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類型天體被發現 質量是木星的22倍(圖)

2020-12-06 環球網

COROT-exo-3b天體與木星和恆星的對比

據國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歐洲宇航局利用COROT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種全新類型的宇宙天體,它不屬於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種。這種天體在外觀上很像行星,與木星的體積相當,圍繞著另一顆恆星旋轉,但是其質量卻非常巨大,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質量的22倍。

歐洲宇航局的科學家們為這顆新發現的行星命名為COROT-exo-3b。他們目前正在對其進行詳細的研究,以搞清楚它到底屬於哪類星體,是超級行星還是一顆有缺陷的恆星。法國天體物理實驗室專家馬加裡-德列爾稱,COROT-exo-3b圍繞恆星公轉的時間大約是地球時間的4.4個晝夜,COROT-exo-3b圍繞的恆星要大於太陽。

德列爾說:「COROT-exo-3b在運行到地球與恆星之間時,我們發現了它,因為在明亮恆星的影像中出現了陰影。我們對COROT-exo-3b擁有如此大巨大的質量感到吃驚,要知道它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22倍,在質量方面幾乎可以與恆星相媲美。COROT-exo-3b目前還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想確定它的具體屬性。」

歐洲宇航局稱,他們觀測宇宙行星已經有15年了,在此期間發現了12顆與木星質量相當的行星,70顆與木星質量相當的恆星,但是COROT-exo-3b的質量級別很特別,按照質量劃分標準無法歸入目前的任何一種天體類型。科學家們還將COROT-exo-3b與一些質量不大的正在冷卻的恆星,比如褐矮星進行對比,結果發現,COROT-exo-3b與褐矮星也有很多不同之處,COROT-exo-3b表面的溫度明顯更低,其內核也不存在核反應。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專家弗朗蘇-博奇博士稱:「或許COROT-exo-3b屬於一種新的類型,這種星體在太陽系及其附近並不存在。它可能是巨型行星家族中的一員,其圍繞的恆星也較太陽大。我們有關恆星和行星的的理論要進行修正,行星和恆星之間存在直接聯繫,即恆星越大,圍繞其旋轉的行星也越大。」

更多精彩:

手機風潮:諾基亞發力 十一後最值得關注手機

數碼時尚:浪漫相伴 3000元特色單眼相機導購

生命奧秘:安徽數村民得生殖器「內縮」怪病

圖說科技:世界新八大自然奇觀(組圖)

自然地理:吸血蟲致死蝙蝠全過程(組圖)

