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主流物理理論徹底崩潰的愛因斯坦E=M*C^2!

2020-09-05 外星文明新時代

要問到當今對主流物理理論危害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那麼,恕筆者直言,最大的錯誤非愛因斯坦的E=M*C^2莫屬!

愛因斯坦和E=MC2

因為E=M*C^2構成了主流物理的理論基石,如果E=M*C^2一錯,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必將造成當代粒子物理和宇宙學理論的徹底崩潰!

這絕不是戲言!

首當其衝的是粒子物理,它可完全是遵循著E=M*C^2,看看眾所周知的費恩曼粒子湮滅圖(見下圖):

費恩曼粒子湮滅圖

很顯然,一旦E=M*C^2出錯,粒子物理學家們數十年來的心血頃刻間灰飛煙滅,化為烏有!

再就是被主流物理普遍被接受的所謂宇宙大爆炸理論,該理論是說,能量在大爆炸奇點無中生有,然後,能量轉變成為物質的質量。

宇宙大爆炸

所以,E=MC^2對主流物理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然而,十分抱歉,筆者實話實說,不得不告知一個天大的壞消息,E=MC^2不但是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為何筆者斷言E=MC^2錯了?其原因很簡單:

其一,E=M*C^2犯了邏輯推理上的初級錯誤

有質量就必定有引力和慣性,可根據E=M*C^2,當質量變成了能量之後,慣性消失,而且質量產生的向心引力卻突然間變成了能量的離心的斥力,豈不是荒唐可笑?

又,根據E=M*C^2提出的宇宙大爆炸假設,能量在爆炸奇點「無中生有」,然後能量轉變為物質的質量,那麼質量具有向心的引力,假如能量變成了質量,那麼宇宙馬上又要開始收縮,豈不是荒唐?事實卻是,大爆炸後宇宙一直在膨脹。

所以,說愛氏的E=M*C^2犯的是邏輯推理上的初級錯誤,一點也不冤枉。

其二,E=M*C^2完全背離宇宙的實在:

眾所周知,恆星死亡後會依據其質量的大小變為褐矮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也就是說並不會像愛氏的E=M*C^2所說的那樣全部燃燒乾淨。未來的總星系中物質必將全部死亡,僅只會留下(星系黑洞的)質量,和(暗)能量,很顯然黑洞的質量不能再轉變為能量,所以,宇宙不是像愛氏認為的是能量一家獨大,而是質量和能量一對冤家對頭共存的宇宙!

按照愛氏的E=M*C^2,物質在釋放能量後會造成質量虧損,質量會減少。然而天文考古上的一些發現卻表明,數億年來地球的公轉周期一直在持續地變短,這說明太陽在釋放能量後,質量不減反增!

筆者有理由認為,不僅太陽是如此,所有的恆星,銀河系,乃至總星系皆是如此,星系變為黑洞後質量將劇增數十個數量級!

所以愛氏的E=M*C^2,以及繼承愛氏衣缽的霍金的所謂「黑洞蒸發論」完全違背宇宙的實在。

宇宙的宏觀當然影響著微觀世界,很顯然,粒子物理的核心-費曼粒子湮滅圖也大錯特錯,物質-反物質湮滅不是它們的質量變為了能量-光子,而是光子從質量點(即最小的黑洞)的束縛中逃逸出來,最後留下質量點,如下圖所示:

本人的粒子湮滅圖

而且,要證明其正確性並不難,只需做一次製造黑洞的實驗驗證即可。

綜上所述,由於愛氏E=M*C^2的理論基石的錯誤,舊物理的理論被夷為一片瓦礫已是必然,但是「沉舟側畔千帆過」,超越物質的全新物理理論必將矗立於舊物理的廢墟之上!

