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納德星,距太陽系第二近的恆星,正以每秒上百公裡的速度接近

2020-12-05 科學信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在太陽系之中有著唯一的一顆恆星,也就是太陽,所以在我們看來恆星是強大而神秘的。

但在廣袤的宇宙之中,恆星只是一種普通的天體,數量之多不可計數,僅在銀河系之中,恆星的數量就達到了1000億顆以上,更有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的恆星數量可以達到4000億顆。雖然宇宙中的恆星眾多,但它們大多都與我們相距遙遠,對於它們之中的大多數而言,我們可能永遠沒有辦法前去做客。

那麼在太陽系之外,有沒有距離我們較近的系外恆星呢?當然有,眾所周知,距離太陽系最近的系外恆星是比鄰星,它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大約為4.22光年,而距離我們第二近的恆星就是巴納德星了,它與地球的距離大概在6光年左右。

比鄰星雖然是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但這個鄰居卻與我們並不算投緣,因為比鄰星並不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它隸屬於一個三合星系統,也就是南門二三合星系統。

在這個三合星系統之中包含了比鄰星在內的三顆恆星,所以這個恆星系有著與太陽系並不相同的運行方式。而巴納德星就不同了,巴納德星雖然是距離太陽系第二近的恆星,但卻和太陽系一樣,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儘管如此,巴納德星和太陽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巴納德星要比太陽小得多,質量只有太陽的1/7,同時它又要比太陽更加年長,目前推算巴納德星的最小年齡應該不低於70億歲,甚至有可能超過了百億歲。而太陽的年齡大概在50億歲左右,如果太陽達到了100億歲,那麼也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恆星的壽命與其自身的質量成反比,因為質量越大,氫核聚變就越劇烈,燃料消耗的速度就越快。

巴納德星質量比太陽小得多,所以壽命也就比太陽長得多,雖然現在巴納德星已經100億歲左右了,但它的壽命還很長。宇宙中恆星的數量龐大,而不同的恆星也有著不同的性格,比如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十分穩定的恆星,它的亮度幾乎是恆定不變的,但也有一些恆星,它們十分活躍,亮度的變化很大,忽明忽暗,對於這樣的恆星,有著一個單獨的名字,叫做變星。

變星的亮度以及電磁輻射都極不穩定,而巴納德星就是這樣一顆變星,變星活躍的特性使得它們經常會出現一些強烈的天體活動,比如巴納德星上曾經出現過且被觀測到的耀斑,其強度就達到了太陽耀斑強度的千倍以上。

天文學上將天體相對於太陽的移動陳志偉自行運動,而巴納德星有著明顯的自行運動,其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鐘上百公裡,而且還是朝著太陽系移動的。

當然,巴納德星並不會一直向著太陽系移動,根據計算,在7780年以後,巴納德星將達到與地球最近的位置,屆時它距離我們將會只有3.75光年。這麼說巴納德星最終會成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了?並非如此,因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同樣有著自行運動,而且也是朝著太陽系的方向而來的,所以當巴納德星距離地球3.75光年的時候,比鄰星則會距離我們更近,所以巴納德星註定將會是千年老二。巴納德星並不是獨自向地球靠近,作為一顆恆星,它也是有行星的,2018年,天文學家就在巴納德星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並將其命名為巴納德b

每當有新的行星被發現的時候,人們最喜歡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顆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呢?

從常識上來講,巴納德b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因為第一個條件就不滿足,它並不在巴納德星的宜居帶之上。但是,不再宜居帶上就一定不會誕生生命嗎?這其實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事情,以人類對生命的認知,如果一顆行星不再宜居帶上,那麼地表肯定是無法誕生生命的,但這並不能否定在地下存在生命的可能。

