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癌症就是面臨死亡?患了這3種癌症,已算是幸運

2020-12-02 騰訊網

眾所周知,癌症的危害程度高,在癌症的影響下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症狀,因此平時需要加強防範意識,通過合理的方式降低癌症的患病率,這樣才能避免癌症入侵之後威脅健康。那麼,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嗎?

一般情況下會通過患者五年生存率來判斷癌症治療的情況,部分惡化程度較低的癌症通過早期治療控制,可能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因此發現癌症不能夠掉以輕心或者馬上放棄治療,需要通過合理方式控制病情發展。

出現哪些癌症算是比較幸運的?

1、乳腺癌

臨床上有部分癌症如果可以在早期發現並採取治療措施,對疾病的控制大有幫助,才能防止疾病持續惡化威脅健康。如果出現了乳腺癌可以及時幹預,往往可以降低疾病帶來的風險,一般在乳腺癌早期及時治療,通過根治性手術進行改善,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相比其他惡化程度較高的癌症來說出現這種癌症算是比較幸運的,但是如果疾病沒有及時察覺,發展到了晚期,已經有癌細胞轉移,擴散等情況,可能治療難度就會增大許多。

2、甲狀腺癌

出現甲狀腺癌算是比較幸運的,部分甲狀腺癌通過治療的方式甚至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因此留意到甲狀腺癌的信號可以儘早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除病灶,結合其他的方法鞏固治療,這樣局部的病變得到控制,往往可以防止病情嚴重,這也是比較容易治癒的一種癌症。因此出現甲狀腺癌算是比較幸運的,不容易轉移或者擴散增加治療難度。

3、鼻咽癌

在癌症威脅健康的過程中會導致患者的壽命縮短,然而,部分癌症的出現不需要太過擔心,只要及時幹預並採取治療措施,可以防止病情嚴重。例如常見的鼻咽癌就不像其他惡化程度較高的癌症一樣很難治癒,因此,發現了鼻咽癌的信號需要馬上採取改善措施。

通過合理的治療幹預,這樣局部的癌變得到控制,鼻咽癌帶來的影響減輕,才能防止患者的壽命縮短。因此,出現鼻咽癌算是比較幸運的,如果早期就可以發現並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可以降低疾病風險,防止癌變持續危害健康。

由此可見,有部分癌症確實比較容易治療,患者五年的生存率非常高。但是,需要建立在早期就及時發現並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的前提下,否則疾病繼續發展也有可能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出現乳腺癌,甲狀腺癌,鼻咽癌等惡化程度較低的癌症也要引起重視,及時採取治療措施,這樣才能防止病情繼續發展威脅健康。

