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年終獎扣稅解讀!多拿1元多交2310元個稅?!

2020-11-24 和訊網

  為什麼明明拿的錢比較少,交的稅卻比較多?為什麼多拿一塊錢,要多交好幾千?為什麼年終獎使用了稅收優惠,實際卻交了更多的稅?

  最近,有個朋友向菜導吐槽,說他拿了一筆6萬多的年終獎,發在12月份的工資裡,結果被扣了2萬多的稅。

  而他的哥們拿了一筆8萬元的年終獎,卻只交了7千多的稅。

  這個朋友表示心裡有一萬頭草泥馬在奔騰:這特麼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明明拿的錢比較少,交的稅卻比較多?為什麼多拿一塊錢,要多交好幾千?為什麼年終獎使用了稅收優惠,實際卻交了更多的稅?

  相信不少菜友對於年終獎繳稅的問題也有類似的疑惑,今天菜導就來幫大家把這事兒理順了!

  1

  最新個稅政策一覽

  2018年底,國家對個稅進行了調整,免徵額從3500元提升到5000元,應納稅所得額各個分級的上下限有所改變,速算扣除數也對應地變化,調整後的個稅稅率表如下:

  另外,自2019年1月1日始,個人所得可以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支出、住房租金支出、贍養老人支出這6個專項後再計算應納稅額。

  如果滿足專項扣除的對應條件,大家要趕儘快下載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APP「個人所得稅」,採集好信息並進行申報喲~~

  (這個APP長這樣)

  再者,2018年12月27日,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年終獎個稅優惠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選擇併入全年綜合所得進行計稅;也可以選擇不併入,而是用該獎金金額除以12月得到的數額,按照稅率表確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進行計稅。

  兩種不同的計稅方式,所帶來的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2

  月薪、雙薪、年終獎繳稅到底怎麼算?

  接下來,我們算算月薪、雙薪、年終獎到底該如何繳稅、繳多少稅。

  首先,月薪的應納稅所得額=收入-五險一金-5000-專項扣除。對照上文的稅率表確定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後進行計稅。

  你也可以簡便地計算為:月薪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二者的結果是一樣的。

  比如小A月薪10000元,五險一金繳納3000元,6個專項中只滿足子女教育支出那一項,可扣除1000元。那麼小A每月應納稅的收入就是10000-3000-5000-1000=1000元。

  1000元對應的稅率是3%,速算扣除數是0,那麼小A每月應繳稅1000*3%-0=30元。

  接著說下年終獎使用個稅優惠政策進行扣稅的情況。

  用年終獎除以12個月後得到的數額,去找對應的稅率。年終獎應納個稅=年終獎數額*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

  舉個例子,小A月薪10000元,年終獎5萬元。首先算得50000/12=4166.67元,對應的稅率是10%,速算扣除數是210。

  所以小A的5萬塊年終獎應納個稅=50000*10%-210=4790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今年的年終獎個稅優惠政策仍然有效,但稅率變了,所以會存在相同金額所需繳納的稅大大減少的情況。

  比如年終獎3萬元,30000/12=2500元,去年應納稅30000*10%-105=2895元,今年應納稅30000*3%=900元,足足減少了接近7成。

  另外,現在很多企業會用年底雙薪的形式來激勵員工。

  按照現行的稅法,如果全年除了雙薪以外沒有其他的年終獎,或者雙薪和年終獎在同一個月發放,那麼雙薪可以計入全年一次性獎金進行計稅。

  如果雙薪和年終獎在不同的月份發放,那麼雙薪則和當月工資所得一併計算個稅。

  3

  年終獎個稅有哪些坑?怎麼避開?

  話說回來,雖然今年年終獎繳稅優惠了不少,但也埋著不少坑。

  (1)首先來說說年終獎多一塊,到手少好幾千的事。

  先舉個例子,如果年終獎是3.6萬,36000/12=3000,應納稅36000*3%-0=1080元。

  但如果年終獎是36001元,36001/12=3000.08元,應納稅36001*10%-210=3390.1,足足是前者的3倍多!

