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一個美麗的小城市裡,曾出現過一位名聲大震的偉大文學家。他不僅字寫得特別好看,畫也畫得很好,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和詞。他所帶來的文學成就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都是無比巨大的。他至今為止都是一個無法超越的文學家,在中國這麼多年的歷史上能夠有他這麼優秀的人物還是非常難得的。他就是蘇軾。
蘇軾又叫蘇東坡,他出生在美麗的小城市眉山。他是宋朝人,也是宋朝文學代表人物之一。蘇軾和他的父親,還有他的弟弟並稱「三蘇」。在當時宋朝也是名聲大震!蘇軾的名字還有一個有趣的來意,「軾」字的意思就是馬車前面的扶手。蘇軾父母意思也就是希望蘇軾能夠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卻又不可或缺的人。當然蘇軾的一生也正是這樣,他的貢獻有許多,諾大宋朝也少不了蘇軾這一個人物。蘇軾這個人性格開朗大方,有許多朋友。他也喜歡吃好吃的食物,是一個十足的吃貨。他還喜歡到處遊山玩水,是一個性格豁達的人。
蘇軾十九歲的時候就去參加了當時的科舉考試。優秀的蘇軾當時就用自己的文採震驚了當時的考官。歐陽修也讚揚蘇軾,是一個喜歡讀書,也善於運動書中知識的人。像這樣的人寫出的文章一定能成為天下難得的好文章。正因為有了許多有名大師的讚嘆,蘇軾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在當時,只要他寫出了文章,就會立馬被傳遍開來。在當時,沒有人不知道蘇軾這個人。可是當時蘇軾的母親去世了,蘇軾只有回家守喪,沒過多久,蘇軾的父親也去世了。蘇軾守孝三年。三年以後,蘇軾返回朝廷工作,當時正好趕上王安石改革變法。
蘇軾的許多好朋友,和當時他的老師歐陽修都很反對王安石的政策,王安石很生氣,這些人都被迫離開了京城。後來,蘇軾因為談論王安石變法的不利之處,受到了王安石的不滿意。於是王安石就讓其他人在皇上面前說蘇軾的壞話。蘇軾並沒有選擇和王安石鬥下去,而是自己提出離開京城去其他地方工作。
蘇軾中年時期在湖州工作,他給皇上寫了一封信,卻被當時的新黨派抓了小辮子。新黨派說蘇軾諷刺皇上,對皇上不忠心。新黨派原本想要將蘇軾置於死地,可是朝廷上還有許多和他意見一樣的人幫他說話。當時王安石也出奇幫了蘇軾,他說讀書人不能因為他的言論就獲得罪行。也正是因為王安石的這句話,蘇軾躲過一劫,被降到了黃州做官。蘇軾遭遇了人生的打擊,已經心灰意冷。他每天的心情十分鬱悶,也寫下了許多到目前為止還十分流傳的詩詞。
後來蘇軾離開了黃州,要到汝州工作。可是到汝州的路途遙遠,蘇軾的小兒子不幸夭折了。蘇軾很傷心,他便向朝廷寫了一封信。說他不去汝州了,他現在他想在常州住一段時間。這個時候皇上也駕崩了。蘇軾便在常州生活著。常州是個好地方,蘇軾在這裡沒有那些煩心的事,於是他想在常州度過他的晚年生活。
後來新皇帝登基後,王安石那一派黨就收到了打壓。蘇軾這時來到了杭州,他發現杭州的西湖長期沒有疏通,都是淤泥。於是第二年,蘇軾便帶領大家把杭州西湖里的淤泥都疏通了。蘇軾還將皇帝賞賜給他的黃金捐了出來,修了一條長堤。人們將它取名為蘇堤。蘇軾在杭州過得很開心,收到了百姓們的愛戴。後來他又被召見回了朝廷,可是因為政治意見與其他大臣不和,他又一次被貶海南儋縣。62歲的蘇軾並沒有生氣,反而看得很開。他在這裡還辦了學校,讓許多人不惜走千裡路,也要來這裡讀書。海南儋縣對人都很尊敬蘇軾,把他視為文化的開拓者。
六十五歲的蘇軾過世後,他的兒子遵照他的遺言將他送回郟城縣安葬。蘇軾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蘇軾的一生雖然起起落落,但他卻十分的樂觀。做為文學家,他創作了許多到現在為止還總被大家傳誦讀的詩詞,甚至許多小學初中的課本都要求朗讀並且背誦蘇軾的詩詞。做為官兒,蘇軾時刻為百姓著想。蘇軾的一生經歷十分豐富多彩,因此他寫出的詩詞也是非常有內涵。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多去了解蘇軾的詩詞,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