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使用超33萬次,一年以上!明膠基軟體機器人和柔性電子器件

2020-09-13 小材科研

據估計,到2025年,英國每天將產生600萬噸垃圾,其中高科技的一次性垃圾將是一個快速增長的貢獻者。使用壽命結束的器具含有不易回收的有價值的物質,也含有容易通過填埋或不當處理而釋放到大自然中的有毒物質。而生物材料有自修復能力且易降解,這使得它們具有更大的應用空間。人來開發一系列的仿生系統,包括軟機器和電子皮膚,通過引入自修復、可拉伸性,將軟到硬的材料結合起來實現高水平的功能。然而,將可拉伸性引入可降解設備仍然具有挑戰性。

以明膠為基礎的凝膠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選擇,因為這種生物聚合物不需要合成就能很容易地獲得,可以添加水溶性添加劑,而且降解速度快,對環境無害,甚至可以食用。然而,凝膠在空氣中拉伸和快速乾燥時導致硬化並限制可穿戴設備或軟機器人元件的使用的穩定性和耐久性。並且,由於材料性能難以控制,拉伸能力有限,導致僅有幾個驅動周期性能就下降。

在這裡,論文介紹了一種廣泛適用的生物凝膠的製造方法、設計規則和一套概念——它將彈性且可持續的(軟)機器人和電子產品的挑戰性需求統一整合在單一的平臺上。受到從頭足類等複雜生物的啟發,將生物凝膠與天然衍生材料(如纖維素和鋅)結合在一起,以實現從機器人元件到可拉伸電子元件的全生物降解設備凝膠以天然材料為基礎,作為可降解基材,包括耐用、自粘、可拉伸、可機械調節和可自愈性。儘管在廢水中可以完全降解,該凝膠在環境條件下仍能保持其機械性能一年以上,並使軟執行器能夠運行超過33萬次而不失效。其可擴大生產、低材料成本和所有製造步驟的安全性將使其從工業、醫療保健到教育的廣泛應用成為可能。

纖維素作為一種普遍的結構多糖,可作為設計用於動態環境的軟氣動生物凝膠執行器的外骨骼(圖1a)。將生物凝膠與鋅電極相結合,可製成完全可降解的傳感器皮膚(圖1b)。該機械彈性生物凝膠是一種理想的材料,可用於臨時安裝或頻繁更新應用的瞬時設備,因為它在幾天內就可分解(圖1c)。廢水細菌在5天內對生物凝膠進行酶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

圖1-具有彈性且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凝膠。

結合了多種組件——每個組件都有不同的用途——以同時獲得生物降解和高機械性能。凝膠的主要聚合物網絡是明膠,它決定了材料的楊氏模量(E),糖(纖維素)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延展性。通過調整生物凝膠內的水和甘油的比例,可以獲得穩定的機械性能和工藝條件,檸檬酸可以防止細菌的生長。

廣泛的新興軟機電系統——從電子皮膚到機器人——要求一套可靠和耐用的材料和容易調節的機械性能。論文通過調整凝膠的用量來調整生物凝膠的E和極限(工程)應力(σu),分別為30 ~ 300kpa和10 ~ 140kpa,兩者都隨著凝膠濃度呈指數級增長(圖2a)。與此同時,極限應變(εu)從180%應變線性增加到325%應變(圖2b)。進一步提高明膠濃度可以得到更高的E值(3.1 MPa),同時提高了σu值(1.86MPa),但一定程度降低了的εu值(254%)。添加28% wt%的糖,使生物凝膠具有高延展性,εu和σu同時增加(圖2c,d)。糖(和甘油)的加入作為助溶劑促進了明膠中螺旋-螺旋的結合,增強凝膠化,並在熱力學上穩定凝膠。同時高變形下這些螺旋-螺旋組合的解開會導致可拉伸性增加。

圖2-明膠生物凝膠的可調性、穩定性和力學性能。

為了克服水凝膠在環境條件下使用時會由於游離水的損失而脫水——用非揮發性食品添加劑甘油替代了大量的水分,以減少生物凝膠中的游離水。在不影響機械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水-甘油比可延長貯藏時間和穩定性(圖2e,f,g)。這些條件的優化使得製備出形狀穩定的器件(圖2h)。在一年的時間裡沒有觀察到材料降解的跡象,但這些實驗僅僅因為時間限制而停止,這表明生物凝膠在更長的時間內是穩定的。

添加檸檬酸降低pH抑制了細菌生長但不影響其拉伸性。通過對成分濃度的選擇,可以設計出一種可變形且具有彈性的生物凝膠,這種生物凝膠不會變幹,適用於軟性機器人應用,可在20-80% RH溼度範圍內操作。通過將生物凝膠充氣成球囊形狀進行雙軸拉伸試驗(圖2j),應變超過1000%。

