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魚顏色鮮豔,花鳥市場賣10元一條,教你如何釣鰟鮍

2020-12-03 眼鏡哥說魚

鰟鮍是一種北方常見的小體型魚種,廣泛分布於長江以北的各大自然水域中。由於鰟鮍的體型非常小,體長最多不會超過10釐米,而且種群數量龐大,所以很多釣魚人都對鰟鮍深惡痛絕。但是鰟鮍顏色鮮豔,觀賞價值較高,於是有一些釣魚人也開始熱衷於垂釣鰟鮍。

總體來說,垂釣鰟鮍和垂釣其它小體型魚種的方法基本類似,因為所有的小魚都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性:

1.種群數量大,覓食積極,膽量較大。

2.不挑食,對腥味的食物特別感興趣。

3.容易上浮,喜歡聚集在水面附近爭搶食物。

垂釣鰟鮍的最佳釣法

由於鰟鮍的種群數量非常龐大,所以想要釣到鰟鮍並不是一件難事,即便是完全沒有任何釣魚基礎的人也能成功釣到鰟鮍。垂釣鰟鮍的核心要素是如何提高垂釣效率,在固定的時間內提升釣獲數量。

想要提高垂釣效率,就必須充分利用鰟鮍集中在水面附近爭搶食物的特點,採用釣淺浮的方法進行垂釣。也就是讓鉤餌停留在水面以下30釐米以內的水層中,採用這樣的釣法就能夠避免鉤餌緩慢沉入水底耽誤大量的時間。

垂釣鰟鮍的釣組搭配

將傳統釣、臺釣等釣法進行對比之後就能發現,臺釣釣法更適合垂釣鰟鮍,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種釣法。操作熟練、基本功紮實的釣魚人使用臺釣釣法在一個小時內釣獲300條以上的鰟鮍是很常見的。

魚竿:2.7米或3米手竿由於鰟鮍膽量較大,敢於靠近岸邊甚至上浮到水面附近覓食,所以垂釣鰟鮍完全沒有必要使用長竿,2.7米或3米的超短手竿就完全能夠勝任。使用超短竿的優勢非常明顯,魚竿的重量非常輕,便於高頻率的拋竿換餌操作,並且超短竿拋竿難度低,拋竿的精準度較高。

垂釣鰟鮍對魚竿的調性沒有太多要求,但是市面上銷售的2.7米或3米手竿基本都是6H至10H,建議使用調性在6H左右的手竿即可,因為調性越軟魚竿的重量越輕。

浮漂:短腳短尾垂釣鰟鮍所使用的浮漂吃鉛量不用太大,0.6克至1克即可。由於會採用釣淺浮的方法,要求浮漂入水之後翻身站立速度越快越好,所以漂腳較短的浮漂更符合要求。另外,浮漂的漂尾也不宜太長,7目至9目的短尾浮漂是比較適合垂釣鰟鮍的,因為漂尾較短,所以浮漂在水中的行程較短,達到指定釣目的速度較快。

線組:0.6號主線搭配0.4號子線鰟鮍的體型較小,不會對線組造成很強的衝擊,所以線組不宜太大,0.6號主線搭配0.4號子線就足以應對了,將子線減小至0.3號也沒有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主線應該與魚竿保持一致,也就是釣魚人俗稱的「齊竿主線」,主線過長會增加回魚難度,降低垂釣頻率,主線過短又會增加換餌難度。子線長度在25至40釐米(對摺前)的範圍內即可,子線過長容易發生纏繞,也會降低垂釣效率。

魚鉤:1號至3號無倒刺袖鉤想要提高垂釣效率,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不能讓鰟鮍將魚鉤完全吞進嘴,否則在摘鉤時就會耽誤很多時間。所以使用袖鉤是最合適不過的,因為袖鉤的鉤柄較長,鰟鮍想要將袖鉤完全吞進嘴有較大的難度。另外,必須使用無倒刺的袖鉤,這樣也能夠在摘鉤時節省大量的時間。最後,根據鰟鮍的體型大小在1號至3號之間做出選擇。

