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失眠 浙大一院有群醫生 花錢請人熬夜

2021-01-07 杭州日報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熬夜能掙錢?

前天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一則睡眠項目測試招募公告在朋友圈一夜爆紅。

熬夜這錢怎麼賺?24小時保持不睡,可獲1100元;繼續保持12小時不睡(即36小時不睡),再得400元;再繼續保持12小時不睡(即48小時不睡),再得500元。也就是說,完成所有環節後,最高能拿2000元報酬。

熬夜黨們炸開了鍋,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網友「二二」:小菜一碟,哪天開始?

網友「陳沉。」:給我一臺電腦,76小時都給你熬下去!

網友「嗯」:我可以連續一個星期不睡覺!

網友「貳零壹柒」:就當KTV裡通了個宵啊!你們都別去,讓我去吧!

……

熬夜真能掙錢?這是一個什麼研究項目?

昨天,快報記者採訪了這個項目的發起人,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浙江省精神障礙診療和防治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許毅主任醫師。

看來喜歡熬夜的人很多啊

打算招66個結果近千人報名

提到招募的火爆程度,許毅主任連說了三遍「想不到」,「以為就是一個簡單的招募,沒想到引起這麼多人關注,看來喜歡熬夜的人很多啊。」

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李上達博士具體負責這次項目的志願者招募與登記,項

目的火爆,他最有發言權。

「前天下午科室的微信號一推出,我的手機就『爆』了,一天接了20多個電話,200多封電子郵件,還有近700條報名簡訊。但是我們只招募66名志願者,以至於後面的簡訊都來不及回了。現在報名已經截止。」

最後,根據報名先後順序,李博士挑選出前100名志願者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66名志願者,33名男性,33名女性。這些志願者都符合徵集條件,即年齡在18歲-45歲之間,沒有基礎疾病。

為什麼要出錢請人來熬夜?

許毅主任解釋,這個科研項目,是想通過模擬睡眠缺失的情景,採用非藥物、非浸入式的物理治療技術(rTMS),改善睡眠缺失對腦功能影響的項目。

怎麼測試?許毅主任說,參與項目的志願者,需保持24-48小時不睡眠的狀態(視個人情況而定),在項目開始前和結束後採集血液和唾液,在研究過程中,志願者需要佩戴腦電監護設備,每隔6小時或12小時,填寫量表和完成心理學相關軟體的測試工作。同時,在保持不睡眠的時間段裡,工作人員將每隔12小時對志願者進行一次物理幹預治療(rTMS經顱磁刺激治療)。

中國近四成的人被失眠困擾

我們想通過實驗尋找安全的物理幹預療法

「睡眠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大問題。在我們國家,有近40%人群被失眠所困擾。在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一年近十萬的門診量裡,因睡眠問題前來就診的患者佔了門診量的30%,這個數字是很可觀的。」

正因為失眠病人越來越多,在前期做了大量準備的情況下,作為rTMS(經顱磁刺激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的主編,2016年底,許毅主任就推出了rTMS睡眠剝奪實驗。

「我們的目的,是找出因為失眠導致的短暫神經功能紊亂,在什麼部位、用什麼樣的方式治療最好。在正式推出這個實驗之前,我們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包括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們要對志願者負責。前期實驗結果已經證明rTMS應用於失眠患者的治療是有效的,我們要擴大樣本量,找出規律,形成科學的依據,以便未來更好地為失眠患者服務,所以才有

了這次的志願者正式招募。」

許毅主任說,「等這次實驗結束後,我們將加快進度,儘快完成這個研究,形成論文在國外期刊上發表,把好的治療經驗和方法推廣到國際醫學舞臺,同時,一旦數據掌握豐富,將儘快推到臨床,造福更多失眠患者。」

2003年,許毅主任從英國引進經顱磁治療儀,開始將rTMS應用於睡眠障礙的治療。「人為什麼會失眠,是因為管睡眠的大腦區域出現了神經功能下降,要改善睡眠,就要調控這部分的腦功能。rTMS治療,把磁場導向性引入大腦特定區域,經顱骨引至腦內兩三釐米處,可以引發大腦神經細胞的重塑。同時,還能引起腦神經營養因子的增長。當神經細胞修復後,神經連接正常,腦功能也就恢復正常了。」診治過程中,許主任發現,使用rTMS的核心技術是如何精準定位。「要針對性治療,勢必要找到精準的點位。那麼如何找到這個腦區,找準定位,這個技術是很難的,我們經過十多年的摸索,掌握了這個核心技術。」

熬夜24小時的親歷者說:

報名48小時實驗的,

我敬他是個英雄

在這次招募前,項目組在浙大找了10位學生志願者進行了熬夜測試,考慮到安全性,項目組只讓他們熬夜24小時。

這24小時裡,志願者在實驗室的房間內活動,除了不許睡覺,還不許喝咖啡、濃茶以及抽菸等刺激神經的東西,其他想做什麼都可以。

全程被監控的熬夜是啥感覺?記者採訪了其中一位志願者王成晨。

「我本身也是學醫的,對這個研究項目很感興趣,決定參與嘗試一下。實驗的前兩天,我睡得飽飽的。上周六早上8點,我到了實驗室,先抽血,留唾液樣本,填寫了一些量表,在電腦上完成一些測試,然後開始該幹嗎幹嗎。每隔6個小時,我會做一次rTMS刺激,分別在早上9點、下午3點、晚上9點、凌晨3點,每次大概5分鐘的樣子。」

