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脊髓損傷為全球範圍的災難性事件,常導致患者永久殘疾。脊髓損傷患者,身心和經濟均蒙受痛苦。脊髓損傷引起的下肢癱 / 四肢癱,目前還沒有促進功能恢復的治療手段。也提示全球範圍制定預防策略的重要性。
絕大多數脊髓損傷源於創傷,機動車事故、墜落、暴力和運動傷。目前,對於脊髓損傷的不同國家整體觀,尚無報導。
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新浪創傷和手術研究中心的學者進行了一項系統性文獻回顧分析,提示全球脊髓損傷發生率每百萬人 3.6 到 195 人,發展中國家脊髓損傷亟待研究,文章發表於近期的 Eur Spine J 雜誌。
該研究對 MEDLINE 和 EMBASE 資料庫以及個人交流、網站和會議報導進行檢索,檢索時間從最早有記錄到 2012 年 7 月 16 日,檢索詞為脊髓損傷、發生率、患病率和流行病學。
結果顯示,共計檢索到 133 項可用資源,包括 101 篇文章、17 個創傷登記、6 篇會議論文集、5 本書、2 篇論文和 2 項個人交流(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數據來自 41 個不同國家,其中冰島的學者在 1975 年到 2009 年間,對脊髓損傷的發生率就提供了三項資源。
美洲的發達國家美國和加拿大,關於脊髓損傷發生率報導多達 35 項;巴西為發展中國家中唯一有報導的,僅 1 項。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脊髓損傷發生率方面,有三項報導。報導均為調查,沒有登記註冊。
三篇文章均發表於 Spinal Cord,分別為北京、天津和安徽省脊髓損傷情況的研究,發生率從每百萬人口 23.7 人到 60.6 人。
全球而言,脊髓損傷發生率為每百萬人 3.6 到 195.4 人不等。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和高收入的歐洲國家,關於脊髓損傷,有很多有價值的報導;而非洲和亞洲很多國家,缺乏脊髓損傷方面流行病學數據。
上述結果顯示,對於全球而言,41 個國家有脊髓損傷的流行病學數據,多為歐洲和高收入國家。應努力健全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脊髓損傷的數據信息,以制定針對脊髓損傷的預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