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2020-07-08 博科園

我們太陽系最外面是一個奇怪的地方,那裡到處都是冰冷的天體。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科學家進行了兩項新的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這些太陽系遙遠星球最大的謎團之一:為什麼它們中有這麼多並沒有按照應該的方式繞太陽轉?這些被科學家稱為「分離物體」的怪異小星體軌道傾斜和彎曲,脫離太陽系平面,還有其他不尋常的行為。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天體物理和行星科學系(APS)助理教授安-瑪麗·梅迪根(Ann-Marie Madigan)說:這片太空區域比銀河系中的恆星和其他可以很好觀察的東西離我們更近,但對我們來說卻是如此未知。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可能是一些大天體的原因,比如一顆未被發現的行星,被稱為「行星9」。但梅迪根和亞歷山大·茲德裡克更喜歡考慮更小的問題。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藉助詳盡的計算機模擬,這些分離的天體,可能已經擾亂了它們自己的軌道,然後數百萬年來累積起來的微小引力推動。這些發現為這個神秘的太空區域,可能正在發生的事情提供了一個誘人線索。研究團隊是第一個能夠複製一切的團隊,包括科學家多年來看到的所有奇怪軌道異常,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在《天文學》期刊上。研究外太陽系的一大問題是太暗了,通常情況下,觀察這些天體的唯一方法是:

模擬外太陽系

讓太陽光從它們的表面反射出,然後回到在地球上的望遠鏡,顯然這點反射太過於微弱。因此很難了解外太陽系的任何情況,所以有一種假設,認為它是空的,但這片空間遠不是空的。雖然太陽系中大多數天體傾向於以扁平的圓盤繞太陽運轉,但這些冰冷世界的軌道可能會像蹺蹺板一樣傾斜。許多星雲也傾向於聚集在夜空的一片區域,有點類似於只指向的指南針。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研究人員想找出原因,為了做到這一點,求助於超級計算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詳細地重建或模擬外太陽系的動力學。研究模擬了一些可能曾經存在於太陽系外的東西,還加入了像木星這樣的巨型行星引力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研究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模擬的冰狀物體開始像正常情況下一樣繞太陽運行。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開始互相推搡。

20倍地球質量

結果,它們的軌道變得更加搖晃,直到它們最終與真實物體相似。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們都是自己完成的,行星和小行星不需要一顆大行星就能把它們拋到一個圈子裡。單獨來看,這些小天體之間的所有引力相互作用都很弱,但如果有足夠的數量,這就變得很重要了。研究人員在早期的研究中看到了類似模式,但最新結果提供了迄今為止最詳盡的證據,這些發現還伴隨著一個很大的預示。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為了讓「集體引力」理論發揮作用,太陽系外部一度需要包含大量的物質。需要的天體加起來大約有20個地球質量,這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肯定會與一些人所認為的發生衝突。不管怎樣,科學家們應該很快就會發現,一臺名為維拉·C·魯賓天文臺的新望遠鏡計劃於2022年在智利上線,並將開始為這片未知的太空帶來新曙光。最新人們對外太陽系的迷戀很大程度上與技術進步有關,所以需要最新一代的望遠鏡來觀察這些天體。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博科園|研究/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參考期刊《天文學》

