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喜歡的事40年,二手漫畫書店變身藝術出版巨頭

2021-01-08 雅昌藝術圖書

TASCHEN

全球藝術愛好者一致推崇的出版品牌

\關於TASCHEN/

TASCHEN是一家1980年由Benedikt Taschen在德國科隆創辦的藝術書籍出版社。已成為全球藝術愛好者一致推崇的出版品牌。目前TASCHEN全球約有10,000個固定的收藏家客戶。甚至有一位比利時藏家將自家後花園的一間馬房改裝成TASCHEN私人圖書館,他的藏書比出版社存檔還要多。

到底Taschen有什麼秘密,引得無數書迷,對Taschen藏書魂牽夢繞。我們來一起探索Taschen 故事。

01

Taschen故事

|| Benedikt Taschen,他被譽為藝術出版教父。

他創辦了藝術出版的王國

Taschen最初是一家漫畫店——Taschen Comics。在向主流書店引入非主流藝術如拜物景象、奇異藝術等工作中,TASCHEN做出了顯著的成績。

TASCHEN現如今出版的內容包括藝術攝影、繪畫、設計、時尚、廣告史、電影和建築等方面,將那些非主流藝術帶入更廣闊的公眾視野。

Tashcen是家裡五個小孩裡面的老么,爸爸媽媽都是醫生。他小時候非常沉迷唐老鴨漫畫,在他18歲那年,Taschen在科隆開了第一家二手漫畫店。踏入80年代,19歲的小夥子正式成立出版社做漫畫。

爸媽從來沒有幹涉過我任何要做的事,也沒有迫我升學,他們認為要孩子好,就要讓他們自學成長。

——Taschen

☉1983年是Taschen事業的第一個轉折點。一次機遇下他以低價買入四萬本庫存的Rene Magitte圖冊,轉售後利潤翻倍: 「雖然是英文書,但大部分都在德國賣出,證明了藝術世界是沒有語言界限的。」

兩年後,TASCHEN第一本藝術家作品集Dali面世,緊接著出版的有Basquiat、Bacon、Freud、Hopper等當代藝術明星,也有Kahlo、Kandinsky、Klimt、Monet等經典大師。這一系列Basic Art Series奠定了品牌的定位和市場策略——高印量、低售價、環球銷售網絡。宣傳海報這樣寫A Genius Like Me for Only $6.99。上架便是暢銷書,一下子將以往高高在上的藝術出版平民化、大眾化。

☉第二個轉折點,是1999年出版的Helmut Newton's SUMO。

一開始我們只做9.95美元的廉價書,然後是30至50美元的精裝書。一天Taschen偶發奇想,收藏藝術的人為什麼不收藏藝術書一一隻要書夠絕妙。SUMO不只是書,它是一件需要被展示的珍藏品。

——Taschen

這是品牌推出的第一套Collector's Edition' Hi製作預算不設上限,要做到攝影師和編輯團隊都認為是最好的程度。歐洲沒有印刷廠可以組裝這巨型的攝影集,TASCHEN最後找到替梵蒂岡裝作聖經的工作室,用人手逐本釘裝。大師與「限量版」的號召力引來了四方八面的收藏家,書被搶購一空。

||Taschen 先生與藝術家大衛·霍克尼

02

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出版就像人生,不能預知的太多、可控制的太少,而且充滿危險。我是個樂觀的傢伙,就像伏爾泰筆下的Candide (老實人),沒有心機也不會計劃未來,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Taschen

今年是TASCHEN成立的39周年。將近40年的時間裡,Taschen將藝術出版大眾化,同時將出版藝術化。

⊙目前擁有全球11家旗艦店、1家藝廊,在科隆、洛杉磯、巴黎、香港等6個辦公室,全球200多名專才,已出版的圖書多達1,500本,今年預計推出100本新書,以每2秒鐘1冊的速度賣出。

⊙目前TASCHEN全球約有10,000個固定的收藏家客戶,可以想像,這一群人裡會有城中名人、企業家、政治家、職業運動員等等,當然也有單純愛書、不一定很有錢的人。

要數TASCHEN最忠實的擁躉,必定是比利時收藏家Ren e Rousseau, 他的藏書比出版社存檔還要多。Rousseau擁有的第一本Collector's Edition是2007年出版的Vanessa del Rio,其後他更將自家後花園的一間馬房改裝成TASCHEN私人圖書館。

他收藏的每本書都定必買兩冊以上,就連我們的產品目錄、信封信紙、甚至寄送的包裝都收藏。有讀者從我們書裡面得到滿足和啟發,是作為出版商的最大成就吧。

——Taschen

03

Taschen採訪錄

|| 霍克尼畫筆下的taschen

Q:有記者問Taschen做了35年書,有什麼領悟?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書在我生命裡的重量,而我亦希望成為藝術世界的一分子。「出版就像人生,不能預知的太多、可控制的太少,而且充滿危險。我是個樂觀的傢伙,就像伏爾泰筆下的Candide (老實人),沒有心機也不會計劃未來,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Taschen

Q:對有興趣展開收藏的人,Taschen會給什麼建議?

如果你還不了解書對生命的重要性的話,就立即開始收藏吧!

——Taschen

毫無疑問,書上人類文明的基本成就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作為出版商我們更似是藝術的經紀人,書所能讓藝術家和作品好看。

——Taschen

A passion for Taschen.

