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素酶(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夠催化螢光素產生生物發光的酶的統稱,其中zui有代表性的是來自螢火蟲體內(Firefly)和海腎(Renilla)體內的兩類螢光素酶,分別命名為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同時近年來研究得較多的來源於高斯氏菌的高斯螢光素酶(Gauss luciferase)。
螢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過程中,會發出生物螢光(bioluminescence),可通過螢光測定儀設備測定luciferin氧化過程中釋放的生物螢光,常應用於啟動子轉錄活性調控及miRNA靶基因驗證等方向研究。
螢火蟲螢光素酶
最通用和最常見的報告基因是北美螢火蟲photinus pyralis的螢光素酶,該蛋白質不需要翻譯後修飾即可獲得酶活性。高濃度(體內)甚至沒有毒性,可用於原核和真核細胞。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18)
圖1.在帶有NOVOstar讀板器(BMG Labtech)的白色96孔板中,使用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基因檢測試劑盒(12518)檢測螢光素酶劑量反應。該試劑盒可在20min-5h的孵育時間內檢測到低至0.1pg /孔的螢光素酶,而不會丟失信號強度。半衰期超過4小時。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12518)使用無DTTzhuanli配方來定量活細胞和細胞提取物中的螢光素酶活性。該測定基於螢火蟲螢光素酶,螢火蟲螢光素酶是一種單體的61 kD酶,可催化螢光素的兩步氧化,在560 nm處產生光。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特點:
具有優化的「混合讀取」測定規程,可與HTS液體處理儀器兼容
具有高靈敏度,可用於需要低檢測限的測定
具有用於研究基因調控和功能的快速,簡單且均一的生物發光測定法
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的使用兼容
高斯螢光素酶
近年來,其他螢光素酶(例如高斯螢光素酶)的使用有所增加,因為這些報告基因較小,並且不需要ATP的存在。高斯螢光素酶是一種20 kD的蛋白質,可通過氧氣催化腔腸素氧化,產生光。來自於海洋足類高斯氏菌的生物發光酶在表達後可有效地從哺乳動物細胞中分泌出來。
Amplite™高斯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30)使用專有的發光配方來定量細胞培養基中的螢光素酶活性。當該試劑與高斯螢光素酶相互作用時,產生發光產物,該發光產物提供強發光。
Amplite高斯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測定試劑盒特點:
提供了與HTS液體處理儀器兼容的所有基本組件
它們具有高靈敏度,可以以方便的96孔和384孔微量滴定板形式進行
半衰期為一小時的「輝光型」信號在大量檢測板之間提供一致的信號
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兼容
海腎螢光素酶
海腎螢光素酶是一種從海桑(Renilla reniformis)分離的36 kDa蛋白。與螢火蟲螢光素酶相比,海腎螢光素酶的底物和輔因子要求不同。海腎螢光素酶在氧氣存在下使用腔腸素,產生480 nm的藍光。與螢火蟲螢光素酶類似,海腎螢光素酶因其底物要求和光輸出方面的差異而可用於雙重報告檢測。
Amplite™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測定
Amplite™Renilla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35)提供了一種快速,靈敏的方法,可以使用專有的發光配方在基於細胞的檢測中檢海腎螢光素酶的活性,與海腎螢光素酶相互作用後,該試劑產生具有強光的產物。
Amplite™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特點:
該測定法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兼容
該試劑盒可以測量野生型和合成hRluc基因的原始表達或基因表達
每個試劑盒均包含可以方便96孔和384孔板檢測所必不可少的組分
各類螢光素酶底物,輔因子和物理特性: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