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2020-06-23 國家地理中文網

阻止病毒傳染給人類,

阻止大流行病爆發,

這就是病毒獵手的工作,

他們是科學最前線的冒險家,

卻默默無聞。

病毒獵手其實能帶來巨大回報——

有一種情況其實經常在發生,

比如在偏遠的村莊,

病毒被提前發現和預估,

很少的人死了、埋了,

其餘少數人隔離痊癒了,

疫情結束了,

故事結束了。

外面的人們會知道嗎?

不會。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病毒專家、病毒獵手Supaporn Wacharapluesadee和她的團隊準備從果蝠中採集血液樣本。她去往泰國各地的森林,偏遠村莊和山洞,尋找未被發現的病毒。1月9日,她檢測出第一例中國境外新冠確診病例。

攝影:MONTAKAN TANCHAISWAT, USAID

Supaporn Wacharapluesadee,病毒學家、病毒獵手,她曾走進泰國各地森林、偏遠村莊和散發著麝香味的洞穴。21世紀初,她和同事捕獲932隻蝙蝠,抽血後放生,然後回到實驗室,檢測到了引起狂犬病的麗沙病毒;1998年,她轉向致命的尼帕病毒,她檢測了12種蝙蝠上千份唾液、尿液和血液標本,從群居的尖耳泰國狐蝠身上終於發現了尼帕病毒令人擔憂的感染特徵。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在放生前,獸醫採集了這隻果蝠的血樣,並給它餵了一些營養液。作為「預測」項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對泰國春武裡的蝙蝠、豬和人進行採樣,在動物身上尋找致命病毒,防止它們傳染給人。

攝影:MONTAKAN TANCHAISWAT, USAID

Beatrice Hahn,微生物學家、病毒獵手,多年來一直尋找愛滋病病毒起源,訪遍從坦尚尼亞到剛果河和喀麥隆南部的黑猩猩群落。每天很早起床,無數次收集臭氣燻天的黑猩猩尿液與糞便,而Hahn的研究也證實了科學家的猜測:黑猩猩是與愛滋病毒最近的天然宿主。這種病毒很有可能通過野味傳染了人,從而導致愛滋病大流行。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攝影:Anup Shah

早在2013年《海峽日報》採訪中,

著名病毒獵手王林發就預言:

「我幾乎可以肯定,

在未來10年裡,

會出現一種由蝙蝠傳播的新型致命病毒。」

2019年2月,

王林發在發表的病毒記錄中,

認為蝙蝠身上的最易傳染給人類,

並引發大流行病的病毒,

是冠狀病毒。

精準得可怕。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在美國陸軍位於猶他州的杜格威試驗場,一位微生物學家正在使用一種模擬神經毒劑。

攝影:DOUGLAS C. PIZAC, ASSOCIATED PRESS

病毒無處不在。

一個針頭就可容納約一億個新冠病毒。

地球上的病毒加在一起,

重量超過所有動植物。

應該說病毒獵手是在排雷,

尋找、排除潛藏人類身邊、

一旦爆炸便殃及性命的病毒炸彈

尋找病毒來源

動物能傳染給人的疾病,

被稱作人畜共患疾病

在哺乳動物和鳥類身上,

潛伏160萬不為人知的病毒,

其中半數可能傳播感染人類。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在寮國佔巴塞省,研究人員正從野生動物身上取樣。

攝影:MONTAKAN TANCHAISAWAT, USAID (RIGHT)

人類開發荒野之時,

正在悄然拉近自己和病毒的距離。

原本不會傷害人類的病毒,

傳染給人類的風險逐漸增加,

這被稱為「溢出傳染」。

例如愛滋病病毒

黑猩猩是它最近的天然宿主,

通過食用野味傳染給人類,

此後愛滋病大流行,

致使3200萬人喪生。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研究人員正在檢測蝙蝠聚居地附近農場裡的豬,以發現蝙蝠傳染給豬的病毒,它們也有可能威脅到人類健康。1998年,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致命的尼帕病毒從豬傳染給了人。

