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探測器發現:離太陽系越遠,空間密度越高

2020-10-23 微塵匆忙客

2018年11月,經過41年史詩航行,旅行者2號終於飛出了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但是,小探測器的使命還在繼續——它正在向母星發送太陽系外空間的信息。


它揭示的東西令人驚訝。隨著旅行者2號離太陽越來越遠,空間密度在增加。

這倒不是第一次發現。旅行者1號於2012年進入系外星際空間,也發現外面的物質密度在升高。

旅行者2號的新數據表明,旅行者1號的發現不僅是真的,而且密度的增加可能是局部外星際介質(VLIM)的大規模特徵。

太陽系的邊界,根據不同定義,具體大小也有區別。旅行者號探測器越過的界線被稱為「日球層頂」,是天文學中表示出自太陽的太陽風遭遇到星際介質而停滯的邊界。

日球層頂內部的空間是日光層,外部的空間是VLIM。但是,日球不是圓球。它更像一個精子,一頭是太陽系,後面是一條流尾,指向銀河系中太陽系軌道的方向。

人們通常認為太空是真空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雖然空間中物質密度極低,但還是非零。在太陽系中,太陽風中的質子和電子密度為每立方釐米3到10個,但離太陽越遠,它們就越稀疏。

銀河系中星際介質的平均電子密度經計算為每立方釐米約0.037個,且外日光層的等離子體密度約為0.002個/立方釐米。

當旅行者越過日球頂層後,它們的等離子波檢測器藉助等離子體振蕩檢測出等離子體的電子密度。

旅行者1號於2012年8月25日跨過日球頂層,與地球的距離為121.6天文單位。2013年10月23日,距離地球122.6個天文單位(183億公裡),首次測得等離子體密度為0.055電子/立方釐米。

旅行者2號於2018年11月5日穿過日球頂層,距離地球119個天文單位。它在2019年1月30日,距離地球119.7個天文單位(179億公裡)處測量了等離子體振蕩,發現密度為0.039電子/立方釐米,非常接近它哥哥的結果。

