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心是孤獨的獵手

2021-01-08 天山折梅手02

作 者 簡 介(摘於網絡)

卡森·麥卡勒斯,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Columbus。29歲後癱瘓。著有《心是孤獨的獵手》、《婚禮的成員》、《黃金眼睛的映像》、《沒有指針的鐘》等小說作品。其中,《心是孤獨的獵手》在美國「現代文庫」所評出的「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中列第17位。1967年9月29日麥卡勒斯在紐約州的Nyack去世,時年50歲。

作 品 簡 介

《心是孤獨的獵手》曾被評為百部最佳同性戀小說之一,在榜單上名列17,據翻譯陳笑黎介紹,這是麥卡勒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一舉成名的作品,出版於1940年她23歲之時。 故事的背景類似於《傷心咖啡館之歌》中炎熱的南方小鎮。她說:「小說中兩個聾啞男子的同性之愛令人感動,而同性之戀又是若有若無的,時而激烈,時而沉默。主旨凸顯的是麥卡勒斯式的主題: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而名為lostpast的南京讀者剛讀完《心是孤獨的獵手》,她認為《心是孤獨的獵手》比《傷心咖啡館之歌》更能展開對「孤獨」的獨立表達。她說,「書中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個窮人家的小女孩,她藏在富裕人家的花園裡,偷聽老式收音機裡傳出的莫扎特,黑暗中爬上屋頂,寂靜中回想莫扎特。小女孩會慢慢成長,逐漸變得冷靜,直至平淡,麻木,但在黑暗中聆聽內心聲音的讀者都能從她身上找到徹骨的孤獨。每個人都孤獨,卻並未因這相似的孤獨相連,人終究是孤獨的,好像人終歸是要死的。這是一條陰冷的真理,一個殘酷的真相,麥卡勒斯卻將其描繪得生動而尖銳,描繪得可以容忍,也必須容忍。」「麥卡勒斯作品看似荒誕,但在她的筆下,那些人物仿佛有了生命,有著縝密的邏輯和屬於他們自己的命運,作家、讀者、批評家都無法控制。」有譯者似乎在為麥卡勒斯尋找學理依據。

筆 者

一個月前剛讀完這本書,合上書頁的一刻,孤獨感與存在感對流後形成的精神黑洞躍然於書皮灰白的插畫上,但那也僅僅是片刻的錯覺,我也同多數人一樣,能夠準確理解的只是自己經驗範圍內的事物,其餘的,多出來的,偶然涉足的具有深刻社會根源的話題,雖也能惹人猜想思索,卻並不足以長久影響自己的價值取向。

關於同性之戀,不由想起黑格爾老頭最經典的一句話「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西方有一種魚,當雌雄性別的比例差距大到無法維持族群繁衍的時候,雌性或是雄性數量多的一方就會部分迫使自己改變性別,以此交配維持種族平衡。

雌或是雄?安能辨的你的本身?我無法叫出這種神秘的魚的名字,只是心底瞬間會延續出一條自然界的生存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寂滅是空,唯有突變適應,唯有生命的繼續,一切才有可能。

把這種在逆境中變性的魚放置在人類的視角去看,也許聽者都會覺得神奇瑰異,如同天方夜譚。

那麼,把那些在特殊環境下成長,有著特殊情感訴求的人放在公眾眼皮底下會有什麼結果?公眾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攻擊蔑視這些人的性取向,不餘遺力,千夫怒指,惡毒的言語就如同詛咒一隻不該在這世界出現的扭曲變形的妖。

殊不知,這類特殊人群要麼是成長環境封閉幽塞,要麼是自小心裡需求缺失,維繫一個人生命的情感鏈條從第一環到最後一環TA們全不曾擁有過。而在TA們生命最重要的時刻,陪伴在TA們身邊不曾離棄TA的只有那個和TA性別相同的人,日久天長,TA們之間便產生了一種超越友情相互依存的情感。

在你眼中為異類的他們相互抱緊,只是為了獲得在艱難環境中活下去的勇氣。

人類可以允許一條魚為了生存變換性別,但不允許同類同性間有異樣的情感,因為,那是他們不能理解的。不能理解的,就是妖。

嚴格的說,人類天生具有一種黨同伐異的本能。

但如果換做是你,在那樣的環境下成長,如今你會是什麼模樣?

