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lite™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測定相關研究

2020-10-30 每日生物評論

螢光素酶(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夠催化螢光素產生生物發光的酶的統稱,其中zui有代表性的是來自螢火蟲體內(Firefly)和海腎(Renilla)體內的兩類螢光素酶,分別命名為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同時近年來研究得較多的來源於高斯氏菌的高斯螢光素酶(Gauss luciferase)。

螢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過程中,會發出生物螢光(bioluminescence),可通過螢光測定儀設備測定luciferin氧化過程中釋放的生物螢光,常應用於啟動子轉錄活性調控及miRNA靶基因驗證等方向研究。

螢火蟲螢光素酶

最通用和最常見的報告基因是北美螢火蟲photinus pyralis的螢光素酶,該蛋白質不需要翻譯後修飾即可獲得酶活性。高濃度(體內)甚至沒有毒性,可用於原核和真核細胞。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18)

圖1.在帶有NOVOstar讀板器(BMG Labtech)的白色96孔板中,使用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基因檢測試劑盒(12518)檢測螢光素酶劑量反應。該試劑盒可在20min-5h的孵育時間內檢測到低至0.1pg /孔的螢光素酶,而不會丟失信號強度。半衰期超過4小時。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12518)使用無DTTzhuanli配方來定量活細胞和細胞提取物中的螢光素酶活性。該測定基於螢火蟲螢光素酶,螢火蟲螢光素酶是一種單體的61 kD酶,可催化螢光素的兩步氧化,在560 nm處產生光。

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特點:

具有優化的「混合讀取」測定規程,可與HTS液體處理儀器兼容

具有高靈敏度,可用於需要低檢測限的測定

具有用於研究基因調控和功能的快速,簡單且均一的生物發光測定法

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的使用兼容

高斯螢光素酶

近年來,其他螢光素酶(例如高斯螢光素酶)的使用有所增加,因為這些報告基因較小,並且不需要ATP的存在。高斯螢光素酶是一種20 kD的蛋白質,可通過氧氣催化腔腸素氧化,產生光。來自於海洋足類高斯氏菌的生物發光酶在表達後可有效地從哺乳動物細胞中分泌出來。

Amplite™高斯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30)使用專有的發光配方來定量細胞培養基中的螢光素酶活性。當該試劑與高斯螢光素酶相互作用時,產生發光產物,該發光產物提供強發光。

Amplite高斯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測定試劑盒特點:

提供了與HTS液體處理儀器兼容的所有基本組件

它們具有高靈敏度,可以以方便的96孔和384孔微量滴定板形式進行

半衰期為一小時的「輝光型」信號在大量檢測板之間提供一致的信號

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兼容

海腎螢光素酶

海腎螢光素酶是一種從海桑(Renilla reniformis)分離的36 kDa蛋白。與螢火蟲螢光素酶相比,海腎螢光素酶的底物和輔因子要求不同。海腎螢光素酶在氧氣存在下使用腔腸素,產生480 nm的藍光。與螢火蟲螢光素酶類似,海腎螢光素酶因其底物要求和光輸出方面的差異而可用於雙重報告檢測。

Amplite™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測定

Amplite™Renilla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35)提供了一種快速,靈敏的方法,可以使用專有的發光配方在基於細胞的檢測中檢海腎螢光素酶的活性,與海腎螢光素酶相互作用後,該試劑產生具有強光的產物。

Amplite™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特點:

該測定法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兼容

該試劑盒可以測量野生型和合成hRluc基因的原始表達或基因表達

每個試劑盒均包含可以方便96孔和384孔板檢測所必不可少的組分

各類螢光素酶底物,輔因子和物理特性: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多種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工具
    具有用於研究基因調控和功能的快速,簡單且均一的生物發光測定法與標準細胞生長培養基的使用兼容高斯螢光素酶近年來,其他螢光素酶(例如高斯螢光素酶)的使用有所增加,因為這些報告基因較小,並且不需要ATP的存在
  • 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
    螢光素酶(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夠催化螢光素產生生物發光的酶的統稱,其中zui有代表性的是來自螢火蟲體內(Firey)和海腎(Renilla)體內的兩類螢光素酶,分別命名為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同時近年來研究得較多的來源於高斯氏菌的高斯螢光素酶(Gauss luciferase)。
  • 雙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快來學習
    通常實驗報告基因偶聯到調控的啟動子, 研究調控基因的結構和生理基礎。報告基因表達活力的相對改變與偶聯調控啟動子轉錄活力的改變相關,偶聯到組成型啟動子的第二個報告基因,提供轉錄活力的內對照, 使測試不被實驗條件變化所幹擾。
  • 答疑|雙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服務諮詢匯總
    最近小編收到很多老師諮詢雙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服務的留言,現選取了幾個共性問題給大家回復一下~Q : 您好,我們實驗室的學生做雙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轉染效率很低而且復孔重複不出來,想諮詢一下原因A : 轉染效率低的話可以從三個方面改善,首先要確保細胞狀態是好的,
  • 螢光素酶plus螢光素助力您的發光研究
    螢光素酶(luciferase)是自然界生物體內催化螢光素(luciferin)等物質發光的一類酶的統稱。和螢光素酶一樣,螢光素也是對能產生螢光的一類底物的統稱。不同的發光生物使用不同的螢光素酶催化不同的底物產生不同顏色的螢光。
  • 報告基因界——螢光素酶王者上線,趕緊來圍觀!
    30 周年慶之際,為感謝廣大科研工作者對 Promega 的支持,我們不斷的推出螢光素酶技術相關講座,從基本原理,技術應用,到 Q&A 技術答疑,只為您能全方位了解螢光素酶的使用。說起螢光素酶,相信大家脫口而出的就是螢火蟲(Firefly)和海腎(Renilla)螢光素酶,因為這兩種報告基因著實是 Promega 的經典專利產品。
  • 進階的螢光素酶:可同時檢測多條細胞通路
    通過合成組裝克隆將多個螢光素酶報告系統整合到單一載體中。雙螢光素酶檢測系統是一種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檢測方法,可以在一個細胞樣本中同時檢測2條細胞通路。近日,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更為先進的技術方法——多路螢光素酶檢測系統。
  • Nat Commun:基於螢光素酶的高效醫療診斷工具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對螢火蟲發光的酶類進行了化學修飾,以該修飾後的酶類分子來幫助尋找靶向的生物學分子,相關研究或可提供一種快速、廉價且高效的準確檢測系統來幫助進行未來的醫學研究。
  • 海洋中閃閃的藍綠螢光,是首個生物發光基因造成的?
    海醃菜(也稱作火體蟲)是在水下自由漂浮的群體,由成千上萬單獨個體組成,能夠發出藍綠色螢光10月20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生物發光基因,這種基因可能是火體蟲能夠發光的原因。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首個在脊索動物身上發現的生物發光基因。
  • [中藥單體藥理-Aging:年刊700+]發表芹菜素(CD38抑制劑)減輕糖尿病大鼠腎小管細胞內線粒體氧化應激的相關機制研究
    我們先前研究顯示,扎克糖尿病脂肪大鼠腎臟中的線粒體氧化應激與細胞內NAD+/ NADH比率降低和NAD+依賴性脫乙醯基酶Sirt3活性降低有關,並且增加了NAD+降解酶CD38的表達(現狀)。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了CD38抑制劑—芹菜素,以研究CD38在DKD中的作用(研究目的)。
  • 螢光素酶技術迭代—NanoLuc螢光素酶技術
    Technology)誕生至今的30年裡,螢光素酶作為理想的報告基因在不斷地發展,目前除了廣為人知的螢火蟲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海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以外,還有重磅推出的革新性的 NanoLuc® 報告基因,它具有蛋白更小,表達更高,光信號更強等特點。
  • 新型NanoLuc螢光素酶底物助力動物體內雙色生物發光成像
    新型NanoLuc螢光素酶底物助力動物體內雙色生物發光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6 16:00:48 2020年7月13日,史丹福大學Michael Z.
  • 血清胱抑素C及其臨床應用
    CysC基因在包括腎、肝、胰、腸、胃、肺及胎盤等所有組織中持續地轉錄和表達。研究發現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的成員之一,是目前發現的對組織蛋白酶B抑制作用最強的抑制物。同時CysC對木瓜蛋白酶、無花果蛋白酶、組織蛋白酶H及L也有抑制。 目前臨床常用的腎功能檢測以血肌酐、尿素氮等檢測為主。
  • 固體廢物 二噁英類的篩查 報告基因法(徵求意見稿)
    固體廢物 二噁英類的篩查 報告基因法警告:操作人員應了解二噁英類分析操作的相關風險,並接受相關培訓。實驗中所使用的溶劑及標準樣品均為有毒有害化合物,其溶液配製應在通風櫃中進行,操作時應按規定要求佩戴防護器具,避免接觸皮膚和衣物。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篩查固體廢物中二噁英類化合物的報告基因法。
  • 【乾貨分享】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技術講座
    (A) 螢光素酶濃度-光強-時間標曲三維圖。在一定濃度範圍內,標準曲線統計顯示為一個截面,說明meilunbio的Firefly-Glo發光體系在2h以內任一時刻的線性良好。(B) meilunbio的Firefly-Glo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對比P 進口公司最新版本,在絕對光強和穩定性方面非常接近。(C) 單一時刻光強-Firefly螢光素酶濃度標曲線性良好(R2=0.9994)。
  • 藥物轉運體的研究方法
    Caco-2細胞模型應用於轉運體研究具有諸多優越性,如與人同源性好;易於培養;細胞內含有代謝酶,可在代謝條件下測定藥物攝取和跨膜轉運等。 3 腎切片攝取模型 腎切片攝取模型是將麻醉大鼠腎臟取出,切成厚度約為300μm的切片,將該切片置於通氧的水浴中溫孵,加入待測藥物,測定攝取藥量。
  • 突破性研究丨探索snoRNA如何調節mRNA 3'末端加工
    1、mRNA 3'加工複合物相關snoRNA鑑定:pull-down、Western blot、體外mRNA 3'加工測定、RNA-seq、Northern blot、RT-qPCR2、體內體外功能驗證:體外切割/多聚腺苷酸化測定、構建雙螢光素酶報告基因載體、反義寡核苷酸(ASO)
  • 新發現的基因或成原因
    海醃菜(也稱作火體蟲)是在水下自由漂浮的群體,由成千上萬單獨個體組成,能夠發出藍綠色螢光。10月20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生物發光基因,這種基因可能是火體蟲能夠發光的原因。
  • 木質素酶法處理含油廢水的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 本實驗研究以模擬含柴油廢水為研究對象,研究了木質素酶對含柴油汙水中柴油的酶催化氧化降解情況。考察了溶液pH值、催化時間、木質素酶濃度、反應溫度、柴油初始濃度等不同要素對酶催化氧化效果的影響。
  • 一名肝硬化患者接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 受體...
    因此,建議慎用該聯合療法,直至幾項正在進行中有特定腎臟終點的試驗(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用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設計(VA NEPHRON-D),檢驗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新療法的方法:來自CRISP 和 HALT-PKD研究的認識,以及抑制RAS對心腎結局的長期影響(LIRICO)的隨機試驗研究方案)得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