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確實存在

2020-12-03 ALENG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ALENG 自媒體】3月13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儘管冥王星被開除出太陽系行星之列,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遙遠的海王星軌道以外,一定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行星,被稱為「第九行星」,也被稱為「X行星」。按照部分科學家的推算,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0倍,距離太陽大約有600個天文單位(AU:指的是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大約為1.5億公裡),但是科學家仍然找不到這個神秘的行星,不過根據最新的一項的研究結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該行星的存在。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報導,科學家最近在海王星軌道以外遙遠而黑暗的深空中新發現了139個天體,這些天體既不在已知的小行星目錄中,也不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像彗星這樣的冰冷天體,這使得海王星軌道以外發現的天體數量達到了3000個。

這些新發現的天體被天文學家稱為是外海王星天體(TNO),相對於柯伊伯帶其他已知的天體,這些TNO天體都有一個奇怪的橢圓形軌道,其近日點和遠日點差距很大,對這種現象的唯一解釋,就是在海王星軌道以外存在一個體積和質量都特別巨大的天體,從而對這些外海王星天體的軌道形成了擾動,這個天體很可能就是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第九行星」。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賓夕法尼亞大學天文和物理學系教授加裡·伯恩斯坦(Gary Bernstein)說,這些新發現的天體,很可能是形成第九行星的「麵包屑」,這個黑暗的行星潛伏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正在等待科學家找到它。

在這139個新天體發現之前,科學家已經在海王星軌道外發現了多個軌道異常的天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15 TG387。該天體擁有一個極其誇張的橢圓形軌道,其近日點約為65個天文單位,而遠日點竟然達到2300個天文單位,繞太陽一周需要的時間大約是4萬年。如此誇張的橢圓形軌道,如果沒有一個海王星以外的巨大天體對其施加影響的話,無論如何是無法解釋的。這也就是科學家為何會相信第九行星存在的原因。

對於科學家來說,大量的外海王星天體,不過都是些麵包屑而已,但是既然有麵包屑,那表明必然存在著一塊巨大的蛋糕,那麼,這個蛋糕究竟在哪裡?

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如果第九行星確實存在,那麼,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質量的10倍,距離太陽約為600-1000個天文單位。在如此遙遠的宇宙深處,即使是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也幾乎無法捕捉到它反射的微弱的光線,而且考慮到它的軌道周期極其漫長,因此,要想在茫茫的宇宙空間找到它,那幾乎就是大海撈針一樣的難度。

當然,之所以我們無法找到第九大行星,更有可能是因為它本來就不存在。

支持這種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像2015 TG387這樣的外海王星天體,之所以它們的軌道特徵極其詭異,也可能不是因為「第九行星」的存在,而更可能是在遙遠的年代,一些流氓恆星或者天體貿然闖入太陽系外邊緣導致的結果,今天,這些流氓恆星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大量外海王星天體奇異軌道的存在,就是它們曾經暴力「改動」這些天體軌道的「犯罪」證據。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些新發現的139個天體,和其他的外海王星天體一樣,可能不是什麼麵包屑,因為它們本身就是麵包。相信隨著科學家持續深入的研究,第九行星之謎一定能夠最終被揭開。#NASA#

