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林業長周期見效「慢」 央企中林集團「快瘦身」減負債

2021-01-14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衝擊也沒阻礙央企全面降槓桿、減負債的步伐。

1月11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獨家獲悉,作為國資委管轄的唯一一家林業央企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林集團」)「瘦身」減負債卓有成效。初步測算,截至2020年12月末,中林集團合併口徑資產負債率約67%左右,已完成國資委對於負債率降到70%以下的要求。

現實下,中國全面禁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木材產量迅速降低,林業產業亟待轉型升級,央企也背負「二次創業」重擔。就此,中林集團做法是發揮領頭作用,擴大木材進口量,引領和平衡國內木材市場供求關係。

「護綠為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然林全面禁伐背景下,林業面臨木材來源何處,平衡生態,發展和保護兼顧的「拷問」,在生態產業主戰場上,中林集團如何走向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林業長周期「慢產業」:營收、淨利雙增

林業在中國的產業地位不容置喙。橫跨一、二、三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範圍廣、就業容量大,涉及100多萬家企業及數億農民。

林業也是一個周期長的「慢產業」。2014年以來,我國已逐步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國產商品木材供應減少,進口木材已成為我國木業生產主要來源。記者查閱資料獲悉,國內木材需求對外依存度超過60%,行業門檻低、效益差,發展粗放,市場參與主體以民營企業為主,國資企業參與度相對較低。

中林集團在此間屬於權重力量。記者獨家獲悉的數據是,2020年1-11月,中林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776.8億元,較上年同期1402.7億元增長26.67%;利潤總額10億元,較去年同期5.8億元增長71.42%;淨利潤7.9億元,較去年同期4.2億元,增長85.75%,整體盈利能力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

林業板塊為自營業務,收入、毛利逐年上升。2019年收入同比上升18.5%,毛利率19.04%。截至目前,中林集團在境內外可控森林資源面積超過1500萬畝,涵蓋重慶和廣西兩大國家戰略儲備林項目。

「多運一根木材,當地就少砍伐一棵樹」。

木材貿易同樣是中林集團的主責。一方面是近幾年木材進口量維持在全國進口總量的20%以上,為國內最大的木材供應商,承擔著保障國家木材供給安全的重大戰略任務。另一方面是國內天然林全面禁伐,貿易承接等業務需要專業「護城河」。也不難理解「林業」兩字既覆蓋了主營業務也擔負起上下遊產業的資源協調配置。

記者發現,該集團木材貿易業務佔比總收入逐年提升,該指標約為65%,貢獻毛利潤超過60%,整體毛利率維持在4-5%。業務板塊中毛利率較高的業務為自產木材(20%以上毛利率)、養殖業(30%左右毛利率)、港口物流木材配套板塊(50%以上毛利率),整體收入佔比約為1%,但整體毛利潤貢獻佔比高達8%左右。

圍繞著「林業」加大木材進口和貿易規模,中林集團也在縮減非林業務,其煤炭業務收入佔比從2013年的60%以上壓縮至目前的20%左右。

雖有貿易帶來不菲收入作為「安全墊」,但中林集團也主動推動貿易向實業發展。譬如,推進「森林+」、「園區+」、「湖泊+」三大戰略,「林業資源+木材貿易+港口物流配套」的業務模式,藉此向高毛利板塊擴大規模,自身造血孵化初見成效。

「一片樹林就是一個碳庫。」

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重點任務,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蓄積量,大約可以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國際碳匯交易已相對成熟,近幾年中林集團所屬紐西蘭林地每年均有穩定碳匯收入,國內碳匯交易具備條件後,林地資產也將增加經濟效益的轉換路徑。

「瘦身」減負債:負債率下降至70%以內 融資成本整體下行

2020年8月,信評機構將中林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調整為AAA,評級展望維持穩定。原因在於木材貿易業務發展快速,儲備林建設提升資源體量,在全國木材供應市場仍居重要地位。

近三年來,中林集團營業總收入分別為938.09億元、1,305.48億元和1,600.25億元,利潤總額分別為4.90億元、5.58億元和7.76億元,收入、利潤均呈逐年增長趨勢。業務規模的增長提升了集團在業內的影響力,同時也增加了對資金的需求,因此帶息負債規模逐步增長。截至2020年9月末,集團合併口徑帶息負債約658億左右,短期負債佔比56%左右,該比例近年來相對穩定,非流動負債中主要以中長期限債務為主。

記者從中林集團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公司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木材行業整體毛利普遍偏低,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儘可能的擴大國內木材的進口量,同時以保障國內木材供應、穩定市場價格也導致公司本身的毛利率會較低。

特別的,中林集團信用級別提升至AAA級後,債券融資成本整體下行,短期債券成本在4.5%左右,長期限債券成本在6%以內,且近年來綜合融資成本也在逐步下降。記者最新獲得的數據是,初步測算,截至2020年12月末中林集團合併口徑資產負債率約67%左右,已完成國資委對於負債率降到70%以下的要求。

