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 :你不可錯過的10大生物製藥行業新聞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要聞 回望2019 :你不可錯過的10大生物製藥行業新聞 2020年1月2日 11:17:37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醫藥魔方」。原文標題《回望2019 :你不可錯過的10大生物製藥行業新聞》。

近日,BioSpace回顧了2019年10大新聞事件,本文對此進行編譯,以饗讀者。

Biogen的阿爾茲海默症新藥

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多家公司接連宣告阿爾茲海默症藥物的研發失敗,Biogen(BIIB.US)的aducanumab成為了最後的希望。

然而,2019年3月,Biogen及其合作夥伴日本生物製藥公司Eisai(衛材)宣布:將停止針對aducanumab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兩項全球III期臨床試驗ENGAGE和EMERGE,以及EVOLVEII期試驗和PRIME Ib期長期試驗。其原因在於獨立數據監測委員在對這些試驗進行無效性分析(futility analysis)後表示,很難達到其主要終點。 10月22日,這兩家公司卻再次宣布,EMERGE III期試驗中aducanumab高劑量組達到其主要終點,且高劑量組部分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在包括記憶力、方向感和語言等在內的認知和功能指標上有了明顯改善,並在生活活動方面也表現明顯益處。該公司在與美國FDA進行進一步地討論後表示,計劃將在2020年初提交生物製品許可上市申請,並將繼續與包括歐洲和日本在內的國際市場監管機構進行協商。 12月5日,Biogen公司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第12屆阿爾茲海默症臨床試驗(CTAD)會議上,公開了aducanumab試驗的全部數據。學界和投資界並沒有被這一消息衝昏頭腦,大多數人仍保持審慎態度。他們認為儘管出現了一些讓人令人激動的積極數據,但兩項試驗中仍存在令人擔憂的安全信號和混合結果,可能影響FDA是否批准其上市申請。 aducanumab為治療阿爾茲海默症提供了新的希望,但這一新藥的「過山車式經歷」仍在繼續……

Keytruda成為腫瘤治療的基石

今年6月,默沙東(MRK.US)首席商務官Frank Clyburn在5年來首個投資者日會議上表示,在不久的未來,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將成為一種基礎性的癌症治療方法。「目前我們的臨床試驗涉及到了25種不同類型的癌症……而Keytruda正在改變當今患者的治療方式。」儘管彼時許多分析師對該公司過度依賴該產品而感到擔憂,但隨著Keytruda適應症的不斷獲批,Clyburn的這些預言被證明不是為了哄抬股價而誇下的海口。

有分析家認為,Keytruda即將取代Humira(2023年失去美國市場專利保護)在2025年之後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藥物。並且,Keytruda 自2014年以來已經獲得了20多項適應症批准,隨著2020年的到來,Keytruda也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批准,有望在未來獲得更多收入。 Keytruda在中美兩國的適應症獲批情況

(註:不完全統計)

大型併購年

併購是日新月異的生物技術行業不變的主題。2019年,隨著一些併購案的發生,行業格局也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變化。

2019年交易併購TOP10

首先不得不提及的是,1月,BMS宣布將以740億美元收購Celgene。這兩家製藥巨頭的「強強聯手」創造了腫瘤學、血液學、免疫學和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巨擘。自合併以來,BMS先後獲批了一些藥物上市,其中包括由Celgene開發,已被FDA批准用於治療患有β地中海貧血症的成年患者的Reblozyl(luspatercept-AAMT)。 6月,AbbVie宣布斥資630億美元收購肉毒桿菌生產商艾爾建(Allergan)。達成最終交易協議時,艾伯維方面表示,艾爾建現有管線和產品的增加將立即為公司的產品布局帶來更大的效益規模,以減少目前對重磅藥物Humira的過度依賴。自合併後,該公司將在免疫學、血液腫瘤學、醫學美學、神經科學、婦女健康、眼睛護理和病毒學方面擁有一些產品的特許經營權。 儘管以上兩個事件是2019年最大手筆的併購案,但還有一些併購案,也在影響著整個生物技術領域的風雲變化。例如:Mylan與輝瑞(PFE.US)普強(Upjohn)的合併。這一新公司將通過整合原兩家公司高度互補的業務,進一步拓展市場。全新的產品管線中將出現許多知名品牌,如預計Epi-Pen,Viagra,Lipitor,Celebrex等,預計將在2020年收入達到200億美元。