攝影:RICHARD NYBERG, USAID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一隻好奇的小豬看著研究人員從周圍豬圈裡的豬身上取樣

攝影:RICHARD NYBERG, USAID

再如近來走進人們視野的蝙蝠,

身上有幾十萬種冠狀病毒,

早已是病毒專家的研究焦點,

太多惡名遠揚的病毒與之相關。

中華菊頭蝠是非典的原始攜帶者,

2018年的研究顯示,

人能從蝙蝠身上直接感染

類似SARS的病毒。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中華菊頭蝠標本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蝙蝠是麗沙病毒的檢測對象

(麗沙病毒會引起狂犬病);

中東呼吸症跟蝙蝠有關;

蝙蝠也是伊波拉病毒、

馬爾堡病毒儲蓄宿主的懷疑對象;

狐蝠屬的亞洲食果蝙蝠是尼帕病毒的儲蓄宿主;

亨德拉病毒也寄身於食果蝠……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象牙海岸一座村莊裡盤踞著大群草黃色的食果蝠。某些蝙蝠有攜帶伊波拉病毒的嫌疑,它們在非洲許多地區大量分布,常被當地人食用。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這隻紅色狐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蝙蝠,此時它正在接受亨得拉病毒檢測,亨得拉病毒是一種罕見同時具有潛在致命性的病毒,可從蝙蝠傳染到馬,再由馬傳染給人。

攝影:LYNN JOHNSON,國家地理

確定這些病毒到底活在哪兒,

它們怎麼通過一環環的生物,

蝙蝠的鮮血、黑猩猩的糞便、蚊蟲的叮咬……

最後悄無聲息蔓延到人類身上了?

這些都是病毒獵手致力探索的、

讓人頭皮發麻的秘密。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20世紀初黃熱病爆發的真正傳播者——埃及伊蚊

攝影:JOEL SARTORE

想像一下,20世紀初黃熱病爆發期間,美國軍醫中的病毒獵手在古巴叢林裡紮營。他們孵化蚊子卵,讓蚊子吸病人的血,然後叮咬健康的志願者,當然也包括病毒獵手自己,以此證明這種病的傳播,與衛生條件較差、細菌滋生無關,而是一種由雌性埃及伊蚊攜帶的病毒引起。

新的致命病毒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墨西哥犬吻蝠飛出洞穴去捕食的特寫。此後邦巴利病毒又在肯亞、幾內亞的蝙蝠身上被發現,分布非常廣泛。

攝影:JOEL SARTORE WITH COLE SARTORE,國家地理

2018年美國「預測」團隊

首次在獅子山人家中、

犬吻蝠身上發現了新型伊波拉病毒:

邦巴利病毒。

這是已知的第6種伊波拉病毒,

也是首個在引發致命疫病大爆發前,

就被發現的病毒。

哥倫比亞大學的Simon Anthony,

他重點關注兩個病毒家族,

絲狀病毒(包括伊波拉)

冠狀病毒

(包括會引起鼻塞和咳嗽的多種常見病毒)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伊波拉絲狀病毒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引發新冠肺炎的SARS-CoV-2病毒顆粒,在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

圖源: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一項野外冠狀病毒研究:

在五年時間裡,

對20個國家19000多隻動物進行檢測,

發現了100種不同的冠狀病毒,

絕大多數在蝙蝠身上。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在距離曼谷東南方向一小時車程的春武裡,隆蓬瑪瓦丁寺附近,「預測」項目的研究人員用了幾天時間,採集了一群蝙蝠的血液和其他樣本。為了防止多次重複採集,研究人員把它們的指甲塗成了紫色。

攝影:MONTAKAN TANCHAISAWAT, USAID

蝙蝠身上的幾十萬種冠狀病毒,

適應家畜在內的大量中間宿主,

經常發生突變或基因變化,

從良性毒株變成惡性病原體。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夜幕降臨,在泰國春武裡,幾千隻果蝠飛到附近果園的果樹上覓食。王林發2019年的研究顯示,冠狀病毒是蝙蝠身上最容易感染給人、引起大流行病的病毒。