  大家發現了沒,首先,差了1元其實是跨越了一個計稅區間。前者對應的稅率是3%,後者對應的稅率是10%。

  月薪也會有這個問題,那為啥月薪個稅不會這樣跳躍呢?因為月薪計稅本身就是用應納稅所得額去找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而年終獎是用應納稅所得額的1/12去找對應的稅率,然後用全部應納稅所得額去乘以稅率,但是速算扣除數卻只扣了一倍,而沒有扣除12倍。

  這樣的坑點發生在每個計稅區間臨界點,也就是3000元、1.2萬、2.5萬、3.5萬、5.5萬、8萬,乘以12個月對應的年終獎金額就是3.6萬、14.4萬、30萬、42萬、66萬、96萬。

  那麼,如果跨越了這些臨界點,年終獎至少應該是多少,到手金額才會比這些臨界點多呢?

  答案很簡單:在任何兩個相鄰的臨界點之間,年終獎越高,到手金額越高。

  所以在上述相鄰的兩個臨界點之間,我們要找到一個均衡點,使得這個點的到手金額和前面的臨界點一樣多,超過這個點之後,到手金額就比它多了。

  我們以(3.6萬,14.4萬]這個區間為例,假設這個點的年終獎金額是X。

  那麼36000-(36000*3%-0)=X-(X*10%-210),可以得到X約為3.857萬元。

  同樣的道理可以得到其他的均衡點分別為16.05萬元、31.83萬元、44.75萬元、70.65萬元、112萬元。

  對應的踩坑區間就是(3.6萬,3.857萬]、(14.4萬,16.05萬]、(30萬,31.83萬]、(42萬,44.75萬]、(66萬,70.65萬]、(96萬,112萬]。

  發年終獎的時候,金額最好是避開這些區間,要不就會發生「明明應發金額比較多,但到手金額卻比較少」的情況。

  (2)再看文章開頭菜導那個朋友的問題:6萬多的獎金被扣掉2萬多的稅。

  雖然他那6萬多的獎金是全年一次性獎金,但公司在發放的時候是和他的12月工資一起發的,這筆獎金併入了月薪進行計稅,沒有使用年終獎個稅優惠。

  明明可以用年終獎個稅優惠省不少稅,但公司財務偏偏給你雜糅在一起懶得分開算,遇上這樣的傻缺財務,也只有認栽了。

  (3)那麼,使用年終獎個稅優惠真的比較優惠嗎?

  假設小A月薪5000元,每月五險一金1000元,年終獎1.1萬元。

  如果使用年終獎個稅優惠的話,他的月薪不用繳稅,年終獎則繳稅11000*3%-0=330元。

  如果不使用這種算法呢?這筆年終獎可以併入他全年的個人綜合所得進行計稅。那麼他全年的應納稅所得額=(5000-5000-1000)*12+11000=-1000元,所以不用繳稅。

  所以,如果你全年收入(包括年終獎)比12個月的免徵額和扣除項之和來得少的話,不使用年終獎個稅優惠為好。

  (4)最後我們聊聊:如果年薪固定,怎麼分配月薪和年終獎扣的稅才會最少呢?

  在這一部分,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忽略各種扣除項。

  假設小A年薪為12萬,分三種情況看:

  ●如果這12萬都按月薪發放,每月發1萬,全年繳稅(10000*10%-210)*12=9480元。

  ● 如果這12萬全部當成年終獎發放,全年繳稅120000*10-210=11790元。

  ● 如果月均發放8000元,年終獎2.4萬元,全年繳稅(8000-5000)*3%*12+24000*3%=1800元。

  就這個例子來講,最後一種方案對於小A來說是最划算的。

  那有沒有辦法可以知道,任何數值的年薪該怎樣來分配月薪和年終獎呢?