一項30億美元的交易

2019年1月, BMS豪擲740億美元收購Celgene成為本年度最大手筆的交易。9月,日本住友製藥株式會社(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與Roivant Science公司所達成的一項高達30億美元的交易也頗受圈內人的關注。

日本住友製藥以30億美元的預付款買下Roivant Sciences公司旗下5家「Vant系」子公司,同時,住友製藥還將獲得Roivant公司10% 的股份,以及收購另外6家企業的選擇權。

根據交易細節披露,日本住友製藥將新建一家公司,將已收購的Myovant Sciences (女性健康和前列腺癌)、Urovant Sciences (泌尿系統疾病)、Enzyvant Therapeutics (兒童罕見疾病)、Altavant Sciences (呼吸系統罕見疾病) ,以及Spirovant Sciences(囊性纖維化的基因療法)這5家公司納入到統一管理中。同時,這家新公司將由前基因泰克高管、Roivant的執行主席Myrtle Potter暫為管理運營。

此外,除了30億美元的預付款,日本住友製藥還將需要為Myovant Sciences公司提供3.5億的貸款,用於治療子宮肌瘤臨床III候選藥物relugolix的後續研究及上市申請;以及為Urovant Sciences公司提供2億美元的貸款,用於膀胱過度活動症藥物vibegron的後續開發。

未來,如果日本住友製藥行使繼續收購其他6家公司的選擇權,還有望在2020年到2022年間獲得超過25種在研藥物的開發工作,以及Roivant專有技術平臺DrugOme和Digital Innovation的使用權。

賀建奎事件一年後

2018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聲稱,其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改變了7對夫婦的胚胎DNA,並創造出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雙胞胎,引發基因編輯倫理醜聞。 對此,2019年3月13日,包括張峰、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內的7個國家的18位領先研究人員和生物倫理學家在《Nature》雜誌上發表文章《Adopt a moratorium on heritable genome editing》,呼籲在全球範圍內暫停人類生殖系基因編輯的所有臨床用途。同時他們還表示:「『全球暫停』並不意味著永久禁止。相反,我們呼籲建立一個國際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各國在保留自己決定權的同時,自願承諾除非滿足某些條件,否則不予批准任何臨床生殖系的基因編輯試驗。」 2019年12月30日,據新華社報導,「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球首款伊波拉疫苗獲批

2019年11月11日,歐盟委員會(EC)批准默沙東(Merck & Co)的伊波拉疫苗Ervebo(V920)上市,成為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伊波拉疫苗。12月19日, FDA同樣宣布批准Ervebo上市,成為了FDA批准的首款用於18歲及以上人群的主動免疫,以預防薩伊型伊波拉病毒(Ebola Zaire)引起的伊波拉病毒病(EVD)。 2018年8月以來,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了該地區有史以來第二大的伊波拉疫情,在此期間約有2000多人死於該疾病。在該疫苗獲批之前,默沙東便為該地區提供了該疫苗的大量研究製劑,並完成了超25萬人次的疫苗接種。

此外,強生旗下的楊森製藥公司也正在開發另外一種伊波拉疫苗,該疫苗目前已給予剛果東部戈馬市中的5萬人使用。與默克1針疫苗方案相比,強生疫苗需要在首針注射8周後,進行再次注射。該疫苗目前已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提交了2份營銷授權申請(MAA)。

普渡製藥申請破產

曾經以阿片類止痛藥OxyContin(奧施康定)聞名的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因深陷數千起與阿片類藥物成癮危機有關的訴訟,並無力支付100-120億美元的法律和解費用,從而申請破產。當地政府公開指責了該公司因過度積極推銷處方止痛藥OxyContin,並在該產品的過量風險提示上誤導醫生和患者,進而助長了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截止目前美國社會已有數千人因阿片類藥物過量服用而死亡。在普渡製藥申請破產的同時,其資產將被重組為一家新的公司,且新公司的董事會將由債權人選出,由破產法院批准。根據聲明,這家新公司將以幾乎0成本的方式來生產治療阿片成癮的相關藥物,例如納美芬和納洛酮。

