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能長這麼大,因為小時候吃了這種食物!

2021-01-1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恐龍能長這麼大,因為小時候吃了這種食物!

蜥腳類恐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脊椎動物,它們的體長能夠達到30米以上,體重更是超過70噸,就像是一座用肉堆起來的小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蜥腳類恐龍長得如此巨大,它們小時候的食物或許是關鍵。

恐龍時代的神奇「馬尾」

2019年10月,第79屆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The 7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召開,年會上來自許多研究機構的古生物學家做了研究報告,其中就有卡羅爾·基伊(Carole Gee)。卡羅爾·基伊的報告名為《中生代植食者的超級食物?關於木賊極度的易消化性的新數據以及對於年幼的、正在成長的植食性蜥腳類的意義》(Superfood for Mesozoic herbivores? Emerging data on extreme digestibility of equisetum and implications for young, growing herbivorous sauropods)

圖註:第79屆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上正在展示自己研究的古生物學家,圖片來自網絡

卡羅爾·基伊來自德國波恩大學,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早在10年前就開始了一項特別的研究,研究小組採集了侏羅紀植物今天的近親,然後運用標準飼料評估方法來評估這些植物在植食性動物胃中消化發酵的時間及能量的轉化效率。

根據得出的試驗數據,研究小組能夠確認哪些植物最容易消化吸收,並且提供恐龍成長中所需的能量和營養。最終勝出的既不是高大的裸子植物,也不是低矮的蕨類植物,而是一種被稱為「馬尾」的奇特植物。

圖註:體型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圖片來自網絡

侏羅紀的能量棒

「馬尾」是木賊屬植物的英文俗稱,這是一類古老而奇特的植物。儘管屬於蕨類植物,但是木賊看上去卻像是迷你版的竹子,莖上分節,沒有常見的樹木葉子,靠頂上的孢子而不是種子繁殖。

圖註:今天的木賊科植物,圖片來自網絡

木賊喜歡生活在水邊或是潮溼的地方,不過與高大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相比並不起眼,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它們。儘管木賊不起眼,但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們早在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是最早登陸的植物之一。

卡羅爾·基伊的團隊在研究中發現,7種現存木賊科植物,其相對於其他的植物更容易被消化,營養豐富,能量的轉化率也更高,對於恐龍(特別是年幼的蜥腳類恐龍)來說是重要的食物。剛剛出生的蜥腳類恐龍很矮小,無法夠到較高的植物,低矮的木賊在高度上就是最好的選擇。木賊較高的營養能夠支撐幼年蜥腳類恐龍的需求,這些小傢伙體重每天都會增長數公斤,吃是它們每天最重要的任務。

圖註:年幼的蜥腳類恐龍在尋找食物,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長大之後離開森林的梁龍,圖片來自網絡

正是藉助於對侏羅紀植物群落現代近親的研究,古生物學家才能夠比較植物作為恐龍食物的潛在價值,並且確定哪種植物是恐龍的最愛!

反轉的「安德魯」

卡羅爾·基伊的研究得到了德國研究基金會(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的資助,其結論看上去非常合理,但是化石證據卻恰恰相反。

圖註:「安德魯」的頭骨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2010年,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的蒙大拿州發現了一具小梁龍化石,年齡只有五歲,人們給它起名「安德魯」。儘管「安德魯」只有五歲,但是長度已超過5米,體重接近1噸。在比較「安德魯」與成年梁龍的骨骼差異時,古生物學家注意到它的口鼻部更狹窄,牙齒數量更多,而且牙齒呈勺形,明顯要比成年梁龍釘狀的牙齒強壯有力。也就是說,小梁龍的牙口比成年梁龍好,能夠吃更堅硬的植物。

圖註:「安德魯」(上)與成年梁龍的頭骨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安德魯」(下)與成年梁龍的腦袋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根據卡羅爾·基伊的研究,明明是剛出生的蜥腳類恐龍寶寶吃木賊這樣柔軟易消化的植物,為什麼化石證據顯得卻恰恰相反呢?其實這並不矛盾,為了能夠獲得滿足快速生長的營養,像梁龍這樣的蜥腳類恐龍在年幼時肯定是儘可能吃更多的食物,其中不僅包括了木賊,還有各種蕨類植物甚至是較為堅硬的蘇鐵等。畢竟不能靠著吃木賊就長大吧!

圖註:正在進食的「安德魯」,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年齡的增長,成年梁龍的牙齒反而變小變細,只能以較為柔軟低矮的植物,比如木賊為主食。當然啦,梁龍並不能代表所有的蜥腳類恐龍,畢竟其只是比較特殊的一群,像腕龍類、圓頂龍類及巨龍類,其身高都是隨著年齡增長,成年之後取食範圍保持在4米以上,木賊等低矮植物就不在這些大傢伙的取食範圍之內了,因此木賊對於出生不久的蜥腳類還是非常重要的。

圖註:體型巨大的腕龍成年後肯定不吃木賊,圖片來自網絡

此項研究的領導者卡羅爾·基伊說:「我們探究古植物與古動物之間關係的方式不僅屬於古生物學,而且還包括了對於現存植物及其生態學和現生動物飲食習慣的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對於我們從新的角度認識恐龍的習性提供了獨特的方式方法。

參考資料:

1.Pickett, Joseph P., ed. (2000).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4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978-0-395-82517-4.