  首先月薪每個月有5000元的免徵額,所以全年有6萬免徵額,如果年薪不超過6萬元,放在月薪裡就好。

  年薪超過6萬元的部分(設為X),放在月薪裡和放在年終獎裡納稅情況有所不同:

  在「不超過3.6萬元」這個檔位,月薪和年終獎應納個稅的算法是相同的,所以放在哪邊都一樣。

  而且因為這個檔位是所有檔位裡納稅最少的,所以接下來應該先把月薪裡和年終獎裡的這個檔位分別填充滿。

  所以月薪和年終獎的這個檔位一共可以放下3.6+3.6=7.2萬元。

  接著二者同樣進入3.6萬—14.4萬元這個檔位,在這個檔位裡,月薪應納個稅明顯小於年終獎應納個稅,所以接下來的14.4-3.6=10.8萬先放在月薪裡。

  到這裡,月薪那應納稅額已有14.4萬,接下來增加的金額如果放在月薪裡,則對應14.4-30萬的檔位;年終獎那裡已經放了3.6萬,接下來增加的金額如果要放在年終獎裡,則對應3.6—14.4萬的檔位。

  前面的應納個稅已經確定,接下來當年薪增加了Y,這部分Y是要放在月薪裡還是年終獎裡,就要看Y被扣的稅哪種更少。

  Y如果放在月薪裡,扣的稅等於月薪裡所納個稅總和減去前面14.4萬元所納個稅,也就是:

  20%(Y+144000)-1410*12-(10%*144000-210*12)=20%Y。

  Y如果放在年終獎裡,扣的稅等於年終獎裡所納個稅總和減去前面3.6萬元所納個稅,也就是:

  10%(Y+36000)-210-3%*36000=10%Y+2310。

  當20%Y<=10%Y+2310時,Y<=23100。

  也就是說如果Y的金額不超過2.31萬元,就放在月薪的14.4—30萬元的檔位裡;超過2.31萬元了,就放在年終獎3.6—14.4萬元的檔位裡。

  好啦好啦, 如果你被上面的公式算暈了,那可以記住下面的這張月薪、年終獎的合理分配表。

  根據這張表,如果小A年薪50萬,那麼最合理的分配方式是6萬月薪+7.2萬月薪年終獎各一半+10.8萬月薪+10.8年終獎+15.2月薪,總的就是35.6萬月薪,14.4萬年終獎。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事先合同約定的話,年終獎發不發、怎麼發,都是老闆說了算!

  過去的2018年,有人只掙了個球,有人只掙了個鳥,如果你掙到一筆年終獎,就別管多少和怎麼發了吧!