致癌物召回年

因出現問題而召回藥物的情況在歷史上並不少見。而2019年的較多藥物召回事件似乎都與製藥工藝過程中存在致癌物質有關。自2018年華海藥業的纈沙坦事件後,FDA一直在針對高血壓和心衰藥品(稱為ARB)中的NDMA(N-亞硝基二甲胺)和其他亞硝酸胺類雜質進行調查,並建議召回了許多製造商的多種類型的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產品。 直到2019年9月13日,FDA、EMA發文表示:不僅僅是降壓藥物受到汙染,相關雷尼替丁藥品(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可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經典治療藥物。)中也含有低水平亞硝胺雜質NDMA。於是,雷尼替丁的召迴風波開啟了。

在美國FDA發出安全警告後,陸續有多家跨國藥企自願召回產品並遭受衝擊。先是諾華宣布暫停山德士公司在市場銷售所有含有雷尼替丁的藥物,包括在美銷售的膠囊藥物,涉及26個國家。GSK也宣布,暫停向包括印度在內的全球市場供應雷尼替丁藥物,並啟動召回,以作為預防措施,以待全球正在進行的測試和調查得出結果。其他藥企諸如印度瑞迪博士藥廠、山德士公司、加拿大Apotex製藥公司、印度Strides製藥陸續表示,暫停其雷尼替丁藥物在全球或美國的供應或銷售、自願召回美國境內相關批次、某些規格、相關供應原料生產的雷尼替丁。

HIV治療的持續改善

2018年11月,雅培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HIV毒株,這也是近20年來首次發現的一種新的HIV-1亞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這一新菌株的發現,意味著研究人員或可開發出針對愛滋病的潛在新療法。

自愛滋病在全球流行以來,已有超過7500萬人曾被HIV病毒感染。這一曾經近似「死刑」宣判的疾病,隨著新藥物和新療法的發展,已有超3790萬人得以控制病情並繼續存活下來。

除此之外,今年還有很多針對HIV病毒的新療法獲批。例如,默沙東Pifeltro和Delstrigo被批准聯合用藥治療HIV-1患者;吉利德公司的Descovy被批准用於HIV暴露前預防。此外,還有許多新的療法尚在研發之中,例如,GSK旗下ViiV的Cabotegravir和楊森的rilpivirine聯合用藥;北京大學鄧宏魁教授及其團隊發明的使用CRISPR技術和調節蛋白BRD4的骨髓移植;長非編碼RNA的遺傳修飾等等。

隨著2019年這些潛在療法的發現,將為未來HIV患者的治療帶來更多的選擇。

全球首顆3D仿生心臟

近年來,3D列印技術逐漸成熟。2019年4月,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及各種生物材料成功地列印了第一顆含有血管的3D仿生心臟。 領導該研究的Tal Dvir教授表示:「這顆心臟是由患者的細胞和特定的生物材料製成的。在我們的工藝過程中,這些材料可作為生物墨水(由糖和蛋白質製成的物質),用於複雜組織模型的3D列印。過去人們設法對心臟結構進行3D列印,然而無法列印出相應的細胞或血管。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了未來設計出可替代的個性化組織和器官的潛力。」 這也將意味著,人類已在3D列印器官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發展方向不僅是為了科學研究,也可能是為了器官替代。

(編輯:李國堅)

