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發現新天體:類型罕見

2020-12-06 快科技

據騰訊科技報導,一個由美國高中生組成的研討班項目發現了一顆脈衝星,位於一個雙中子星系統中。目前人類已知的雙中子星系統為數不多,而新發現的這顆脈衝星所在系統的運行軌道是至今發現的最寬的一個

高中生們從羅伯特伯德綠堤射電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中發現了這顆脈衝星。該望遠鏡歸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所有,位於西維吉尼亞州。這些高中生們參加的這個研討班項目名為「脈衝星搜尋合作實驗室」,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

脈衝星是大質量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炸後的緻密殘留物。脈衝星快速旋轉時,會發出射電波束,就像發光的燈塔航標一樣。當這些射電波束掃過地球時,射電望遠鏡就有機會探測到它們。綠堤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可控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國家無線電靜默區,可以避免不相關無線電信號的幹擾。

天文學家證實了學生們的發現確實是一個新的脈衝星,位於一個雙星系統,這種類型佔所有脈衝星的百分之十。然而大多數脈衝星的伴星是白矮星或者恆星,只有非常少數的脈衝星的伴星也是中子星(脈衝星是中子星的一種)。

新發現的這顆脈衝星編號為PSR J1930-1852。發現它的兩名高中生分別是維吉尼亞州斯塔拉斯堡中學的塞西莉亞•麥高夫,和巴爾的摩市保羅勞倫斯鄧巴中學的德尚雷。

「脈衝星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之一,」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西維吉尼亞大學的物理天文系研究生韋根說,「學生們發現的這顆脈衝星處於一個非常獨特的環境中。」光學望遠鏡觀察了這顆脈衝星附近區域,但是沒有觀察到白矮星或者恆星。韋根說,「沒有觀察到可見光信號,再加上對脈衝星的時變研究,我們認為它的伴星很可能也是一顆中子星。」

通過研究脈衝時變特徵,科學家們確定這對中子星是至今發現的運行軌道最寬的雙中子星系統。這顆脈衝星的運行軌道寬度為5150千米,是之前發現的所有的雙中子星系統的兩倍以上。它圍繞伴星的運行周期是45天。

