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工藝禁忌二十則,很值得學習

2020-12-04 模具設計壹楊老師

衝壓模具在設計時需要進行合理工藝分析,避免出現設計缺陷而導致模具報廢。沒有實操的設計是有短板的,如何避免工藝缺陷呢?

折彎工序的禁忌

一、折彎圓角半徑不宜過大

工件彎曲時,除了塑性變形外,同時伴隨有彈性變形,出現回彈現象。因此彎曲件的圓角不宜過大。否則無法保證折彎角度穩定。

二、折彎圓角半徑不宜過小

折彎角R太小容易導致外層纖維產生拉裂。對於低碳鋼,最小彎曲圓角約為1.0T;黃銅和鋁的最小彎曲圓角約為0.6T;對於中碳鋼,最小彎曲圓角約為1.5T。

三、折彎直邊不宜過小

為了保證工件的彎曲質量,折彎產品的直邊高度h不宜過小,必須大於或等於最小彎邊高度hmin。

h≥hmin= +2t

式中:

r ——彎曲圓角

t —— 彎曲件板厚

四、折彎邊距孔位距不宜過小

折彎有孔的毛坯時,孔邊距不宜過小。如果孔位過於靠近折彎邊,則彎曲時孔的形狀會發生變化。從孔邊到彎曲邊的距離L,L應符合下式:

當t<2時,L≥r+t

當t≥2時,L≥r+2t

式中 :

r ——彎曲圓角;

t —— 彎曲件板厚。

五、折彎形狀和尺寸的對稱性不宜相差過大

為防止變形,彎曲件的高度相差不宜太大。彎曲件的形狀和尺寸應儘可能對稱,否則在小端處會產生畸形的歪扭。如果這樣結果在設計時難改善,則必須保證:

h>r+2t

式中:

h ——小邊高度;

r ——彎曲圓角;

t —— 彎曲件板厚。

六、局部彎曲邊緣不應忽視衝卸荷孔槽

在局部彎曲某一段邊緣時,為了心目在交接處由於應力集中而產生撕裂,不應忽視先衝卸荷孔、切槽,或將彎曲線位移一定距離。

七、窄邊彎曲不應忽視工藝切口

窄邊彎曲時,變形區的截面形狀會發生畸變,即內表面的寬度變寬,外表面的寬度變窄。當板寬b<3t(t為板厚)時,尤為明顯。

如果彎曲件的寬度b精度要求較高,不允許有鼓起現象,則不應忽視在彎曲線上預先做出工藝切口。

八、彎曲工序不能忽視回彈

彎曲時塑性變形與彈性變形同時存在。當外載荷去除後,彈性變形即消失,產生回彈。回彈值與材料性能、相對彎曲半徑r/t、彎曲角等因素有關。

材料的屈服點σs 越高、彈性模量E越小、r/t越小、彎曲角越大,則回彈越大。為了保證工件的精度,彎曲時不能忽視回彈。

可用修模、利用不同部位回彈方向不同、局部增加三角肋等方法減小回彈,也可採用擺動塊的凹模結構減小回彈。

九、彎曲半徑很大的工件不能用普通彎曲方法

對於彎曲半徑很大的零件,不能用普通的彎曲方法。否則由於其大的彈性變形無法獲得所需的形狀和尺寸,此時可用拉彎的方法。

在板料彎曲前先加一個軸向拉力,其數據使毛坯斷面內的應力稍大於材料的屈服點,然後在拉力作用的同時進行彎曲。

十、複雜形狀零件的彎曲不能一次到位

對於形狀複雜的彎曲件,不能一次彎成,而需要多次彎曲成形。工序安排的原則是先彎外角。後次彎曲不能影響前次彎曲部分的變形。彎曲次數可以是兩次、三次,甚至多次。

十一、彎曲件邊緣不宜有缺口

邊緣部分有缺口的彎曲件,若在毛坯上將缺口衝出,彎曲時會出現叉口,嚴重時便無法成形。這是必須在缺口處留有連接帶,待彎曲成形後再將連接帶切除。

十二、彎曲模的結構不能忽視毛坯偏移

在彎曲工藝中,偏移是影響工件精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開始彎曲前,毛坯就應有一部分可靠地固定在模具的某一部分上,以防止彎曲時偏移。