相關焦點

  • 生物製藥CDMO行業:滿足製藥企業外包需求,國內市場群雄逐鹿
    來源:藥明生物招股說明書全球生物製藥CDMO行業發展,是建立在生物製藥行業高速增長的基礎之上的。根據三星生物年報中引用的EvaluatePharma報告數據:2019年,全球生物製藥市場規模2623億美元,佔全球藥物市場比例為29.4%;預期2025年,全球生物製藥市場規模3987億美元,佔全球藥物市場比例為32.1%。
  • 生物製藥CDMO行業:滿足製藥企業外包需求,國內市場群雄逐鹿|高特佳...
    圖1:CDMO的IND前服務及IND後服務來源:藥明生物招股說明書全球生物製藥CDMO行業發展,是建立在生物製藥行業高速增長的基礎之上的。根據三星生物年報中引用的EvaluatePharma報告數據:2019年,全球生物製藥市場規模2623億美元,佔全球藥物市場比例為29.4%;預期2025年,全球生物製藥市場規模3987億美元,佔全球藥物市場比例為32.1%。
  • 2019BPE廣州國際生物製藥技術及分析檢測展覽會
    2019BPE廣州國際生物製藥技術及分析檢測展覽會展會時間:2019年8月30日-9月1日展會地址:中國·廣州廣交會展館C區主辦單位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深圳市生物醫藥促進會基因產學研資聯盟
  • 2019「中國時間」年度經濟新聞盤點:十大醫藥行業新聞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2019年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迅猛,政策法規密集頒布與實施、各類創新藥械不斷獲批、重大行業新聞點燃輿情……2019,醫藥領域熱點不斷,中國經濟網總結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熱點事件。「4+7」帶量採購迅速推向全國,範圍擴大,仿製藥企業生存狀況更加堪憂。在「4+7」帶量採購背景下,藥品價格、醫藥代表的作用、銷售營銷模式、藥企產品結構等都處在深刻變革中,國內仿製藥高利潤時代也將結束,大力轉型創新已成為醫藥企的共識。對於大部分醫藥企業來說,大量的研發投入將成為製藥巨頭的必經之路,具備創新轉型意識且執行力較強的企業有望在行業格局重塑的過程中勝出。
  • 製藥行業薪酬大起底!生物科技新貴CEO薪酬更高
    行業內女性CEO不足10%,也就是說,這項調查中的194位高管中僅16位是女性,只有GSK的女性CEO Emma Walmsley是一家全球製藥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女性CEO的收入略低,薪酬中位數僅增加約 9%。1、2018年哪位CEO薪酬最高?
  • 股神巴菲特減持蘋果股票,建倉生物製藥,生物製藥迎來大發展?
    近日,有消息稱,三季度,巴菲特新買入6隻股票,增持4隻股票,持倉依然高度集中,值得注意的是,新買入的6隻股票中,有4隻是生物製藥類股票。對此,很多分析人士指出,巴菲特看重了生物製藥行業。近年來,隨著大家對健康和養生越來越重視,生物製藥行業也迎來了大發展,特別是經歷過這次疫情後,大家對健康將會更加重視,這次疫情,奪取了很多人的生命,讓很多人意識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國雖然控制住了病例,但是在歐美國家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估計這也是巴菲特新增生物製藥股票的原因吧。
  • 2020-2026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同樣,**年,我國生物醫藥市場將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物醫藥市場,並有望形成6000億-8000億元的生物醫藥市場。這些都為國內藥企提供了絕佳的成長環境。可以預見國內生物製藥行業將會有一個樂觀的發展前景。
  • 2019第七屆中國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創新發展論壇
    會議規模600人  主辦單位: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  協辦單位:美中生物醫藥協會 廣東工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  承辦單位:北京中航環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本論壇在生物醫藥行業專家領導和朋友們的支持下,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
  • 對話化學諾獎得主萊維特:量子力學或助力製藥行業發展
    對話化學諾獎得主萊維特:量子力學或助力製藥行業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張靜 2019-10-28 21:42 來源:
  • 泰林生物,行業領先的製藥裝備供應商
    第二,重點剖析個股:泰林生物-行業領先的製藥裝備供應商業務:主營業務以微生物檢測與控制技術類儀器和製藥裝備的研製和銷售為主:泰林生物是國內微生物檢測儀器領域的先行者,在細分行業中處於領導地位。實控人:葉大林和倪衛菊夫婦控制公司66%的股份表決權,葉大林擔任公司董事長,倪衛菊擔任公司的董事;上下遊情況,上遊是鋼鐵、機械、電氣行業,下遊以製藥企業為主產品銷售方面直銷和代銷各佔一半近幾年以來,公司1年內的應收帳款基本上維持在90%左右的較高水平
  • 步長製藥趙濤:著力生物製藥轉型,切實踐行社會責任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0月30日,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18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圍繞「大變革新機遇」這一主題展開研討,旨在探討大健康產業在新時代新徵程下的轉變,山東步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濤先生受邀參與本次論壇