相關焦點

  • 宇宙最大天體被發現,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太陽系各天體對比圖,太陽非常龐大,地球很渺小,木星還算巨大 儘管太陽對於人類來說已經足夠巨大了,可是如果把太陽放在整個宇宙中去對比,儘管體積是太陽幾十億倍,但是盾牌座UY的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幾十倍而已,儘管盾牌座UY在宇宙中已經算是一顆超級巨星了,但是它並非宇宙最大天體,宇宙的天體包括恆星、行星、黑洞、蟲洞、衛星等,那麼宇宙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 科學家證實太陽系邊緣潛伏一木星大小天體
    只有到現在,我們才能夠檢驗到那裡有一個木星質量大小的天體。」早在1999年,馬特斯和同事丹尼爾-懷特米爾就曾提出,太陽有一個隱藏的伴星,它將奧爾特雲中的冰質天體不斷地拋向太陽系內。奧爾特雲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球狀雲團,裡面充滿了彗星。
  • 宇宙最大的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能裝下2億億個太陽
    我們知道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對於人類來說,木星已經是一個巨無霸了,因為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木星可以裝下1300個地球,然而木星這個「巨無霸」在太陽面前根本就是小弟,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1000多倍,太陽的體積同樣是木星體積的1000倍左右,由此可見太陽有多麼龐大,如果把地球同比例大小的圖片放在太陽圖片上,你會發現地球只有一個像素那麼大,可是就是只有像素那麼大的地球卻生活著
  • 天文學家提議最大行星上限:10倍木星質量
    不過,現在是時候可以清晰界定了——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行星質量的上限,可以限定在木星質量的4~10倍。這意味著:從理論上說,宇宙最大行星——氣態巨行星(類木行星)的最大質量上限是10倍於木星質量。我們知道,木星是我們太陽系最大一顆行星,質量1.8986×1027 kg,相當於317個地球質量,或者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但只有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
  • 深度解析:雙星系統中發現質量是木星13倍的巨行星!
    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飛船掠過木星巴西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證據,證明一顆巨行星環繞較為古老的雙星運行。這個雙星系統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紅矮星組成,其中一顆恆星已經死亡。研究論文主執筆人、天文學家萊昂納多·安德拉德·阿爾梅達表示:「我們成功獲取了非常堅實的證據,證明一個古老雙星系統存在一顆質量相當於木星13倍的巨行星。(木星是太陽系的最大行星。)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這種雙星系統發現巨行星。」過去30年,科學家發現了近4000顆環繞孤星的系外行星。
  • 142倍太陽質量!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圖)引力波的發現是21世紀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物理學成就之一,三位物理學家因為對發現引力波的重要貢獻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自2015年9月14日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以來,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引力波信號。
  •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太陽系內有著數不清的恆星和行星,太陽和地球僅僅只是其中最微不可聞的一顆天體而已
  • 普通天文愛好者捕捉到木星全新發現
    正因為木星很大,所以雖然離地球比較遠,還是顯得很亮(見上圖)。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也是太陽系其他所有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比起地球來,木星是地球直徑的11倍多,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也就是如果往木星裡面裝地球的話,要1300個地球才能把木星裝滿,你說木星大不大?
  • 科學家發現一顆次土星質量系外行星,只比木星小五倍
    據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利用微透鏡技術,探測到了一個新的遙遠的外星世界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被命名為Ogle-2018-BLG-0799Lb,它的質量比木星小五倍,並圍繞一個非常小質量的矮星運行。,它通過使用背景恆星作為手電筒來幫助發現遙遠的物體。
  • 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到底有多大?這樣比較木星大小一目了然
    正因為木星非常的大,所以距離地球和太陽這麼遙遠它依然很亮。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那麼它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給我們的天文數據是這樣的。木星直徑142984公裡,體積相當於1316個地球,質量相當於318個地球。面對這些數據我們可能對木星的大小還是沒有多少印象。那麼咱們通過比較圖來感受下木星到底有多大?
  •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可能是一些大天體的原因,比如一顆未被發現的行星,被稱為「行星9」。但梅迪根和亞歷山大·茲德裡克更喜歡考慮更小的問題。這些發現為這個神秘的太空區域,可能正在發生的事情提供了一個誘人線索。研究團隊是第一個能夠複製一切的團隊,包括科學家多年來看到的所有奇怪軌道異常,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在《天文學》期刊上。
  • 科學家發現95顆褐矮星,2顆為木星的75倍,年齡100億歲
    最新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一篇研究報告稱,該項目團隊在太陽系附近發現了1500顆「褐矮星」,其中已識別了95顆。結果發現了1500多顆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天體,已初步識別出了95顆是褐矮星。  其中新發現的褐矮星中最接近地球的距離僅23光年,其他都在30-60光年之間。此外部分褐矮星的溫度接近地球,可能會存在水雲。
  • 外媒:天文學家發現巨型地球 質量是地球17倍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6月2日報導,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型星球——一個質量是地球17倍的巖石構成的世界。理論家曾認為,這樣一個世界無法形成,因為如此巨大的一個星球會隨著它的不斷增長而吸附太多的氫氣,並成為一個像木星那樣的大氣團。然而,這顆星球完全是由固體構成的,而且比此前發現的「超級地球」還要大得多,堪稱「巨型地球」。
  • 宇宙中天體的類型
    宇宙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天體,小到宇宙射線,大到宏偉的星系團,甚至更大的超星系團。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宇宙中的一些天體。氣體、塵埃和粒子以氣體的形式存在於星系的內部或者星系的附近。塵埃主要是碳和矽酸鹽等其他物質形成的微小固體顆粒。物質粒子以宇宙線的形式存在於宇宙空間中。宇宙線是在宇宙中高速運動的高能亞原子粒子。
  • 哪種天體才是宇宙最大天體?它的體積比太陽大45億倍,暫獲此榮
    引言: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小的天體小到讓人驚訝,大的天體大到讓人懷疑宇宙。那麼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呢?在人類還不具備探索宇宙能力之前,答案應該就是太陽。但在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之後,發現比太陽大的天體實在是數不勝數。
  • 行星的上限設定為木星質量的4至10倍,行星將被新定義?
    現在,科學家們知道大行星停在哪裡,小棕矮星開始在哪裡-這一發現重新定義了「行星」一詞。現在,科學家們知道大行星停在哪裡,小棕矮星開始在哪裡-這一發現重新定義了「行星」一詞。很少有天文學術語比「行星」一詞更具分裂性。儘管冥王星在2006年的降職長期以來一直是持續不斷的科學辯論的焦點,但還有其他更大的世界處於危險之中。
  • 科學家觀測發現褐矮星的大氣較像木星
    0.08倍太陽質量,不足以在核心點燃聚變反應的氣態天體。其質量在恆星與行星之間。褐矮星是質量介於最小恆星與最大行星之間的天體,由於這一原因褐矮星非常黯淡,要發現它們十分複雜,因此要確定它們的大小就更加複雜。  褐矮星不是恆星也不算是行星,它們大小與木星差不多,但質量通常要大上幾十倍。儘管如此,它們質量卻比最小的恆星還小,因此核心沒有足夠的壓力與溫度,可以如恆星那樣產生核融合。
  • 太空「哥斯拉」被發現 新行星質量超地球17倍
    近日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行星類型——一個質量可重達地球17倍的巖石行星。理論學家認為這樣的世界無法形成,因為如此重的天體在生長過程中將吸引氫氣並變成一個類似木星的氣體巨星。然而,這顆行星是個固體行星且比之前發現的「超級地球」還要大得多,因此被稱為特級地球(mega-Earth)。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由約1500名科學家組成的兩個聯合團隊在兩項研究中指出,GW190521由另外兩個黑洞合併而成,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歐洲引力波天文臺的天體物理學家斯塔夫羅斯·卡察內瓦斯在一場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一事件是走進黑洞形成這個宇宙過程的一扇大門。」卡察內瓦斯說:「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 70倍太陽質量!郭守敬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28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這一項重大發現。LB-1的藝術想像圖 (喻京川 繪)。國家天文臺供圖觀測恆星級黑洞的兩種傳統方法黑洞是一種本身不發光的神秘天體。任何物質,包括光也無法從它身邊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