  也許有很多菜友會抱怨自己沒有年終獎,但是想想那些年底遭到裁員和被拖欠了工資的人,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你也就自我安慰一下:只要工資還能照常發放,那也相當於一筆年終獎了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菜鳥理財。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多發1元 少拿1萬多!最新年終獎個稅「黑洞」來了(圖表)
    摘要 【多發1元 少拿1萬多!最新年終獎個稅「黑洞」來了(圖表)】今年是新個稅年終獎實施的第一年,年終獎個稅「黑洞」和以往完全不同,還有很多年終獎低效區間,都要認真對待。一不小心,多發1元,多交1萬多的個稅,少拿1萬多就不好了!
  • 敲重點,年終獎不會算等於少拿一個月工資!
    而對於年終獎,小夥伴們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究竟能到手多少的年終獎呢?年終獎要納稅嗎?如果納稅的話怎麼納稅才能讓年終獎到手儘量多呢? 01、年終獎繳稅 早在18年年底,財政部稅政司就發布了《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其中對於全年一次性獎金等多項個稅優惠政策進行明確。
  • 年終獎新個稅來了!算算,你的年終獎要扣多少稅!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已經開始實施了!你的「個稅紅包」領了嗎?如果符合扣除的條件,只用花幾分鐘時間,就能在「個人所得稅」App上申報,有人算完發現,自己相當於不用繳個稅,變相漲了工資!!雖然新的一年開始,拿到手的工資可能會變多,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小福知道你們最關心的,是還未到手的年終獎!這筆錢的稅怎麼扣有說法嗎?有!
  • 計稅"不等式":年終獎拿的多 稅後入卡反而少?
    昨天,「鐵哥們」華莉莉說了這麼件事:我們公司有兩個員工,年終獎多的那位,稅後拿到的年終獎,反而比年終獎少的那位還少1100元。大家開玩笑說:「財務算錯啦?」想問聲:這是怎麼回事?  獎金高的,稅後少了  華莉莉說:年前大家歡歡喜喜拿了年終獎各自回家,昨天上班後才談論起各自實際拿到的年終獎,卻犯糊塗了。一位同事業績較好,老闆發了6.1萬元年終獎,稅後49175元。另一位同事業績略平,發5.9萬元年終獎,稅後卻有50275元。一扣稅,業績優的年終獎比業績平的,還少了1100元。
  • 年終獎個稅籌劃:「二選一」要慎重,年終獎怎麼算個稅更划算?
    年終獎已在路上,個稅籌劃要提前考慮!1、2020年年終獎怎麼算個稅?2、單獨計稅與綜合計稅哪個更划算?年終獎應納個稅=48000×10%-210=4590(元)綜合所得應納個稅=(120000-60000-12000)×10%-2520=2280(元)全年應納個稅:4590+2280=6870(元)(2)
  • 個稅改革後年終獎怎麼繳稅?計算方法和你的工資有關
    也就是說,員工拿一次性年終獎享受了個稅優惠後,如半年獎、季度獎、先進獎等,就不能再享受優惠政策了,而是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併,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這筆年終獎需要繳納多少稅呢?稅務總局給出的具體計算方法為:將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後的商數,按照財稅〔2018〕98號文件中所附的新月度稅率表查找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 年終獎臨界點區間有哪些?年終獎臨界點是什麼意思?
    如果年終獎在1.8萬、5.4萬、10.8萬、42萬、66萬和96萬這幾個臨界點上,會出現年終獎多發1元甚至1分錢,稅後收入反而減少的情況,最極端的是多給1元收入減少8萬多元。一時間「年終獎臨界點」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 年終獎避坑指南:計稅可以「二選一」 六檔臨界點需注意
    個稅新政今年元旦起已經全面實施,獎金髮多少?稅是怎麼扣?多發1元是不是真的要多交幾千元?咱們究竟能享受多少個稅改革後的紅利呢?今天就把這件事了解的明明白白。按照單獨計算納稅,20000元/12=1667元,適用現行稅率表「不超過3000元」這一檔,也就是3%。那麼小明應交個稅為20000元×3%-0速算扣除數=600元那麼在個稅改革前,小明的年終獎個稅應該交納多少呢?
  • 年終獎怎麼交稅?做對選擇題和數學題很重要!你適合哪種?幫你算好了
    如果將年終獎單獨計稅,需要將年終獎除以12個月,將得數按照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納稅。 這種情況下,A的全年工資收入不產生個稅,但30000元年終獎需要繳納的個稅為: 30000×3%-0=900元 也就是,A將年終獎單獨計稅後,全年個稅支出比合併計稅多繳稅270元。 那麼,什麼情況下年終獎適合單獨計稅呢?
  • 年終獎如何計算?計稅方式有哪幾種?
    會計們在年底都忙得不可開交,但一想到心心念念許久的年終獎已在路上了,瞬間又幹勁十足了。有些小夥伴可能覺得自己每個月的收入都未達到起徵點,所以壓根不擔心發年終獎時涉及到交個稅的問題。真的是這樣嗎?不!哪怕你每月的收入都未達到起徵點,但年末發年終獎的時候,也有可能就真的要交個稅了!