它們同時發現,空間的物質密度在增加。又航行了20個天文單位(29億公裡)後,旅行者1號報告說增加到每立方釐米約0.13個電子。

但是旅行者2號於2019年6月進行的勘測顯示,外面的密度大大增加,達到了每立方釐米約0.12個電子。

這些數值似乎很小,但它們的意義非凡——尤其是我們還缺少足夠有說服力的解釋。

我們期望旅行者兄弟能夠走得更遠,發回更多的數據以供解析。

相關焦點

  • 旅行者探測器發現:離太陽系越遠,空間密度越高
    2018年11月,經過41年史詩航行,旅行者2號終於飛出了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但是,小探測器的使命還在繼續——它正在向母星發送太陽系外空間的信息。它揭示的東西令人驚訝。隨著旅行者2號離太陽越來越遠,空間密度在增加。這倒不是第一次發現。旅行者1號於2012年進入系外星際空間,也發現外面的物質密度在升高。
  • 旅行者2號探測到太陽系外空間密度增大,難道太陽系被罩住了嗎
    在2018年11月的時候,旅行者2號終於在41年的太空飛行中,越過了太陽系影響極限的標誌,進入了星際空間。但是,這個探測器的任務還沒停止,它一直在向地球發送所收集到的數據。最近,科學家分析傳回的數據發現,隨著它離太陽越來越遠,空間的密度越來越大,它受到的阻力也越來越大。
  • 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號發現奇怪的現象:空間密度越來越高
    探測器都已進入了星際空間,它們依然在正常工作,並不斷地刷新著我們對宇宙深空的認知。近日,旅行者號項目的研究團隊表示,185億公裡外,旅行者號發現空間密度越來越高,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需要先來簡單科普一下。太陽的內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除了不斷地釋放出光和熱之外,太陽還會向外發射出大量的高能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太陽風。
  • 「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
    據新華社電一年前,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出日球層,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本周出版的《自然·天文學》雜誌刊發一組論文,詳解「旅行者2號」傳回的首批「星際穿越」數據,讓人們得以窺見太陽系與星際空間「接壤」之處的神秘圖景。
  • 旅行者太空船驚人發現,太陽系在呼吸?
    截止2020年,旅行者太空船已經在太空中飛行42年了。它們在宇宙中發現了什麼呢? 人類一直期盼著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能順利離開太陽系。但他們能做到嗎? 這對孿生探測器已經在太空深處飛行超過40年。這是一個離太陽系偏遠的球形區域,也是彗星的來源。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將錯過驚人的發現。因為探測器已經向地球傳送了很多獨特的數據。 在2012年到2013年期間,和之前一樣,定期從太陽系最偏遠的地區傳送數據。 旅行者1號離開了日球層,它是一個由太陽風等離子組成的膨脹的氣泡。
  • 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二號發現了奇怪的現象
    目前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大約151AU(1AU即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1億5千萬公裡)。2018年11月5日,旅行者二號也進入了星際空間。在旅行者二號進入星際空間之後,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 旅行者1號品嘗太陽系外味道
    同時來自太陽系外部的宇宙射線則大大增加,這說明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脫離太陽系。但不管怎樣這些爭論都表明人類正迎來人造物體飛出太陽系的歷史性時刻。太陽系邊界無具體位置旅行者1號飛離只差磁場變向關於走出某個地區的邊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經歷。比如平時開車出了北京市進入河北省往往會看到一個醒目的大牌子上寫著:「河北人民歡迎你」。
  • 230億公裡外,旅行者號探測器重大發現,太陽系外圍的電子爆發
    在最近10年內,NASA發射於1977年的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就飛出了太陽系日球層以外,進入到了星際旅行的階段。日球層是一個特殊的範圍,在日球層內的太空中,來自於太陽的輻射要更加強大一些。在確定太陽系引力範圍之前,科學家們有時也以這個概念來理解太陽系邊界。在日球層之外,星際空間的環境和太陽系內側有著天壤之別。在這樣的極寒環境下,在衝擊波作用下穿越了上百億公裡的太陽等離子體,到底會遇到什麼情況,一直是科學家們非常好奇的問題。
  • 官方消息:旅行者2號飛船已飛離太陽系,開啟星際航行
    旅行者2號已經離開了太陽系。經過一番詳細的數據分析,科學家確認:就像之前的旅行者1號一樣,這架小型空間探測器正穿越太陽風頂層,深入廣袤無垠的未知宇宙空間。《自然天文》發表了5篇不同論文,使科學家確認旅行者2號已飛越星際空間,距太陽119天文單位(178億公裡)遠。
  • 難道無法逃離太陽系?旅行者2號飛行43年,仍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1號探測器比旅行者2號探測器更遠,目前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離地球最遠的無人飛船。在完成了對氣態行星的探索以後,NASA也讓旅行者2號探測器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最後在2018年12月10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也進入了星際空間。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號發現真空物質越來越多,究竟怎麼了?
    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太空飛行器發現旅行者2號到達了星際空間
    圖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旅行者2號在2018年11月飛出太陽系,進入廣闊的系外空間,而它的姊妹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於六年前飛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傳回來的數據幫助科學家描繪出太陽日球層的結構。(日球層,即由太陽創造並環繞其自身的巨大氣泡狀空間區域。)人類對星際空間的第二次探索所引出的問題比它回答的更多。
  • 太陽系真的很小?旅行者1號探測器,還要1.7萬年才能飛出去
    這一發現,讓本來抱著要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越飛越絕望,在旅行者1號升空的時候,那時候認為的太陽系邊界才幾十億公裡,但是飛了30多年後,才發現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比起來,它才剛起步。,也是飛行距離最遠的深空探測器,其飛行速度達到17公裡/秒,飛行距離到現在約225億公裡,按照人類目前對太陽系大小的了解,想飛出太陽系,旅行者一號還要飛行1.7萬年左右,這僅僅是飛出奧爾特星雲所花費的時間。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太空很空,比地球上我們能夠製造的真空還空得多,但它並不是絕對的空,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號發現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究竟怎麼回事?
    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太空很空,比地球上我們能夠製造的真空還空得多,但它並不是絕對的空,總還是有一些粒子存在,我們發射的探測器能夠測出太空的物質密度。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旅行者1號是如何飛出太陽系的?它離我們有多遠?
    旅行者1號(Voyager I) 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977年9月發射的一枚重722公斤的太空探測器,它被送往太空研究太陽系的外層和星際空間。據推測,旅行者1號已經越過日光層進入了星際空間,它是人類歷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宇宙飛船,通過接收常規指令和向地球發送信息及數據進行通信。旅行者1號在太空中遨遊並不斷拓展,按照計劃於1980年結束了第一階段的運行,它被分配的任務是探索太陽系邊界。
  • 旅行者1號快要飛出太陽系了?
    旅行者1號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現在仍然正常運作。
  • 太陽系邊緣發現神秘力量,旅行者被異常減速,到底誰在撒謊?
    這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因為事實上表現確實如此,人類的探測器到到達太陽系邊緣時無一例外出現了減速,似乎有一層「牆」擋住了太空飛行器的去路?當然有圖為證!我們先來解釋下為什麼會出現鋸齒狀,各位仔細看一下就能發現這些鋸齒定點所在的位置就是各大行星所在位置!著實因為旅行者二號使用了這些行星作為免費的「加油站」!
  • 太陽系以外的神奇世界 「旅行者」號為你揭開秘密
    太陽系之外的星際空間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一直是神秘的黑暗真空,其秘密現在終於被首批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兩艘無畏的宇宙飛船所揭開。 太陽系的邊緣,遠離太陽的保護,似乎是一個寒冷、空曠、黑暗的地方。很長一段時間,人類一直以為,太陽系及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之間的這片廣闊空間是一個可怕的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