巴納德b本身是一顆質量較大的行星,其質量達到了地球的3倍,這就意味著巴納德b有著比地球更為豐富的地熱資源,這就為生命在地底萌發埋下了可能。之所以說大質量的行星有著更為豐富的地熱資源,是因為大質量的行星地核很可能是由鐵和鎳所組成的。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的「第二近鄰」,年齡與銀河系同齡,正「帶倆孩子來串門」
    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而在太陽系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南門二三星中的比鄰星,在南門二三星之外,距離第二近的是巴納德星,但是比鄰星和巴納德星這兩顆恆星都是紅矮星,質量較小,表面溫度不高,還不到3000℃,發出的光芒很是微弱,都不到太陽亮度的1‰,在夜幕中無法直接看到。
  • 每秒速度16000公裡的恆星,正衝向太陽系,它是如何做到的?
    天文學家們發現奇怪恆星,正極速衝向太陽系,它究竟是什麼? 科學家們推測,它的速度達到了每秒16000公裡,那它多久會抵達太陽系呢? 請記得點擊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答案。
  • 超級地球巴納德b每秒50萬公裡向地球靠近, 人類能移居過去嗎?
    在2018年時,科學家們在距離太陽系第二近的恆星系,據監測分析,該顆行星的質量為地球的3.2倍左右,距離母恆星只有6000萬公裡,也就是地球與太陽距離1個天文單位的40%,相當於水星與太陽的距離,正因為如此近的距離,巴納德b圍繞著巴納德星公轉一周的時間僅需要11個小時,也就是說該星上的「一年」僅是地球上的11天。
  • 以每秒24000公裡速度圍著人馬座A★旋轉繞黑洞公轉迄今最快的恆星...
    原標題:以每秒24000公裡速度圍著人馬座A★旋轉繞黑洞公轉迄今最快的恆星驚現14日,科隆大學發布公告稱,其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運動最快的恆星,以每秒24000公裡的速度繞著黑洞人馬座A★旋轉。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近2000光年,每秒快7公裡
    正是如此,後來科學家算出了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約26000光年(銀河系本身直徑100000~180000光年)。除此之外,團隊還發現,地球正以227公裡/秒的速度繞著黑洞所在的銀河系中心運行,這比官方規定的220公裡/秒的速度要快一些。
  • 距超大質量黑洞比以前要近2000光年,每秒快了7公裡!
    當附近的恆星繞銀河系軌道運行時,太陽也在繞銀河系運行,因此我們只能測量恆星相對於我們地球的運動。但是恆星的運行軌道大多不相同,一些具有更多的圓形軌道,另一些則不是,所以需要進行足夠的測量數據才能確定太陽相對於整個銀河系的總體運動。正是如此,後來科學家算出了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約26000光年(銀河系本身直徑100000~180000光年)。
  • 太陽帶著地球每秒狂奔220公裡,為什麼星空看起來還是老樣子?
    而另一種則是恆星,它們除了會因四季變化以外,其位置是不變的,所以才被稱為恆星!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太陽正帶著地球在銀河系中正以每秒超過200千米的速度在狂奔,按理應該物是人非了是吧,為什麼一直以來星星位置都沒有變化?
  • 每秒1700公裡,一顆「活」恆星正流浪銀河系,科學家迷惑不解
    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你在夜空中看到所有明亮的星星,其實大都是距離地球成百上千光年的恆星,只有少量是距離地球相對較近的行星。答案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因為這些恆星離我們太過遙遠。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體驗:看遠處的高鐵會覺得它和烏龜一樣慢,可當它距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時候,就清晰能感受到那無與倫比的速度。
  • 每秒飛奔2.4萬公裡,科學家發現最快恆星,然而其命運卻是被吞噬
    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在以一定的速度運行,比如月球在以每秒鐘1.02公裡的速度圍繞地球運行地球,以每秒29公裡的速度圍繞太陽運行,而太陽攜帶著整個太陽系在以每秒220公裡的速度在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可見太陽的公轉速度更快,但是即便如此,它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仍然需要2.5億年的時間,從恐龍滅絕直到今天
  • 每秒狂奔24000公裡:這顆恆星是瘋了嗎?
