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子-集成在可膨脹導管上的具有多重感測和驅動的電子陣列

2021-02-15 WEST可穿戴電子

微創手術涉及通過小型經皮切口插入先進的診斷和治療工具,以治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健康狀況,與傳統手術相比,恢復時間短且風險低。配備有感測或致動元件的導管的剛性和相對原始的操作模式阻礙了其與軟組織表面的保形接觸,限制了其使用範圍,延長了手術時間並增加了對高級手術技能的需求。


美國西北大學John A. Rogers和Yonggang Huang課題組聯合喬治華盛頓大學Igor R. Efimov課題組報告了將先進的電子功能與導管集成在一起以進行微創心臟外科手術的材料,設備設計和製造方法。通過使用多物理場建模,塑料心臟模型以及Langendorff動物和人類心臟,作者顯示出心內膜球囊導管上多層配置的軟電子陣列可以與彎曲的組織表面建立共形接觸,支持溫度,壓力和電生理參數的高密度時空映射 並允許進行可編程的電刺激,射頻消融和不可逆的電穿孔。將多模式和多路復用功能集成到微創手術器械中可以改善手術性能和患者預後。


圖1:用於微創手術的多模式,多路復用軟傳感器和執行器。

圖2:3D壓力傳感器陣列的設計,組裝和表徵。

圖3:治療功能。

圖4:多檢測模式的同時運行。

視頻1:兔子心臟的心電圖mapping。

視頻2:人類心臟的心電圖mapping。

圖5:Langendorff兔心臟模型證明了儀器化球囊導管的多功能性。

圖6:Langendorff人體心臟模型的心內膜電生理研究。


作者通過在可膨脹的柔性導管表面集成溫度,壓力,電生理參數等高密度傳感陣列,解決了常規心臟設備的基本局限性:設備與心臟組織之間的模量失配以及傳感和驅動中的模態和空間密度不足。 體外測試以及在兔和人心臟中進行的計算研究和評估,證明了在外形尺寸,功能和可編程性方面優於常規心臟設備的優勢。作者期望這個概念可以為進一步開發能夠與人體進行最小程度的侵入性相互作用的先進手術設備的起點。

【參考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0-00604-w

【相關閱讀】

生物電子-用於光遺傳學神經刺激超柔器件

生物電子-可無線控制的具有主動閥門的藥物輸送器件

.

