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學的反思和暢想,我們在這15張桌布上一探究竟

2020-12-08 東方網

  今天(10月29日)下午,15張圓桌被擺進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主會場中央。在圓桌上,只有寥寥數支記號筆,沒有紙。會場裡,也出現了不少「新面孔」,穿著校服的年輕學生匆匆拖著行李箱對號入座。在這裡,數十名諾獎得主與青少年科學家暢所欲言,各自寫下對科學的反思和暢想。

  這是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的現場,頂尖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學者、小院士以及青創企業家分組圍坐在圓桌旁,每組14人,互換科學反思和謊誕想像。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圖/縱相新聞)

  他們首先聆聽了10位青年科學家在臺上發表的最新科研成果。如果說諾貝爾獎是給予相對成熟的科研成果一種嘉獎,那麼這些年輕科學家正在開拓的疆土有著無限可能。

  例如,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特蕾西·斯拉泰爾(Tracy Slatyer)主攻暗物質研究,經過望遠鏡的觀測和數據篩選,她的團隊看到了很有意思的現象:銀河系中充滿了巨大的「泡泡」——高能量伽馬射線,這些射線之間相距好幾光年。而通過此研究宇宙,人類或許可以知曉有關黑洞、太陽系和暗物質的歷史。

  在隨後的桌布論壇上,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有幸記錄了頂尖科學家之間的智慧互換,見證他們思考時寫下的絮語片段。

  

  

  圖/縱相新聞

  9號桌:尖銳追問「腐敗現象」

  如何進行有創造力的科學研究?新人如何面對評估體系?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牽頭,拋出了有關科學界「腐敗現象」的尖銳問題。

  他認為,年輕科學家面臨的挑戰絕不輕鬆:評估體系、職業規劃、期刊發表、尋求資金……每一項都十分艱巨。

  「科學界的貧富差距也在加大。」羅斯巴什說,實力和金錢只集中在少數資金充裕的地區和高校團隊。

  羅斯巴什說,有時團隊中會出現年輕人做了一些工作,但想法被挪用,因此得不到署名的情況。因此以何種方式鼓勵年輕科學家的加入,如何給予他們充足的資金支持,也是一個問題。

  在羅斯巴什身側,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寫下了這樣幾個問題:「新技術的角色是什麼?它們是必要的嗎?」

  榮獲2019年沃爾夫化學獎的史蒂芬·布赫瓦爾德(Stephen Buchwald)在桌布上只寫下了一個簡單的單詞:「合作」。

  

  

  14號桌:科學家被拒絕的一生

  14號桌圍坐著全場最多的中學生,儘管面孔稍顯稚嫩,他們的奇思妙想也絲毫不輸在場的成熟科學家。

  光遺傳學的創始人吉羅·麥森伯克(Gero Miesenbock)一直在解答各種年輕聲音的疑惑,一個中學生女孩輕聲問道:「我們該如何面對論文被拒的挫敗?」

  麥森伯克笑了笑回答道:「科學家的一生就一直在被拒絕。」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學生胡詩成坐在他的右手邊,今年剛上高三的她以《蠶絲衍生的高分散Ni,N共摻雜碳納米片及電催化CO2還原》課題,獲得了能源化學組一等獎。

  「我其實很喜歡在實驗室的失敗經歷,它們讓我知道接下來該往什麼方向走。」她說。

  聽聞這句話,麥森伯克在桌上寫下五個字母:TAGFY(Troubles Are Good For You),麻煩是樁好事。

  

  TAGFY(Troubles Are Good For You),麻煩是樁好事。

  「很多人現在可能無法理解,將來會明白的。」他說。

  15號桌:未來電腦可能更小更時尚

  「未來的電腦會是什麼樣的?」來自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吳煜青在桌布上寫下了小組討論的話題。

  

  射電脈衝雙星發現者、1993年諾獎獲得者約瑟夫·泰勒(Joseph Taylor Jr.)認為,它一定非常小、非常時尚,而且很便攜。

  「我們可以把電腦放到人的大腦當中去。」吉林大學化學系學生鄒佳運在總結時說,「我知道這個想法很瘋狂,但我覺得這是可以實現的。」

  他們還提到,或許可以在太空應用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必須要在很冷的空間來運算,而外太空正好具有這樣的環境。」鄒佳運說道。

  一個必須要解答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強大的計算機?他們可能造成什麼問題?