相關焦點

  • 大象為什麼很少患癌症
    【《今日美國報》10月8日報導】題:科學家發現大象很少患癌症的原因    根據我們對癌症的認識,大象應該很容易患上癌症。    癌症是一種老年疾病,而大象能活到70歲。在如此長的一生中,大象增重很多———從200磅(約90.7千克)的幼象迅速長至12000磅的大傢伙。
  • 這類腫瘤患者日後患「第二癌症」機率較高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霍奇金淋巴瘤已成為可治癒性的腫瘤。然而,大量長期隨診結果卻顯示,倖存者日後患其他癌症的風險會增加,但研究人員對這種風險的增加程度以及具體類型尚不清楚。而現在,一項新研究給出答案,證實兒童霍奇金淋巴瘤倖存者多年後面臨發展各種類型實體瘤的風險增加。而其中一些患者的風險特別高。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陸修遠(大阪大學免疫科學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最新病例報告顯示,患有宮頸癌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其體內的癌細胞通過嬰兒初啼時吸入的羊水進入了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患上了肺癌。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此類癌症轉移現象。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的時候,腫瘤標誌物出現異常也有可能是身體的細胞受到了某種外界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種應激性反應,並不代表細胞發生了惡變。所以,有的癌症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可能沒有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即使如此,醫生也需要通過腫瘤標誌物的檢測結果來幫助患者判斷病情,監測治療效果、了解預後和復發的情況。所以,腫瘤標誌物的檢查項目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有癌症家族遺傳史和中老年人都應該定期檢測腫瘤標誌物,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態。
  • 我國每分鐘6人被診斷為癌症 中國人一生患癌症概率22%
    &nbsp&nbsp&nbsp&nbsp惡性腫瘤通常被人們稱為癌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專家介紹說,目前我國平均每天確診8550名癌症患者,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平均10秒鐘就有一人確診。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按照人均期望壽命計算,中國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為22%。北京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
  • 每一個人都會患癌症?謠言,關於癌症的7個真相要了解清楚
    現在是談癌色變的時代,不管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上癌症。但網上關於癌症的流言蜚語有很多,如不吃飯能餓死癌細胞、吃糖會加快癌症發展速度等,其實有很多說法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導致人們出現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關於癌症的真相有哪些?
  • 生物鐘被打亂,小心患癌症
    晝夜顛倒的夜貓子們注意了,長期在生物鐘被打亂的狀態裡,患癌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生物節律(Circadian)來源於拉丁文,意思是「about a day」(大約一天)。經過在地球上億萬年的進化,人的內源性日節律——也就是生物鐘——和地球自轉周期同步,大約為24小時。生物鐘能夠追蹤時間變化並對環境產生「預知性」反應。
  • 三分之一的年輕癌症倖存者45歲之前會患重疾!
    數據分析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年輕癌症倖存者45歲之前會患重疾,其任何原因死亡的風險幾乎高出同年齡段普通人群將近6倍。青少年和年輕成年癌症倖存者有患晚期慢性疾病和早逝的風險。 長期隨訪、定期篩查十分必要。
  • 這6種癌症會遺傳!家裡有親人患這種癌,你就要當心啦!
    或許你會發現這樣的現象 在某些家庭中有一人患癌症 其他家庭成員可能也會患上這個癌症 就像病毒感冒一樣一個傳染一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癌症真的會傳染嗎?
  •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有望預測哪些人更容易患癌症
    有些人更容易患癌症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暴露在低水平的致癌物質 (促進癌症形成的物質或輻射) 環境中。比如,最常見的一種致癌物是苯並芘(benzopyrene),這是一種普遍存在於火爐 (如燒木頭的爐子) 產生的煙霧、廢氣以及烤肉和魚中的化學汙染物。苯並芘的一種活性成分 BPDE,會直接破壞 DNA 序列,形成加合物,進而促進致癌突變。
  • 癌症的「幫兇」被揪出,患上癌症的人,通常都有四個共同點!
    我之前身體非常健康啊,一點症狀都沒有,怎麼最近有點不舒服,就成了癌症晚期呢?這是很多癌晚期患者在確診時,會反覆諮詢醫生的問題。因為在大家的認知中,疾病發展都需要過程,只有急性病才會突然爆發症狀。而隨著癌症不斷進展,在侵犯到器官功能、壓迫周圍組織後,患者才可能會逐漸有症狀表現,但此時,癌細胞往往已經出現了擴散和轉移!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約為380萬左右,但這其中近80%都走到了中晚期。
  • 「國嘴」趙忠祥患癌去世,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趙方 趙忠祥主持春晚畫面(資料圖)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現在有幾種HPV疫苗? 目前已上市並廣泛應用的有三種,分別是: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價」表示疫苗可預防的病毒亞型。 二價疫苗:可以預防由HPV16和HPV18型病變引起的宮頸癌。超過70%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種病毒引起的,已在國內上市。
  • 每分鐘7.5人患癌症,為什麼患癌率這麼高?3種飲食習慣是真兇
    據去年國家癌症機構發布的一項癌症預警,在提醒我國人患癌概率逐年增加,經確認每年都超過1萬人患癌,平均到每分鐘會有7.5人患癌症。 我國有兩句對應的話,一個是「民以食為天」,還有一個就是「病從口入」,也就是說在同時告訴大家:吃是決定身體健康很大的部分,腸胃健康才有福享受美食。
  • 美國一電影在核試驗地點拍攝 近半演員患癌症
    女主角蘇珊·海沃德  美國好萊塢RKO製片公司在上世紀50年代投資拍攝的大片《徵服者》堪稱「最不祥的電影」,由於這部影片在美國內華達沙漠尤卡平地上的核試驗地點附近拍攝了13個禮拜外景,導致導演、男女主角等91名劇組人員全都吸入放射性塵埃,患上癌症
  • 肥胖或成女性患癌症首因 衣帶漸緊激素作祟
    【相關連結】     改善性格缺陷的「飲食方」 粗心補充維生素     蔬菜要選「難看」的(組圖)      區別「蜂蜜」與「蜂蜜膏」 蜂蜜六種正確吃法隨著肥胖人群不斷增長,英國研究人員預計,肥胖可能取而代之,成為人類、尤其是女性患癌症的頭號誘因。  女性告急  英國癌症專家安德魯·雷內漢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在30個歐洲國家內統計了超重致癌的人數。  研究人員發現,2002年歐洲30個國家合計大約200萬癌症患者,其中大約7萬人可能因為超重或肥胖而致癌。
  • 「癌症村」走不出的「死亡地帶」?
    這是不久前出版的《開放潮》裡刊登的讀者對當前農村環境汙染的看法,字裡行間透著同樣的深深的困擾和憂虙:「這條河曾是我生長的『搖籃』,現在它已面目全非,再沒資格被稱為一條河。而故鄉,也成了我不敢相識的故鄉。」  翻開報紙,常看到刺痛心靈的字眼:「癌症村」。
  • 醫生,腫瘤標誌物升高,我患癌症了嗎?
    熙熙攘攘的體檢中心,一位四五十歲的女士一臉愁容,焦急中帶著恐慌。她在不停地問醫生問題,而醫生一直在重複著同樣一句話:這個說明不了什麼,不用擔心,可以做進一步檢查......
  • 患上癌症還能活多長時間?別道聽途說,或可帶癌生存
    -來自百科2017年,世衛組織公布,數據表明,全球每年大約有880萬人死於癌症,這個數字可謂觸目驚心,現代醫療水平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患病人數依舊逐年增加,這與飲食和生活習慣、環境等密不可分,人群高發癌症包括肺癌、胃癌和肝癌等。
  • 男子患上4種癌症,10年經歷4次大手術!他的故事太勵志
    但這些並沒有壓倒他,最終他自力更生,驕傲地昂起頭——面對失去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好每一分鐘、每一秒鐘! 日子剛好起來,他又不幸患上 4 種癌症,10 年裡動了 4 次大手術 …… 他沒有放棄,反而將全縣的癌友組織起來"群體抗癌",在 2012 年至今的 9 年時間裡,將癌友的康復生存率提升至 97.1% 。
  • 患上癌症後,只要不吃發物,就能「餓死」癌細胞?是真實的嗎?
    癌症對我們人體來說危害是巨大的,但現在很多癌症的患病率非常高,患病後死亡的機率也非常高,因此很多的人都不願意提及到癌症。現在很多的人對於癌症其實存在著非常多的誤解,如果把這些誤解信以為真,就會影響患癌後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