應儘量利用零件上的孔來定位。如果零件上沒有可利用的孔,則可考慮工藝孔定位。

十三、彎曲模結構不應使材料在合模進產生大的局部變薄和劃傷

彎曲模應注意在合模過程中僅在零件確定的彎曲線位置上進行彎曲。毛坯不應產生大的局部變薄和劃傷。

採用左圖的結構進行彎曲時,外角C處的彎曲線的位置在彎曲過程中是變化的,先在B點,最後到C點,所以使零件的外角形狀不準,直臂部分變薄。

十四、模具結構不應妨礙和阻止毛坯在合模過程的轉動和移動

彎曲模具的結構應考慮毛坯在彎曲時的轉動空間,不能妨礙和阻止毛坯移動和轉動,否則會影響工件的形狀與尺寸。這一點對於形狀複雜的多角彎曲尤為重要。

十五、彎曲工件不宜採用彈性模數小的材料

彎曲回彈的大小與材料的彈性模數成正比。彈性模數小的材料變形後的彈性恢復量大,不宜用於彎曲工序。

相同屈服點的材料,彈性模數大的材料變形後的彈性恢復量小。已退火的低碳鋼較軟錳黃銅適宜作彎曲工件材料。

十六、彎曲工件不宜採用屈服點高的材料

彎曲回彈的大小與材料的屈服極限成正比。屈服點高的材料,變形後彈性恢復量較大,不宜用於彎曲工序。即彈性模數相同的材料,屈服點高的材料,彈性恢復量較大。因此,冷作硬化鋼不宜用於彎曲工序。

十七、對於彎曲半徑及弧度角均很大的彎曲件,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

彎曲半徑及弧度角均很大的彎曲件宜用滾彎(卷板),而不能用普通彎曲方法。滾彎是將板坯置於2~4個輥子中通過,隨著輥子的迴轉,使板坯彎曲成形。此外,由於輥子的位置可相對於板坯適當變化,所以也可以製成四邊形、橢圓形,以及其它非圓斷面的筒形件。

十八、長帶料的彎曲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

長帶料繞縱軸線的彎曲宜用滾壓成形而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滾壓成形是將帶料置於前後直排的數組成形輥子中通過。

隨著輥子的迴轉,帶料向前送進的同時,又順次進行軸向彎曲成形。滾壓成形能製造出斷面形狀複雜的製件。形輥的製造較簡單,成本低,壽命也較長。

十九、變截面的零件不宜用一般滾壓成形方法

變截面槽形零件在中小批量生產時,為了減少投資,可採用滾壓成形。此時成形輥除了對板坯縱向相對運動外,還需橫向仿形運動。

二十、管材與型材的彎曲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

雖然從變形的性質看,管材與型材的彎曲和板料的彎曲是相同的,但是工藝方法及難點有較大的不同。管材和型材的彎曲一定要防止彎曲變形區內毛坯斷面形狀畸變。

在生產中,管材與型材的彎曲方法有拉彎、滾彎、推彎和繞彎等。要注意的是,拉彎的凸模、滾彎的輥子、推彎及繞彎的固定模,其工作表面應做成與毛坯斷面形狀相吻合的凹槽,防止斷面的轉動和形狀的畸變。必要時管內還要加相應的芯棒。

