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達古今,美食濟天下,融通豁達的蘇軾把苦難過成了詩意

2020-11-30 文均Zoey

1 初識蘇軾

高中課本裡蘇軾的詞,與正值青春熱血的我們相遇,引發了不同凡響的共情與共鳴,開始了對蘇軾的真正認識,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語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豪情滿懷,壯志在胸,壯懷激烈,一股無可阻擋的英雄氣概跨越千載古風迎面撲來,一個捨我其誰、傲視天下的英雄霸主屹立面前。這就是文辭通達意氣風發的蘇軾。

2再識蘇軾

林語堂的一本《蘇東坡傳》,再次把這個傳奇而有趣的人推到了我的面前。再次閱觀此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解讀的角度、深度都有大有改變,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之東坡,有太多值得現代人學習的品質。

蘇軾一生坎坷,卻沒有被難所擾,而是滋生諸多情趣。且不論諸多傳頌千載的名篇佳作,只說他創造的美食佳餚,足可見蘇軾融通、智慧、達觀的品格和風貌。可以說,蘇東坡既療愈了自己,更快樂了後人。

3蘇軾美食

蘇軾65年的人生中,任職14個州縣,位高可親側於自帝,位低則降到偏遠蠻荒官司八品,起起落落之間,絕非常人所能隱忍承受,而蘇軾卻能在任何職級、任何境遇都泰然處之,並怡然自樂,在留給後世傳世佳作的同時,送給百姓60餘款經久美食。

蘇軾美食多伴隨其低谷背運而生。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豆腐等等。與其說蘇東坡是一個美食家、樂天派,不如說他是一個對生活有著熱烈肯定、對生命有著通透表達、對人性有著至高禮遇的人。無論順意逆境,他都能駕熟就輕、遊刃有餘,安放好內心、安頓好自己。

蘇東坡才藝多精,詩詞書畫均達到相當高度,無一不精,堪稱奇才。更值讚嘆的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在困境中表現出的品格。

蘇軾 43 歲被投牢關押 3 個,受盡酷刑,後再被貶黃州降至武將。因當地豬肉便宜,蘇軾精思妙想,推出了著名的東坡肘子、東坡肉。56 歲再次被貶至惠州,此地氣候不好,被貶至此基本不可久存,而蘇軾在這裡利用當地土產創造了烤羊蠍子。蘇軾無錢吃肉,就因陋就簡的低價買回羊脊骨,一通燒制後製成了美味。後蘇軾更被貶至天涯海角的儋州,已是邊境,在當時的生活條件和地理環境中,生存已難以想像。而時年蘇軾已年至60 ,這一調動無異於放逐判死。蘇軾自建茅屋,當食山風海味,食人不敢食之物,裹腹求生。而後竟吃到生蠔,更覺此為人間美味。

蘇軾被貶三州,均為偏遠至貧地區,不要說經濟是否發達,僅生存都面臨挑戰。而蘇軾在各種惡劣境遇中,均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隨遇而安,表現得積極、樂觀、曠達,並充滿童真、意趣,把苦難的生活過成了詩意人生。

蘇軾一生並不平順,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而生活的困境、仕途的險惡,並沒有磨滅他的情致,反而激發他更為寬泛的情致,無論詩詞書畫,無論美食佳品,都成為賞贈後人的傳世之作。

在收放中智慧融通;在張弛裡豐沛昂揚,詩詞達古今,美食濟天下,融通豁達的蘇軾把苦難過成了詩意,其精銳的人生智慧和高遠通達的精神品格,對於我們更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正向的啟示,值得我們傳承與踐行。

