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球鄰居巴納德星b或支持原始生命
巴納德星b上的景象(藝術圖)圖片來源:英國《獨立報》網站
科技日報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聲稱,地球的鄰居之一——被稱為巴納德星b的超級地球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宜居,或許可成為原始生命的家園。
巴納德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恆星系統,巴納德星b是其中的一顆行星。去年11月,科學家宣布發現巴納德星b,但認為它可能不適合任何生命生存,因為其擁有一個冰冷的沙漠,沒有液態水,「陽光」非常微弱,且最低溫度可能為-170℃,足以殺死任何生命。
但維拉諾瓦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愛德華·吉南和斯科特·恩格爾近日表示,巴納德星b可能擁有一個巨大的、由鐵和鎳組成的地核,也有地熱活動,因此,它可能比之前想像的更宜居。
吉南解釋說:「地熱加熱可使地表之下變為『生命區』,類似於南極洲的地下湖泊。我們注意到,木星的冰凍衛星木衛二的表面溫度與巴納德星b相似,但由於潮汐加熱,木衛二冰凍的表面下可能存在液態海洋。」
據悉,巴納德星的年齡約為90億歲,約為太陽年齡(46億歲)的2倍;巴納德星b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倍,公轉周期為233天,與其主恆星的距離大致相當於水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研究人員希望能對這顆行星進行更多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大氣、表面情況和潛在的宜居性。
恩格爾說:「發現巴納德星b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樣的行星可能比我們以為的更普遍,可能還有很多這樣的行星等待人類去發現。克卜勒望遠鏡提供的數據表明,行星在整個銀河系中非常普遍,潛伏於銀河系各處的行星甚至可能有數百億顆。」
(責編:劉婧婷、熊旭)
中國航天:星舞九天「一線牽」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在這顆藍色星球上,人類對浩渺無垠的宇宙充滿好奇。隨著現代航天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能力日漸增強。中國嫦娥四號在奔月旅途中,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講述地球近鄰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的故事。【詳細】
中國人來到了太空11月上旬的珠海航展期間,首次對外公開亮相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展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他就是航天英雄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出徵,去探索太空。當指揮員倒計時口令傳來時,楊利偉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向祖國和人民敬了個莊嚴的軍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