垂釣鰟鮍應該使用腥味拉餌

垂釣鰟鮍最簡單的環節就是餌料,任何有明顯腥味的商品餌都適合用來垂釣鰟鮍,即便是沒有腥味的商品餌,也只需要在開餌時加入一些蝦粉也照樣能夠使用。

垂釣鰟鮍使用拉餌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最佳的選擇。因為拉餌掛鈎速度快,能夠加快垂釣頻率。選擇了合適的餌料之後需要首先了解餌料中是否含有拉絲粉,如果餌料中已經含有拉絲粉,就只需要直接加水開製成拉餌即可。如果餌料中不含拉絲粉,就需要加入餌料總量20%至25%的拉絲粉。

擋針是不可或缺的釣具

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釣獲更多數量的鰟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每釣到一條鰟鮍都使用雙手配合摘鉤,那麼垂釣效率就會大幅降低,在摘鉤環節會耽誤大量的時間。如果配備了擋針,在中魚之後只需要用單手接住鉛墜,然後利用擋針摘鉤即可,整個過程只需要單手操作,簡單快捷,而且可以避免手和魚接觸,也更乾淨衛生。

總結:垂釣小魚基本功是關鍵

垂釣鰟鮍以及其它小體型魚種難度並不高,因為小魚數量多怎麼釣都能釣到,但是想要在固定的時間內釣得多就需要熟練的基本功。從掛餌到拋竿,再到抬竿刺魚、回魚、摘鉤這一系列的操作看似簡單,其實需要釣魚人長時間反覆練習才能熟練掌握,隨著釣魚人的基本功越來越熟練,釣獲的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這種有著彩虹般顏色的小魚,已成觀賞魚新貴,河蚌是它的專職保姆
    如今正是釣魚的好季節,喜歡釣魚的朋友,對下面這種有著五彩繽紛的彩虹般的顏色的小魚兒一定都不陌生,對它的叫法可能也是五花八門,其實它的學名叫鰟鮍,是我國淡水水域中一種常見的小型魚類。
  • 河道裡釣了不少小魚,全身紅紅的很像鰟鮍魚,可鰟鮍有紅色的嗎?
    這次也沒去太遠的地方釣魚,選了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小河作為釣點,本想著能釣到一些鯽魚也就心滿意足了,誰知天公不作美,小編這點微末的請求也沒能得到實現,最後只釣到了一些小魚。對於這樣的漁獲,小編只想感嘆一下近年來野釣資源的日漸匱乏,想要在離家近一點的地方釣到大魚也是極為不現實的了。
  • 小時候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據說一條上百元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這種經歷,那就是去到小溪釣魚,以前小黃生活在農村裡,最喜歡跟鄰居去小溪釣魚,農村的小溪非常的多,裡面水非常的清澈,有著很多小魚小蝦。下面這種小時候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據說一條上百元,來看看吧以前在農村生活的時候,經常去到河邊釣魚,每次都會都能釣到很多魚,挑一些比較大的自己吃,剩下一些小的就拿給雞鴨吃,以前經常能釣到一種魚,這種魚雖然可以吃,但是有些小,處理起來特別繁瑣,所以才會扔掉,這種叫做鰟鮍魚。
  • 雲南昆明市景星花鳥市場有食人魚賣 大的75元,小的25元;專家:確係...
    雲南昆明市景星花鳥市場有食人魚賣 大的75元,小的25元;專家:確係食人魚2017-12-25 09:22&nbsp&nbsp&nbsp&nbsp根據爆料,記者趕到位於景星花鳥市場裡的「XX水族」店,發現店內公開售賣的幾條小魚疑似國家嚴禁買賣的食人魚。&nbsp&nbsp&nbsp&nbsp為了吸引顧客,店主將幾條小魚丟進魚缸,只見幾條魚一擁而上將其瞬間咬死瓜分,圍觀群眾發出陣陣驚呼。
  • 魚趣魚樂,盤點那些鬧鉤的小魚,又愛又恨的鰟鮍魚