DOI: 10.3847/1538-3881/ab962f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太陽系可能存在原初黑洞,半徑5釐米質量是地球15倍
    科學家最新的研究顯示,太陽系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之所以一直無法觀測到,因為它可能不是一顆「行星」,而是原初黑洞,它的半徑約為5釐米,但質量卻是地球的5~15倍。天文單位是指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約1.5億公裡。物理學家觀測賽德娜的繞日軌道,發現它的軌跡有些「古怪」,不在黃道面內,同黃道面有很大的傾角。這與以前觀測天王星(太陽系第七顆行星)軌道異常相似,猜測天王星之外可能還存在未發現的行星,給它提供了額外的引力,幹擾了天王星的軌道。此猜測最後得到了確認,人們發現了太陽系第八顆行星的海王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第10行星」存在?地球大小天體可能潛伏太陽系外側
    目前,美國亞歷桑那州大學月球和行星實驗室(LPL)的科學家最新發現一顆神秘天體,其質量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潛伏在柯伊伯帶,該區域在海王星外軌道,充滿了冰冷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科學家認為,這顆天體可能是太陽系「第10行星」。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它們有足夠大的質量使自身因為重力而成為圓球體,並且能清除鄰近的小天體。這一發現支持了一種越來越有說服力的觀點,即所謂的第九行星應該是存在的。因為其軌道與太陽系內大多數天體圍繞太陽旋轉的平面有異乎尋常的傾角,他們利用太陽系計算機模擬系統,研究了其奇怪的軌道是如何形成的。
  • 全新類型天體被發現 質量是木星的22倍(圖)
    COROT-exo-3b天體與木星和恆星的對比據國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歐洲宇航局利用COROT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種全新類型的宇宙天體,它不屬於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種。這種天體在外觀上很像行星,與木星的體積相當,圍繞著另一顆恆星旋轉,但是其質量卻非常巨大,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質量的22倍。
  • 宇宙最大天體被發現,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我們會發現對人類來說很巨大的太陽其實也很渺小,目前人類觀測到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一顆叫做盾牌座UY的恆星,盾牌座UY是一顆紅超巨星,它位於距離地球9000多億光年遠的盾牌座上面,是目前人類已經觀測到的體積最大的恆星,那麼它到底有多大呢?
  • 研究人員發現有水存在的星球 距離地球僅40光年
    西媒稱,西班牙研究人員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地方發現一個有水存在的星球。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三年前,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名為LHS 1140的小恆星的「宜居帶」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
  • 西班牙研究人員發現有水存在的星球 距離地球40光年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西班牙研究人員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地方發現一個有水存在的星球。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三年前,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名為LHS 1140的小恆星的「宜居帶」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
  • 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外新天體,或證明太陽系新行星Planet X存在
    最近,來自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 Scott Sheppard、北亞利桑那大學的 Chad Trujillo 和夏威夷大學的 David tholo 在冥王星以外的遙遠空間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又一次界定了太陽系邊沿。而這顆新天體的的存在,或能證明在冥王星外還存在一個更大的行星 Planet X,這顆行星甚至比地球還大。
  • 太陽系有一顆天體!含水量或是地球30倍以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是一顆存在豐富水資源的星球,但是並非是太陽系之中最多的,比「地球水」還多的天體大有存在。這顆天體非常特別,是太陽系中已知唯一一顆擁有磁圈的衛星,當然是否存在生命也給予了部分結論,同時首先大家應該知道,如今有在太陽系除地球之外,任何一個天體都未找到生命。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1988年鄧肯(M.Duncan)證明,柯伊伯帶是短周期彗星的主要源,而奧爾特雲則是長周期彗星的主要源,冥王星就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柯伊伯帶天體。為什麼說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呢?
  • 直到現在才被發現!藏在太陽系邊緣的星球,質量是地球的6倍
    但是最近,國際天文學會在其網站宣布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新世界,這個新世界是一顆頗具神秘色彩的小型外海王星天體。        在《天文學》雜誌上,天文學家們介紹了這顆新的小型外海王星天體的相關信息。其近日點距離太陽約80個天文單位,其遠日點距離太陽則相當於冥王星的2倍,它繞日一周需要運行4萬年左右。
  •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在太陽系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它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沿「奇特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環繞一周需時1萬年至2萬年。唯有如此,才能解釋太陽系柯伊伯帶中6顆天體的運行軌道異常。  與公眾的興奮不同,大多數天文學家對這一發現都表現得比較謹慎。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鄭永春就提醒:且慢下結論!  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鄭永春介紹,這只是一個計算模型得出的結論,這顆行星是否存在還要看觀測證據。
  •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太陽系內有著數不清的恆星和行星,太陽和地球僅僅只是其中最微不可聞的一顆天體而已
  • 西班牙研究人員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地方發現一個有水存在的星球
    40光年的地方發現一個有水存在的星球。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三年前,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名為LHS 1140的小恆星的「宜居帶」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這顆恆星距離我們只有40光年,而這個距離適合液態水的存在。這個太陽系外世界與我們的地球十分相似,但規模更大一些,當時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地方之一。
  • 太陽系外潛伏黑色天體 「復仇女神」預言或存在
    據外報導,早在1999年,馬特斯和同事丹尼爾-懷特米爾就曾提出,太陽可能有一個隱藏的伴星,它將奧爾特雲中的冰質天體不斷地拋向太陽系內。奧爾特雲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球狀雲團,裡面充滿了彗星。近期,馬特斯和懷特米爾又對1898年以來的彗星觀測數據重新進行分析,證實了他們最初的理論:從地球的角度能夠看到的彗星,大約有20%都是來自一顆遙遠的黑色行星。
  • 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早期存在一個神秘天體,會是「第九行星」嗎
    據報導,在近日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在太陽系早期,曾經存在著一個大小和穀神星一樣的神秘天體,而且這個神秘天體上還曾擁有大量的水,那麼,如今它在哪裡呢?會是第九行星嗎?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最遠天體":超太陽100個天文單位
    圖片來源:卡內基科學學會來源:中國科學報本報訊天文學家日前宣布,他們發現了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居民」——一顆微小的矮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20倍。這顆矮行星被臨時命名為2018VG18,並被它的發現團隊暱稱為「遙遠」。觀測表明,2018VG18呈粉紅色,這表明它是一顆冰凍的星球,其直徑可能在500公裡左右。
  • 太陽系邊緣發現巨型新天體 公轉一周需2萬年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  公轉一周需2萬年,或有助發現「第九大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科學》雜誌在線版18日消息稱,天文學家確認了一個遙遠的冰冷世界,它位於太陽系的極遠端,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
  • 第二地球被發現了?其質量是地球1.17倍,不排除存在生命
    經過科學家的日與夜的研究、探索,發現在半人馬座proxima中,有一顆與地球一樣大小的行星,或許這就是人類日思夜想的「第二地球」了,而且這顆星球距離我們地球並不遠。「第二地球」它的面貌是怎樣的呢?科學報告指出,比鄰星b是一顆類地行星,它圍繞著太陽系和恆星Proxima Centaur 運轉,具有穩定的運行軌道,根據數據顯示,這個「第二地球」的質量發生了一點小變化,比之前的略小。小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