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發布2...
本文原標題:《資源 |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發布2018年新數據清單》↑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是整合集成分散國家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學家個人手中由科研項目產生的科學數據資源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戶煙臺
本報訊 (記者 王 晶)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 2019年7月,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山東省海洋局籤署《關於共同推進海洋衛星遙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依託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建設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數據全球共享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
-
【中國科學報】海洋所海洋大數據中心向全球開放共享資源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 據介紹,中心通過門戶網站首次發布特色數據產品5套,包括全球海洋溫度格點數據集、全球海洋鹽度數據集、全球海洋層結數據集、全球海洋熱含量數據集、基於廣義回歸神經網絡的全球海洋表層二氧化碳分壓數據集。
-
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 打造全球微生物資源核心資料庫
今年6月份,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優化調整名單,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成為20個首批啟動的國家級科學數據中心之一。9年來,全球共有77個國家的787個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在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註冊,中心還接收全球48個國家的127個保藏機構的數據匯交和全球共享,逐步發展為全球微生物資源領域最重要的數據平臺。
-
南海區海洋大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上線
12月12日,南海區海洋大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由自然資源部南海局所屬南海信息中心建設,實現了南海區海洋大數據的集中管理、「一張圖」展示、在線製圖和數據共享服務,將推進南海區海洋數據資源整合,更好地為相關單位提供大數據支撐。
-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全國政協「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但深海勘探開發技術與國際先進油氣公司相比仍有差距,須及時整合資金、資源解決核心設備製造及產業升級難題;當前世界科技前沿的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技術難度大,要加大技術攻堅。 四、建立專項研究中心,整合國家力量。建議依託中國工程院,掛靠中國海油,聯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業組建跨行業、跨部門的「國家深水工程技術和裝備研究中心」,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堅實技術保障。
-
在「十四五」時期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
但深海勘探開發技術與國際先進油氣公司相比仍有差距,須及時整合資金、資源解決核心設備製造及產業升級難題;當前世界科技前沿的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技術難度大,要加大技術攻堅。四、建立專項研究中心,整合國家力量。建議依託中國工程院,掛靠中國海油,聯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業組建跨行業、跨部門的「國家深水工程技術和裝備研究中心」,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堅實技術保障。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數據全球共享 新上線門戶網站發布5套特色...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發布海洋數據三維可視化平臺,展示全球海洋環境變化、海洋風暴潮可視化預警、綠潮可視化監測、海洋環境預報等應用案例。
-
【蔚海深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歐洲海洋觀測與數據網籤署「建立中國-歐盟海洋數據網絡夥伴關係」諒解備忘錄
2021年1月25日-29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歐洲海洋觀測與數據網共同召開「中國-歐盟海洋數據網絡夥伴關係」合作項目中期視頻會,總結階段成果,籤署諒解備忘錄。為落實中歐「藍色年」成果,在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和歐盟海洋與漁業總司的共同指導下,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歐洲海洋觀測與數據網(EMODnet)於2020年2月啟動實施「中國-歐盟海洋數據網絡夥伴關係」合作項目,旨在依託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建設運行的全球海洋和海洋氣候資料中心中國中心(CMOC/China)和EMODnet,實現中國與歐盟海洋數據和數據產品的互操作,同時圍繞海洋再分析
-
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啟動
11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 據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介紹,上述聯合實驗室以海洋戰略性前沿技術體系構建和自主可控性重大軟硬體系統研發為關鍵任務,以建設國際一流海洋智能超算與大數據中心為核心目標,是支撐透明海洋、深海極地、藍色生命和智慧海洋等大科學計劃的重要平臺。該聯合實驗室將承載一系列科研和產業化任務,推動大數據產業化與新舊功能轉換,充分發揮海洋國家實驗室優勢。
-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2019年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
2019年3月26-28日,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2019年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平臺負責人孫九林院士、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王瑞丹副主任、平臺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封志明副所長共同出席,來自國內23家科學院所和高校的
-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建築主體結構封頂
8月31日,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傳來喜訊,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工程已成功完成建築主體結構封頂。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是我國海洋領域在建的唯一海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東海海底觀測子網、南海海底觀測子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及配套工程。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煙臺
水母網9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自貿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了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這歷史性時刻。
-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落地自貿區煙臺片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7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聰 宋勻 徐希水) 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位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14個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80名代表共同見證山東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學科建設史上的又一大事。
-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調研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籌備組組長、海洋研究所和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結合海洋大科學的特點,從融合中科院涉海優勢資源,建設開放共享的先進平臺,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軍民融合等方面,匯報了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進展。
-
深海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採礦科技中心揭牌
10月10日,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冶集團董事長國文清赴長沙礦冶院為深海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採礦科技中心揭牌,現場調研中心建設情況,並對長沙礦冶院科技業務未來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海洋採礦科技中心由海洋採礦大數據中心、深海採礦技術成果展示區、科普教育展館等組成,承載著海洋採礦大數據集成、分析與應用,深海採礦技術成果展示,海洋知識普及與海洋文化傳播的使命,是「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中國大數據中心邁進綠色海洋時代,每年節約能源數百億!
「海底數據中心項目(Project UDC)」是將伺服器等網際網路設施安裝在帶有先進冷卻功能的海底密閉的壓力容器中,用海底複合纜供電、並將數據回傳至網際網路;利用巨量流動海水對網際網路設施進行散熱,有效節約了能源、資源。
-
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召開學術年會
微生物所與中國疾控中心將圍繞我國病原微生物資源發展與重大傳染病防控戰略需求,立足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保藏網絡體系頂層設計需要,充分利用各自單位在病原微生物資源和數據標準基礎條件,實現優勢互補與強強聯合,在病原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領域達成合作,共建「病原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共同推進我國病原微生物資源信息與數據化建設工作。
-
2020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以下簡稱「科學數據中心」)是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促進科學數據開放共享的重要平臺。「科學數據中心」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聚焦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領域,吸引、集聚、整合全國相關資源和優勢力量,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