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到了8月24日,在1966年的這一天,老捨去世,老舍呢算是北京人最熱愛的作家,用北京話寫作的兩位比較大的作家就是老舍和王朔,當然了老舍的文學地位還是比王朔要高的,老舍是完全可以進入文學殿堂的大師級人物。
大家知道民國時期因為剛剛開放,所有留學回來的人都牛極了,開派對的時候都得說英文,談到文學的時候要說法語,談到哲學的時候還得蹦兩句德語詞出來,冰心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諷刺這些人,名字叫《太太的客廳》,就是諷刺以林徽因為中心的這一大批人。
在林徽因家裡,每天說著英文說著法語,他們甚至還建議過改革中文,因為那個時候老是思考一個問題,說中國為什麼落後,中國為什麼若,中國為什麼窮,那很多人乾脆就賴到中文上了,就是因為我們這文字不對,我們這文字記不住,難以普及,這非常麻煩,你看人家26字母就記住了,咱一萬多個漢字記不住,甚至在這些海歸們建議放棄中文,改用拼音文字,用拼音文字代替中文我們就富裕了,但是沒辦法中國在那種情況下,大家都在摸索中國去哪裡。
但是在這些牛哄哄的海歸中間,老舍我覺得就是最有水平,老舍自己就是大海龜,海歸大部分是在外國留了學,就回來了,人家老舍在英國還教過書教過五年書,然後自己閱讀了大量的作品,回來以後,回來以後他寫的作品裡沒有帶任何「費厄潑賴」了。
海歸們特別看不起土鱉呀,就比如說看不起沈從文先生,曾經在西南聯大的一次會上海歸們的指責沈從文到什麼程度,說陳寅恪先生拿四百塊大洋,我覺得應該,我劉文典拿二百塊大洋應該,沈從文我覺得二十塊就夠了,老舍呢他的作品我們大家是太熟悉了。
就像這個《茶館》,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演出時間最長久的最經典的話劇,包括他的其他作品,\,龍鬚溝\。寫得也非常的好,充滿了北京南城的那種氣息,寫的就是說這新中國來了,政府多麼好,然後那個南城的龍鬚溝給填了,成了美麗的地方,龍鬚溝兩邊是什麼地方啊,右邊就是西邊,八大胡同,這邊鏢局坊,後來變成了火車站,所以老舍的作品真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