    說起鰟鮍魚,相信所有的釣友都認識這種魚,釣大魚的時候它鬧鉤,可恨之極,但在沒有大魚可釣的時候,釣點鰟鮍魚回去下酒,也是非常不錯的享受,因為這種魚特別貪吃,吃口特別猛烈,用軟竿細線,手感也是特別舒服的,而且這種魚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油炸之後很鮮美,之前聽說這種魚吃起來有點苦,那是因為品種問題
  • 青島花鳥市場被曝賣食人魚 放魚缸清道夫被啃光
    昨日有市民反映,青島花鳥市場也有這種兇猛的食人魚出售,這讓青島市民感到很擔心。  買回新魚吃了「清道夫」  「我們家附近的花鳥市場上,竟然有人賣食人魚,真是太可怕了。」家住臺東的市民李女士來電反映,7月7日她在南山花鳥市場散步時發現一種灰黑色的熱帶魚,看著這魚很有活力,顏色又比其它魚類更獨特,於是便花30元買了兩條。
  • 鰟鮍魚在過去沒人理會,如今成為市場稀罕品,顧客選擇高價購買?
    在雄魚繁殖的時候,他們身上的體色特別鮮豔,尾鰭中央為紅色縱紋,甚至於尾柄處有一紅豔 的珠紅斑點。它的胸鰭上方有一點淺淺的紅色斑跡,頭頂上後方也有淺藍色的金屬光澤,簡直真的太過於耀眼,這麼可愛的小傢伙,也是難以讓我們下口啊。胸鰭、背鰭與臀鰭末端紅色,眼睛也是紅色,在顏色上面它吸引了不少人的喜歡,又被我們稱為「紅目鯽」。
  • 中國原生魚中最常見的鰟鮍 但是想養好鰟鮍卻很不容易
    其中還分為鰟鮍屬、鱊屬、田中鰟鮍屬等等。在尋找資料中田中鰟鮍屬資料甚少,結果卻發現還有副鱊屬。幾十種小魚,橫豎看來看去差異其實並不大,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困擾。鰟鮍這種小魚分布在全國各地,雖然看起來都差不多,也有各種細微差別,但最常見的就是中華鰟鮍和高體鰟鮍。鰟鮍對很多釣魚人來說是一種雜魚或者搗亂者的存在。
  • 上海常見「鰟鮍」
    其間有一種美麗的小魚,身體略顯單薄。橫看成片,側看成線,像是一尾尾微型的鯿魚。它們便是鰟鮍。畫作:高體鰟鮍圖片來自:http://n.sinaimg.cn/鰟鮍(讀音:[pánɡpí])是鯉科鯉形目鱊亞科(鰟鮍亞科)所屬魚類的通稱,又稱四方皮、鏡魚、彩圓兒,為一群小型淡水魚。
  • 以前在農村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一條上百塊
    那農村的小河小溪是很多的,裡面的水是非常清澈的,有著很多各種各樣的小魚小蝦,非常原生態。下面這種以前在農村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據說一條上百塊呢!記得以前去釣魚,每次都會釣上很多,帶回家之後,挑出一些自己食用,剩下一下自己不吃的,就扔去給雞鴨鵝吃,簡直是完美了。以前經常會釣到一種魚,這種魚雖然可以吃,但是超級小,處理起來超級麻煩,所以一般都沒有吃,這種魚是鰟鮍魚。
  • 江蘇常州:花鳥市場售"娃娃魚"?冒牌的,真名叫東方蠑螈
    江蘇常州:花鳥市場售"娃娃魚"?  水產養殖網  出處:常州晚報        瀏覽量: 3130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在常州、金壇的花鳥市場上
  • 原生魚現狀:濫捕火山鰟鮍的背後,太多負能量
    攝影丨蠢爸爸小星2013年,帶有火山鰟鮍的圖片出現在網絡上,人們開始關注這種靚麗的小魚當時人們對它並不了解,發現者根據品相,大致可以分辨出其作為鰟鮍應有的所有特徵。由於這種魚並沒有出現在任何資料中,發現者根據它鮮豔的體色,將其命名為火山鰟鮍。而「火山」兩個字,恰好是發現者名字的拆分。火山鰟鮍的出現,其實對我國原生魚研究發展有積極作用,因為一條魚的體型、體長、顏色甚至口的形狀都可以體現出物種發展方向以及當地地理特徵。
  • 農村小河溝裡的6大「魚獲」,你要是全吃過,請收下我的「膝蓋」
