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陝西西安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報導,一位年僅23歲的年輕女子因長期熬夜導致心臟驟停3天,但三天後竟然奇蹟恢復!
「不到很晚沒法上床睡覺」
「睡前必須刷一遍社交軟體」
這樣的夜貓子狀態在越來越多人的生活中出現。究其原因,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節奏快,時間都給了工作和應酬,個人時光被嚴重壓縮,一到晚上就希望「變本加厲」地找回。
其實,你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了「晚睡強迫症」。
六成人晚上「捨不得」入睡
對很多人來說,熬夜似乎已經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總之,身體似乎都在不由自主地等著一個鐘點,確認已經勞累到「忍無可忍」,甚至深夜了,才會戀戀不捨地進入夢鄉。
每次看到熬夜N+1種危害,你都下定決心要提早投奔床鋪;每次看到某某猝死的新聞,你都心驚膽戰,然後立志「明天一定不再熬夜」......最終,你的這些「雄心壯志」都停留在了「想」的階段。
晚睡症狀,你中了幾條?
晚上時間寶貴,想一個人靜靜,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溜走;
白天辛苦工作,沒時間敷面膜,晚上好好美一下子;
和娛樂活動漸行漸遠,沉迷於追劇、看比賽不亦樂乎;
情感交流匱乏,晚上社交軟體一併襲來,你言我語忙不停;
捧著手機刷微博、刷朋友圈,新奇好玩全都收下。
如果上述症狀在你的生活中頻頻出現,那麼你很可能已經患上了當今的「流行病」——晚睡強迫症。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上類似於拖延症。
心理專家指出,患有晚睡強迫症的人性格中容易有拖延的一面,不自覺地在工作、學習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風氣,不到最後一刻不完成任務,面對壓力成「拖"的解決辦法,此外還有過於執著、敏感的心理。如果這些長期存在就會構成亞健康的人格特徵。
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2014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手機、平板電腦成為國人的最佳「床伴」。
十大職業中,睡眠指數得分從高到低排名依次是公務員、銷售、金融從業者、藍領、教師、廣告/公關人、企業高管、醫務人員、IT從業者、媒體人。各職業的睡眠指數得分都有所上升,但媒體人連續兩年睡眠指數得分墊底。
長期缺覺留給你7個健康惡果
長時間晚睡,不僅會摧毀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機能,帶來黑眼圈、偏頭痛、憔悴、萎靡不振等健康隱患,還會讓人逐漸養成「夜貓」病,白天哈欠連天,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長期晚睡究竟有多傷身?
耳聾耳鳴
睡眠不足易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傷害聽力,長期熬夜可能導致耳聾。
肥胖
熬夜的人經常吃「夜宵」,不但難消化,隔日早晨還會食欲不振,造成營養不均衡,引起肥胖。
皮膚受損
皮膚在晚10-11點進入保養狀態,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就會失調,使皮膚乾燥、彈性差、晦暗無光,出現暗瘡、粉刺、黑斑等問題。
記憶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腸胃危機
人的胃黏膜上皮細胞平均2一-3天就要更新一次,並且一般是在夜間進行的。如果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休息,會影響其修復過程。同時,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
免疫力下降
經常處於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跟著下降,感冒、過敏等就會不期而至地找到你頭上。
心臟病風險
長期「黑白顛倒」的人,不僅脾氣會變壞,內臟也得不到及時調整,使心臟病的患病機率升高。
2招心理牌,甩掉晚睡的糾纏
如果你不是非熬夜不可的話,最好趕緊脫離「晚睡族」這個隊伍;如果你曾經試圖改變未果,那很可能是方法不對。建議晚睡族試試以下心理招數。
給自己心理做暗示
必須明確晚上是休息的時間,當大腦告訴你不能睡時,告訴自己:不能被這種思想和意識掌控,我已經很困了,應該馬上睡覺。
嘗試轉移下注意力
睡前強制自己關上手機、電腦,閉上眼睛,讓腦袋處於空白狀態。如果很難做到,可以選擇特定的行為取代強迫性晚睡的行為。建議的行為方式包括:洗漱、做面膜、泡腳,睡前洗熱水澡等。
睡前一小時,6句安眠口訣
睡覺是一項技術活,睡前一小時做什麼,直接關乎你是否能夠一夜酣睡到天亮,不妨做完以下幾件事。
關閉電子產品
睡前一小時應先把電子產品關閉。研究顯示,睡前玩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能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22%。褪黑激素減少會造成生物鐘混亂,引起失眠。
計劃明天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在入睡前會想著明天要做的事情,導致自己焦慮不安。建議每天睡前把次日要做的事情在筆記本上做一個簡單的整理規劃,了卻「心事」再上床睡覺。
準備好第二天的衣服
不少人上床後會反覆琢磨第二天自己要穿啥,從而影響睡眠。如果每天睡前打開衣櫃,利用充足的時間為自己第二天的衣著做好「規劃」,可以省掉很多糾結。
熱水泡泡腳
熱水泡腳可加速腳部血液循環,使更多血液流向下肢的末梢血管,並使大腦血流量相對減少,使人產生睏倦感。需注意的是,泡腳水的溫度以40°C左右為宜。
聽輕柔音樂
當耳朵接收到有規律的音樂節奏傳送到腦部,腦電波頻率會隨之與該刺激產生互引作用。這些身體與腦部的互引作用會使心靈放鬆平靜,從而促進睡眠。
創造黑暗的睡眠環境
研究顯示,在完全黑暗的環境裡入睡,能對褪黑激素的分泌產生影響,從而提升睡眠質量,改善情緒並增強活力。睡前應關掉小夜燈、拉好窗簾,為自己營造一個回歸自然的「黑
實用助眠操,一覺到天亮
可以試著做一些簡單易學的自我放鬆運動,讓身體感到適當疲憊,從而幫助睡眠。
頭部:分別皺緊眉頭、鼻子,閉緊雙眼,各保持10秒鐘後放鬆。
肩膀:繃緊肩膀,讓肩膀高高抬起,似乎要碰到自己的耳朵。
手臂:將兩側小臂彎起來,放在身體兩側,靠近肩膀,然後整個手臂一起用力緊繃。
腹部:儘量收緊腹部,好像別人要向你腹部打來一拳,你在收腹躲避,保持收腹10秒鐘。
腿部:繃緊大腿和臀部,在兩膝蓋間夾一枚硬幣,並將腿伸直上抬。
腳部:將腳趾慢慢向下彎曲,仿佛用力抓地,保持10秒鐘後,將腳趾慢慢向上張開,腳和腳踝不動,然後放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小練習的間隔時間均是10秒鐘,可根據自身情況在睡前選擇1~2種,有睡意後即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