可惜多數人都不會設身處地的從問題的根源上看,人們更樂於看到的是現象而不是本質,這就是人的劣根性。

我想述說的,只是某一類特殊情感,人們稱之為畸戀。同時我並不贊同那些為尋求新奇刺激而產生的同性之戀。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人們在認識世界時的眼光,多點寬容,多點理解,也許你看到的世界就會是一個幅員更加遼闊的樂土。

相關焦點

  • 桑德拉洛克去世 曾憑《心是孤獨的獵手》提名奧斯卡 女配角
    桑德拉洛克去世 曾憑《心是孤獨的獵手》提名奧斯卡 女配角時間:2018-12-17 07:45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桑德拉洛克去世曾憑《心是孤獨的獵手》提名奧斯卡 女配角 12月16日,時光網Mtime微博發文稱桑德拉洛克在11月3日因癌症去世去世,享年74歲。
  • 孤獨是一隻鳥擁有萬裡高空卻看不見另一隻——《心是孤獨的獵手》
    小時候,身邊總是熙來攘往的很多朋友,那時候覺得孤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一個人,一間房,思想都是自由的,坦誠的面對自己,就像一個智者。長大了,慢慢開始害怕孤獨。一個人的房間也喜歡坐在窗邊,讓月色打出一個淡淡的影子,莫名其妙的對他講話。等到一個人在大大的城市工作,下班路上穿越潮水般的人群,每一張臉都是陌生的輪廓,那時候怕死了孤獨。
  • 心是孤獨的獵手——《兩隻老虎》的解構主義手法
    而筆者觀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心是孤獨的獵手,孤獨也是心的獵手,孤獨需要心的慰籍,心需要孤獨才能生長,笑中帶淚的狂歡,才是人生孤獨的成長蛻變。心是孤獨的獵手喜劇與悲劇魯迅先生認為:「喜劇是將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爛給人看;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 一早讀書|《心是孤獨的獵手》,生活已不易,且行且珍惜!
    怪東西從腦裡不斷的翻湧,卻無法撫慰自己一再孤獨的內心。城市很擁擠,內心卻無比的空曠,孤獨大概就是這樣吧。有一個作家,她一生只寫一個主題——孤獨。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天才女作家,但是,她的一生卻飽受病痛的折磨,15歲時患風溼熱,但被誤診誤治。
  • 《心是孤獨的獵手》:孤獨走向群體本就是妥協,因為孤獨才是常態
    首先,我想說,這是一本像洞一樣的小說,既清晰可見,又深不見底,它一共分為三個系列,分別是:《婚禮的成員》、《傷心咖啡館之歌》和《心是孤獨的獵手》,《婚禮的成員》講述的是成長的孤獨,《傷心咖啡館之歌》是愛情的孤獨,而這本《心是孤獨的獵手》讓我看到的只有絕決。
  • 《心是孤獨的獵手》:太深太久的寂寞盡頭就是那宿命的孤獨吧
    《心是孤獨的獵手》是我看的第一本麥卡勒斯的小說。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封面上那個留著短髮,手扶著下巴,一雙大眼睛似在看著你,又似毫無目的的女人一下子抓住了我。就像當你看到張愛玲的照片時會感到她骨子裡的冷,你看到麥卡勒斯,會感到她身上那種天真的疏離感。
  • 村上春樹譯《心是孤獨的獵手》:以同情掃描裂痕世界
    這部作品對中文讀者而言也很熟悉,甚至書名被初代文藝青年當作流行語,來自作家卡森·麥卡勒斯的代表作《心是孤獨的獵手》。卡森·麥卡勒斯(1917-1967)村上譯《心是孤獨的獵手》在談到為何選擇此時出版這部譯作時,村上春樹表示:「人們尋求著他人的共鳴,但這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找到的。
  • 沙漠裡孤獨的獵手:腫臉短腿是它的標配,在貓科裡排老末
    導讀:沙漠裡孤獨的獵手:腫臉短腿是它的標配,在貓科裡排老末一般只要說起沙漠,我們就會想到乾旱貧瘠的土地,在這裡別說是動物了,就連植物都沒有多少,一般來說,聰明的動物們都會選擇在這裡安家吧?但是如果我們這樣想的話就錯了。
  • 孤獨的獵手:愛德華·霍普
    街上的空蕩更顯得這四個人的孤獨。這幅作品成為後續無數的藝術家再創作的靈感來源。1966年,波普藝術家喬治·席格(George Segal)的情境雕塑創作出夜鷹式的疏離。1984年,奧地利藝術家戈特弗裡德·郝文(Gottfried Helnwein)的畫《綠日的碎夢》也源於此畫。
