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爆炸的「瞬間」時間有多短?一秒鐘在它面前猶如上億年

2020-12-05 奇點使者

無可置否的是,時間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無比寶貴的,無法用金錢去衡量,也無法改變。一樣事物從它誕生起,它的時間就在單向地流逝著,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人類還是宇宙的星辰都無法避免死亡的結局。

而支持宇宙爆炸論的學者則認為,在宇宙誕生前,物質、空間乃至時間都是不復存在的,宇宙處於一片虛無的狀態中。

而當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爆炸的瞬間,宇宙包括宇宙的中的所有物質才被生成,那麼,宇宙爆炸的瞬間究竟過去了多久呢?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時間一直在不停地流失著,而對於人類這種富有感情的動物而言,一秒鐘可以很漫長,也可以很短暫,或許就是在一秒的時間內,一個人就跨越了生死。

而在時間的所有概念中,除了時、分、秒以外,人們認為最小的時間刻度就是微秒,而人們常常用「一瞬間」這個詞來形容時間的短暫。

那麼,在宇宙爆炸乃至宇宙形成的一秒鐘,與我們常人認知中的一秒鐘是對等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科學家認為,描述宇宙爆炸的那個瞬間,應該用另一個時間刻度,也就是「普朗克時間」來形容。

簡單來說,普朗克時間就是時間量子之間最小的距離,這個距離約等為10的負43次方,在宇宙中,沒有任何一個時間段能和普朗克時間相比。

而普朗克時間也代表著宇宙的最短時間段,在普朗克時間面前,一秒鐘就如同上億年那麼漫長,而據科學家推測,宇宙從爆炸到生成的瞬間,僅僅用了不到幾個普朗克的時間。

此前,科學家一直認為,宇宙從積聚足夠的能量到爆發,可能需要上億年的乃至百億年的時間,並且,宇宙的範圍很大,能量要從一個點擴散到到整個空間也是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的。

但詭異的是,宇宙卻輕易地做到了這一點,在爆炸的幾個普朗克時間內,物質、時間以及空間產生,並且,如今的宇宙膨脹的速度還超過了光速,而科學家認為,要想徹底地揭開宇宙的秘密,人類至少需要花費100萬年的時間。