相關焦點

  • 蘇東坡,不僅是個吃貨,還是個穿越古今的樂天派,心理學者
    與我們互通有無,是個穿越古今的樂天派。01樂天派東坡的生平事跡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軾《行香子·述懷》林語堂先生曾說過,蘇軾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確實如此,盛事傳說誇有朋,我書意造本無法,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定風波》:詩詞中的四次掙扎與選擇,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
    年輕的時候喜歡華麗的詞藻,隨著年紀的越來越大,慢慢的就會很喜歡詩詞。尤其是特別喜歡蘇軾,在蘇軾的詩詞中,讀懂了人生,讀懂了情懷,也讀懂了在困難面前豁達樂觀的處事態度,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蘇軾的魅力!這首詩詞不僅體現了蘇軾樂觀豁達的精神,同時還表現出了內心掙扎的過程,正是因為有痛苦有掙扎,才使得蘇軾體現出了豁達精神更加的難得可貴。在這首《定風波》中蘇軾一共四次掙扎與選擇。掙扎一驟雨來臨怎麼辦?「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寫的是對於遭遇疾風驟雨,是不用在乎的,可以鎮定地邊走邊吟詠長嘯。
  • 遇見「穿越古今的樂天派」!五糧液獨家冠名《上新了·故宮》正在熱播
    本期節目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李沁、聶遠沿著「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三條線索,最終在「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尋找到了這位「穿越古今的樂天派」——蘇軾。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十首冷門詩詞,見證蘇軾絕世才華
    其實,蘇軾還有許多詩詞, 細細讀之,意味深長, 今天, 我們來讀一讀蘇軾的十首冷門詩詞, 見證他的絕世才華。
  • 看《中國詩詞大會》感受「吃貨」蘇軾「課本外」的人生哲學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大家都看了嗎?在第五季第二期中讓小編看到了一個「課本外」的蘇東坡、蘇軾不僅在文學、書法、繪畫上具有很高的造詣,生活上的他 還是一位「美食達人」蘇軾 走到哪吃到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張蘇軾版的美食地圖黃州家喻戶曉的東坡肉,是在蘇軾走了一遭「鬼門關」後,被貶黃州時所發明的《豬肉賦》蘇軾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 蘇軾:古今最具盛名的美食家
    說到蘇軾的詩文,多數人會率先唱出這首空靈飄逸的《水調歌頭》,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會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後者絕對是個實實在在的吃貨,也算是東坡公的知音。蘇軾自稱老饕,意為貪食者,並寫下了剖析中國飲食之道美文《老饕賦》,賦中強調火候要適當,選料要精細,方可做出美味的佳餚。蘇軾本人也是個特別有趣的人,他不像很多古代文人那樣抱有「君子遠庖廚」的思想,他常會自己操刀下廚,所以誰說會烹飪的男人就不能有大家風範了,也可以是效仿東坡嘛。
  • 蘇軾最通透豁達的《定風波》:因為無所計較,故而所向無敵
    大家都知道蘇軾這一生並不順遂。有人曾說,蘇軾的一生,不是在被貶謫,就是在被貶謫的路上。可無論他被貶謫到哪裡,他的詩文中永恆不變的基調,是豁達。《定風波》寫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中。詞中蘇軾描述自己冒著雨,在雨中親身體驗,直到雨停了,還感到「微冷」,然後看夕陽灑滿山頭,才興盡歸去。為我們描述了其在春雨中的體驗。
  • 天才蘇軾一生坎坷,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句,百讀不厭,精闢!
    蘇軾懷著對特色美食的熊熊激情,點化起了這塊肥豬肉: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土壤。貴者不肯吃,貧者疑惑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蘇東坡《豬肉頌》)以後,東坡以戴罪之身謫居惠州,竟然又趁機創造發明了另一道私房菜——「火烤羊脊骨」。那時,在偏僻的惠州,身為罪官壓根吃不到羊肉。
  • 蘇軾關於木棉花的詩詞賞析
    蘇軾關於木棉花詩詞鑑賞枯木《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尋諸生皆出矣。獨老符秀才在,因與飲至醉,符蓋,儋人之安貧守靜者也。》宋代:蘇軾老鴉銜肉紙飛灰,萬裡家山安在哉。蒼耳林中太白過,鹿門山下德公回。