    馬口魚通常有兩種顏色,一種像白條純白,另一種是迷彩色。第二種:鰟鮍,在農村很常見鰟鮍身體呈長扁形或者菱形,一般能長到10釐米長,個頭大點的能長到15釐米。它嘴巴尖尖的,小小的,一張一合特別可愛,它的眼睛是紅色的,非常獨特,因為它扁長扁長的關係,整個身體看起來就特別薄,鰟鮍生活在淡水裡,它們是一種喜歡群體活動的魚,尤其喜歡在水草裡遊動,漁民去河裡撒網撈魚的時候,經常就會撈上來這種小魚,而且一撈就能撈到十幾斤。第三種:刀鰍,這是一種淡水魚類,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生存。不過它們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所以刀鰍也變得越來越少見了。
  • 在河間釣到這種魚,真的是賺到了!
    一隻小貓,一條魚,小小經驗告訴你,大家好,我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小貓,分享更多養魚小知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自己的家鄉裡釣到過一種名叫鰟鮍的魚,體型不大,外表卻很好看,銀灰色的身體上鑲嵌著桔黃色和藍綠色的斑紋,鮮豔而又絢麗。可是說是河裡名副其實的「校花」了。而且鰟鮍性情溫和,對水質也不挑剔,容易飼養,經常成群遊動覓食,喜歡清潔植有水草的水槽,因此深得許多養魚人士的喜愛。
  • 廣西村民,懸崖下釣獲「巨型鰟鮍魚」,疑似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廣西一位村民,在當地(河池)山中釣獲一種「巨型鰟鮍魚」,體重超過半斤一個,令人目瞪口呆! 鰟鮍魚竟能長到半斤重? 這種魚色彩豔麗,性情活躍,但是體型很小——體長超過手指的鰟鮍魚,就算鰟鮍魚裡的「大物」了。
  • 湖北釣魚人釣起「巨型鰟鮍魚」,網友:跟鯽魚雜交了
    鰟鮍魚是一種我國常見的淡水野生魚,體型介於鯽魚和鯿魚之間。 在農村的江河水溝裡,鰟鮍魚非常多見,不過因為有苦膽,因此「口碑」遠遠低於鯽魚,並且因為一個頭太小,甚至連釣魚人都嫌「釣它沒勁」......
  • 花鳥市場出售標價268萬紅龍魚 每月食宿費上千
    記者何曉剛 攝  一條魚抵得上一輛保時捷了!漢口球場路武漢花鳥市場裡,一條身長50多釐米,重量七八斤的紅龍魚,標價268萬元。昨天,有看稀奇的市民嘖嘖感嘆,這麼貴,有人買嗎?  這條名叫「福龍皇四須超級特翹頭」的紅龍魚,正在魚缸裡緩緩遊動,通體魚鱗仿佛是金箔打造,在燈光照射下熠熠生輝。人一靠近,龍魚就往後一縮,膽子小。
  • 鰟鮍
    在中國南部更加溫暖的地方,還生活著一種極其稀有的鰟鮍,叫做火山鰟鮍,又稱西南鰟鮍。它們主要生活在深山的溪流中,體型較小,通體紅色,非常漂亮。這種鰟鮍對水質的變化非常敏感,一旦環境發生較大改變,火山鰟鮍會大量死亡。
  • 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在我國農村的旁邊幾乎都會有一條河,河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魚,小時候沒人把它們當好東西,逮到往往都是做成飼料味雞鴨了,如今這些野生魚可成了稀罕物,不僅成為了觀賞魚,有些還是餐桌的美味,一斤難求,而且價格還很貴,有些種類品質上乘的野生魚,一條就要幾百元,下面就來看看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 你小時候玩過鰟鮍魚嗎?這種寵物魚背後,藏著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譁仔說魚兒時小魚叫鰟鮍,我和二狗都著迷。但是,在老百姓口中,沒必要分得那麼仔細,大家統稱為鰟鮍也沒什麼問題。你的童年裡,有過鰟鮍的印記嗎?譁仔帶你重新認識一下你可能很熟悉的鰟鮍不論你的童年有多麼地幸運,你可能只見過兩三種鰟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