攝影:MONTAKAN TANCHAISAWAT, USAID

而在數目龐雜的病毒中,

哪些具有能感染人類的基因先決條件,

感染後會有什麼後果,

哪種危險病毒容易傳染給人類,

這些是科學家們更關心的。

需要更多投資

相比事後處理而言,

針對預防的投資實屬微不足道。

過去十年間,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預測」項目,

得到過2.07億美元的資助,

已經識別949種病毒

創建了龐大的已知病毒資料庫,

還開發了低成本工具,

用於檢測動物和人體的血液樣本。

2020年3月和4月,

為應對新冠疫情和經濟救助,

美國國會撥款3萬億美元。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用以檢測新冠病毒的測試套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預測」項目的全球負責人Jonna Mazet說:「如果我們能研究透徹,哪些會致病哪些不會,如果我們知道是什麼讓病毒在物種間傳播,那麼我們就能極大地提高診斷水平,並大幅降低風險,開始有目標地尋找治療方法,甚至研發疫苗。」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2020年1月23日,來自疫情中心武漢的旅客在東京附近的成田機場接受檢疫。照片前景中的是一個熱成像監控器,用於檢查乘客體溫。

攝影:KYODO VIA AP IMAGES

而在此次各國疫情緊迫之際,

病毒獵手們也沒有閒著。

曼谷實驗室晝夜不停地工作,

寄望研究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

王林發團隊近期宣布,

已研發出一種快速血清測試,

可以檢測出兩種清除病毒感染的抗體。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1947年4月,紐約皇后區聖貞德天主教學校的男孩排隊接受天花疫苗。疫苗出現前,這種病曾奪走很多人的生命。

攝影:BETTMANN, GETTY

實際情況是在危機爆發前,

公眾很難想像無形的威脅,

也很難籌集大量資金。

研究者們只能無奈。

危機前沒人意識到研究的意義,

危機爆發了他們要卻遭到指責。

病毒獵手和研究者們悄然平息了災難,

人們卻「平息」了那些前行者的功績。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在華盛頓白宮詹姆斯·布雷迪新聞發布廳,安東尼·福奇博士和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協調員Dr. Deborah Birx在聆聽總統唐納·川普總統關於新冠病毒的講話。

攝影:ANDREW HARNIK, AP PHOTO

王林發說:「如果這次新冠疫情被扼殺在搖籃裡,在死亡人數只有3人時就被控制住,人們會知道嗎?不會,而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只是在偏遠的村莊,有人死了,埋了,故事就結束了,不是嗎?」

《華夏地理》2018/2019年典藏版

父親節限時特惠中!

