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一種感覺。「醫生啊,快點救救我!這個癢起來真的是要人命啊!」這是前幾天,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專家門診主任醫師陶承軍接診一位病人時發生的一幕。
全身劇癢起源於情緒緊張
60歲的黃女士患皮膚病快3年了,身上密布黃豆般大小的血疹,唯一沒有出現的是在背部,那是手碰不到的地方。在排除了幾個常見的生理性致病因後,陶承軍判斷黃女士得了結節性痒疹——這個病和患者的精神因素相關,是一種精神性皮膚病。仔細詢問後才知,黃女士因為38歲的大女兒不談對象,每天吃不好,睡不香。陶承軍告訴黃女士,這就是引起病症的關鍵因素,強烈的情緒精神因素會造成體內組胺等致癢因子釋放增多而導致皮膚發癢。
結節性痒疹是一種以劇癢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四肢身側及手足背部。一般結節性痒疹對皮膚損害特別嚴重,患者一抓就會破,破了之後結痂,反反覆覆。「雖然結節性痒疹屬於皮膚病,但如果按常規皮膚病治療的話,效果不會太明顯,依然會反反覆覆。」河北以嶺醫院風溼免疫一科主任蔣富斌指出,目前對於結節性痒疹建議採用中西醫治療方法相結合,並使用個體化治療方案。
很多皮膚病都和心理有關
陶承軍介紹,結節性痒疹的病因目前在醫學界尚無定論,但普遍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也和人的心理和情緒有關。大多數痒疹患者皮膚的敏感性較一般人高,部分還伴有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哮喘等其他的過敏症。
解放軍第904醫院皮膚科主任戚建明介紹,有權威數據顯示,三成左右的皮膚病患者需考慮情緒和精神因素,才能得到有效治療。由於精神壓力大,門診上常現千奇百怪的精神性皮膚病,如拔毛癖、咬甲癖、神經症性表皮剝脫、結節性痒疹、神經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等,都與心理健康有著不小聯繫。
自我心理治療必不可少
怎樣才能消除呢?陶承軍建議,當不慎患上了這類疾病時,「心病還須心藥治」,除了接受藥物治療外,自我心理治療也至關重要。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慢慢調控自己的情緒。
蔣富斌強調,科學的飲食習慣對疾病的治療有促進的作用,胡亂飲食有可能導致結節性痒疹的病情加重,因此平時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