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木星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雖然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中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而木星的一個標準性的特徵就是擁有一個「大紅斑」,今天小編就和你聊聊木星上的大紅斑。
2008年4月1日,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飛船拍下了大紅斑的原始照片,科學家通過對獲取的數據進行處理,繪製了令人驚異的圖像,這時我們才真正體會到木星大紅斑超大規模。
可不要小瞧大紅斑,它不僅巨大,而且威力也是巨大。如果有物質或小風貌不深入,其中會被他撕成碎片。大紅斑逆時針旋轉是一個反氣旋,風速可達到每小時500公裡。
大,僅僅是大紅斑一個特徵,而真正的謎團或許是大紅斑的形成原因。
目前關於木星大紅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說法,科學家一直在推測大紅斑的形成原因,隨著對於木星探測的深入,人類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科學家發現木星大紅斑區域的溫度比周圍要高一些,裡面的氣體在做高速的旋轉運動,至於產生巨大木星氣旋風暴的源頭,應該在木星大氣層的下方。我們可以把木星大紅斑想像成沸騰的湯鍋中往上冒的氣泡,質量往上到達表層,加熱表層大氣,促使向外旋轉流出,形成巨大風暴。
大紅斑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從17世紀首次發現至今,大紅斑已經存在兩三百年,但是還沒有消失。
在近期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朱諾號任務小組負責人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行星科學家格倫奧爾頓講述了木星大紅斑的命運。
根據奧爾頓的觀點,大紅斑風暴旋渦仍保持較強,這是因為木星表面存在每小時483-640公裡的噴射流。
事實上大紅斑已經開始縮小很長時間了,奧爾頓稱大紅斑將在10-20年之內變成大紅圈,或許未來不久他將成為大紅記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紅斑的經度正發生著很大變化。最近獲取的證據表明,它的西向縱向運動速度不斷提升,與大紅斑一樣,雲帶的緯度幾乎沒有隨時間推移發生任何變化。
研究人員尚未完全了解雲帶的結構,但有證據表明淺色的雲區是物質上升區,暗色的雲帶是物質下沉區,大紅斑往簡單說它是一個木星風暴,如果往深了說的話,它可能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並且它的壽命極其漫長。
人類觀測它已經有300年,它可能早在人類還沒有天文望遠鏡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可能比人類的文明史還要長,它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長壽風暴了。這裡是藍子新說,大家如果有什麼想法那就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