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造」黑科技正走近你我身邊

2020-12-05 南報網

2020-06-15 07:00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尖峰時段如何做到不堵車?網約車如何管理?智慧醫療帶來哪些便利?這些「南京造」的黑科技產品已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智能。

「南京造」黑科技正走近你我身邊

「智慧眼」查線路「跋山涉水」  

南報網訊 2020南京創新周將於6月22日—26日線上舉行,一批世界前沿的黑科技產品將集中亮相。6月12日,南京創新周組委會組織媒體探秘南京創新企業。尖峰時段如何做到不堵車?網約車如何管理?智慧醫療帶來哪些便利?這些「南京造」的黑科技產品已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智能。 

智能城市交通綠波帶讓你「一路綠燈」

探訪企業:中設設計集團 

救護車運送病人,消防車執行任務,要是一路綠燈暢通,無疑會節約大量寶貴時間。位於秦淮區白下高新區的中設設計集團讓這一場景變成現實。 

集團展示中心的「城市智能交通演示及測試平臺」沙盤上,公交車模型正在模擬的市中心行駛,令人稱奇的是,只要公交車到達路口,信號燈就提前自動轉成綠燈,讓公交車暢行無阻,確保公交車通行效率達到最高。

集團智能交通研發中心負責人徐海潮介紹,「一路綠燈」背後的秘密就是他們設計研發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目前,在南京河西大街、江東中路等多條道路上已經藉助該系統設置「綠波帶」,一般來說,只要車輛時速保持在五六十公裡,就能享受到一路綠燈,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集團科技處副主任徐兵告訴記者,集團每年投入5000多萬元用於研發,已經開發了水環境處理、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高科技產品。今年南京創新周期間,集團將展示已在南京應用的「營運小客車管理系統」,這一產品為現有網約車提供監管服務,確保運營安全。

普通監控裝「智慧眼」,山區輸電線巡查不用煩

探訪企業:南京江行聯加智能雲科技有限公司

江行智能位於玄武徐莊軟體園,是一家邊緣計算技術與服務提供商,通過對海量物聯網設備和數據進行管理、分析處理,幫助企業提升效率,目前主要應用落地在電力、新能源和工業電池等領域。 

記者現場看到一款看似平平無奇的攝像頭。公司工程項目經理鄒凱介紹,這款名叫「泛在智慧眼」的產品搭載了邊緣計算核心板JX EdgeBase,具備在邊緣側對輸電通道進行異常識別和遠程告警功能,通過圖像識別算法識別導線異物、煙霧山火、附近存在施工機械、附近存在吊車、附近存在吊塔等異常情況,並實時將告警信息回傳至後臺和移動端。

以往巡查山區電線需要人力跋山涉水,如今有了「泛在智慧眼」,巡檢人員不用去現場便可及時發現問題。同時,「泛在智慧眼」在零上40℃、零下70℃的極端室外環境下也能穩定續航。去年7月,這款產品在甘肅等地得到應用,只需在原有普通監控中加載智慧系統,就能實現「智慧眼」所有功能。

不用戴眼鏡,手術室能看3D「大片」 

探訪企業:南京巨鯊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醫學領域中,數字X光片、核磁共振成像和斷層掃描影像的細微灰度變化都會傳遞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高解析度、高灰階度、高亮度、一致性和穩定性等特殊要求使得醫用顯示器躋身高端醫療器械行列。 

在鼓樓高新區的南京巨鯊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彩色灰階自適應技術這一國際專利打破了技術壁壘,保證灰階和彩色影像同時正確顯示,確保診斷的準確性。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今年南京創新周期間將展示的報告審核專家及顯示系統C620。這臺顯示器十分智能,不僅屏幕亮度能隨著周圍光線自動調整,而且屏幕上能同時觀看多個CT報告片,方便醫生對患者的前後期恢復狀況進行對比,而且屏幕下方還有多個智能按鈕,比如聚光燈,可以讓屏幕上某個部位聚光,清晰看出CT報告膠片的病灶位置,又如圖片燈,可以讓病人自帶的檢查膠片清晰顯示在屏幕上。