筆者-小文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指出,在宇宙中還存在一種時間刻度,1秒鐘猶如幾億年!
    科學家指出,在宇宙中還存在一種時間刻度,1秒鐘猶如幾億年!在這個理論當中所提到的宇宙的誕生其實是最開始一個起點爆炸之後形成的,而且這個奇點還是非常特殊的,科學家指出,在宇宙中還存在一種時間刻度,1秒鐘猶如幾億年!因為它擁有著無限小的體積和無限大的密度,所以在報價之後才會不斷的膨脹,甚至是到現在為止宇宙還在不斷的擴大,就在膨脹的過程當中便誕生了空間和時間。
  • 宇宙誕生用了多長時間,1秒鐘在它面前,如同過去了上億年
    筆者-小文時至今日,「宇宙大爆炸」仍然是一種主流觀點,科學家相信,宇宙誕生於一場大爆炸,而宇宙萬物,包括看得見的物質以及看不見的「暗物質」都是從那場爆炸中誕生的,就連時間和空間也不例外。但人類誕生到地球上才過了短短的500萬年,這段時間對於宇宙而言不過是過去了一瞬間而已,人類想要在有限的時間了解到宇宙的過去,又是多麼困難的事。但好奇心和想像力永遠是驅使人類前進的動力,也正是因為人類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創造力,人類才能爬到地球生物界的頂點。
  • 宇宙中最短的時間刻度,一秒鐘有無數個它,可用來計算宇宙大爆炸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卻都深知它存在,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小時,都是時間。但是,我們也知道,時間雖然一直都存在,這些計量時間的標準卻是我們為了方便生產生活而人為創造的。我們為了精確地計時,給計時標準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也在不斷發明著更為精細的鐘表,並且,我們還不斷規定更細小的時間單位。一分鐘很長嗎?一分鐘也許不長,發個呆就過去了。一分鐘也許不短,夠你翻幾條微博。面對一個小時,一分鐘僅為它的六十分之一,但是面對一秒,一分鐘卻是它的六十倍。所以說不同的計時單位,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 宇宙中最短的時間刻度:「普朗克時間」
    眾所周知,宇宙的前身是一顆體積趨於無窮小而密度趨於無窮大的緻密奇點。在這顆特殊奇點爆炸之前,宇宙並不存在,宇宙空間內的一切事物也是不存在的。說到這,部分朋友或許好奇,都說宇宙誕生於瞬間,宇宙成長所花的時間亦是極短的,那麼事實上,宇宙從誕生至雛形初成,期間到底花費了多少時間呢?
  • 科學家測出了光子穿過氫分子所用的時間,一秒鐘是它的五百億億倍
    一秒鐘對我們來說是很短了,但是對某些事物來說,一秒鐘也會很長,蜜蜂可以在一秒鐘內振翼數百次,子彈可以在一秒鐘內飛行100多米,炮彈卻可以飛行1000多米,光則可以飛行30萬公裡,而對普朗克時間來說,一秒鐘又真的是太大了,因為它包含了10的43次方個普朗克時間,這比宇宙誕生至今的138億年產生的秒數總和還要多得多。
  • 宇宙中最短的時間刻度,科學家:一秒內包含無數個「普朗克時間」
    眾所周知,宇宙的前身是一顆體積趨於無窮小而密度趨於無窮大的緻密奇點。在這顆特殊奇點爆炸之前,宇宙並不存在,宇宙空間內的一切事物也是不存在的。而當這顆獨特奇點爆發後,宇宙雛形瞬間形成,宇宙萬物也在瞬間出現。
  • 一秒鐘裡包含的這種時間單位數量,要比宇宙誕生以來的秒數還多
    ,然而飛秒卻還遠遠不是最小的時間單位,在量子力學的範疇中飛秒這個時間單位是相當巨大的,因為量子學中的基本時間單位是普朗克時間,這個時間單位到底有多小?普朗克時間是指時間量子間的最小時間間隔,即普朗克時間,這個時間單位為10的負43次方秒,它可以寫作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是不是小數點後面的零多的數不過來了
  • 普朗克溫度到底有多可怕?所有物體在它面前都會瞬間氣化
    地球上的每一樣物體都沒有能力直接面對太陽的光照。而我們人類也幸虧有天空中的臭氧層和天空之下的空氣來過濾這個太陽光,才得以生存於地球之上。不然的話,陽光就不再是暖和,不再是萬物的給養,而是萬物毀滅的兇手。一個火辣辣的兇手將會親手滅掉,它自己養的地球物種。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六千攝氏度。
  • 宇宙到底有沒邊界?有一說法宇宙是無限循環的,猶如細胞一樣大
    宇宙到底有沒邊界?有一說法宇宙是無限循環的,猶如細胞一樣大。自從人類有了科學文明的產生,宇宙的奧秘一直是多年以來人們非常關注的,我們人類在宇宙裡面實在是太渺小了,所以浩瀚的宇宙其中的奧秘也是無窮無盡的,讓人們產生無盡的遐想,隨著科技的提升,科學家們也從未停止過探索的步伐,其中有一個不解之謎就是宇宙到底有沒邊界?有一說法宇宙是無限循環的,猶如一個細胞而已。
  • 一秒鐘不重要?宇宙形成僅需幾十普朗克,一秒等於無數普朗克時間
    宇宙大爆炸論指出,宇宙起源於一個超緻密「奇點」的爆炸,在這個「奇點」爆炸之後,宇宙內的一切事物開始出現,例如時間和空間。說到時間,這是一個歷年來都備受爭議的名詞。有部分人認為,時間不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它只是人們的錯覺。但更多人還是認為,時間是真實存在的,我們都能切身感受到它的流動與發展。俗語言:「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其實是很寶貴的。大道理我們都懂,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會在意與珍惜短暫的一秒鐘,人們大都認為,一秒鐘實在太短暫了,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 宇宙十大驚人發現: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大爆炸製造出液態宇宙