相關焦點

  • 五金模具|彎曲工藝與彎曲模具設計,值得學習
    掌握彎曲工藝計算方法;2. 掌握彎曲模典型結構及特點;3. 掌熟悉彎曲工藝與彎曲模設計的方法和步驟;4. 了解彎曲變形規律及彎曲件質量的影響因素。彎曲是將金屬板料毛坯、型材、棒材或管材等按照設計要求的曲率或角度成形為所需形狀零件的衝壓工序。彎曲工序在生產中應用相當普遍。
  • 武漢模具設計,模具工藝分析重要性
    1、汽車零部件模具設計工藝可行性分析衝壓產品的形狀、工藝以及原始的模具結構會直接影響自動化改造後生產的通過性與效率。並不是所有的手工上料模具都適合進行自動化改造。在決定是否改造前,需了解自動化改造對產品和模具的基本要求,進行可行性分析,避免盲目投資帶來的損失。
  • 五金汽車模具翻孔工藝設計標準及模具設計實例
    2、衝壓工藝方案的確定該工件包括落料、衝孔兩個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種工藝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後衝孔。採用單工序模生產。方案二:落料-衝孔複合衝壓。採用複合模生產。方案三:衝孔—落料級進衝壓。採用級進模生產。方案一模具結構簡單,但需兩道工序兩副模具,成本高而生產效率低,難以滿足中批量生產要求。
  • 安徽塑膠外殼做模具設計實用教程|日用品模具廠家價格
    下面是一份03噸塑膠機械模具全部成品量化情況表:優惠價:***批2000元-6000元(中短期)1100元-1300元(長期)第二批1500元-1800元(中長期)第三批1000元-2500元(長期)4、設計靈活、節省材料、降低運營成本、重組前期鋪設成本5、附件化力求美觀1)傳統造型模具中多採用透明模具,視覺上減少輪廓度、絲絨、泥料的處理,其厚度基本上不低於100μm,通常由國際***設計公司專業設計公司的預處理圖出來
  • 學模具設計是自學好些,還是去培訓班學習好
    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己,但是去培訓班至少起到方向指引的作用,學校裡學的,面對的方向是廣泛但不專業的,有方向之後,再針對練習進步會更快。當我學好後,上班了,一個月也有個6000多,我認為付出是值得的。但是要選對,我有兩個同事都是在培訓班學的,一個現在已經月薪過萬,一個現在還是5000多一月,當然,這可能也跟個人有關。
  • 汽車模具設計培訓:拉延工序設計標準,值得收藏學習
    拉延工序工藝設計主要表達內容:注意:★製作工藝時數模不旋轉,只旋轉工作坐標; ★基準點儘量選擇製件的幾何中心; ★左右件共模設計時,為防止製件不對稱,不要採用直接鏡像的方法進行設計,而是將製件導入到一個文件進行設計;★到底標記要給出所在平面的法線; ★CH 孔要給出中心線及衝壓方向線,各工序給出 CH 孔圓柱實體,放置於各工序數模層
  • 材料工程、模具設計-畢業設計論文
    通過這次設計,使我對模具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和應用,通過不斷學習,查找各種文獻資料,最終設計出一套完整的模具。本次設計的主要內容:工件的工藝性分析;衝壓工藝方案的確定;模具的技術要求及材料選用;主要設計尺寸的計算;工作部分尺寸計算;模具的總體設計;主要零部件的結構設計(包括: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下模座,上模座,卸料橡皮等等);模具的總裝圖;模具的裝配等,最終完成此次設計。
  • 模具行業困境如何破局?模具設計與製造發展前景如何?
    同時,我國的高鐵列車、軌道交通列車、醫療器械行業、商用飛機等產業的發展也要依靠先進的模具加工製造技術的保障,「工業之母」的稱號當之無愧。面對如此大的需求及精密度逐漸提升的需求,模具製造技術與裝備又有怎樣的發展和革新?一 、模具設計的就業方向: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待遇不錯。模具加工生產組織;模具數控編程加工;模具三維設計;產品開發三維設計。
  • 鑽齒模具的優化設計,你了解嗎?
    結合硬質合金鑽齒模體設計改進的成功實例,介紹了為提高效率、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和降低模具成本對鑽齒模體結構進行的優化設計。通過對成形模體內部結構進行改進,將原來電加工成形的工藝調整在精磨工藝上完成。實踐結果表明:該模體的優化改進縮短了模具生產周期,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同時降低了製造成本,對類似的外圓帶倒角產品模壓成型模具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借鑑意義。礦用鑽齒需裝配在鑽頭本體內,鑽齒外圓與鑽頭本體過盈配合,將鑽齒底部設計為裝配過程中的精確導向部位。近幾年用模單位對模具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成本低廉,同時要求提供模具的生產周期越來越短。
  • 「冷衝壓模具的表面熱處理工藝」及「冷衝壓模具的化學熱處理工藝...