    事實上,不僅黑洞本身很難理解,宇宙中所有跟黑洞有關的事物也是極其瘋狂的,比如,科學家最近就發現了一顆瘋狂的恆星,它正在以每秒鐘24000公裡的速度圍繞著一個黑洞狂奔,讓人驚嘆!天文觀測發現,這編號為S4711的恆星,其運行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大約每7.6個地球年就能夠繞銀河系中心一圈,如果繞地球一圈的話,只需要1.5秒鐘!此前,天文學家曾經在距離銀河系中心的射手座黑洞很近的軌道上發現了多個運行極快的恆星,其中包括著名的S2恆星,這個恆星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大約200億公裡,這個距離大約相當於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4倍。
  • 恆星發生「叛變」,以每秒1700公裡逃離銀河系,叛變原因成謎
    然而,幾年前,不知從何處流傳這樣的一個謠言:旅行者1號在太陽系邊緣停滯不前,似乎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束縛著,或者是那裡就是宇宙的邊緣,根本沒有銀河系可言。對於此事件,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他們在各大媒體平臺議論紛紛,造成各種各樣的謠言滿天飛。終於,有專家站了出來闢謠,聲稱旅行者1號目前的位置處於距地球110光年處,尚未接近太陽的邊緣。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超級地球」:為離太陽第二近的系外行星
    巴納德星是夜空中移動最快的星。為了弄清楚這顆恆星是否擁有一顆在其軌道上運行的系外行星,科學家們梳理了大量的數據以尋找這顆恆星發出的光譜或光的細微變化。據了解,波長的變化可能能夠證明恆星軌道的擺動來源於一個大型巖石行星的引力。
  • 科學家發現一顆「發瘋」的恆星,每秒轉2.4萬公裡
    在宇宙中,各類天體都在運動,拿地球來說,作為太陽系中的一員,地球是圍繞著太陽運行的,而太陽,則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攜帶著整個太陽系運行。天體不同,運行的速度也不同。還是拿地球來舉例子,地球的公轉速度大約為75公裡每秒,對於我們來說,是不是已經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了?
  • 距太陽最近恆星竟看不到,這顆遙遠恆星卻很亮,將來還會超過金星
    地球本是宇宙中的一顆星體,是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之一,有月亮這顆天然衛星在圍繞運行,而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球的表面上,大氣層也基本是完全透明的,又由於宇宙中的恆星會發光,而行星會反射光,這些光都會傳播到地球上,所以我們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很多天體了。
  • 每秒2.4萬公裡!這顆恆星瘋了嗎?即使被撕碎也要繞黑洞公轉
    據報導,在近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來自科隆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上面發表了一篇最新的觀測報告,表示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已知公轉速度最快的恆星,它的速度達到了每秒2.4萬公裡,正在圍繞著黑洞人馬座
  • 它可能是第二個地球!大小溫度接近,還有液態水
    15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說,天文學家很有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天文學家新發現的這顆行星,集兩個「類地數據」於一身:大小和地球幾乎相同,它的軌道位於恆星的宜居帶,溫度接近地球,這意味著這顆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著液態水。液態水的存在,表明這顆行星可以維持生命。
  • 快速飛離太陽系,速度26公裡每秒,「奧陌陌」會是外星飛船嗎
    我們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歷史,如果按照我們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時間來算,社會發展的時間可能只有數千年。在短短數千年的歲月裡,我們人類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縱觀宇宙的廣度、宇宙的年齡長度,在這麼大的宇宙深處,是否也存在類似我們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所釋放存在類似我們人類的智慧生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星文明。
  • 這顆恆星每秒狂奔24000公裡,公轉周期僅7.6年
    事實上,不僅黑洞本身很難理解,宇宙中所有跟黑洞有關的事物也是極其瘋狂的,比如,科學家最近就發現了一顆瘋狂的恆星,它正在以每秒鐘24000公裡的速度圍繞著一個黑洞狂奔,讓人驚嘆!此前,天文學家曾經在距離銀河系中心的射手座黑洞很近的軌道上發現了多個運行極快的恆星,其中包括著名的S2恆星,這個恆星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大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