醫用裸眼3D也是南京巨鯊的「秘密武器」。以往技術中,醫生需佩戴3D眼鏡,才能在3D顯示器上看到立體的手術畫面。然而一臺手術往往持續數小時,3D眼鏡戴久了不光會頭暈,更容易起霧,極易造成視覺疲勞,增加醫生誤判風險。「裸眼3D」技術通過全球領先的3D算法,播放的手術畫面極具立體感,讓人如同身臨其境。醫生不用戴眼鏡,也能看到高清立體的3D畫質,也可方便多地專家集中遠程會診。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慶

相關焦點

  • 三大關鍵詞,走近萊德燃氣智造產業園
    三大關鍵詞,走近萊德燃氣智造產業園 2020-03-26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近科學|帝企鵝的眼睛有多黑?呆萌自拍告訴你
    大家好,今天走近極地要聊聊「自拍賣萌誰不會?」故事是這樣的,近日,科研人員在南極的澳大利亞莫森站設置鏡頭,拍攝一群企鵝的生活狀態。本來鏡頭放得好好的,一直充滿好奇的企鵝被吸引了,上前查看時將攝像機撞翻了,於是鏡頭只能拍攝到一片藍天……故事當然不會到這裡就結束了,剛巧它的一個同伴路過,於是它們倆爭相玩起了自拍也讓我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到了帝企鵝黝黑的眼睛——黑不溜秋的,黑到距離稍微遠點都看不清了的那種
  • 南京擬造1500噸鄭和寶船 將成世界最大木質帆船
    「我先不說它的具體數據。但我可以告訴你們,寶船上的一根釘子就長2.5米。」趙志剛語氣很興奮,在他的眼中,即將開始建造的鄭和寶船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水上宮殿。  「總長71.1米、船寬14.05米、滿載吃水4.3米、排水量1500噸,主桅杆高38米,配備兩臺600匹馬力柴油機組,航速不小於11節(約20公裡/小時),機帆並用最大航速不小於13節。」
  • 【奮進科學城】透明鍵盤、人工軟骨…這些石墨烯「黑科技」你造麼 ?
    但其實,它正走進我們的生活在今年智博會上,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重慶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受邀入駐禮嘉智慧公園「智造重鎮」專題展館。其展示的石墨烯超級電容和石墨烯柔性透明鍵盤吸睛十足。它憑什麼吸睛,有哪些亮點?
  • 2020南京創新周即將啟幕 「黑科技」讓生活更智慧
    2020南京創新周將在6月22日至6月26日舉辦,此次創新周以「讀懂城市創新」為主題,聚焦行業黑科技,展望科技新未來。目前南京的相關企業在交通、生產巡檢、智慧醫療方面解鎖了新的「黑科技」,為城市帶來了新的生活智慧。
  • 「看得見」大腦思維 黑科技顯微鏡將亮相南京創新周
    2019-05-31 08:12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在南京超維景生物科技的實驗室裡,每隻小鼠都不得不向科研人員「敞開心扉」。 北大院士牽頭研發黑科技顯微鏡將亮相南京創新周「看得見」大腦思維 「讀得懂」小鼠心思
  • 《走近科學》停播:中國少年童年陰影終結了
    「從前他錄製時總坐在一間沒開燈的房間的門前,每次他講得氣氛很詭異的時候,我都不敢看那個漆黑的房間、也希望他不要背對著那個房間……「(@小斑3366)「還在小學的時候,那段時間的走近科學超可怕的,看完被嚇得做噩夢發燒了。
  • 開播21年《走近科學》終結局,那些「童年陰影」你還記得嗎?
    隨便點開一集,都是這樣的畫風:但當你認(chan)真(dou)地看到最後,總是會有種被騙的感覺。就像網友所說:「開頭懸疑片,中間恐怖片,結尾喜劇片」。比起科普,《走近科學》更像一檔融合懸疑、驚悚、恐怖、搞笑的系列劇。簡直堪稱央視版1818黃金眼。
  • 把我從小嚇到大的《走近科學》停播了!捨不得
    放假前的最後一天,9月30日,一位大V @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上稱:「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此時此刻,應該說點什麼呢?百感交集」。
  • 《走近科學》停播了
    當國人還沉浸在國慶大閱兵展示的尖端軍事科技時,央視老牌科學電視節目《走近科學》從10月起將停播的消息,即便在科學傳播圈子裡,也顯得波瀾不驚。說實話,出國後我已多年沒看這檔節目了,不過作為當年央視科學類節目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節目,其停播還是具有某種符號意義。
  • 科技「戰疫」,南京企業展露「創新力量」
