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金晶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熬夜能掙錢?
前天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一則睡眠項目測試招募公告在朋友圈一夜爆紅。
熬夜這錢怎麼賺?24小時保持不睡,可獲1100元;繼續保持12小時不睡(即36小時不睡),再得400元;再繼續保持12小時不睡(即48小時不睡),再得500元。也就是說,完成所有環節後,最高能拿2000元報酬。
熬夜黨們炸開了鍋,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網友「二二」:小菜一碟,哪天開始?
網友「陳沉。」:給我一臺電腦,76小時都給你熬下去!
網友「嗯」:我可以連續一個星期不睡覺!
網友「貳零壹柒」:就當KTV裡通了個宵啊!你們都別去,讓我去吧!
……
熬夜真能掙錢?這是一個什麼研究項目?
昨天,快報記者採訪了這個項目的發起人,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浙江省精神障礙診療和防治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許毅主任醫師。
看來喜歡熬夜的人很多啊
打算招66個結果近千人報名
提到招募的火爆程度,許毅主任連說了三遍「想不到」,「以為就是一個簡單的招募,沒想到引起這麼多人關注,看來喜歡熬夜的人很多啊。」
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李上達博士具體負責這次項目的志願者招募與登記,項
目的火爆,他最有發言權。
「前天下午科室的微信號一推出,我的手機就『爆』了,一天接了20多個電話,200多封電子郵件,還有近700條報名簡訊。但是我們只招募66名志願者,以至於後面的簡訊都來不及回了。現在報名已經截止。」
最後,根據報名先後順序,李博士挑選出前100名志願者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66名志願者,33名男性,33名女性。這些志願者都符合徵集條件,即年齡在18歲-45歲之間,沒有基礎疾病。
為什麼要出錢請人來熬夜?
許毅主任解釋,這個科研項目,是想通過模擬睡眠缺失的情景,採用非藥物、非浸入式的物理治療技術(rTMS),改善睡眠缺失對腦功能影響的項目。
怎麼測試?許毅主任說,參與項目的志願者,需保持24-48小時不睡眠的狀態(視個人情況而定),在項目開始前和結束後採集血液和唾液,在研究過程中,志願者需要佩戴腦電監護設備,每隔6小時或12小時,填寫量表和完成心理學相關軟體的測試工作。同時,在保持不睡眠的時間段裡,工作人員將每隔12小時對志願者進行一次物理幹預治療(rTMS經顱磁刺激治療)。
中國近四成的人被失眠困擾
我們想通過實驗尋找安全的物理幹預療法
「睡眠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大問題。在我們國家,有近40%人群被失眠所困擾。在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一年近十萬的門診量裡,因睡眠問題前來就診的患者佔了門診量的30%,這個數字是很可觀的。」
正因為失眠病人越來越多,在前期做了大量準備的情況下,作為rTMS(經顱磁刺激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的主編,2016年底,許毅主任就推出了rTMS睡眠剝奪實驗。
「我們的目的,是找出因為失眠導致的短暫神經功能紊亂,在什麼部位、用什麼樣的方式治療最好。在正式推出這個實驗之前,我們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包括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們要對志願者負責。前期實驗結果已經證明rTMS應用於失眠患者的治療是有效的,我們要擴大樣本量,找出規律,形成科學的依據,以便未來更好地為失眠患者服務,所以才有
了這次的志願者正式招募。」
許毅主任說,「等這次實驗結束後,我們將加快進度,儘快完成這個研究,形成論文在國外期刊上發表,把好的治療經驗和方法推廣到國際醫學舞臺,同時,一旦數據掌握豐富,將儘快推到臨床,造福更多失眠患者。」
2003年,許毅主任從英國引進經顱磁治療儀,開始將rTMS應用於睡眠障礙的治療。「人為什麼會失眠,是因為管睡眠的大腦區域出現了神經功能下降,要改善睡眠,就要調控這部分的腦功能。rTMS治療,把磁場導向性引入大腦特定區域,經顱骨引至腦內兩三釐米處,可以引發大腦神經細胞的重塑。同時,還能引起腦神經營養因子的增長。當神經細胞修復後,神經連接正常,腦功能也就恢復正常了。」診治過程中,許主任發現,使用rTMS的核心技術是如何精準定位。「要針對性治療,勢必要找到精準的點位。那麼如何找到這個腦區,找準定位,這個技術是很難的,我們經過十多年的摸索,掌握了這個核心技術。」
熬夜24小時的親歷者說:
報名48小時實驗的,
我敬他是個英雄
在這次招募前,項目組在浙大找了10位學生志願者進行了熬夜測試,考慮到安全性,項目組只讓他們熬夜24小時。
這24小時裡,志願者在實驗室的房間內活動,除了不許睡覺,還不許喝咖啡、濃茶以及抽菸等刺激神經的東西,其他想做什麼都可以。
全程被監控的熬夜是啥感覺?記者採訪了其中一位志願者王成晨。
「我本身也是學醫的,對這個研究項目很感興趣,決定參與嘗試一下。實驗的前兩天,我睡得飽飽的。上周六早上8點,我到了實驗室,先抽血,留唾液樣本,填寫了一些量表,在電腦上完成一些測試,然後開始該幹嗎幹嗎。每隔6個小時,我會做一次rTMS刺激,分別在早上9點、下午3點、晚上9點、凌晨3點,每次大概5分鐘的樣子。」
「整個過程其實挺簡單的,看看書,看看電影,時間過得也還挺快的。最難熬的應該是凌晨四五點鐘,特別想睡覺,跟我一起的一個同學,沒注意就秒睡,還打起了呼嚕,一旁的醫護人員發現得早,馬上把他叫醒了。至於網上很多網友擔心的安全問題,我覺得不用太擔心,全程有醫護人員在一旁,如果有任何不舒服,隨時可以退出。」
「來之前覺得這個熬夜簡單的,熬夜嘛,誰都會。但這個實驗中的熬夜還是不一樣。不能喝任何提神的東西,不能抽菸,也不能做刺激神經的劇烈運動,還是有點難熬的。我覺得我最多再撐12個小時,那些報名48小時實驗的,我敬他是個英雄,哈哈。」
想要挑戰熬夜測試嗎? 快上「快抱」App 報名吧!
你想不想挑戰這個熬夜測試?
經過和項目組積極溝通,我們為快報讀者爭取了挑戰機會。如果你想參與,掃描二維碼(見下),下載「快抱」App,進入熬夜實驗報名通道,根據要求填寫報名表格,留下姓名、電話號碼,報名10月27日00:00截止。
項目組將根據最後報名情況,篩選出最符合實驗條件的志願者,進行熬夜實驗。
需要注意的是,報名者年齡要求在18歲-45歲之間,實驗開始前,項目醫護人員會評估志願者的身心狀況,發現任何隱患,會建議您退出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