上述中林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坦言,未來,集團公司將持續從三個方面進行優化,一是成本方面,推動用低成本資金置換高成本資金,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二是期限方面,推動用長期資金置換短期資金;三是資金穩定性方面,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國有大中型銀行合作,提高授信和資金的穩定性。

華東一位券商債券分析師透露一種觀點:「債券發行增加說明企業有債務置換壓力,需要滾動發行債務來募集資金。若銀行對特定企業的授信額度不增加,部分企業只能靠債券市場來融資。債券發行量減少反而不正常,體現融資環境較緊。」

截至2020年10月末,中林集團金融機構授信總額1471億,2020年較2019年末新增各類授信256億元,其中國開行100億元,建行40億元,農行10億,具有較大的財務彈性。林集團債務收入主要為銀行借款和發行債券,一位滬上財務專家認為:「中林集團作為林業板塊唯一央企,在承擔社會職能時,享受國家特定的貸款、稅收、土地政策優惠等,進一步獲得來自銀行和政府支持,對償債來源形成補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生態產業的主戰場上如何兼顧平衡與發展,中林集團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中糧止血行動見效 去年處置36家"殭屍"和特困企業
    退出了巧克力、方便麵等業務;中糧去年業績增79%中糧集團的「止血行動」開始見效。國資委昨日在官網公布中糧集團2016年改革與業績情況顯示:中糧集團實現利潤總額61.5億元,同比增長79%。此前中糧營收翻番,營業利潤率下滑新京報記者從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獲取的中糧集團財報查到,2015年,中糧集團營業總收入4054.42億元,利潤總額34.40億元,2014年利潤總額為30.82億;2016年的利潤額創下近年來的新高。2016年為被稱為「紅色摩根」的資本運作能手寧高寧離任中糧的第一年,也是新任董事長趙雙連執掌中糧的第一年。
  • 央企華能集團改主意:控股協鑫新能源變為收購資產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11月18日,央企中國華能集團與協鑫新能源(00451.HK)的交易添變數。今年6月4日晚間,協鑫新能源公告表示,傑泰與華能香港公司訂立合作意向協議,內容有關可能出售協鑫新能源股本中97.27億股普通股,佔協鑫新能源全部已發行股本約51%。傑泰為保利協鑫能源全資附屬公司,合法擁有協鑫新能源的118.8億股股份,相當於協鑫新能源已發行股份總數約62.28%。
  • 央企改革再出新動作 中絲集團無償併入保利集團
    央企改革再出新動作 中絲集團無償併入保利集團7月8日,記者從國資委網站獲悉,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組建 在副部級央企中排名第11位
    信息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組建 在副部級央企中排名第11位 2016-07-14 04:21:41來源:京華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2016年07
  • DeepMind綜述深度強化學習中的快與慢,智能體應該像人一樣學習
    不過雖然它們很強大,但學習效率的低下讓它們很難推廣到更普遍的任務,也許結合「快」與「慢」的學習才是強化學習應該走的路。DeepMind 研究者近期在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期刊上發表文章,概覽了深度強化學習中的一些新技術,這些技術旨在彌補強化學習智能體與人類之間的學習速度鴻溝。
  • 【開局「十四五」】央企進陝之中國化學工程集團(4)高投入 快建設...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聯播》記者 田木 任超 高維佳 張蓉)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西北區域總部總經理王春長在接受陝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西北區域總部總經理王春長:「央企進陝推進大會以後,我們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應該說是行動迅速,我們立即在西安註冊成立了中國化學西北區域總部,統籌整個西北區域業務的發展。另外我們在進陝大會之後,我們與陝西水務集團共同投資建設陝西水務科技產業園的項目,這個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 華電或加入央企改革大軍 五大發電集團重組加速
    原標題:華電或加入央企改革大軍 五大發電集團重組加速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央企改革逐步深入,五大電力集團除了中電投和國電集團,其他幾家也可能在此背景下迎來重組和兼併的改革   編者按:近日,華電集團旗下華電能源和金山股份兩家上市公司雙雙停牌;7月18日,農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農發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
  • 未來央企不超90家?中絲劃入保利,央企重組步伐加快
    7月8日,據國資委消息,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集團)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絲集團)實施重組,中絲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保利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分析人士認為,保利一直想做強文化板塊,央企裡面文化板塊企業較少,此次併購中絲集團,不僅再次增強了保利文化板塊的實力,同時在貿易領域也可以與保利優勢互補。作為8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之一,保利集團近年來持續推進重組整合。早在2017年,中國輕工集團公司、中國工藝(集團)公司就整體併入保利集團。