  • 2019年生物製藥人必須關注的30個單抗藥物
    (恆瑞醫藥)、tislelizumab(百濟神州)]和已通過上市審批的2個抗體[JS001(君實生物)、sintilimab(信達生物)];3)2018年底-2019年將進入美國和歐盟監管審查的7個非癌症適應症抗體藥物(leronlimab,brolucizumab,eptinezumab,teprotumumab,crizanlizumab,satralizumab,tanezumab
  • 業務覆蓋生物製藥全產業鏈 科興製藥發力基因工程藥物賽道
    製藥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藥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藥產業則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在各個國家均被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近期,又有一家生物醫藥公司走進投資者們的視野。 國內重組蛋白藥物領軍企業-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興製藥」)披露了在科創板的招股書後,這家業務覆蓋生物製藥全產業鏈條的企業迅速吸引了外界關注。眾所周知,醫藥行業具有投資周期長、研發風險高等特點,而科興製藥經過二十幾年的醫藥研發與產業化技術沉澱,已構建了較為完整的藥物研發創新體系,覆蓋從藥物發現、藥學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至產業化等多個環節。
  • 卸任中國生物製藥CEO 正大製藥董事長退位?
    2015年,謝炳之女謝其潤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接力棒,上任中國生物製藥公司董事會主席;謝炳之子謝承潤成為中國生物製藥執行董事,正大製藥集團常務董事。此次,謝炳辭任中國生物製藥的執行長,將這家千億市值的集團放權給職業經理人,未來公司或會迎來新一輪發展變革。
  • 複製行業龍頭CSL成長路徑 博雅生物潛心布局「大生物」
    伴隨著人類疾病譜的變化及生物技術的進步,疫苗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變得舉足輕重,2019年12月我國疫苗管理法首次落地實施,疫苗明確的被納入國家戰略物資。據專業機構測算,2019年國內疫苗市場規模約311億元,預計10年後增長至千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1.20%。
  • 2019全球生物製藥研發高管收入TOP 10:最高收入超2000萬美金
    作者丨毛三7月20日,FierceBiotech網站發布了《2019收入最高的10位生物製藥研發高管》名單。此前,該網站曾發文指出,2019年排名前十的製藥公司總計投入研發費用達820億美元,其中羅氏位列榜首,強生和默沙東緊隨其後。
  • 元旦假期,你不可錯過的體育產業大事記
    新年假期,電競產業不可錯過的大新聞 | ECO電競派元旦假期,你不容錯過的冰雪產業大新聞!| 冰雪智庫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數據正式公布經核算,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29483億元,增加值為11248億元。從名義增長看,總產出比2018年增長10.9%,增加值增長11.6%。
  • 2019新年前瞻:模具行業10大新聞
    北侖壓鑄模具產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但北侖壓鑄模具企業呈「二八分布」,大企業內部設備鏈較為完善,可中小微企業雖各有技術特色,但是高端檢測設備尤為稀缺。大碶街道在走訪調研中發現,很多中小微企業反映高端檢測設備貴且使用頻率不高,往往通過「朋友圈」到大企業「蹭檢」,可隨著大企業的研發力度加碼,「蹭檢」越來越不容易。共享技術服務,為中小微企業帶來了極大利好。
  • PhRMA:生物製藥行業致力提升癌症患者獲益,1100多種潛在創新藥物正在開發中 | 新聞稿
    2020年10月26日,北京——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最近發布了一份有關癌症藥物開發的報告,著重展現了生物製藥行業在堅持抗擊疫情的同時,致力於抗擊癌症生物製藥行業目前正在開發1,100多種潛在的抗癌藥物,並致力於將癌症從致命性疾病轉變為可控制的慢性病。報告中的統計數據展現了這一過程必經的挫折與挑戰,以及經過多年研究和挫折而終獲新療法所代表的進步與突破。PhRMA總裁兼執行長Stephen J. Ubl先生表示:「挫折是研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 苑東生物:以高端仿製藥為基礎 創新藥為重點 生物藥謀發展
    出席嘉賓  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王 穎女士  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王武平先生  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財務總監 熊常健先生  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HONG CHEN先生  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