  •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雖然說元曲的詩詞成就沒有辦法和唐詩宋詞相提並論,但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題材和獨立朝代呈現出的文學特色,在文學史上還是很有地位的。更為重要的是,元朝的時候元曲蓬勃發展,還出現了元曲四大家。分別是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和馬致遠。每個人都有精彩的代表作品。比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牆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馬致遠的《漢宮秋》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 蘇軾對生命的科學感悟
    看來王朝雲的確是蘇軾的紅顏知己,一語中的;蘇軾也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生致命的弱點是——不合時宜。 變與不變——生命的圓融性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是古今文人永恆的生命詠嘆調:人生短暫,宇宙無窮;對酒當歌,及時行樂。
  • 詩詞丨一言一詩一心境,一山一水度餘生
    海德格爾說,人應當詩意地棲居。小到一蔬一飯,大到年輪變幻,都能讓我們從平淡的日子裡活出詩意。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宋·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只有品味了苦澀,才懂得甘甜的滋味;只有經歷了苦難,才知道堅強的美麗。生活如酒,日子如茶,回味尤甘。
  • 蘇軾寫詩詞背後的趣事:給王安石續詩,結果被他貶到黃州看菊花
    蘇軾不光憨憨,他還是北宋"第一吃貨",被貶到那裡就吃到哪裡。他還喜歡用詩詞去"摩擦"別人,比如這首馬夢得同歲馬夢得與僕同歲月生,少僕八日。是歲生者,無富貴人,而僕與夢得為窮之冠。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軾為太師,諡為"文忠"。他一生波折,但是他灑脫,曠達,豪邁,敢言。他的詩詞也被後世廣為流傳,他的《滿庭芳》更是寫盡了人生的得失成敗,世間有幾人能看透呢?讀蘇軾的詞,嘗盡人一生的百種滋味如果你想走進蘇軾的一生,去看看他的詩詞中到底有怎樣的人生滋味。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熙寧4年,正是王安石當政掌權的時候,而蘇軾和王安石分屬不同的政黨,所以兩人經常在朝廷上針鋒相對。當時,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捕,當時獄外他的弟弟蘇轍各種奔走只因營救哥哥,獄內蘇軾本以為自己在劫難逃,都給家裡人和弟弟留下了絕筆詩詞,最後,是當時新黨領袖王安石赦免了蘇軾。但是赦免歸赦免,從此他也開始了一生的被貶之路。
  • 蘇軾:發明羊蠍子的吃法,用楊梅包粽子,是位名副其實的吃貨
    但是,要說到對美食的偏愛,他不僅遍嘗美食,並且還吃出了新花樣,也真可謂是千古風流人物了。並且,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都不會影響這位大文豪享受美食的愉悅心情。寓食於詩,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是,這位大文豪卻心胸豁達,特別是在看到黃州人不喜食豬肉,而為了改變這一窘境,蘇大學士又發明了新的吃法,史載:"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當這種吃法流傳到黃州城後,當地百姓頓覺味美湯鮮,後人也將這一創意發明稱作東坡肉。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蘇軾的文採不光在文採之上,字寫的也好,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並稱書法四大家。蘇軾先生還很懂得吃,真應了那句「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僅他一人就創建了有名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餅等系列美食。「結果,蘇軾還是沒能逃過被政敵打壓的結局,最後窮的連飯都吃不起了。在此條件下,沒有了玉盤珍羞,但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東坡肉還是很滿足的。蘇軾到了晚年的時候繼續被流放,就當所有人都以為他沒辦法生還的時候,年事已高的蘇軾不僅安然無恙的從海上生還,還帶回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大放異彩。
  • 蘇軾:古代四大詩人之一,更是古今吃貨第一!每逢寫詩胖三斤
    可以說他是歷史上最有名詩人了,大家都愛他,就算沒讀過他那些膾炙人口的詩歌,也一定聽過他的詩詞改編成的歌曲,實在都沒聽過,也一定吃過跟蘇軾有關的美食!王國維曾評古代四大詩人,分別是屈原、陶潛、杜甫、蘇軾。這四個人裡,前三個都感覺比較高處不勝寒,和老百姓和現代人距離都比較遠,但是蘇東坡真是讓人喜聞樂見。來看看與他有關的美食都有什麼吧。
  • 被貶黃州5年,年近半百的蘇軾依然從容豁達,一首古詩歌頌海棠
    蘇軾的很多詩詞都是寄情山水,單純對某一項植物歌頌的詩詞不算很多,知名度整體而言也不算很高。之前我們曾經品讀過蘇軾寫梨花的一首詩歌,「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就寫出了詞人淡看人生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