  計算機可以幫助人類解決很多問題,但它永遠也無法替代人類。就比如這位科學家,在討論人工智慧(AI)的應用領域時,仍在瞬間走神時畫下了一張笑臉。

  論壇結束後,我們看到工作人員將桌布疊好存放了起來。或許不久的將來,這其中會有創想真的成為現實,在人類歷史的博物館裡永久珍藏。

相關焦點

  • 這張桌布上的所有"菜名",你能全說出來算我輸
    齊聚上海臨港參與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他們和百餘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就基礎科研、國際合作和人類未來進行探討在青年科學家論壇這一最有特色的板塊為了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討論氛圍青年科學家們將圍坐在一起>把探討的問題寫在了桌布上!
  • 和諾獎得主做同桌 草稿紙都寫在桌布上啦?
    滿是字母、箭頭、流程圖的15張白色「草稿紙」, 進行科學靈感的碰撞、創新火花的激揚。昨天下午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所設置的特別環節。它的意義不言而喻:給中外傑出青年科學家和世界頂尖科學家搭建面對面深度互動的交流平臺。
  •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這一次讓我們飛向太陽,一探究竟
    太陽,這顆誕生在約46億年前的黃矮星,是太陽系中絕對的霸主。它的質量佔整個太陽系的99.86%。憑藉著它超大的質量和引力,控制著整個太陽系的平衡,並且給八大行星源源不斷的輸送著能量。拿我們地球來說,太陽的光和熱是孕育地球生命的基礎。陽光使得植物產生光合作用,產生出新的氧氣。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桌布上盡情揮灑靈感,今天,這群科學少年與大咖「偶像」們聊嗨了
    55位昨晚剛剛參加過「T大會」的科學少年,今早又迫不及待地走進了平等的對話桌。如果說昨天他們還是坐在臺下聽講的學生,那麼今天他們就是與院士圍桌而坐、平等對話的人,主辦方鼓勵他們隨時在桌布上寫下在對話中的所思、所想、所得,而越開越「滿」的桌布也印證了這是一批活潑、向上、充滿蓬勃朝氣的「八九點鐘的太陽」。
  • 來科航路學校這堂課上一探究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通訊員 紀豔冰)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The future life.」那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是怎麼樣子的呢?這節課就來探討一下未來的生活。  在張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大膽暢想,踴躍發言。在未來的生活中,工作會有哪些呢?「cook」,「pilot」,「super policeman」······生活環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半張桌布見家風 周秉宜向紀念館贈送周總理生前物品
    周秉宜(中)贈送周總理生前物品  昨天上午,周恩來侄女周秉宜將當年鄧穎超送給她的半張塑料桌布,贈給紹興周恩來紀念館。這半張桌布,今年73歲的周秉宜已珍藏了43年。  半透明的底色,湖藍和白色的碎花,保存基本完好的半張塑料桌布,雖已發黃,用手一摸,還有些柔軟。  「這塊塑料桌布是伯父和伯母於1962年至1967年間用過的物品。我是學美術的,對色彩比較敏感,因此對這塊漂亮的桌布印象深刻。1967年後,西花廳的餐桌上換了另一塊塑料桌布,伯母就將這塊桌布收了起來。」周秉宜說。
  • 母雞從不下蛋,老農想宰殺一探究竟,打開蛋愣住了
    母雞從不下蛋,老農想宰殺一探究竟,打開蛋愣住了最近老張家的母雞整天咯咯亂叫,滿院子溜達就是遲遲不見下蛋。張老漢午休的時候,母雞更是叫的異常歡快,上下撲騰,搞得整個後院烏煙瘴氣,雞飛狗跳。張老漢越想越氣,人上了年紀,卻連午睡都休息不好!被一隻母雞欺負!這算啥?張老漢今年六十多歲了,身體非常棒,吃嘛嘛香的,老伴最近去城裡女兒家了,沒有老伴天天在耳邊聒噪,張老漢別提有多開心了!後院餵了十幾隻家禽,張老漢每天起床喂喂家禽,沒事出去打溜,別提過得多開心了。但是好景不長,自己的一隻老母雞卻突然變得非常奇怪,每天咯咯亂叫,滿院子亂跑,一連幾日不下一個蛋。
  • 上觀小獅子帶你品嘗「智慧大餐」:科學家們在桌布上寫了啥
    趕緊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包括41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0位圖靈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菲爾茲獎等獲得者在內的共61位世界頂尖科學家齊聚東海之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上海中心也正式設立,會上還向全球發布了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社區方案。
  • 老式桌布趕緊扔,今年這幾款桌布徹底火了,好看易擦不髒桌
    防油防水桌布 免洗長方形臺布桌墊現代家居生活中的必備搭配,精美蕾絲設計精做工,讓家居環境看上去更加的簡潔,棉麻作風,各種作風都能駕馭。一次性防水高級餐桌布 20張裝居家必備不起球不縮水的造型製成的桌布,精簡的不掉色樣式,點綴上新穎的時尚款式,完美締造清新質感。
  • 四張桌布上後浪激蕩:在生活中發現問題,用跨學科思維造飛機