「整個過程其實挺簡單的,看看書,看看電影,時間過得也還挺快的。最難熬的應該是凌晨四五點鐘,特別想睡覺,跟我一起的一個同學,沒注意就秒睡,還打起了呼嚕,一旁的醫護人員發現得早,馬上把他叫醒了。至於網上很多網友擔心的安全問題,我覺得不用太擔心,全程有醫護人員在一旁,如果有任何不舒服,隨時可以退出。」

「來之前覺得這個熬夜簡單的,熬夜嘛,誰都會。但這個實驗中的熬夜還是不一樣。不能喝任何提神的東西,不能抽菸,也不能做刺激神經的劇烈運動,還是有點難熬的。我覺得我最多再撐12個小時,那些報名48小時實驗的,我敬他是個英雄,哈哈。」

想要挑戰熬夜測試嗎? 快上「快抱」App 報名吧!

你想不想挑戰這個熬夜測試?

經過和項目組積極溝通,我們為快報讀者爭取了挑戰機會。如果你想參與,掃描二維碼(見下),下載「快抱」App,進入熬夜實驗報名通道,根據要求填寫報名表格,留下姓名、電話號碼,報名10月27日00:00截止。

項目組將根據最後報名情況,篩選出最符合實驗條件的志願者,進行熬夜實驗。

需要注意的是,報名者年齡要求在18歲-45歲之間,實驗開始前,項目醫護人員會評估志願者的身心狀況,發現任何隱患,會建議您退出實驗。

相關焦點

  • 最新達文西機器人入駐浙大一院總部一期
    全球最忙的機器人,在浙大一院!新「小夥伴」將更好服務患者2014年9月11日,浙大一院引進達文西機器人,開啟了浙江的「機器人時代」。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浙大一院的達文西機器人共完成了6450臺手術,數全球最忙、最勤勞的手術機器人。
  • 首位獲普外科「院士」頭銜的內地醫師 原來在浙大一院
    今年4月,和徐小波一同參加考試的,還有38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醫生。「通過考試,對徐小波來說,是成為一名真正具有國際認證的專科醫師;對浙大一院來說,則意味著醫院專科醫師培訓之路真正接軌國際了。」浙大一院教學部主任蔣國平說。
  • 浙大一院與美國麻省總醫院共商對策
    屏幕的另一側,是在器官移植技術領域享有全球盛譽的浙大一院專家團隊。疫情期間,兩家醫院都發掘出重磅研究成果,並分享在《外科學年鑑》、Lancet、JAMA等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上。器官移植技術全球享有盛譽浙大一院:多例高難度手術創造奇蹟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教授,本人就是國內著名的器官移植專家,尤其擅長疑難複雜肝膽胰腫瘤的診治和肝臟移植,在該領域有很深的造詣。
  • 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血管通路團隊入駐之江 配備60多臺透析機一天能...
    女兒小張(化名)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區腎臟病中心血透室門口來回踱步、不知所措,「醫生,求求您救救我媽吧。」小張的母親陳阿姨(化名),富陽人,今年62歲,六年前在富陽當地醫院確診為尿毒症,並開始血透治療,一周三次。今年5月初的一天,小張像往常一樣把母親送到富陽當地醫院進行血透治療,自己回家準備中飯。
  • 浙大一院專家起底日本「神藥」:用藥猛,多餘成分有副作用
    浙大一院專家起底日本「神藥」:用藥猛,多餘成分有副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 2019-09-25 20:28 來源:澎湃新聞
  • 你造熬夜有多傷?長期熬夜會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不久前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招募熬夜志願者,完成48小時不睡眠任務獲2000元,公告發出不到四個小時就招滿。可你知道長期熬夜對身體危害有多大嗎?科學研究發現,各種代謝物在大腦累積,如果不被清除,會使大腦和思維超負荷運轉。
  • 連保衛部都做PDCA 浙大一院質量管理有多牛
    目前浙大一院有兩類煙感:一是離子感煙探測器,二是光電感煙探測器。具體分布見下圖:(浙一消防煙感分布)煙感具有預防火災的巨大作用,但出現誤報也會給醫院造成困擾,比如,加大醫院的運行成本,以及讓醫護人員和患者逃離,影響醫院正常運轉。此外,頻繁"狼來了",會使大家放鬆對火警的警惕意識。
  • 大正感冒藥、白兔止痛片……浙大一院藥學部專家扒開「日本神藥...
    以下是網上可查到的成分表: 浙大一院藥學部專家:丙戊醯脲是美國早在30年代就因為副作用而淘汰了的一個成分。並且丙戊醯脲有一個致命的不良反應會使患者的血小板大量減少,甚至導致嚴重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此外,丙戊醯脲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和成癮性。因此藥師不建議作為女性經期疼痛的治療藥物。
  • 長期熬夜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每天12點以後睡覺的你怕了嗎?
    不久前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招募熬夜志願者,完成48小時不睡眠任務獲2000元,公告發出不到四個小時就招滿。可你知道長期熬夜對身體危害有多大嗎?科學研究發現,各種代謝物在大腦累積,如果不被清除,   原標題:長期熬夜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每天12點以後睡覺的你怕了嗎?
