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組織工程化脊髓:支架以膠原為原料,應用電子紡絲技術製備纖維平行排列及交錯排列的納米纖維膜,種子細胞為SD大鼠脊髓源性神經幹細胞,神經幹細胞已被證實為優質種子細胞,通過共培養7 d使神經幹細胞貼附於納米纖維膜表面,二者共同構建組織工程化脊髓。
脊髓損傷模型:實驗採用了脊髓半切損傷模型,顯露脊髓中央動脈作為中線標誌,以預先定位的T8棘突位置為中心,沿中線右側切除一矩形長3-5 mm的半橫斷脊髓缺損區域,胸髓損傷不會危及生命中樞,損傷結果確切,動物出現後肢功能障礙及尿便障礙,修復術後通過行為學/組織學及免疫組化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背景:應用組織工程修復脊髓損傷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多數研究仍停留在體外實驗階段。
目的:將新型膠原納米纖維膜與神經幹細胞複合構建組織工程化脊髓,探尋其修復脊髓損傷的效果。
方法:以膠原為原料,應用電子紡絲技術製備纖維平行排列及交錯排列的納米纖維膜;將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經幹細胞分別接種於兩種納米纖維上培養7 d,構建組織工程化脊髓。建立SD大鼠脊髓半橫斷動物模型,隨機分5組幹預:空白對照組未植入任何材料;平行組織工程組與交錯組織工程組植入對應的組織工程化脊髓,交錯組與平行組植入對應排列的納米纖維膜。術後1-8周進行改良行為學BBB評分;術後8周取術區脊髓組織,進行蘇木精-伊紅染色與免疫組化染色。實驗獲得哈爾濱醫科大學實驗動物福利和倫理管理委員會批准。
結果與結論:①平行組織工程組術後各時間點的改良行為學BBB評分均高於其餘4組(P < 0.05),交錯組織工程組、平行組、交錯組各時間點的評分高於空白對照組(P < 0.05),交錯組織工程組術後2-8周的評分高於平行組、交錯組(P < 0.05),平行組術後1,2周的評分高於交錯組(P < 0.05);②蘇木精-伊紅染色顯示,空白對照的損傷區域幾乎無細胞結構,可見大量瘢痕組織形成;平行組、交錯組抑制了瘢痕組織形成,組織修復不明顯,鄰近組織瘢痕形成,損傷區與周圍未建立細胞聯繫;兩組織工程組支架降解區域內有大量細胞成分,局部有較多組織再生,細胞數量較多,細胞沿支架方向分布,彼此相關並與正常組織相連;③免疫組化染色顯示,兩組織工程組可見神經元細胞;④結果表明,納米組織工程化脊髓修復脊髓損傷的效果良好,以平行納米纖維膜構建的組織工程化脊髓修復效果更佳。
https//orcid.org/0000-0002-2646-5343 (周繼輝)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緩釋材料; 材料相容性;組織工程
關鍵詞: 脊髓, 材料, 納米纖維, 脊髓損傷, 組織工程, 納米支架, 實驗, 鼠
引用本文:周繼輝, 姚 猛, 王巖松, 李新志, 周 遊, 黃 衛, 陳文瑤. 納米組織工程化脊髓修復脊髓損傷[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1, 25(10): 1550-1554.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