    黃浦江畔,4張桌布,4位院士,55位來自全國的「小科學家」,一同上了別開生面的一堂科學互動課。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進入第三天,也迎來本屆論壇最受期待的一個環節——桌布討論。按照往屆慣例,從全中國選拔出的55名15-19歲的「小科學家」會分組參與討論,並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桌布上,因此這個環節也被稱為「桌布論壇」。
  • 這些鋪滿科學的「桌布」,你能看懂幾張?
    就在今天上午世界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舉行備受矚目的桌布論壇再度亮相55位年齡在15-18歲來自全國17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科學少年們與四位「爺爺級」院士圍桌而坐用共同的「科學語言」探討科學熱點四張方桌、四塊白布、幾十隻黑色墨水筆。
  • 三次「華山論劍」,如何做到一浪更比一浪「絕」
    當時,論壇尾聲部分的「桌布論壇」成為互動氣氛的高潮,頂尖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就人類的共同命運在桌布上寫下各自見解,科學少年在旁觀看。到了第二屆,科學少年作為「桌布論壇」上的清新力量受到了更多關注。15歲的談方琳同學年齡最小,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參會,並用英語自如與諾獎得主交流。
  • 用桌布改造家,這種便宜美事還在等什麼?
    現在家裡都喜歡在餐桌啊茶几啊上面鋪塊桌布,一是能夠保護桌面的乾淨,畢竟桌布髒了還可以洗,桌子髒了可就只能換了;二是能夠起到裝飾空間的作用,看著美美的桌布,自己的心情都能變得美美噠~就算是租房也沒關係,一塊合適的桌布能夠帶來一絲溫馨,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 什麼樣的桌布好 桌布希麼材質的好
    桌布是鋪在桌面上做裝飾或保護用的布或類似布的片狀物,通常用於保護桌面,避免油汙、磨損、燙傷家具表面。而很多人人的家中都沒有用到桌布,也不喜歡使用桌布,但是鋪上桌布確實能夠讓餐廳有不一樣的情調,也能夠起到保護桌面的效果。而我們在選擇餐桌布的時候,應該選擇什麼材質的桌布比較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餐廳裝修我們常見的軟玻璃桌布選購技巧和該如何選購的注意事項介紹
    餐廳裝修我們常見的軟玻璃桌布選購技巧和該如何選購的注意事項介紹 軟玻璃桌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和很多的家庭我們最常見到的,現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軟玻璃桌布、軟玻璃桌墊、軟玻璃門帘等等產品。其中被使用的最廣泛一種類型則是軟玻璃桌布,餐館、食堂、家中裝修,我們都可以看到軟玻璃桌布的影子。餐廳裝修常見的軟玻璃桌布選購技巧和該如何選購的注意事項介紹。
  • 「愛心紅桌布」就在一飯一蔬之間
    那飄揚的「愛心紅桌布」,詮釋著愛心城市的品質,也刷新了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 吃一頓飯就能幫助「地貧兒」,做公益就是這麼簡單。昨日下午,以「愛心紅桌布」為主題的大型公益活動,在深圳市少年宮正式拉開帷幕。九月份,在深圳如果你無意間走進一家餐廳,看到上面鋪著紅桌布,你一定會好奇,這個鋪著紅桌布的餐桌會有什麼特別嗎?
  • 桌布對於我們的意義,僅僅是擺拍嗎?
    或許有些人家裡的桌子本來就好看,不用遮醜,但鋪塊兒桌布就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就餐氛圍。並且桌布便於更換,特別適合追求時尚的「善變」年輕人。當然當下最流行的就屬於布藝餐桌布,但是應該如何清洗布藝餐布呢?今天我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布藝餐布怎麼清洗?1.
  • 星城科學講堂 | 科學少年未來說 邀你共同暢想科技未來!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機、腦機接口、新型材料、未來食品……截癱的少年可以用意念踢球,一臺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分解一個300位的大數只需一秒(一臺萬億次的傳統計算機大概需要15萬年),電子皮膚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人與環境之間的溝通,動物體內可以培育人類器官……每一個代表著未來的關鍵詞背後,是人類發展了幾千年的科學科技文明成果,是難以計量的艱深複雜的科學原理。
  • 我要月亮:精彩的人文暢想普及月球知識,夢幻插畫發散孩子思維
    《我要月亮》繪本由義大利人文、科學領域的專業作者共同撰寫,安德列·瓦倫特曾獲義大利兒童文學界久負盛名的「安徒生獎」教育類圖書獎、年度插畫作者獎,在《我要月亮》繪本中以月亮為主題創作了三篇童話故事:可愛有趣的寓言故事--奶酪月亮、充滿童話色彩而又專業的行星介紹--不一樣的行星、月球居民對地球的「一探究竟」--地球上的月球居民。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科學啟航 能量巨浪,科學營我們雲上見
    ,開展20小時的「浸泡式」實驗論能道源,遠瞻能源未來結題匯報,在博士林掛上心願牌【2019科學營回顧視頻】2020年的夏天,通往能源魔法世界的9站臺即將再次開啟。不懼疫情阻隔,今年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將依託線上網絡平臺與大家見面,各種活動精彩紛呈!8月24日至8月28日,我們與你天天見,讓你每天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