  • 【關注】國資委:央企整合成效顯著!初步確立三種模式
    「大動作」頻出探索有效模式2012年12月,彩虹集團公司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彩虹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電子,成為中國電子全資子公司。這拉開了黨的十八大以後央企重組整合的序幕,此後,央企重組整合「大動作」頻出。
  • 每個瞬間都溫暖人心,2020年度央企十大暖鏡頭等你點擊
    大年初一,三大民航——中航集團、中國東航、南航集團晝夜兼程,搶運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相關連結:空中戰疫:我送他們千裡馳援,我接你們平安回家!3月20日,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131名員工包機返回赴巴基斯坦項目一線,同機抵達的還有2.5萬袋肺炎1號和肺炎2號中藥等防疫物資。
  • 央企整合風再次颳起 六大央企重組機會浮出水面
    自南車北車宣布合併以後,更多央企合併傳言四起,包括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南船與北船、中石油與中石化、中國移動與廣電網、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等。最新的傳聞是中國遠洋、中海集團、中外運長航集團、招商局集團互相整合。另外鋼鐵行業也有此類風聲。
  • 三大央企集團:不登世界500強,規模超萬億,其中2家是正部級
    不過,很多人至今還分不清國企和央企之間的區別,實際上國企的範圍更廣泛,包括央企和地方國企,所以一家企業是央企,那麼它一定就是國企;如果一家企業是國企,那不一定就是央企,比如地方國企,那和央企還差得遠。
  • 保利牽手中絲,央企重組接二連三,下一個是誰?
    資本市場對於央企併購重組特別是戰略性重組的預期再度升溫。7月8日午間,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保利集團」)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絲集團」)實施重組的消息,在國資委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發布。午後開盤,保利集團旗下久聯發展瞬間封板,保利地產等大幅拉升。
  • 國企公開課丨中國海油楊華講述「出於藍,勝於藍」的國企改革發展故事
    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化集團寧高寧講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國企公開課丨聽中遠海運許立榮講海運與國運國企公開課丨聽國家電網寇偉講電力央企的發展實踐與使命擔當>國企公開課丨聽中國建材宋志平講《國企的故事》國企公開課丨聽東航集團劉紹勇講國有企業如何逆境重生國企公開課 | 聽保利集團徐念沙講中國道路上的國企故事國企公開課 | 聽招商局集團李建紅講述邁向一流的百年央企
  • 蜂巢皮秒雷射需要做幾次見效?這些項目見效次數不一樣
    皮秒雷射又叫皮秒鐳射,其中蜂巢皮秒是目前皮秒雷射中治療效果最好的,做蜂巢皮秒可以有效縮減治療次數,蜂巢皮秒也因此受到許多求美者的青睞。那麼蜂巢皮秒做幾次可以見效呢?這就要從蜂巢皮秒治療的不同症狀說起了。蜂巢皮秒做幾次可以見效?
  • 新央企南水北調集團正式成立 透露出三個信號!
    如此體量巨大的一個新央企成立,國務院總理做出重要批示,副總理親自出席成立大會,又由部級官員擔任法人,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幹線調蓄工程根據供水對象重要程度、總乾渠風險點分布,充分利用沿線已建大型水庫(如河北王快水庫等)向中線幹線應急補水,並結合河南觀音寺和河北雄安等地水庫建設,為幹線工程提供調蓄,改善中線工程停水檢修時的應急供水條件,提高受水區供水抗風險能力。
  • 南北船籌劃重組,保利合併中絲,央企整合是否有望再提速,這次會議...
    下一步,央企更大範圍、更大領域的重組整合將如何推進,央企改革領域將會出現哪些新突破,此次會議對此又會作出哪些針對性安排,令人期待。圖片來源:新華社船舶、化工等領域有望再現重組案例就在此次會議召開前不久,央企整合重組領域傳來一則重磅消息:7月8日,國資委網站發布消息稱,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 陝建集團:首季開門紅 夯基穩發展
    今年一季度,陝西建工集團各項指標全線上揚,運行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實現了首季開門紅,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基礎。近年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陝建集團不斷優化經營板塊,在重點領域求突破,在關鍵環節下功夫,形成了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新格局,快速穩健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 號稱見效最快的果樹,鮮果十幾塊錢一斤,市場上卻很少見到賣的
    導讀:號稱見效最快的果樹,鮮果十幾塊錢一斤,市場上卻很少見到村民依靠種植業發家致富,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尤其是這幾年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以及果樹種植,呈迅速上升的局面。從而能夠賣到一個相當不錯的價格,銷售行情一路看好,相對於種植周期較短就能見到效益的果樹,更受到種植戶的青睞,見效快無疑就能減少資金的投入,收益回籠速度更快。這幾年有一種水果號稱是見效最快的果樹。
  • 航天科工集團完成改制,剩餘9家央企軍工或成新風口
    當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改制與更名已經完畢,券商分析師稱,這將促使央企軍工集團的改制進程按下加速鍵。根據央企軍工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在12家央企軍工集團中,3家已經完成改制,還有9家尚未完成,這些尚未完成改制的軍工企業或成下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