進入《國家地理》官方微店盡情選購

病毒獵手,發現魔鬼的人們

相關焦點

  • 揭秘P4實驗室:大自然魔鬼的「囚室」 病毒研究的「航母」
    無論如何,人們應該對現狀做出反應,無論是反思自己與大自然的關係,還是在P4實驗室裡繼續與危險的魔鬼打交道。 這裡,在最大限度免受病原體感染的保護措施下,優秀的「獵手」們能夠和那些來無影去無蹤的「魔鬼」打交道,以期為它們所帶來的烈性傳染病找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方法。
  • 「病毒獵手」來訪,鍾南山凌晨6點面談,他的忠告為何讓人汗顏?
    近日,素有「病毒獵手」之稱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維爾特·伊恩·利普金到訪中國,他的到來讓許多人感到歡欣鼓舞。30日,鍾南山院士為了在繁忙的日程中擠出時間來見他,凌晨6點就開始了跟他的會談。之所以人們稱維爾特·伊恩·利普金為「病毒獵手」,是因為他傑出的學術成就與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相關的內容在上一篇文章已經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這裡就不再重複。
  • 「病毒獵手」利普金:新冠病毒或已在人群中傳播數十年 後來發生...
    「病毒獵手」利普金:新冠病毒或已在人群中傳播數十年 後來發生致命突變  Winnie Lee • 2020-04-06 11:28:28 來源:前瞻網 E5838G0
  • 「病毒獵手」張文宏解讀諾獎
    血源性肝炎是導致世界各地人們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全球性健康問題。而這個領域,也正是「病毒獵手」、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的臨床工作與研究領域。文匯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張文宏教授。基於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三位科學家做出的開創性發現,科學家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即C型肝炎病毒。
  • 鍾南山凌晨六點會見"病毒獵手" 期待儘快取得進展
    (原標題:鍾南山凌晨六點會見「病毒獵手」 期待儘快取得突破性進展)
  • 病毒遠比魔鬼可怕,6部病毒感染題材影片推薦一波
    病毒遠比魔鬼可怕,6部病毒感染題材影片推薦一波 第一部:滅頂之災 豆瓣:6,0 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在全球生態環境危機正日益威脅人類生存的情況下一家人掙扎求生的故事。電影裡的大自然母親已經對我們汙染環境的行為忍無可忍,決定把人類趕出地球。於是,一種無形的神經毒素被釋放到空氣中,導致人類不斷自殺。
  • 「病毒獵手」張文宏教授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C肝病毒究竟是怎麼被發現的呢?20 世紀 60 代,Baruch Blumberg 發現一類血源性肝炎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隨後被稱為B型肝炎病毒。儘管對新發現的B肝病毒的血液檢測降低了輸血相關的肝炎發病率,但 Alter 和同事們發現大量肝炎病例依然存在,這一事實令人擔憂。這一時期,對於A型肝炎的檢測也在發展,但隨後人們發現,A型肝炎也不是這些不明病例的原因。人們意識到,有很多接受輸血的人由於受到某種未知感染因子的影響,從而發展成慢性肝炎,這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最近幾年地球上許多地區病毒瘋狂肆虐,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人們開始抱怨病毒太殘忍之餘,才真正發現人類對於自己腳下的地球和地球上的事物的認識太膚淺,特別是地球上像南極那樣的某個角落裡竟然有致命的病毒!而且這種病毒竟然在人類誕生之前就大量生活在地球上。
  • 國際疫情|病毒獵手利普金:英美對疫情的反應一開始就慢了
    都知道利普金教授素來有著「病毒獵手」之稱,其感染不可避免令人再次感受到新冠病毒的威脅。21日《金融時報》刊登了對利普金的採訪,採訪中利普金直言「我們現在處於困境中」,美國對疫情的反應從一開始就慢了,英國也是,這些國家的人民也因為此付出了極高的代價。德國方面之所以能夠控制疫情並保持低病亡率,歸根結底同他們第一時間就進行檢測和遏制擴散有關。
  • 發現最神秘病毒,他們得了諾貝爾獎!
    發現最神秘病毒,他們得了諾貝爾獎!病毒入侵,把它蠶食得都變形了,人們才察覺。全世界每年有幾十萬人,因為肝癌,失去生命。為了拯救肝臟,科學家一直在「抓捕」病毒。幾十年前,他們發現了兩個「兇手」:A肝病毒和B肝病毒。有了「兇手」資料,就能監控它們的行蹤,研發疫苗了。這下,肝臟安全了吧?
  • 因為長有兩撮黑毛,這種貓科動物被人當成魔鬼大量捕殺,差點滅絕