相關焦點

  • 美媒:研究表明「第九大行星」或許並不存在
    原標題:美媒:研究表明「第九大行星」或許並不存在參考消息網1月24日報導美媒稱,過去20年裡,天文學家發現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幾個遙遠天體呈現出非常奇怪的運行軌道。根據2016年發表的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結果,這幾個天體的運行軌道預示著存在一個被稱為「第九大行星」的巨大假想天體。但該天體從未被直接觀測到。最近發表在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提出了一些解釋。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竟然是黑洞?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12日消息稱,美國哈佛大學和黑洞倡議組織(BH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用於搜索太陽系外圍區域的黑洞蹤跡,並以此一次性確定理論假設中的第九大行星的真實性質。這篇日前被《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收的研究論文強調了「未來時空遺產調查」(LSST)任務對吸積耀斑的觀測能力:耀斑的存在有可能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是黑洞」提供答案。
  • 第九大行星或不存在?最新發現另有它解
    第九大行星或不存在?,太陽系中,關於一些遙遠天體奇怪的聚集軌道的解釋可能和尚未發現的「第九大行星」無關。根據這項研究,有吸引作用的引力拉動可能來自許多海王星外天體(TNOs),而不是某個單一的巨大行星。「如果你把第九大行星從模型中移除,然後讓大量的小天體在大範圍內分散,這些天體之間的共同吸引力可以輕易解釋我們在某些海王星外天體中看到的偏心軌道。」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Antranik Sefilian在一份聲明中說道,他是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博士生。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行星軌道為啥會有傾角?這可能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太陽系外側那些冰凍天體所表現出的一些怪異運動行為可能與一顆未知的「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有關係一項最新研究稱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所謂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對整個太陽系各大行星的軌道傾角都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同樣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伊莉莎白·巴裡(Elizabeth-Bailey)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她表示,這一有關第九大行星的理論現在可以被進一步拓展到對其他大行星的軌道異常提供解釋。巴裡表示:「因為我們認為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應當擁有非常大的軌道傾角,這就意味著它可能對其他天體的軌道傾角數值產生影響。這似乎符合相關觀測,支持第九大行星可能的確存在的理論。」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目前太陽系被認為的八大行星有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發現最晚的是海王星,在1846年被發現。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在對於宇宙已經進行了諸多探索的科學家,有一個謎題至今卻還在爭論——我們的太陽系,是否還有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北京時間7月2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稱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所謂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對整個太陽系各大行星的軌道傾角都造成了顯著的影響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核心提示:對「第九大行星」存在的預言讓人回想起19世紀的一段歷史:當時天文學家研究了天王星的軌道攝動,認為它一定是由外圍另一個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所導致,因此正確預言並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之所以我們的觀測數據跟科學計算存在差異,是因為有另外巨大的天體引力影響了它們的軌道運行,科學家在計算軌道的時候,並沒有將這個巨大天體的引力考慮進行,所以才造成了異常的軌道數據。通過太陽系邊緣異常天體的情況,科學家猜測,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行星,被科學家稱之為第九大行星,或者X行星。
  • 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到底存在不存在,現在科學界的分歧越來越大
    宇宙的探索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夠進展,因為我們的科學技術手段,限制著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即便是我們的太陽系,其實人類也有很大認識不足的地方,比如我們的太陽繫到底有沒有九大行星呢?近期科學家爭議越來越大,有一些科學家發表文章認為太陽系不出存在九大行星。
  • 它能幫我們找到太陽系新任「第九大行星」嗎?
    目前為止研究已持續超過兩年。雖然還未能實際觀測到質量可能是地球十倍大的「第九大行星」,但研究有了新的進展。只有當她們假設太陽系內存在「第九大行星」時,模擬結果才能很好的解釋以下現象:2015 BP519在第九大行星的重力作用下,擁有了高度傾斜的軌道面。論文第一作者貝克爾說:「相信『第九大行星』假說的人,會把這當成其存在的證據之一。但不相信假說的人很可能會認為,現在只有這一個天體的軌道是這樣的,一個特例說明不了什麼。」
  • 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微型黑洞
    像上面這樣的噩夢般的場景自然是聳人聽聞的,但不太可能。相反,可能存在於我們太陽系的黑洞呈現出一種非常不同的形狀。五年的光學引力透鏡實驗數據揭示了大量的透鏡現象。在這些事件中,前面的物體被大質量的物體放大,這使天文學家能更好地觀察後面更遠的物體。這項調查試圖探測來自遙遠恆星和星系的亮度變化。它揭示了銀河系中一個奇怪的小群體,其質量是地球的0.5到20倍。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地球確實是太陽系當中與眾不同的一顆行星,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積極地想要尋找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這些行星被稱為類地行星,如果可以發現一顆和地球環境極為相似的星球,這也就意味著在太陽系內很有可能會有其他的生命存在。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反轉,反轉,再反轉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原標題: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