圖3-彈性生物凝膠用於軟體執行器。

該生物凝膠獨特地結合了高性能和可降解性,這使得它適用於軟體(生物)機器人,醫療器械和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在這裡展示了由大象的鼻子啟發的軟氣動執行器的潛力。氣動驅動執行器的s形運動達到其尖端10釐米的最大位移(圖3a)。論文選擇了s形和u形運動的兩種模式設計,模擬了吊機的抬升和抓取運動。通過對連接到力傳感器的板施加恆定壓力使u形執行器膨脹來監測驅動循環的次數。由高水/甘油比生物凝膠(G2420)製成的執行器可以持續執行10,000次循環(約10小時的持續執行),在中等耐久性應用領域具有足夠的應用前景。具有較低水/甘油比率(G2430)的執行機構具有高度耐用性,即使經過60,000次循環也沒有失效使用力調節設置(調整驅動壓力和頻率)提高循環壽命超過330000次沒有失效(圖3 c)。即使塗抹食用油後在水下,執行器也能工作1.5小時和2000次循環

執行器可抓取和提升各種平面或曲線形狀的物體達120g,距離為16mm。u型設計使彎曲角度286°(圖3),這對應於最大線性應變為232%。通過施加50 kPa的壓力,可獲得281°的全範圍彎曲角(圖3g)。利用食品添加劑——脂肪酸的單甘油酯和雙甘油酯(E471)在生物凝膠體積內製造穩定的氣泡。夾在兩個鋅電極之間的泡沫充當了可變形的電容器(圖3h),使致動器能夠對障礙物(如玫瑰刺)做出反應。施加負載壓縮軟泡沫中的空隙(圖3i)並接近兩個電極,導致電阻變化(圖3j)。

該生物凝膠提供了一個自粘附的平臺,生物可降解的軟電子粘附在各種表面無需額外的粘合劑。論圖4展示了利用可調諧生物凝膠的熱塑性快速組裝的自主傳感器貼片。

圖4-可降解電子傳感器貼片。

生物凝膠的癒合或組裝是通過紅外雷射在裂紋或切口附近進行短暫的局部熔化完成的(圖4a)。在不到10分鐘的處理時間內對生物凝膠進行雷射修復,完全恢復了其原有的機械性能(圖4b)。使用雷射輔助快速癒合(LARH)將不同E值(1.4、0.4和0.2 MPa)的生物凝膠組裝成分級模量凝膠。這種模級生物凝膠的單軸拉伸在整體應變為50%的情況下,使最硬部分的應變降低了90%(圖4c)。LARH的快速裝配能夠實現複雜的3D形狀,如三葉結(圖4d),或可為可拉伸電子器件定製複雜基底。使用該生物凝膠製備了可生物降解的、可拉伸的多模態電子皮膚,它具有溫度、溼度和應變響應的傳感器(圖4e)。該傳感器由鋅箔或溫度敏感膏結構而成,採用可拉伸至50%單軸應變的鋅彎管,當拉伸至20%時,其電阻不發生變化,且承受1000多次循環。傳感器數據通過安裝在生物凝膠上的可重複使用的柔性印刷電路板(PCB)進行無線記錄、分析和傳輸。

由巴西棕櫚蠟和石墨粉的混合製成的溫度傳感器在10到40℃的溫度範圍內顯示了接近線性的電阻響應(圖4f)。溼度傳感器被設計為數字電極,隨著RH的增加,其阻抗呈指數級下降(圖4g)。通過增加手指間距等,可以使凝膠上的電極具有較大的位移,使應變傳感器具有線性響應,且在循環拉伸下沒有滯後(圖4h)。傳感器皮膚監測靠近熱杯的溫度變化(圖4i)、溼度變化(圖4j)或皮膚變形(圖4k)。在運動和出汗時,即使在運動強度提高的情況下,生物凝膠也會粘附在人體皮膚上。佩戴7h後未見皮膚刺激跡象。延長與皮膚的接觸時間並沒有改變生物凝膠的力學性能,即使在4天的日常活動中累積磨損38h,生物凝膠的力學性能仍保持不變。如果用滑石粉塗抹,可以實現無粘性。

基於電容式可生物降解壓力傳感器的概念,設計了一種壓力敏感電子皮膚陣列,該陣列由1毫米厚的生物凝膠泡沫和4×4矩陣的鋅箔電極可拉伸連接(圖4m,n)。可拉伸壓力傳感器陣列通過柔性PCB進行記錄讀取(圖4O)。除了能夠量化單個特定傳感器上的負載,壓力傳感器陣列還能檢測具有複雜形狀的物體(圖4p,q)。當存儲在環境條件下時,電子皮膚保持功能超過一年。