相關焦點

  • 質能方程為什麼是E=M*C^2?
    所以,了解物理意義有的時候要比搞懂數學要重要一些,這也是愛因斯坦厲害的地方(當然,我這裡說的是針對非專業人士而言。)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大段去闡述狹義相對論的質能等價到底是咋來的,對於普通人而言,主要還是去思考一下,愛因斯坦是如何想到的更有意義。
  • 質能方程E=mc^2是如何被愛因斯坦發現的?
    光速不變原理在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數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其中就包括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以及狹義相對論的補充篇:質能等價。(質能方程E=mc^2其實就是在質能等價這篇論文當中的)也就是說,質能等價理論其實是狹義相對論當中的一部分。
  • 霍金把希望寄托在「M理論」上,以充分解釋宇宙的存在
    自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以來,每一個理論物理學家都在夢想著讓我們對無限小的原子和粒子的理解與宇宙無限大的大尺度之間的理解相協調。雖然後者是由愛因斯坦的方程有效描述的,但前者被所謂的基本交互的標準模型預測得非常準確。目前的理解是物理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由四種基本力所描述的。其中的兩個——重力和電磁——在宏觀層面上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它們。
  • 物理最前沿的理論是什麼?
           物質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如果不知道,就不是最前沿的物理理論。       電子作為物質,在高能粒子對撞機裡卻難以找到物質產生的原因。這是高能物理的研究方向錯了。
  • 梅曉春:愛因斯坦時空引力和宇宙學理論基礎存在嚴重缺陷
    然而這些問題的根本性解決需要觸動愛因斯坦理論的根基。儘管許多有識之士早已對物理學現狀表示深深的憂慮,但由於愛因斯坦理論在上一個世紀中所確立的權威地位,任何試圖對它的質疑都會被物理學主流社會視為離經叛道。愛因斯坦的理論已經成為新的教條,不論這種質疑是否包含真理的成分,要想在物理學主流刊物上發表這種論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何敢於挑戰物理學主流意識的論文,不論對錯,必遭封殺。
  • 愛因斯坦相對論面臨考驗,理論可能處在「崩潰邊緣」
    一組科學家聲稱,一項關於黑洞碰撞的研究有可能「吞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不朽的廣義相對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是物理學領域的突破,這個理論塑造了我們對黑洞、引力以及重物體如何扭曲其周圍空間和時間結構的理解。
  • 問:如何通過E=mc^2將能量轉換為1g質量?為何愛因斯坦無言以對?
    愛因斯坦要聽到這話,估計會從棺材中跳出來。很多人對愛因斯坦的E=mc^2存在誤解,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質量轉化為能量或者能量轉化為質量。下面我先通過公式和理論兩部分來解釋一下:1905年是愛因斯坦年,他發表了多篇曠世奇文,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從那時起,物理學家們跳出原來以牛頓為首的經典物理框架,開始了一番新天地。
  • 答物理主流學派百年展望的十大物理學難題
    關鍵詞:場物理 光物理 光速不變真實物理 核物理 六種基本作用力說西方主流物理學派的代表:大衛格羅斯,約12年前的美國聖芭芭拉州的諾獎得主展望了未來物理學百年的十大難題,百度網上約有上萬人注意到。說明中國人也是很關心物理學的發展的。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能量怎麼會與光速產生關係?
    ,如:E=mc^2,這個方程是所有物理公式中包含信息量最大、能量最大、最簡單的數學公式,甚至可以說它已經簡單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我們先說E=mc^2中的m由於盒子和光子的動量是守恆的,所以M(Δ X/Δ t)=E/c假設這個盒子的長度為L,那麼光子花費的時間為:Δ t=L/c,並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出:MΔX=EL/ c^2按照愛因斯坦的想法,我們認為光子的能量和質量等效,也就是光子將一部分質量從左邊帶到了右邊,假設這個質量為m,我們知道盒子的質量為M,盒子的位移為x1,光子的位移為x2,那麼整個系統的質心為
  •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中,能量怎會同光速產生關係?
    在物理學的發展中有很多的科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例如:光的本質、太陽系的模型、起源以及宇宙的起源方式,不僅如此我們還將一些理論以非常簡潔的數學形式表達了出來,如:E=mc^2,這個方程是所有物理公式中包含信息量最大、能量最大、最簡單的數學公式,甚至可以說它已經簡單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 最美麗的理論: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推導