相關焦點

  • 宇宙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罕見的彗星和小行星的混合天體
    半人馬小行星是罕見的天體,可以結合小行星和彗星的一些不同特徵。它們基本上是巖石性質的,就像小行星一樣,但是當它們的外部蒸發時,它們也會像彗星一樣拋出塵埃和氣體雲。在上個世紀左右,我們只發現了18種化學活性的半人馬小行星,但現在又有一種新的半人馬小行星加入了我們的名單中,它或許能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這些神秘的飛石是如何形成其獨特特徵的。
  • 全新類型天體被發現 質量是木星的22倍(圖)
    COROT-exo-3b天體與木星和恆星的對比據國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歐洲宇航局利用COROT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種全新類型的宇宙天體,它不屬於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種。這種天體在外觀上很像行星,與木星的體積相當,圍繞著另一顆恆星旋轉,但是其質量卻非常巨大,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質量的22倍。
  • 呈水滴狀,美17歲高中生發現一特殊恆星,天文學家曾搜尋40年未果
    事實上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最近,一位17歲高中生發現一顆形狀怪異天體,形狀看起來像水滴一樣,在這裡,我們姑且將這形狀稱之為「水滴狀」,這也驗證了一句話:宇宙之大,無奇不有。據了解,自2019年學校暑期以來,一名17歲美國實習生協助NASA天文團隊工作,通過整理NASA衛星探測器(TESS)收集數據,在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遠銀河系中發現一個特殊天體,一顆呈水滴狀的恆星。這再次更新了我們的認知,因為天文學家曾搜尋這類恆星40年都沒有結果。
  • 科學家終於發現介於較小黑洞和超大黑洞之間的罕見黑洞類型
    這些密度極高的天體會吸收任何靠其很近的天體,它們是大多數星系的中心,至少天文學家是這樣認為的。 另外目前已知的是黑洞有兩種類型:標準版(較小版)的質量被認為是太陽的5到100倍;另一個版本是超大質量版,其質量是太陽的1000倍以上。
  • 科學家終於發現介於較小黑洞和超大黑洞之間的罕見黑洞類型
    這些密度極高的天體會吸收任何靠其很近的天體,它們是大多數星系的中心,至少天文學家是這樣認為的。另外目前已知的是黑洞有兩種類型:標準版(較小版)的質量被認為是太陽的5到100倍;另一個版本是超大質量版,其質量是太陽的1000倍以上。
  • Nature:如何利用單細胞mRNA測序發現罕見細胞類型?
    2015年8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荷蘭的科學家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一種新的計算方法結合轉錄組測序發現了小腸中一些罕見的細胞類型,這對於深入了解器官的細胞組成
  • 宇宙中天體的類型
    宇宙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天體,小到宇宙射線,大到宏偉的星系團,甚至更大的超星系團。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宇宙中的一些天體。氣體、塵埃和粒子以氣體的形式存在於星系的內部或者星系的附近。塵埃主要是碳和矽酸鹽等其他物質形成的微小固體顆粒。物質粒子以宇宙線的形式存在於宇宙空間中。宇宙線是在宇宙中高速運動的高能亞原子粒子。
  • 哈勃望遠鏡發現罕見天體,外形看似雪花,距離銀心13000光年
    如果沒有天文望遠鏡,人類無法看到地球周圍天體的表面,而只能看到夜空中的繁星點點。如果沒有太空望遠鏡,人類也只能看到地球周圍的天體,而無法看到太陽系之外、銀河系之外的天體。在人類研發的眾多太空望遠鏡中,哈勃望遠鏡赫赫有名,它至今依然充當人類的「千裡眼」在地球上空探索著。
  • 天文新發現:四個環形神秘天體
    天文學家新發現四個環形結構天體,與所知的任何天體都不一樣,無法歸類為任何一種已知類型。由於對它們的特性和來由一無所知,天文學家暫時將它們命名為「無線電怪圈」(ORCs,Odd Radio Circles)。
  • 天體物理學家Kaspi:快速射電暴可能不止來自某一種類型的天體
    通過對比重複暴和非重複暴的特點,Victoria Kaspi認為,重複爆發源和非重複爆發源可能是兩種類型完全不同的天體。她表示,快速射電暴可能不止來自某一種類型的天體,而是兩種甚至更多種類型的天體。最後,Victoria Kaspi說:「目前我們正在製作第一個CHIME望遠鏡快速射電暴目錄,記錄500多個爆發源。
  • 中國發現罕見的天文現象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 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中國發現罕見天文現象!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中國發現了罕見的天文現象!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新發現!科學家首次找到一個特殊天體,其軌道完全在金星軌道內側
    趣味探索訊 雖然太陽系內飛行著成萬上億個小天體,但是科學家發現飛行金星軌道內天體實際上少之又少,因為金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只有0.725個天文單位。 一旦小天體不小掉入金星軌道內側,那麼很容易被太陽引力所捕捉,最後命運可能是被太陽吞噬。
  • 【科普園地】中國發現罕見天文現象!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科學家通過引力透鏡技術發現一顆罕見的類地行星
    紐西蘭的天文學家利用引力透鏡技術,在太空深處發現了一顆極其罕見的行星,這顆行星被命名為"ogle -2018- blg -0677",行星和它的主恆星距離地球25000光年之外。這不僅是目前人類新發現的大小和軌道都和地球接近的類地行星,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遠的行星之一。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坎特伯雷大學的埃雷拉馬丁博士(Dr.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中國日報11月29日電(記者 朱立新)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舒新文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安徽一高校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天文學家發現奇特天體 亮度超太陽千萬倍
    10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觀測發現在一個臨近的星系中有一個瀕死的恆星殘骸,它的亮度超過太陽1000萬倍。這一發現帶來了許多問題,而且推翻了我們對於宇宙中一些極端現象的物理學理解。  這顆新發現的星球殘骸屬於宇宙中一種罕見的極亮光源,也就是所謂的X射線極亮天體。
  • 天文學家發現擁有純氧大氣層的新類型白矮星
    這種超級密集的死亡恆星類型具有氧氣大氣層是前所未見的,儘管天文學家一直懷疑這種恆星是存在的。這一獨特發現將改變我們對恆星進化以及恆星死亡時的理解。為了發現這一獨特的殭屍恆星,一支國際研究人員小組仔細查閱了斯隆數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縮寫為SDSS)的數據——這一項目測量了整個宇宙天體產生的光的色線,這些光譜線可以提供組成恆星大氣層的元素類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