    雖然該工藝比高頻感應加熱淬火落後,但與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相比,火焰表面加熱淬火的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特別適合大型模具零件和小批量、多品種模具零件的熱處理。我國目前多用手工火焰加熱淬火,缺點較多,若能改用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的方法,則淬火質量更能保證並進一步提高。模具火焰加熱淬火後能獲得最高硬度,決定於鋼的含碳量及淬火溫度和冷卻速度等因素。
  • 鈑金衝壓模具設計-外銷汽車模具設計「汽車衝壓模具英語」
    在近些年國內模具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出口模佔比逐年攀升,為更好配套客戶市場需求,我司已成功引入全英文模具設計,消化歐美客戶設計習慣,並已成功配套模具公司開制汽車模具20餘副【模具主要出口歐美】,沉澱相關技術經驗。我司集合業務部和模具設計部,總結工作經驗以及對模具英語的了解加上查閱相關模具英語資料整合匯總後特做出了以下內容分享,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 注塑模具設計的要求有哪些?
    基於上述特點,注塑模具設計時要充分了解所加工的塑料原材料的特性,使設計的注塑模合理使用,並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地利用塑料的特性。因此,在注塑模具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下。1,深入分析塑料件結構及其技術要求。
  • 上海口罩模具設計_3天出貨
    上海口罩模具設計_3天出貨。公司長期以來積極致力於建設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努力推進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以及標準化建設。口罩模具設計公司介紹影響刀模質量的因素刀模鋼材:刀模所用鋼材的好壞對於刀模的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好的鋼材在鋼性與韌性上是不同的,蝕刻刀模用SK-5這個鋼材。
  • B柱熱衝壓成形分析及模具設計計算
    可成形性分析總結 (1)分析結果顯示,此B柱零件用WHT1500熱成形加工生產,工藝可行。 (2)零件底部區域是材料起皺風險區,建議此處控制增加壓料力及減小模具間隙,控制材料流動。 (3)零件頂部圓角處是開裂高風險處,建議減小板料尺寸。
  • 【行業動態】RTM工藝玻璃鋼模具製作的一些基本流程
    【行業動態】RTM工藝玻璃鋼模具製作的一些基本流程 2020-11-0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衝壓模具衝裁力計算和降低沖裁力方法,值得學習!
    可知紅衝時,MPA大大降低,所以P減小注意:要避免模具刃口退火軟化,須用熱模剛製造模具四【卸料力,推件力,頂件力的計算】五【衝壓力的計算】原則:依據模具的具體結構形式考慮其計算方法A鋼性卸料裝置自然漏料方法時
  • 普陀區鎢鋼衝壓模具廠家採購
    普陀區鎢鋼衝壓模具廠家採購通常連續模具要求不斷加快衝壓速度,提高生產效率,有些形狀較複雜、較特別的衝壓件,其衝壓運動較費時,在連續模具設計中可以分解成效率較高的衝壓運動。例如,工程膨脹螺釘圓筒件在連續模具設計中即可將其圓筒成型運動分解為兩側90度圓弧彎曲~中間60度圓弧彎曲~整體抱圓~圓度校正四個工序,不僅提高效率,亦能保證衝壓件圓度。
  • 注塑模具工藝中:最難製造的透明面板,你知道嗎
    霧暈、黑點、變色、光澤不佳等缺陷,因而在整個注塑過程中對原料、設備、 模具、甚至產品的設計,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其次由於透明塑料多為熔點高、流動性差,因此為保證產品的表面質量,往往要對模具溫度、注射壓力、注射速度等工藝參數作細微調整,使注塑時既能快速充滿模腔,又不會產生內應力而引起產品變形和開裂。
  • 模具排氣槽的合理設計與排氣方法
    在模具試模和生產中常會出現填充不足、壓縮空氣灼傷、製品內部很高的內應力、表面流線和熔合線等現象。對於這些現象除了應首先調整注塑工藝外,還要考慮模具澆口是否合理。當注塑工藝和澆口這兩個問題都排除以後,那麼模具的排氣就是主要的問題了,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手段是開設排氣槽。
  • 模具人如何少走彎路?聽一位老模具工程師的肺腑之言!
    隨著各種配合模具生產的自動化設備的普及,還有模具內部標準件的智能化程度提升,模具生產的效率是越來越高了,而且會朝著更高,更好的境界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對模具設計人員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那個時候,模具設計人員對自動化設備不能僅僅是了解了,還要參與到設計中才行。在機械化程度高度發展的未來,普工這個名詞也將可能消失了。以後的工廠,只有三種人:管理人,技術人,機器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