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近日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在太陽系早期,曾經存在著一個大小和穀神星一樣的神秘天體,而且這個神秘天體上還曾擁有大量的水,那麼,如今它在哪裡呢?會是第九行星嗎?
隕石碎片揭露了太陽系早期的秘密
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中,有很多「不速之客」,這些「不速之客」有來自於木星和火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也有來自於太陽系邊緣的彗星。
不過,雖然地球上經常有「不速之客」光臨,但是因為大氣層的存在,所以這些「不速之客」在抵達地球後,一般沒有機會抵達地面就被燃燒殆盡了,當然,也有一些「漏網之魚」,它們普遍質量較大,在墜落地面後,被科學家們發現,也成為了重要的研究對象。
比方說在2008年的時候,一顆小行星就降落在了蘇丹,這顆小行星被取名為2008TC3,它是一顆質量很大的小行星,僅僅是收集它的碎片,研究者們就發現了11斤的2008TC3碎片。
通過研究2008TC3的碎片,研究者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太陽系誕生之初,2008TC3的母體——一顆矮行星大小的巨大太空巖石,曾經近距離圍繞著太陽進行運行,而且這個神秘的天體上,還有著大量的水。
這個發現也意味著,可能在地球出現之前,太陽系中就有著很多富含水的天體了,不過,因為這些天體可能都陸續消失了,所以,它們曾經是什麼樣子,對於地球和太陽系的演化來說,又有哪些的意義,也就很難一一得知了。
研究者認為,或許在如今的小行星帶中,同樣可以找到類似的天體,因為小行星帶中的天體,普遍都是太陽系早期沒有成功進入到「決賽圈」的失敗行星,它們的身上有著太陽系早期的演化密碼,或許可以解答很多的謎團。
太陽系早期是什麼樣子的?
提到太陽系,它是我們的母星系,也是我們的家園。太陽系中有什麼呢?除了主星——太陽之外,還有八大行星和上百顆衛星,以及數以百萬來計算的小行星、彗星等等。
如今的太陽系是非常穩定的結構,這也讓太陽系成為了宇宙中雖然不起眼,但是卻極其特殊的恆星系統,畢竟有生命孕育在其中。
不過,太陽系早期的狀態卻並非如此。大約50億年之前,太陽從星雲中誕生,此後,星雲的殘骸孕育出了上百顆行星,太陽的質量不夠大,自然也就沒有辦法讓所有的行星都擁有穩定的軌道,於是,太陽系早期是非常混亂的,各種天體之間,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大逃殺」。
現代研究認為,木星在太陽系早期充當過「行星殺手」的角色,通過撞擊,木星毀掉了很多的行星,然後因為引力的作用,將行星碎片聚集在自己和火星周圍,於是,小行星帶就出現了,它們也還成為了太陽系內部的巨大隱患之一。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受到外力的影響,很多小行星都會脫離自己的軌道,朝著太陽系內部飛來,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地球也因此而多次遭遇「滅頂之災」,地球上的生命也經歷了多次大滅絕才變成今天的模樣。
所以,科學家們一直都非常關注小行星帶中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對於那些位於小行星帶的近地小行星,更是時刻密切關注,想辦法將它們消滅於太空之中。
不僅是2008TC3,未來也將有其它小行星光臨地球,比方說在前段時間,青海地區就出現了「火流星」它其實就是小行星,而且在俄羅斯也曾經發生過小行星墜落事件,當時傷亡人數達到了上千人。
研究者表示,對於地球來說,類似於2008TC3母星這樣的小行星,其實是更具有威脅力的,因為它們足夠大,幸運的是,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越來越深入了解小行星帶,甚至可以實現小行星著陸和採礦,這對於人類來說,在未來防禦小行星方面,其實有著極大的幫助。
接下來,科學家們也將重點去研究其它的小行星碎片,希望可以在它們的身上,找到更多「母星」的答案,還原一個最真實的早期太陽系,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