2.Tschopp, E.; Mateus, O. V.; Benson, R. B. J. (2015). "A specimen-leve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Diplodocidae (Dinosauria, Sauropoda)". PeerJ. 3: e857. doi:10.7717/peerj.857. PMC 4393826. PMID 25870766.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雞是恐龍的後代,為啥長不成恐龍這麼大?
    (圖片來源:http://www.gxmuou.com/jiankang/19218.html) 恐龍為什麼能長這麼大 恐龍是如何突破體重極限的長成龐然大物的? 截止目前對恐龍體型巨型化的研究,有些恐龍能長這麼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它們「很能長」。這聽起來是一句沒有意義的話,實際上卻是對問題本身的回答。並不是所有生物一個勁餵給它吃的,它就可以一直長。
  • 恐龍為什麼長這麼大?它能活多少歲?這個問題困擾了無數科學家
    恐龍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體型最為巨大的物種。但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有些恐龍會長這麼大呢?重量超過100噸的巨型食草恐龍,它究竟能活多少歲?這些問題困擾了無數科學家,也困擾著我們普通人。
  • 為什麼現在的陸地物種很少能長到恐龍那麼大了?
    根據恐龍化石的研究和推測,目前已知的個頭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體長度約40-60米,體重最重約220噸,比藍鯨還要大!但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地球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也遭遇到了滅頂之災,由此大型恐龍從地球上消失,而恐龍的一個小分支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鳥類。那麼,為什麼地球上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恐龍這麼巨大的陸地生物了?
  • 鯨為什麼能長這麼大--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沒有發現藍鯨之前,科學家認為一種名叫阿根廷龍的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化石復原證明,阿根廷龍可以長到90噸重,與人類相比,它當然是龐然大物了。但與藍鯨比就小巫見大巫了,不值一提了。  人類目睹最大的藍鯨體長超過30米,體重高達180噸。
  • 河溝裡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
    河溝裡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在農村的河溝裡小魚兒特別的多,農村娃小時候都有抓魚的經歷,以前由於食物短缺,農村娃經常吃不飽肚子,所以農村的孩子就會經常到河溝裡撈魚吃。撈魚不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且河溝裡的漁獲通常也是非常美味的,像鯽魚、鯰魚、泥鰍、河蝦、螃蟹,這些河裡的美味農村娃幾乎都吃過,不過在農村的河溝裡還有一些比較怪異的魚,這些魚通常沒什麼人去吃它,就像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小魚,河溝裡的這種小魚專吃蚊子,小時候遍布南方各地,如今很罕見了。這種小魚就是大肚魚。
  • 恐龍羽毛都敢吃?這種蟲子厲害啦!
    恐龍羽毛都敢吃?這種蟲子厲害啦!正因為在緬甸琥珀中包含有大量的包含物,琥珀也成為古生物學家進行研究的新領域,中國古生物學家已經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古蟲、古蛇、古鳥,甚至是恐龍尾巴的化石。正是得益於琥珀特殊的保存特性,這些化石經歷了1億年的時間,竟然保存了其原有的樣子,是不是很神奇?
  • 餵~你的六角恐龍被吃了!
    在日本有很多人專門吃一些不尋常的食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家神秘的餐廳,在這裡鱷魚皮、鴕鳥、駱駝肉,它提供的食物是你在別的餐廳很難吃到的,你可以選擇一些巨大的動物作為自己的午餐。墨西哥蠑螈,因為它長的非常的卡哇伊,我想沒有人能拒絕它吧
  • 為什麼有的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
    白堊紀晚期,有一些恐龍的嘴開始發生變化,嘴上長出了鳥類一樣的「喙」,這類恐龍一般都是吃植物的獸腳類恐龍。就像很多讀者熟知的鴨嘴龍,鴨嘴龍的嘴酷似鴨嘴,因此得名鴨嘴龍,當然鴨嘴龍的嘴不知道比鴨嘴要大多數倍。
  • 我們小時候吃的泥鰍,到底可以長到多大呢?
    我們小時候吃的泥鰍,到底可以長到多大呢?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坦然一笑大度,今天我們來普及一下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去撈過、玩過甚至吃過的泥鰍。大鱗副泥鰍這種大鱗副泥鰍其實並不屬於泥鰍屬,但也是市面上非常常見的泥鰍。