總之,論文在介紹了一套可降解、有彈性的軟機器人、電子皮膚和醫療保健材料,這些材料可治癒、可變形、自粘、抗脫水。應用論文的設計方法,製備了一套新的耐用的、可生物降解的軟執行器和具有多模態傳感能力的自主電子平臺。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699-3

相關焦點

  • 「可食用」機器人問世:外形類似大象
    、可完全降解的明膠基生物凝膠)的論文中,研究團隊詳細介紹了這款機器人和它背後的神奇材料。目前,用於軟體機器人和可拉伸電子器件的生物主要為可降解和生物相容彈性材料,具有一系列特性,如:優良的機械性能、可調諧性、可變更性、可自愈性。但研究團隊認為,這種材料在環境中並不耐用,無法將所有特性同時體現在一個產品或平臺中。因此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多功能明膠基生物凝膠。這種材料彈力很強,可自我粘附、快速癒合、易於複製和縮放,能在處理時完全降解。
  • 食用級材料、可完全降解的機器人可以吃嗎?
    在題為 Resilient yet entirely degradable gelatin-based biogels for soft robots and electronics(用於製造軟體機器人等電子產品的有彈性、可完全降解的明膠基生物凝膠)的論文中,研究團隊詳細介紹了這款機器人和它背後的神奇材料。
  • 玩轉生物質材料—明膠
    《自然·材料》明膠基生物凝膠用於可降解柔性機器人和電子器件 據估計,2025年左右,人類每天將產生約600萬噸垃圾。這些垃圾中可能尚且包含可以回收利用的有用成分,也可能因其中的有害成分給環境帶來破壞。因此,開發環保可降解材料勢在必行。
  • 《Nature Materials》強彈性可降解生物明膠用於軟機器人電子產品
    作者將所有有利的屬性合併到一種材料中,該材料易於複製和擴展,並且在環境條件下的生產成本較低。這種生物凝膠是邁向可持續,逼真的軟機器人和電子系統的一步,該系統具有可持續性並緊密模仿其自然原型。這些修改實現了可靠的應力應變行為和形狀穩定器件的製造(圖2h)。一年內未觀察到材料降解的跡象。這些實驗僅是由於時間限制而停止,這表明該生物凝膠在更長的時間段內都是穩定的。通過添加檸檬酸降低生物凝膠的pH值可防止細菌生長,但不影響其可拉伸性(圖2i)。選擇成分濃度後,作者可以設計出一種不會幹燥的可變形且富有彈性的生物凝膠,適用於在20-80%RH的溼度範圍內運行的軟機器人應用。
  • 可拉伸性一維柔性電子器件首篇綜述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子終端設備變得越來越小,在尺寸和便攜性方面的要求帶動了可穿戴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一維結構電子設備具有獨特的柔軟性、可拉伸性、透氣性和高耐磨性等,使其在可穿戴電子產品領域有廣闊前景。然而,目前為止,很少有有文章對可拉伸性一維柔性電子器件進行討論。
  • 首個「線基」電晶體問世,電子器件可完全由細線製成
    大部分柔性電子器件都是通過將金屬與半導體塑造成可彎曲的「波浪」結構,或者採用本質上柔軟的材料例如導電聚合物來實現柔性。這些「柔軟」的電子器件能夠應用於一些特殊的設備,這些設備能與生物組織相容,並與之一起伸展。這些柔性電子器件可以嵌入到皮膚、心臟甚至腦組織等生物組織中。
  • 食品級安全材質製作的機器人,可以吃嗎?
    現在對於安全的考慮,很多可能會咽下去的產品都使用了可食用材料,如可食用蠟、可食用包裝等,那用可食用材料做一隻機器人,大小和外形就和一顆膠囊差不多,這樣的機器人能吃嗎?如果能吃,你對它的期待是怎樣的?Q 爽彈牙、油而不膩、入口即化?等等,好像和機器人的人設不太符。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該方法可以快速完成磁性軟材料和剛性杆件的一體化製造,並可用於加工具有壓扭/拉扭、力學性能可編程等特性的張拉整體結構力學超材料,應用於軟體機器人設計 ( https://doi.org/10.1126/scirobotics.aay9024)。
  • 北航《科學·機器人學》評述:張拉整體結構超材料軟體機器人
    由於張拉整體結構具有剛柔並濟、高機動性、高魯棒性等優勢,在機器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軟體機器人,作為一種模仿生物並能與人安全交互的新型機器人,是近年來機器人學、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要想實現能媲美生物體運動靈活準確、承受外載高效、適應環境迅速等複雜特性和功能,軟體機器人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由剛、柔結構共同組成的張拉整體結構就是一個新的突破點。
  • 微流控和液態金屬結合 助力柔性電子器件大規模製造