    因為長有兩撮黑毛,這種貓科動物被人當成魔鬼大量捕殺,差點滅絕猞猁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比家貓、野貓大,比獅子、老虎小,它的四肢矯健,尾巴卻很短,耳尖上長著的兩撮黑色的毛格外顯眼。猞猁是一個優秀的獵手,可以捕殺各種動物,在野外只有老虎、豹子、雪豹、熊才是對手。猞猁耳尖的黑毛不僅可以充當為猞猁增加威嚴的裝飾品,它還可以協助耳朵判斷聲音的方向,從而增強自己的聽力。如果沒有這兩撮毛,猞猁的聽力就會受到影響。和猞猁類似,貓科動物中的獰貓的耳尖也長有這樣兩撮黑色的毛。
  • 歷史上那些真正和魔鬼做交易的人們
    但是有一點說不通,上帝是那麼神聖,他是絕對不可能和人類做交易的,他都是在人們虔誠的祈禱後直接恩賜人類的。但是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否定了。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在傳伯納德船長是不是和魔鬼籤訂了契約,他把自己的靈魂賣給了魔鬼,所以魔鬼修改了他的船,讓他成為了世界上最快的船長。
  • 人們缺乏對病毒的基本認識
    直到1898年,人們才承認病毒的存在。荷蘭科學家馬丁努斯·貝耶林克在確認伊萬諾夫斯基的結果時提出,菸草花葉病的病因不是細菌,而是一種「活的液體病毒」,用現在已經過時的術語「可過濾病毒」來指代它。德國科學家厄恩斯特魯斯卡和馬克斯諾爾1931年發明的電子顯微鏡,第一種病毒才通過新的高解析度技術被可視化。
  • 全球病毒獵手「拆解」新冠病毒,反駁陰謀論:RNA不會撒謊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當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Lipkin在國際流行病學領域聲明顯赫,被世界知名科普雜誌《Discover》譽為「世界上最知名的病毒獵手」。 過去幾十年來,Lipkin一直置身於世界疫情爆發的最前線,包括紐約西尼羅病毒(1999年)、中國SARS(2003年)、MERS(2012-2016 年)、美國寨卡(2016年)和印度腦炎(2017年)。
  • 書評:心是孤獨的獵手
    著有《心是孤獨的獵手》、《婚禮的成員》、《黃金眼睛的映像》、《沒有指針的鐘》等小說作品。其中,《心是孤獨的獵手》在美國「現代文庫」所評出的「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中列第17位。1967年9月29日麥卡勒斯在紐約州的Nyack去世,時年50歲。
  • 一文詳解2020諾貝爾醫學獎:3位「病毒獵手」發現C肝這種沉默病
    他們的成就分別是: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存在、確定C型肝炎病毒基因組、證明單靠C型肝炎病毒即可引起肝炎,為抗擊血源性肝炎做出了關鍵性貢獻,使得根治C肝成為可能。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除A型肝炎和B型肝炎之外的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物研發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病毒獵手」李豔教授:面對病毒 向前一步
    -2和其他10大類、40餘種呼吸道病毒。同時,該方法還可對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變異情況進行檢測,監控病毒的突變,對病毒進行分型。李豔教授介紹,用以往的RT-qPCR檢測核酸,好比用一把狙擊槍去擊打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有較大的概率打不中而造成「假陰性」率較高,而核酸檢測納米孔靶向測序(NTS)則是撒網,並且同時撒十幾張網,就如同為病毒布下「天羅地網」。
  • 今年諾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為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在臨床上與C肝病毒等在內的各類病毒過招幾十年,素有「病毒獵手」之稱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第一時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對今年的諾獎做了解讀。從三名科學家最初的發現到如今C肝成為一種可治癒的疾病,不過30年時間——這對醫學史上重要進展的「突破周期」來說算短的。張文宏感慨道:「這再次說明,藉助科技的力量,人類能夠戰勝病毒。
  • 穿越火線時空獵手到底是怎麼來的?深度分析她不為人知的來歷
    隨著上一次《雪山突襲》的劇情告一段落之後,也就意味著整個生化模式的劇情基本上暫告一段落了,我們現如今要開始進軍多人生化模式的劇情了,但是,問題也就跟著來了,要想了解多人生化模式的劇情,這就不得不先把劇中出現的諸如地獄終結者、鋼鐵終結者、時空獵手以及終極獵手的背景解讀完,因為終極獵手在很久之前就做過了
  • 英國20年來首次發現「魔鬼手指」蘑菇 散發腐肉氣味
    據英國《太陽報》11月5日報導,英國20年來首次發現一種具有腐肉氣味的罕見蘑菇。這種被稱為「魔鬼手指」或「章魚臭角」的真菌最後一次在野外被發現是在1999年。萬聖節前夕,在英國布里斯托附近的自然保護區,一個野生動物信託保護小組發現了這種奇怪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