    宇宙十大驚人發現: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大爆炸製造出液態宇宙1、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物理學家表示,永久膨脹理論稱我們的宇宙只是眾多宇宙中的一個,該理論還預測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一般認為,我們生活的宇宙已經存在了超過140億年,並且將繼續存在數十億年。但根據一份最新發表的論文,時間本身可能將於50億年後終止。
  • 其實在宇宙中真的有比光還快的東西,在它面前我們就是蝸牛
    相信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對於速度都有一定的了解,那麼在目前我們知道的最快的速度還是要屬我們平常生活中都能看見的光線,那麼就有人問那它的速度究竟是有多快,據說這是在我們現在這個地球上能夠預測到最快的了,而且它的速度也已經達到了將近30萬千米每秒。
  • 光速不是最快的,這兩種速度比光速要快得多,教科書或需改寫了
    後來有科學家通過實驗測出了光速的大概數值,和地球上所有的速度比起來它確實是最快的。由於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的速度能夠超過光速,因此有科學家提出了只要人類飛船的速度超過了光速,就能實現穿越。從現實的情況看來,人類要想將速度提到光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愛因斯坦還說了,凡是有靜態質量的物體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因為它們自身承受不了光速所帶來的能量和壓力。
  • 一秒鐘包含1000萬億飛秒,然而相對於普朗克時間,飛秒又極為漫長
    將一秒鐘的時間拆分到1000萬億份,這個時間可是相當的短了,然而飛秒卻還遠遠不是最小的時間單位,在量子力學的範疇中飛秒這個時間單位是相當巨大的,因為量子學中的基本時間單位是普朗克時間,這個時間單位到底有多小?下面我們來講一講。
  • 探測器發現宇宙最大星球,是太陽45億倍,地球在它面前猶如灰塵
    要是提起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我們可能會說黑洞,當縮小到太陽系裡頭,最大的星體就是太陽了。地球半徑只有6378公裡,人類有多大,這不言而喻了吧。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則是木星。在一部電影中《流浪地球》,地球想要逃離,由於木星巨大的引力使得地球難以脫身。一個木星的體積足足有1316個地球這麼大。
  • 太陽和氫彈一樣是核聚變反應,它怎麼能夠維持46億年而不瞬間爆炸
    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例如蘇聯在1961年試爆的大伊萬氫彈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規模的爆炸。它爆炸產生的火球半徑達4600米,產生的蘑菇雲寬約40公裡,高約64公裡。它的爆炸威力相當於6000萬噸TNT炸藥或者是廣島原子彈威力的3864倍。
  • 宇宙發現最大天體,30億年後爆炸,再次研究發現爆炸時間提前一半
    當科學家們發現了這一個原星團的時候,它距離地球就有一百二十四億光年的距離,離我們可是非常的遠啊。而它產生的光線是在我們這個宇宙形成十四億年之後,才開始向地球傳播。我們可想而知,在我們看到這一團星系的時候,它已經形成了很久時間了。經過科學家的計算,到了現在為止,這一個星團已經「吃掉」了很多個星系,據不完全統計,就已經有數百個了。看來,這個星團可是有點貪吃啊!
  • 宇宙中這種物質密度超高,科學家:在它面前如泡沫!
    宇宙中這種物質密度超高,科學家:在它面前如泡沫!現在的宇宙,隨著科技實力還有科學技術的不斷增強,人類也在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幾百年前相比,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不過要想飛出太陽系,還得需要一定的時間。不知道大家對中子星有沒有了解,中子星是在1932年被科學家們所發現的,直到現在也有了初步的研究發現,其中它是有新的行星爆炸之後所形成的,這很有可能是這些行星的終點之一。
  • 相當於45億顆太陽,宇宙最大恆星有多大?地球還不如一粒沙子
    如果與宇宙中所有已知的恆星相比,我們看到的太陽不過是一顆不起眼的「小個子」,在宇宙中,比太陽要大得多的恆星數不勝數,而在這其中,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一顆恆星,便是盾牌座UY。為大家舉個例子,好有一個直觀的比較,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而人類已經發現的在盾牌座星系中的一顆恆星——盾牌座UY,它的體積有45億個太陽那麼大,地球在這顆恆星的面前就好像地球和一個兵乓球作比較,如果這顆恆星是在太陽系的話,巨大的吸引力和能量,都會讓地球的生命瞬間毀滅。
  • 誰是宇宙最大天體?盾牌座UY能裝18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盾牌座UY能裝18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不值一提不少人都知道,在偌大的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是太陽,它的體積是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木星的1000倍,要知道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遊刃有餘地容下130萬個地球,如此看來在太陽的面前,渺小的地球如同一顆沙粒,古人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便太陽能夠在太陽系中成為佼佼者,倘若我們從銀河系的角度看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