  • 孤獨如同質數,從來不相鄰
    孤獨如同質數,從來不相鄰。朋友圈有提問說:「孤獨的人配有愛情麼?」幾乎都是一片倒的否定回音。其中有一條評論「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中的原罪。」
  • 公版後的麥卡勒斯,蔓延半個世紀的孤獨
    去年至今,她的代表作《心是孤獨的獵手》和《傷心咖啡館之歌》已被國內多個出版社列入出版計劃並陸續面世。卡森·麥卡勒斯卡森·麥卡勒斯,1917年2月19日出生於喬治亞州的哥倫布城,一個經歷了殖民時期、奴隸制、美國內戰的老南部州區。從交出處女長篇《心是孤獨的獵手》開始,她就自然而然地被放入了南方作家的隊列中。
  • 如何寫書評?
    一篇高質量的書評,不僅要描述全書本上的大致內容,還應該分析這本書的目的,並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表達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無論是作為作業,還是尋求約稿,寫書評都應該對書本、對自己,維持相當程度的準確性、分析性與強烈的個人性。
  • 起點某作者靠短篇書評籤約,推薦不斷,上架拿全勤,書評很獨到
    起點某作者靠短篇書評籤約,推薦不斷,上架拿全勤,書評很獨到。 但最近有個起點作家偏偏要走短篇路,而且還選擇了最最不容易火(個人看法)的書評,他就是——倉一衛,人稱倉老師,也是曾經寫過百萬字完本作品《鏡擊的巨人》這種長篇的老作者啦。 新書書的名字叫《倉氏囈語》,初看這個名字以為是記錄自己作者光怪陸離的夢的小說,沒想到是書評!
  • 五本好看的都市異能小說,《最強妖孽》上榜,陪你度過孤獨的夜晚
    本文由「暢古今」獨家發布,喜歡的書蟲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關注小編書荒不再都市小說十分受書蟲的喜歡,因為這類小說是基於現實的基礎上改編的,其中異能類的小說讓很多書蟲甚是嚮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五本好看的都市異能小說,《最強妖孽》上榜,陪你度過孤獨的夜晚《超品強兵
  • 「孤獨喬治」之死 歷史
    2012年的今天,享年約100歲的「孤獨喬治」孤獨地走了,它沒有妻子,沒有子嗣,也沒有同類朋友。「孤獨喬治」的謝幕,標誌著平塔島象龜這一亞種從此告別這個星球。幾百年前,位於東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曾是象龜的天堂。
  • 《懷疑》怪形獵手成就如何完成 怪形獵手成就完成攻略
    導 讀 怪形獵手是玩家在《懷疑》中獲得的一個成就,要求玩家在生死考驗模式中,使用特殊裝著獵殺電子浮球,注意在第二區收集特殊裝置
  • 逆戰死神獵手怎麼樣,預售多少錢?死神獵手技能升級天賦加點覺醒BUG...
    ,有很多玩家對死神獵手還不太了解,都在問小編逆戰死神獵手怎麼樣,預售多少錢?想知道這款遊戲死神獵手技能升... 導讀:熱門遊戲逆戰5月進行了最新版本更新,本次更新推出了死神獵手,死神獵手是由死亡獵手覺醒而來的,有很多玩家對死神獵手還不太了解,都在問小編逆戰死神獵手怎麼樣,預售多少錢?
  • 《百年孤獨》:孤獨文字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超越時空感懷萬千
    一切都將瞬息即逝,留下的卻是永恆的孤獨……《百年孤獨》是一本神奇的書,每次閱讀,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也能收穫不同的感悟。連續多個寂靜的夜晚,沉下心閱讀此書。最初,你會覺得晦澀乏味,但是,如果你沉下心抱著棄之不舍的態度堅持讀下去,漸會發現:這是一本好書。你也會驚喜地發現:書中的內容越往後越精彩,甚至當你閱讀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依然會有不同的感悟。
  • 英國專家:《泰晤士報》偏"左" 但書評儘量中立
    英美書評界有何不同?  儘管伊恩·布魯瑪是《紐約書評》最活躍的撰稿人之一,但他認為英國書評普遍更犀利,且關注細節、關注花邊新聞,讀起來比專業性更強的美國書評更有趣。對此,諾曼·萊布雷希特表示認同,他說英國有個專門頒給言之有理、惡毒犀利書評的「斧頭獎」。作為小說家,他表示寧願接到一篇惡毒的好書評,也不願意接到一篇說好話的中庸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