中國移動大數據能力創新發展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行。作為2020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的分論壇之一,本屆論壇由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主辦,邀請了來自政府機構、各大高校和龍頭企業的大數據專家共同研討大數據產業的未來發展風向。
  • 中國首個共享單車樂園問世 面向全球徵集藝術作品
    中國首個共享單車樂園將問世,並面向全球徵集藝術作品。主辦方提供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記者 閆曉虹) 「平衡世界-共享單車煥生季」2019 ECO-ART全球生態藝術大展12日在中央美術學院啟動,將在國內打造首個共享單車主題田野樂園,面向國內外50家頂尖藝術院校徵集以共享單車為主題的藝術煥生作品將在樂園中展示。
  • ofo發布奇點城市慢行交通大數據平臺 向全國200座城市開放數據
    據了解,這一平臺將ofo人工智慧大數據系統中單車數量、軌跡、熱力潮汐圖分析等詳盡信息完全對政府主管部門開放,全面配合和支持政府對共享單車行業的科學管理。該大數據平臺首批將向全國20座城市政府管理部門開放,並將推廣至全國超過200個城市。
  • 民航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通訊員張豐蘩報導 近日,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該平臺能為航空公司、空管、機場等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主體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氣象大數據支持,進一步滿足航空安全和飛行效率對氣象數據的需求,提升氣象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和有效性。
  • 共享共建,深圳打造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建成基於大數據、信息共享和人工智慧的決策輔助體系,操作滑鼠即可獲取所需的來自全市各部門、各系統的所有數據,以及各類定製化決策支撐報告。 在深圳,政務服務、應急管理、安全管理、財政信息、金融監管、城建檔案等跨部門、跨領域的所有數據也都在一個平臺上奔跑,並且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統一運維。
  • 國家青藏高原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在北京籤約共建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為服務青藏高原科學研究和青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青海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