  • 這種奇怪的生物叫「三眼恐龍蝦」,歷史比恐龍還要久遠!
    這蟲子其實很多人在田間地頭都見識過,並且可能你小時候還曾經抓到過它。甚至還抓了不少去餵小雞小鴨。這種生物就是2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生存,歷史比恐龍還要久遠的「三眼恐龍蝦」,學名又叫佳朋鱟蟲。佳朋鱟蟲個頭不大,有橢圓形背殼,尾巴成叉狀。它有三隻眼睛,除了兩側黑色的複眼,中間還有一隻白色感光的眼睛。雖然它們有三隻眼睛,但視力只能看到前方10釐米。
  • 都因為恐龍是史前世界的霸主,其實,恐龍在這種動物面前就是小弟
    恐龍這種史前的大型動物人們並不陌生,在童年的印象中,恐龍作為地球上的霸主,擁有龐大的體型,猙獰的面孔,看起來就非常的害怕。但實際上,這些曾經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猛獸,並不是當時地球上最強的生物,而真正的王者,其實是:帝鱷。說到鱷,相信大家會很自然地聯想到鱷魚,的確,鱷魚看起來讓人不寒而慄,而作為活化石的它,自然是一個在地球上生存了很久很久的動物。
  • 我們在吃恐龍的剩飯嗎?
    我告訴大家,這一路走過來根本沒有看到什麼能吃的小草樹芽,可是大家絲毫不理會我的疑惑,老闆在一旁信誓旦旦地保證,這東西是他從山上採來的。 於是,我們的菜單上多了這道經典的農家樂菜。菜上來了,果然不出所料,那不過是拌上了一點大蒜末的罐裝蕨菜芽。大家吃得不亦樂乎,交口稱讚,「這野菜真不錯!這可是恐龍吃過的野菜啊!」。
  • 恐龍是外星物種?為什麼人類能出現文明,稱霸地球的恐龍卻不行
    在沒發現恐龍之前,人類一直在思考,在人類之前究竟是什麼物種統治著這個地球,還是說這種地球本就沒有生命,只是後來外太空投放來了生命,這才有了人類。但是人類後來發現了恐龍這一存在,並且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人類發現恐龍竟然是如此恐怖的物種。
  • 原來河馬小時候這麼可愛,比二哈還鬧騰,長大後大變樣
    原來河馬小時候這麼可愛,比二哈還鬧騰,長大後大變樣想必大家在去野生動物園的時候,都有看到過河馬,它的體型都非常巨大,只看側面的話感覺就像一頭變異的豬一樣,長得肥肥壯壯的,真不知道要吃多少糧食才能長到這麼大?
  • 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一天能吃掉4噸食物,長這麼大全靠「抄底」
    藍鯨:我長這麼大容易嗎?無論從體長還是體重,或者其他因素考量,藍鯨都無愧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藍鯨成年平均體長達25米,均重150噸起,僅心臟的重量就可達180公斤。人類記錄藍鯨最大數據是33.5米、體重近240噸,但這個數據不是正式科考記錄,數據可能有水分。
  • 新知問答|為什麼陸地上再也沒有出現像恐龍那麼大的動物?
    相信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雖說情節內容很多都是虛構的,但電影中的恐龍形象都是受到真實化石啟發的。你可能很難想像恐龍有多大,與之相比,如今最大的陸地動物,非洲叢林象,最重也不過13噸。恐龍為啥能長這麼大?
  • 【樂享科學】除了恐龍,誰還吃恐龍?
    (預警:本文可能含有高能圖片)恐龍,作為頂級捕食者,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約1億4千萬年之久。其中蜥腳類恐龍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比如著名的梁龍、迷惑龍和阿根廷龍,它們成年後體長几十米,皮糙肉厚,令一眾掠食者束手無策。如果說,誰能吃恐龍?
  • 吃「雞」等同於吃「恐龍」?中生代動物的日常飲食指南
    1.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恐龍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可「雞」卻離我們很近。你看,現代人不僅每天在餐桌上吃雞肉,在手機上,都要高舉吃雞的大旗。美味的雞肉,豐富了我們的飲食文化。再結合漢娜·邦納幽默的配圖,很艱深難懂的概念,也能變得直觀。3-2:畫風幽默,吃雞等同於吃恐龍?吃雞怎麼會和吃恐龍聯繫到一起去呢?別著急。看了漢娜·邦納的這本《那時候恐龍吃什麼?》你便會發現,確實很多生物,都曾經吃過恐龍。
  • 假如恐龍穿越到現代社會,恐龍肉能不能供人類食用,味道怎麼樣?
    雖然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因為一顆隕石滅絕了,但是作為一種曾經存在過的生物,很多吃貨對於這種已滅絕生物的第一想法是:恐龍到底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呢?按理來說,一種生物滅絕這麼久,已經幾乎不可能找到恐龍的軟組織,所以恐龍肉到底是什麼成分,又會是什麼味道,很難說的清楚。
  • 為什麼鯨這麼大?
    沒錯,藍鯨比恐龍都要大。那麼藍鯨怎麼能夠長這麼大呢?當藍鯨北鼻出生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很大隻了。藍鯨北鼻的體重要用噸計算,大概是5~7噸那麼重。它們的個頭嘛,剛出生時已經接近7米長了。每天它們都會長得更大、變得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