    捐贈「拳頭產品」,「南京智造」馳援武漢  天加環境科技公司捐贈設備運往武漢  1月30日下午,位於溧水經濟開發區的A.O.史密斯(中國)環境電器全球超級產研基地生產車間裡一片繁忙,30多位工人正緊張生產有過濾病毒能力的空氣淨化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該公司第一時間捐贈一批空氣淨化器,送往武漢同濟醫院。
  • 張騰嶽:《走近科學》就不是為那些看原版Discovery的人準備的
    2011年4月22日,南京,市民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通過觸摸地核模型,參觀者能直觀地感受地心的溫度和跳動,了解神秘的地球。
  • 楚門的故事正成為你我之間的預言和夢魘!
    而唯一告訴你這個真相的人,是你的初戀女友,她在海邊告訴你,你正生活在謊言之中,在你們親熱的初吻之後,他被克裡斯多夫的電視團隊強行帶走,十年間渺無音訊,我看到你的女友在你逃出攝影棚時的欣喜和雀躍,我看到多少年來你一直在搜集各種畫報上女孩的照片,把她們的眼睛、眉毛、鼻子、耳朵、酒窩撕下來,拼湊成你心目中愛的形象,這或許是你最後進行逃亡和遠行的最大動機,但當你們再次相遇時
  • 超威兩大黑科技新品驚豔亮相,引爆南京展!
    10月28日,由超威電池冠名的第38屆中國江蘇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及零配件交易會於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超威本次展會隆重亮相兩大新品——超威黑金第五代高能量電池和超威勁恆鋰電池,同時超威展臺還展出了諸多的超威最新科技成果,無一不代表了行業的頂尖技術。
  • 4本末世技術流爽文:迎來黑科技進化時代,造宇宙飛船逃離地球!
    4本末世技術流爽文:迎來黑科技進化時代,造宇宙飛船逃離地球!大家好,歡迎來到香樟說影視,小編發現有好多朋友都喜歡看爽文,尤其是末世爽文,主角一路虐渣,看起來特別爽。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的是4本末世技術流爽文:迎來黑科技進化時代,造宇宙飛船逃離地球。看起來吧!第一本:《星球逃亡》——愛打鬥地主簡介:末世降臨,地球偏離公轉軌道,逐漸飛出太陽系。隕石雨撞擊地球,神秘物質引起地球物種進化,人類迎來黑科技進化時代。
  • 《走近科學》停播,它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你隨便抓十個普通人問,說到科普你會想起什麼,我覺得有五個人會講《走近科學》吧。」知名科普人、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它啟發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有這樣的價值。」
  • 蘇寧世茂璀璨雲著|黑科技來襲,打造震撼的互動體驗
    不像售樓處,更像一個高級體驗的科技藝術館售樓處的內部就像一個充滿黑科技的「黑匣子」,黑科技來襲,結合大的顯示屏超級震撼,周邊的每條道路、每件配套都展示的清清楚楚,「這樣智能化的沙盤還是頭一次見,不愧是黑科技」,旁邊的看房人議論。
  • 【口袋黑科技】教你怎樣進入神奇寶貝世界!
    口袋黑科技是一個集科普、娛樂、腦洞於一體的科普欄目,歡迎對科技感興趣的小夥伴來稿(jsezzh@126.com)分享自己發現的」黑科技「以及非凡遠見
  • 停播一年後,我覺得《走近科學》並沒那麼爛
    如果你經歷過本世紀第一個10年,一定有過類似的經歷。 2006年的某天,你父親正仰在沙發上,手握遙控器看著《喬家大院》。而你卻坐在書桌前,焦慮地玩著橡皮,每隔一小會兒就要看次鬧鐘。 這時,鄰居家小孩來找你玩遊戲王。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國慶前夕,微博認證用戶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的張勁碩首先發消息稱《走近科學》即將停播,而後這一信息不脛而走,眾多網絡科普達人隨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也在朋友圈和微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要和《走近科學》說再見了!曾經有那麼一段,因為收視率主導,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以偽科學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