    打開APP 微流控和液態金屬結合 助力柔性電子器件大規模製造 胡薇 發表於 2018-07-27 15:52:02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蔣興宇研究員小組結合微流控和液態金屬開發了一種可大規模製造柔性電子器件的方法,通過絲網印刷、噴墨列印、微流道等方法能在各種基底材料上得到高導電、高彈性、高生物相容性的電路。
  • 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原標題: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1月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軟體機器人」讓NASA、醫生和技術專家如此興奮?》。全文摘編如下:多才多藝「軟體機器人」的吸引力在於其靈活性和通用性。
  • 機器人太「硬」?「軟萌」柔性機器人了解一下
    科學家們一般從自然界汲取靈感,創造出遠比那些傳統的金屬制同類更加靈活和多功能的機器人。我國現有的柔性機器人共分為兩種,一種是應用於工業製造的的工業柔性機器人;另一種是應用於仿生機器人的生物柔性機器人,也叫做軟體機器人。目前來看,工業柔性機器人在國內的應用更為廣泛。而生物柔性機器人的研究範圍更廣。
  • 軟體機器人新型驅動技術來臨:外加電場和磁場
    機器人專家們正在研究製造具有柔軟靈活軀幹的機器人。軟體機器人由於其本質上的可塑性,有著傳統的剛性機器人無法具備的一些優點,比如更安全,更抗摔,並且能夠兼容各種獨特的運動方法。但是由於常用的供電和驅動方法並不具備柔性特質,軟體機器人的這些優點不得不打折扣。
  • 「章魚機器人」:開啟軟體機器人新時代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報導,研究人員稱,「章魚機器人」正在軟體機器人的海洋中翻起朵朵浪花。   製造出柔性零件是關鍵   近年來,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對軟體機器人的興趣與日俱增,他們希望超越類似「終結者」那樣由堅硬的金屬材料製成的機器人,設計出一些新型機器人:它們能被擠壓進緊密的空間內;能根據周圍環境改變形狀;或者能安全地操作精巧的物體。
  • 先進材料:用於新興柔性智能電子的纖維素基功能材料研究進展
    當前,對用於個性化行動裝置、人機互動界面、可穿戴醫療保健器件和仿生智慧機器人等的柔性電子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纖維素是眾所周知的天然生物基聚合物,具有眾多優異性能(低成本、可更新性、易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以及優異的機械性能、介電性、壓電性和可轉換性)。由於其多種優勢,纖維素經常被用作柔性電子器件的基材、粘合劑、介電層、凝膠電解質和衍生的碳材料。
  • 可印刷垂直有機電晶體可集成複雜邏輯電路,替代矽基電子器件
    可印刷垂直有機電晶體可集成複雜邏輯電路,替代矽基電子器件高解析度可滾動電視或可摺疊智慧型手機可能很快將不再是只能在國際電子產品交易會上欣賞的難以承受的奢侈品。高性能有機電晶體是為此所需的機械柔性電子電路的決定性先決條件。然而,由於有機半導體中的跳躍傳輸,常規的水平有機薄膜電晶體非常慢,這就是為什麼它們不能用於需要高頻的應用中的原因。
  • 「前沿技術」可拉伸柔性人工突觸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美國海軍研究署資助,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用柔性電子材料製造出可拉伸柔性人工突觸,具有成對脈衝易化、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和濾波等特性,可用於類腦計算
  • :大規模,MoS2構建柔性透明電子器件!
    實現了高性能柔性透明電晶體陣列的可規模化製造光電器件學術QQ群:474948391二維材料學術QQ群:1049353403原子級超薄二硫化鉬(MoS2)具有優異的力學、光學和電學性能,在集成柔性半導體電子材料器件領域備受關注。然而,製造具有高器件密度和高性能的大規模MoS2基柔性集成電路仍然是一個挑戰。
  • 福祉科普|柔性抓取機器人
    柔性抓取機器人可以說是現代機器人產業中的一股"泥石流",和目前機器人最常用的剛性結構不同的是:其具有較多的自由度且結構簡單,不僅需要保證靈活性和柔韌性,還要在不傷害物品的前提下進行抓取。哈佛大學研發的超軟納米纖維機器人抓手,可抓取水下軟體生物,例如水母。又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歐洲科學界新突破,全新磁驅動軟體機器人面世,可進行高速移動
    近日,據英國媒體報導稱,歐洲科學家成功研製出新型高速磁驅動軟體機器人。研究報告中表示,該機器人可在陸地與水中進行超快速移動,同時也可以進行活體蒼蠅的精準捕捉。因此,歐洲科學界將在生物學領域對該軟體機器人進行應用。對於機器人來說,模仿高速運動是一件困難的事,尤其是傳統機械式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