該平臺免費提供相關領域的論文宣傳和招生招聘,有興趣請關注訂閱號給小編留言或者郵件聯繫 E-mail:wonger.west@gmail.com


相關焦點

  • 生物電子-具有交叉模式整合和識別的生物啟發式多感覺神經網絡
    ,該網絡集成了人工視覺,傳入,聽覺和模擬的嗅覺和味覺感覺神經。圖3:具有跨峰整合的生物啟發式多感覺神經元。作者提出了一個人工的多感覺神經網絡系統(MseNN),該系統將五種人工感覺與多模式感測,峰值編碼,憶阻處理和交叉模式識別相集成。MSeNN使用多個傳感器進行感測,使用尖峰對傳感器信息進行編碼,並使用光電憶阻器陣列在硬體級別上解釋,過濾,集成和存儲多傳感器信息。
  • 機器學習驅動的生物電子質子泵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細胞膜電壓控制
    機器學習驅動的生物電子質子泵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細胞膜電壓控制從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到複雜的動物,基於傳感和驅動的反饋控制是生物過程中自我調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命本身的關鍵。該控制迴路的故障通常會導致疾病或死亡。
  • 自驅動柔性給藥電子系統新進展——光伏驅動柔性有機離子泵
    轉自微信公眾號:柔性電子服務平臺作者:南山生物電子醫學領域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目前存在很大的需求來進行藥物針對性開發,以及精確藥量控制的智能電子解決方案。將藥物輸送設備與生物傳感器連接在一起可以實現過實時數據監控,記錄和決策制定物聯網反饋控制藥物輸送。
  • 面向陣列和3D光電和生物傳感的導電纖維3D列印技術
    面向陣列和3D光電和傳感架構的導電纖維3D列印技術小直徑導電纖維具有獨特的形態,機械和光學性能如高縱橫比,低的彎曲剛度,方向性,和透明度它們不同於其他類基於膜的微米/納米結構。將細的導電纖維有序地組裝成陣列或三維(3D)結構可提高其用於設備耦合的功能性能。
  • 全碳電子產品可靈活集成到各種物體表面
    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所和韓國電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採取一種新方法合成出完整的全碳電子設備,包括電晶體、電極、連接線及傳感器,大大簡化了它們的形成過程。這些價廉的電子設備可被附著在各種物體表面上,包括植物、昆蟲、紙、布及人的皮膚。該研究成果刊登在《納米快報》上。
  • 受章魚啟發的吸盤可轉移薄而細膩的組織移植物和生物電子晶片材料
    受章魚啟發的吸盤可轉移薄而細膩的組織移植物和生物電子晶片材料【導讀】 "活"細胞片或生物電子晶片具有巨大的潛力,可提高診斷和治療的質量。然而,處理這些薄而脆弱的材料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為施加於抓握和釋放的外力很容易使材料變形或損壞。
  • 柔性電子用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的集成系統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研究員類偉巍團隊合作,撰寫了面向柔性電子應用的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一體化的集成系統(Micro-supercapacitors Powered Integrated System
  • 太陽能電子皮膚,用光來模仿人類的觸摸
    該技術在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上發表,論文中描述,該技術不僅使用微型太陽能電池為機器人手中的執行器供電,而且還可以通過測量物體接近並減少可用光時電池輸出的變化來使其具有「觸摸」的感覺。 。通過測量每個單元中產生的功率水平,電子皮膚可以檢測到傳入物體的形狀。
  •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1、氣敏傳感器陣列在電子鼻的組成 中,氣敏傳感器陣列是整個系統的基礎 ,它可以是 多個分立元件構成的 ,也可以是單片集成的,功能是把不同的氣味分子在其表面的作用轉化為可測的物理信號。許多傳感器都可以應用在電子鼻上 ,但是 ,當前僅有4種傳感器用於商業上的電子鼻 :金屬氧化物傳感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傳感器 、有機導電聚合物傳感器和質量傳感器。
  • 大連化物所綜述——柔性電子用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集成系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研究員類偉巍團隊合作,撰寫了面向柔性電子應用的微型超級電容器驅動一體化的集成系統(Micro-supercapacitors Powered Integrated
  • 介紹一位柔性電子領軍人物!引用次數超過13.7萬次,h因子186+
    要想大腦的大區域內的數千個位置進行取樣,就需要將電力電子設備集成到幾根外部導線上,將多個電極進行多路復用。然而,受限與當前的封裝策略,現有的多路電極陣列植入壽命有限。針對這個問題,美國西北大學John A.Rogers、杜克大學Jonathan Viventi、紐約大學Bijan Pesaran等人合作,開發了一種稱為神經矩陣的靈活多路電極陣列。
  • 可使用超33萬次,一年以上!明膠基軟體機器人和柔性電子器件
    添加28% wt%的糖,使生物凝膠具有高延展性,εu和σu同時增加(圖2c,d)。糖(和甘油)的加入作為助溶劑促進了明膠中螺旋-螺旋的結合,增強凝膠化,並在熱力學上穩定凝膠。同時高變形下這些螺旋-螺旋組合的解開會導致可拉伸性增加。
  • 曲面甚至皮膚上的微流道電子器件與傳感器3D列印技術
    研究人員開發曲面甚至皮膚上的3D列印微流道電子器件與傳感器技術導讀:通過軟光刻技術製造的微流控設備已被證明具有引人注目的應用,例如晶片實驗室診斷,DNA微陣列和基於細胞的檢測。通過將微流控技術與電子傳感器和曲線基板直接集成,以及提高自動化程度以提高生產率,可以進一步開發這些技術。
  • 連發2篇《Science》,柔性電子女神,鮑哲南院士2020年成果集錦
    鮑哲南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功能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有機電子器件的設計與製造、有機電子器件的應用開發等。這些研究方向具有多學科交叉性,涉及的概念和專業知識包括化學,化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科學和工程,物理,和電氣工程等。目前課題組感興趣的器件包括有機/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有機光伏電池、化學/生物傳感器和分子開關等。
  • 電子鼻測量空氣品質,為客戶提供環境感測解決方案
    打開APP 電子鼻測量空氣品質,為客戶提供環境感測解決方案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10-14 10:17:00 看到這樣的需求武漢微納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出一款「電子鼻」——晶片氣體傳感器,憑藉綠豆大小的身體就能檢測環境內各類氣體的含量和源頭,為B端企業提供相關服務及解決方案。 據悉,微納傳感是一家專注於環境感測解決方案,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 碳納米高度可拉伸的傳感陣列,可同時檢測壓力和應變
    高度可拉伸的傳感陣列,可利用結構和電阻控制來獨立檢測壓力和應變可拉伸的電子傳感器對於開發高級電氣系統(尤其是可穿戴設備和軟機器人)至關重要。當前可用的可同時檢測壓力和應變的可拉伸傳感器基於壓電,壓阻或壓電容效應。壓力感應的範圍是1–800 kPa,較大的變形在人體某些部位(例如肘部和膝蓋)的變形範圍內。
  • 分子自旋電子器件:用分子進行計算
    導讀據德國基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化學家與物理學家聯手法國與瑞士的同事們,在表面上設計、沉積和操作單分子自旋開關。背景自旋電子器件(Spintronics)與傳統電子器件截然不同,它利用電子自旋來感測、存儲、輸運和處理信息。與傳統半導體器件相比,其潛在優勢在於非易失性、數據處理速度更高、耗電量更少、集成密度更高。基於磁振子的自旋電晶體(圖片來源:L.
  • 紫外線和紅外線感測暴露監測功能方法
    製造商們也在不斷尋求其數字消費產品的差異點和增值空間。 幸運的是,通過集成產生的元件小型化加上低功耗工作能力促進了這一趨勢發展。 除了簡單的環境光和紫外線傳感器外,可穿戴數字設備可以輕鬆測量紫外線指數、監測我們積累的陽光暴露劑量,並在超過預設級別時發出警告。 本文將羅列多種構建紫外線暴露監測功能的方法,重點探討用於紫外線和紅外線感測的光電二極體。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矽基光電子具有與CMOS工藝兼容,藉助成熟的微電子加工工藝平臺可以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具有低成本、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優勢。通過CMOS工藝可以實現矽基光電子和微電子的單片集成,發揮光電子在信息高速傳輸和微電子在信息高效處理的優勢,充分實現微電子與光電子的融合與取長補短,實現性能更優的光電集成晶片。
  • 介紹一位柔性電子大牛!引用次數超過35000,h因子80+
    Takao Someya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有機電晶體,柔性電子,塑料集成電路,大面積傳感器以及塑料執行器。目前,其團隊主要關注的研究主題為有機器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通過利用有機器件的柔韌性和有機分子的獨特功能,將生物體與電子設備協調、融合,並開發出生物有機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