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歡迎來到我的「讀書破萬卷」專欄。你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小播讀書,閱讀超過300篇精品文章。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和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創始人:克爾凱郭爾。
存在主義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存在主義是當代主流的哲學思想流派之一,這個概念最早由法國天主教哲學家加布裡埃爾·馬塞爾提出的。它主要包括三個方向:有神論的存在主義、無神論的存在主義、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是一種人本主義思想學說。人雖然生活在無意義的宇宙中,但人可以通過自主的選擇,來進行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從而獲得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關於人本主義,其實在古希臘的後蘇格拉底時代,有四個思想學派,我前面分別介紹過的伊壁鳩魯學派、斯多葛學派、懷疑主義學派、犬儒學派。
這些思想流派的一個共同特點是關注人自身的體驗和感受,在蘇格拉底之前,古希臘的哲學主要是研究大自然,宇宙萬物的構成什麼的。而從蘇格拉底開始,古希臘哲學研究的方向從大自然轉向了人類的倫理道德,蘇格拉底也提出了「知識即美德」。而在後蘇格拉底時代,古希臘哲學轉向了研究人類自身的幸福和快樂,比如主張「快樂主義」的伊壁鳩魯學派;主張回歸淳樸自然生活方式的的犬儒學派;主張不做任何決定,懸置判斷的懷疑主義學派;主張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順從天命,從恬淡寡慾的生活中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
雖然他們的思想主張不同,但是他們的共同目的都是追求人類的幸福和快樂。而到了近現代西方哲學,隨著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宗教改革等一系列思想文化運動,理性主義逐漸成為了西方思想發展的主流。在此期間,也湧現出了一大批非常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比如盧梭、伏爾泰、笛卡爾、斯賓羅莎、貝克萊、大衛休謨、萊布尼茨,洛克等等。這時期的哲學,主要研究的話題是「人應該如何理性地認識這個世界的」,「我們的知識怎麼來的」,「人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等等。
在經歷了理性主義覺醒之後,西方世界逐漸擺脫了中世紀傳統宗教思想的束縛,能理性地認識和看待這個世界,但隨著理性主義的發展,西方哲學慢慢出現了「非理性主義」的聲音,而存在主義正是一種非理性主義的思想。
和理性主義關注對外部世界的認知不同,存在主義更關注人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存在主義對當代社會文化和思想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今天我們所提倡的個性解放、獨立自主、個人價值等等,其實都受到了存在主義思想的影響。
每個人都是獨立自由的個體,有選擇的權利,有自己個性化思想意識和價值主張,每個人都可以與命運抗住,塑造自己的人生,實現自我的價值。這其實與古代的「天命」思想是非常違背的。在古代,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階級劃分,社會角色,甚至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上天註定的,不管是我國的道家、儒家思想,「自然」都是一種不可違背的「天理」,在西方「上帝」也是一個能主宰一切,和全知全能的存在。
到了近現代,哲學家尼採喊出了「上帝死了」,是西方思想從理性主義到存在主義的一個重要標誌。在經歷了叔本華、尼採之後,西方的存在主義迎來了真正的奠基人,那就是:克爾凱郭爾。
克爾凱郭爾出生於1813年,是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和哲學家,也被譽為是:存在主義之父。克爾凱郭爾從小體弱多病,有先天的生理缺陷,比如駝背和跛足。他的性格孤僻、怪異,但內心極其細膩,總能抓住生活的細節加以反思,他關注人的人生體驗和生存狀態,尤其是孤獨、焦慮、絕望等負面情緒,他晚年還寫過一本完全針對焦慮的著作《恐懼的戰慄》,他在心理學方面的創新思想受到大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讚許。
克爾凱郭爾的哲學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對黑格爾「絕對精神」的批判,或者說對理性的批判;一個是對人生本質的探尋,提出了人生的三個境界。
首先,我們都知道,西方近現代哲學,黑格爾是一個裡程碑,他的「絕對精神」將一切都歸於最具普遍性的純思維,傳統理性主義追尋的是萬事萬物背後的本質,但克爾凱郭爾認為,這種外在世界本質的探索,完全忽視了對人的本質的探索。他認為,黑格爾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把邏輯的必然性當作真正的存在,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即合理」,這顯然是從理性、邏輯的角度去闡述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但克爾凱郭爾認為,這樣的理性主義有哲學,忽視了人的情感、欲望、個性這些非理性的價值,失去了人作為個體的人的地位和尊嚴。人不是世間的一顆棋子,有自主性、獨立性和個人選擇的權力。所以,克爾凱郭爾認為,哲學關注的對象不應該僅僅是外在的客觀世界,而應該關注個體的存在。
克爾凱郭爾認為哲學的起點應該是個人,而終點是就是上帝,人生的道路分為三個階段。這就是他提出的生活辯證法。
第一階段,感性的存在,也稱之為「審美境界」,這一階段的主題是「愛自己」
在這一階段,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只會追求感性層面的快樂。人被各種欲望、衝動、情緒所支配著,沒有道德和宗教信仰的束縛。憑藉自己的本能去生活,人的全部生活動機就是娛樂,或者說「愛自己」。
第二階段,理性的存在,也稱之為「倫理境界」,這一階段的主題是「愛他人」
在這一階段中的人,生活更加理性,人會學著克制自己的欲望、本能和情緒,而且會考慮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人開始遵循道德標準,去做一個善良、誠實、正直的人。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意識到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過著一種比較嚴肅的、盡責的人生,以理性的方法、哲學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使自己對別人盡到倫理責任,合於社會道德的存在。
第三階段,宗教的存在,這一階段的主題是「愛上帝」
這一階段,人的生活達到了信仰的境界,這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擺脫了世俗的優化,擺脫了倫理道德的約束,面對的只有上帝,或者說自己的信仰。因為克爾凱郭爾出生在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他認為上帝是真正的絕對存在,是超越道德和邏輯理性層面的存在。人只能依靠自己與上帝的接觸,對上帝的信仰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其實我們也可以將上帝看成一種信仰,所以,信仰是可以超過本能的欲望、理性和道德,達到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簡單來看,克爾凱郭爾的人生三個境界分別是,本能、理性和信仰。克爾凱郭爾一生的著作也非常多,出版了宗教、哲學、心理學,甚至關於幽默方面的很多著作。比如開始我們說到的《恐懼的戰慄》、《非此即彼》等等。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訂閱我的「讀書破萬卷」專欄,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