    全文共2948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偉大的前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和葉夫根尼·利夫希茨在他們的著作《經典場論》中寫道:「建立在相對論基礎上的引力場理論被稱為廣義相對論,它是由愛因斯坦建立的,並且可能是現存的物理理論中最美麗的一個。」
  • 理論「崩潰」後科學家質疑有300年歷史的定律
    艾薩克牛頓的引力理論在19世紀中期「崩潰」,這激發了新一代科學家質疑另一個物理學基本定律。這位英國數學家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於1687年首次出版,提出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 狄拉克談理論物理研究方法
    理論物理學家把數學完美的要求作為一種信仰, 沒有強制的理由要這樣, 但以往的經驗表明這是富有成效的目標, 例如:相對論之所以被普遍接受, 主要在於它的數學的優美。 數學方式有兩個可用的主要方法:(1)消除不一致性: (2)把先前互不相關的理論統一起來。
  • E=mc^2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但能否用能量生成質量呢?愛因斯坦:幫我打開棺材,我看誰又在誤讀我的質能方程!
    很多人對愛因斯坦的E=mc^2存在誤解,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質量轉化為能量或者能量轉化為質量。下面我先通過公式和理論兩部分來解釋一下:1905年是愛因斯坦年,他發表了多篇曠世奇文,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從那時起,物理學家們跳出原來以牛頓為首的經典物理框架,開始了一番新天地。質能等價方程也是在那年年底誕生的,同時還有著名的《狹義相對論》,不過《狹義相對論》較早一點,而質能等價可以說是《狹義相對論》的延續。
  • 如何理解愛因斯坦這個最著名的公式?就在這裡,可徹底讓你讀懂它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有一個公式很出名,即:E=mc2。也許你可以在衣服上、包包上、汽車上、網際網路上和電視上都能看到這個公式。那麼,你知道這個公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嗎?毫無疑問,我們將集中來認識一下這個公式,同時謝謝你能閱讀本文。
  • 愛因斯坦怎樣知道E=mc^2?和光速怎麼扯上關係的?
    ——愛因斯坦 有一些科學概念已經如此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它是什麼,也能完整的表述出來,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是那樣。例如:愛因斯坦提出的E=mc^2。那為什麼質量物體蘊含的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個方程怎麼能如此簡潔的正好相等呢?為什麼方程中再沒有其他常數呢?為什麼不是E=amc^2而a是任意常數?
  • 愛因斯坦是怎樣知道E = mc ^ 2?和光速怎麼扯上關係的?
    ——愛因斯坦有一些科學概念已經如此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它是什麼,也能完整的表述出來,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是那樣。例如:愛因斯坦提出的E=mc^2。那為什麼質量物體蘊含的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個方程怎麼能如此簡潔的正好相等呢?為什麼方程中再沒有其他常數呢?為什麼不是E=amc^2而a是任意常數?
  • 教材ABC~為什麼E=mc2 ?(c平方)
    愛因斯坦在1905年第一次寫下了質能公式,撼動了整個世界,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
  • 愛因斯坦的崎嶇諾獎路,理論物理與實驗物理的激烈交鋒
    而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獎得來也十分崎嶇,首先,這個獎是 1922 年補授的,另外,當時反對的浪潮十分激烈。而這背後,是物理學的兩大方向之間的激烈交鋒。物理學可分為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兩大方向,自然而然,物理學家也可以分為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
  • 【物理探秘】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而愛因斯坦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成果是相對論。1905年這一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狹義相對論,這個理論有點類似於歐幾裡得的幾何學,僅僅利用幾條公設,就建立了一套理論體系。歐幾裡得幾何學有五條公設。而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也用到了兩條假設:而其中最大的突破其實來自於後面這一條「光速不變原理」,那愛因斯坦為何會提出這條假設呢?牛頓 vs 麥克斯韋其實這件事就要從牛頓開始說起,在牛頓之前,物理學並沒有發展出一整套集大成的理論。而牛頓改變了這一切,他提出了牛頓三大定律,以及萬有引力定律,讓我們知道天上和地上是遵循同一套物理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