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卻都深知它存在,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小時,都是時間。但是,我們也知道,時間雖然一直都存在,這些計量時間的標準卻是我們為了方便生產生活而人為創造的。我們為了精確地計時,給計時標準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也在不斷發明著更為精細的鐘表,並且,我們還不斷規定更細小的時間單位。
一分鐘很長嗎?一分鐘也許不長,發個呆就過去了。一分鐘也許不短,夠你翻幾條微博。面對一個小時,一分鐘僅為它的六十分之一,但是面對一秒,一分鐘卻是它的六十倍。所以說不同的計時單位,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那麼,在各種各樣的計時單位裡,最小的單位是什麼呢?它又有多小呢?答案就是是普朗克時間。普朗克時間真的是非常地短,舉個具體的例子,你眨一下眼只需要一秒,但是在你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經過去了無數個普朗克時間。
引入普朗克時間,最初是因為要研究宇宙大爆炸。宇宙的生成比我們想像得要快得多,從爆炸開始到宇宙中各種天體的形成並且穩定,連一秒鐘都用不到,如果想要仔細研究這個過程,就必然需要一個更小的時間計量單位。
但是,普朗克時間這個概念的引入也只是解決了我們研究宇宙起源的一部分問題。目前為止,人類最多也就是能計算到普朗克時間,但是在更細微的時間段裡都發生了什麼,我們卻是仍然無法推測的。也就是說,解決關於宇宙起源的問題,我們很可能還需要規定新的,並且是更小的時間單位來量化這20普朗克時間不到的時間。
時間和空間一直都是讓科學家們琢磨不透的,但是科學家們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徵服它們。而了解它們,正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一個計量單位的規定,也許並不能像什麼重大的理論一樣惹人注目,但是正是這些最基礎的工作,才是真正為後續的理論奠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