  • 記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倪金刀」:妙手回春 以心換「心」
    如今,心臟換瓣術整體死亡率僅為1%。這樣的跨越,離不開像倪一鳴這樣為攻克心臟疾病不斷鑽研、摸索的一代醫學人。1977年,倪一鳴成為恢復高考後浙江醫科大學(現浙江大學醫學院)的首屆大學生,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現浙大一院)心胸外科。自此,他的人生與心胸外科緊密相連。
  • 熬夜「修仙」!中國有2億失眠患者,這些助眠、睡眠監測APP你用過嗎?
    熬夜「修仙」!中國有2億失眠患者,這些助眠、睡眠監測APP你用過嗎?目前,有不少年輕人都經受著睡眠方面的困擾。不少人為了改善失眠症狀而吃褪黑素、安眠藥。據統計,我國有2億失眠患者,5000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嚴重打鼾憋氣)患者,100萬嗜睡症患者。
  • 未來科技城er歡呼 浙大一院總部一期11月1日正式開業
    來源: 自媒體來源:浙一醫院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打造長三角「醫學高峰」,建設生命健康科創高地,「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餘杭院區即將投入使用之際,浙大一院與餘杭再聯手共建浙大一院總部項目。
  • 浙大一院領導班子調整 梁廷波任黨委書記
    12月1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舉行醫院幹部大會。浙江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慧宣讀任免文件。梁廷波同志任中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委員會委員、書記。2000年至2011年11月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2011年11月起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現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
  • 中國醫院管理獎 | 浙大一院「五位一體」打造藥學重點專科
    藥品零差率大背景下,浙大一院的第一步是理清方向,制定藥學學科的戰略發展規劃。「我們根據『卓越績效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同時注重業務開拓和技術創新,確立了『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浙大一院藥學部學科管理組選手介紹道。何謂「五位一體」?指的是制度建設、人才培養、藥學服務、信息建設和科研教學,並以PDCA形式通過各項工作的相互促進、統籌聯動、協調貫徹來推進學科可持續發展。
  • 《流浪地球》裡的休眠倉 浙大一院用它來做手術!
    而「深低溫停循環」技術能將手術的風險大大降低,日前,浙大一院就利用這項技術成功為一位病人實施了主動脈夾層手術。  今年38歲的湖南人韓越(化名),在杭州從事個體經營十多年,事業有成。但由於不規律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從一枚身材勻稱的「小鮮肉」成為旁人口中的「油膩大叔」,身高1米63的他,體重足足81公斤。  幾年前,韓越被查出患有高血壓,他認為自己還年輕,不需要服藥物治療。
  • 教你「賴床、熬夜、失眠、睡過頭」等地道英文表達方式!
    在美式英語中,通常將「賴床」翻譯為「sleep in」,而在英式英語裡則將其翻譯為「lie in」,意思是比平時起得晚。關於睡覺,要說的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我們現在喜歡幹的事情-「熬夜」,還有「」失眠,與此相對應的還有「早睡早起」,下面我們就來一個個說說它們的英文表達方式分別是什麼。
  • 免費救治終末期肝病兒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聯手浙大一院共同關愛「小黃人」
    據了解,我國終末期兒童肝病基數較大,但進行肝移植的比例較低,為改善我省終末期兒童肝病患兒救治現狀,2019年11月22日,省婦幼保健院同浙大一院正式籤訂了甘肅省終末期兒童肝病免費救治公益項目協議,對我省終末期肝病兒童的肝移植手術患兒進行免費救治。
  • 熬夜讓人變老變醜變笨 你還敢接著熬嗎?
    這次獎項一經發布,就引發了眾人的注意,還瘋狂的佔領了許多人的朋友圈。為什麼這麼火爆?三位科學家深入研究了人體的生物鐘,研究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是如何通過調節自己的生物節律,從而達到與地球旋轉保持同步的原理。簡單地說就是:熬夜真的會讓人變醜變老變胖!
  • 它們好好用vol.4 |《拯救熬夜少女》超全指南請查收!
    今年體檢時,醫生就說我免疫力低,要多休息,不然容易病毒感染,有些對人體好的激素只能在夜裡分泌。 睡不著可以吃sleepwell或褪黑素 2.一天咖啡不過一杯 3.睡前做舒緩瑜伽 4.還要泡腳可以放薑片 5.熬夜容易上火最好不要吃油膩刺激食物可以備著來些金銀花茶 6.五穀磨房有個叫黑枸杞穀物營養餐(裡面有黑芝麻黑米黑麥黑枸杞等等) 來自經常熬夜的老阿姨自救法野象:大家都好養生哦學習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