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識蘇軾
高中課本裡蘇軾的詞,與正值青春熱血的我們相遇,引發了不同凡響的共情與共鳴,開始了對蘇軾的真正認識,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語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豪情滿懷,壯志在胸,壯懷激烈,一股無可阻擋的英雄氣概跨越千載古風迎面撲來,一個捨我其誰、傲視天下的英雄霸主屹立面前。這就是文辭通達意氣風發的蘇軾。
2再識蘇軾
林語堂的一本《蘇東坡傳》,再次把這個傳奇而有趣的人推到了我的面前。再次閱觀此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解讀的角度、深度都有大有改變,也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之東坡,有太多值得現代人學習的品質。
蘇軾一生坎坷,卻沒有被難所擾,而是滋生諸多情趣。且不論諸多傳頌千載的名篇佳作,只說他創造的美食佳餚,足可見蘇軾融通、智慧、達觀的品格和風貌。可以說,蘇東坡既療愈了自己,更快樂了後人。
3蘇軾美食
蘇軾65年的人生中,任職14個州縣,位高可親側於自帝,位低則降到偏遠蠻荒官司八品,起起落落之間,絕非常人所能隱忍承受,而蘇軾卻能在任何職級、任何境遇都泰然處之,並怡然自樂,在留給後世傳世佳作的同時,送給百姓60餘款經久美食。
蘇軾美食多伴隨其低谷背運而生。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豆腐等等。與其說蘇東坡是一個美食家、樂天派,不如說他是一個對生活有著熱烈肯定、對生命有著通透表達、對人性有著至高禮遇的人。無論順意逆境,他都能駕熟就輕、遊刃有餘,安放好內心、安頓好自己。
蘇東坡才藝多精,詩詞書畫均達到相當高度,無一不精,堪稱奇才。更值讚嘆的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在困境中表現出的品格。
蘇軾 43 歲被投牢關押 3 個,受盡酷刑,後再被貶黃州降至武將。因當地豬肉便宜,蘇軾精思妙想,推出了著名的東坡肘子、東坡肉。56 歲再次被貶至惠州,此地氣候不好,被貶至此基本不可久存,而蘇軾在這裡利用當地土產創造了烤羊蠍子。蘇軾無錢吃肉,就因陋就簡的低價買回羊脊骨,一通燒制後製成了美味。後蘇軾更被貶至天涯海角的儋州,已是邊境,在當時的生活條件和地理環境中,生存已難以想像。而時年蘇軾已年至60 ,這一調動無異於放逐判死。蘇軾自建茅屋,當食山風海味,食人不敢食之物,裹腹求生。而後竟吃到生蠔,更覺此為人間美味。
蘇軾被貶三州,均為偏遠至貧地區,不要說經濟是否發達,僅生存都面臨挑戰。而蘇軾在各種惡劣境遇中,均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隨遇而安,表現得積極、樂觀、曠達,並充滿童真、意趣,把苦難的生活過成了詩意人生。
蘇軾一生並不平順,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而生活的困境、仕途的險惡,並沒有磨滅他的情致,反而激發他更為寬泛的情致,無論詩詞書畫,無論美食佳品,都成為賞贈後人的傳世之作。
在收放中智慧融通;在張弛裡豐沛昂揚,詩詞達古今,美食濟天下,融通豁達的蘇軾把苦難過成了詩意,其精銳的人生智慧和高遠通達的精神品格,對於我們更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正向的啟示,值得我們傳承與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