  • 三維度解讀平安銀行部分員工「喜獲」1元年終獎
    今年年初,關於平安銀行部分員工收到2016年度年終獎只有個位數,甚至有人將1元年終獎的截圖發布在社交媒體吐槽,這直接引爆了市場針對銀行業績增速放緩以及員工薪酬下滑的關注。對此,有銀行從業人員表示,銀行普遍按績效考核,績效不好獎金自然就少,拿不到獎金也很正常。
  • 年終獎到底拿多少?這份通知來了,3.6萬和14.4萬是「臨界點」
    也就是說,居民個人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從單位取得的年終獎,可以繼續享受個稅優惠。2022年1月1日後,這筆收入就必須計入當年綜合所得並在次年辦理彙算清繳了。中央企業負責人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即績效薪金的40%)和任期獎勵,也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並可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 年終獎就要來了,個稅怎麼算?
    又到發年終獎的時候了,是不是有點小激動?除了買買買,你知道個稅怎麼算最划算嗎?今天來跟小布一起學習一下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個人所得稅處理吧~什麼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就是年終獎嗎?表2 綜合所得稅率表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當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政策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第一條第一項那麼,年終獎到手,並or不並,It’s a question.
  • 年終獎怎麼發對公司和員工都最好?
    1、2021年以前,年終獎可以選擇是否單獨繳稅 如果選擇把年終獎單獨繳稅,那麼年終獎將單獨作為一個月的收入來計算繳納,考慮到年終獎的金額一般都比較高,稅務局特別貼心的允許把年終獎除以12來確定稅率。
  • 詳細對比中國和美國個稅之後……
    這種稅制是以納稅人為中心,將其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取得的任何來源和任何性質的收入匯總,經過合法的豁免、扣除程序後,計算出納稅人的應交個稅。綜合制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全面反映納稅人的負擔能力,缺點也顯而易見,需要針對不同人群設計分門別類、多種多樣的費用扣除標準。
  • 工資超過5000元怎麼扣稅?2018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
    1  首次增反避稅條款  為堵塞稅收漏洞,個稅法修正案草案擬首次增加反避稅條款,針對個人不按獨立交易原則轉讓財產、在境外避稅地避稅、實施不合理商業安排獲取不當稅收利益等避稅行為,賦予稅務機關按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的權力。  2  個稅免徵額標準提高,能省多少錢?
  • 新社保和新個稅同一天實施!
    本次個稅修法包含個稅新的起徵點確定(5000元),以及還有其他專項扣除政策,個稅起徵點將先在10月1日起執行,其他專項扣除政策在2019年1月1日全面實行。以月如入10000員為例,我們來算筆帳:之前按3082基數交,到手工資是:8785如果按10000基數交,到手工資是:7457個人每月到手少了8785-7457=1328元看到以後,個人要多繳費,有些小夥伴會有些鬱悶。
  • 年終獎怎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首先,我們要了解以下情況:1.年終獎與當月工資不合併計稅,即當月工資單獨算稅,年終獎單獨計稅,兩者之和才是當月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對於年終獎的計稅方法,每年每人只允許使用一次。如果遇到年終獎和年底雙薪同時(同一個月)發放的,可以將發放的雙薪部分與年終獎合併計稅。如果年終獎和年底雙薪不是同時發放的,雙薪部分也就不能使用年終獎算法了。
  • 個稅計算器_個稅計算公式
    那新個稅要如何交呢?如何計算個稅呢?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個稅計算是根據收入類型、金額等,計算每筆交易應繳納稅款與稅後收入等。
  • 兼職收入不高,還要糾結是否交個稅,博弈論教你輕鬆脫離囚徒困境
    但在5月31日前,他有點焦慮,一直在糾結是否應該把兼職的1000元收入如實申報,進行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其實像小李這種情況,現實中很常見,不論是老闆還是打工者都會有這種問題,一方面糾結交了個稅到手收入變少,一方面又覺得有沒有必要交,但是看著別人不交也沒出什麼事兒,所以反覆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