印上Taschen出品,這幾個字,無疑是很多書迷心中的硃砂痣。在豆瓣有專門的TASCHEN藏書小分隊。

Taschen豆瓣小組

從小色書開始,進入塔施恩的世界。

成為有質感的藝術書。 而藝術書的世界裡一切大同。

藏書不能 沒有TASCHEN

相關焦點

  • 獨家|鼴書:藝術,一件與書共存的事
    曾經,鼴書是一間有漫畫的舊書店。在北京東北角,守著一個安靜的老小區,與這裡的居民為鄰。從2014年到2016年,鼴書在這裡蹲了三年,那時陽光好像一直很好,就那麼透過樹葉灑在書店門口的臺階和長椅上,像一段慵懶愜意的文字。書店的logo是一隻端正坐好、捧起書本閱讀的鼴鼠。書店的兩位主理人Pigao和意達都喜愛《鼴鼠的故事》。
  • 對談丨三聯書店與進步出版傳統
    在汪家明看來,為範用先生定一個位的話,第一首先是三聯書店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第二他代表了1949年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三聯書店。「三聯書店的出版人都是很了不起的文化人,鄒韜奮不用說,還有胡愈之、李公樸、艾思奇。1949年新中國出版剛剛建立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些領導人,其實都是三聯書店的人。比如陳原,1938年進入新知書店,原來是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後來擔任出版局領導。
  • 11月出版大事記:2020年還剩32天,出版業做了什麼?還能做些什麼?
    整理對象應為1911年以前在中國抄寫或刊行的漢文書刊、文獻資料,以及出土的1911年以前以漢文文字為載體的文獻資料。整理方式主要包括點校、注釋、今譯、影印、彙編、索引、書目等,研究著述不在申報之列。3.申報項目須已籤訂出版合同且收到80%以上書稿、列入2021年度出版計劃,並可保證在2022年3月底前如期出版。
  • 三聯書店已故出版家範用的兩本回憶錄《泥土腳印》
    作者 | 萬葉堂主(孔網店鋪:萬葉堂)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這兩天看了三聯書店已故出版家範用的兩本回憶錄《泥土腳印》(正續編),範公是三聯書店的元老,在解放前就在三聯書店的前身讀書生活出版社工作
  • 我們在書店,尋找生活最初的模樣
    為了那些水手和在沙灘上同樣喜歡閱讀的人所建的Atlantis Books,位於希臘聖託裡尼當代書店的靈感源泉,英美文學和現代主義的中心地,Shakespeare & Company,位於法國巴黎集多明尼加教堂為一體的Exyz Bookstore,
  • 福布斯中國專訪|「出版王國」TASCHEN迎40周年,Marlene Taschen:不...
    今年,是「出版王國」TASCHEN成立的40周年。1980年,Benedikt Taschen在德國科隆創辦了這個藝術書籍出版社。最初,TASCHEN出版漫畫,而後引入了大量的非主流藝術書籍。TASCHEN一直致力將藝術帶入普羅大眾的視野,40年間,TASCHEN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和權威機構等緊密合作,出版的藝術書籍日益豐富多元,在藝術攝影、繪畫、設計、時尚、廣告史、電影和建築的領域上都有著人氣和銷量都不錯的出版物。而其中,最為經典的出版莫過於Basic Art系列和具獨創性的巨型圖書「SUMO」收藏家系列。
  • 垃圾分類成二手市場催化劑 或出現壟斷巨頭
    據估算,未來10年,垃圾分類帶動的產業規模大概有40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垃圾分類的大風口下,萬億級二手市場也將迎來一次爆發。近日,CV智識對話了國內二手市場玩家——閱鄰的聯合創始人COO楊宇歡,深度了解了在垃圾分類實施後二手市場的真實現狀。根據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圖書的閒置率很高,讀者手中18個月沒有再翻看的書籍比例達到85%。
  • 假期書店少兒書籍遭損壞 家長抱怨如二手市場(圖)
    周小雲 攝  中新網鄭州2月20日電 (記者 周小雲)時值寒假,在河南鄭州,不少的「小書蟲」趁假期湧進各大書店扎堆「蹭」書看。隨人流量的增加,書店圖書亂放、損壞的現象亦隨之攀升,不少少兒讀物受到「攻擊」。此舉不免令不少家長怨言連連,「陪孩子逛書店買書猶如進二手市場,真掃興」、「眼看著一堆財富,就變成垃圾了。」  「我剛才還看到一本被損壞的圖書。」
  • 王蒙:三聯書店「有盜火的傳統」
    下面讓我們走進三聯80年的歲月滄桑,尋找那些關於書的故事。2012年7月16日,在北京三聯書店辦公樓的一角,「韜奮圖書館」落成,與韜奮書店,讀者俱樂部互相呼應,打造三聯文化場。三聯是家老書店,卻總有年輕的作為,引領風氣之先。 正如其80年前創辦之初。
  • 從售賣場所到文化空間,從單一跨界到細分多元 帶你讀懂蘭州書店的...
    網紅書店、二手書店、連鎖書店、微書店……一個個書店新概念接二連三地出現,書店開始從傳統意義上的做空間純賣書,升級為重體驗的多元發展。在蘭州,或許你不再是單純地去書店尋找一本書籍,或者是去聽一場講座、或者是去參加一場文化沙龍、甚至只想單純地去喝一杯咖啡發發呆……書店正在以全新的姿態給人們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也有人更願意去找尋最傳統書店的那份簡單。那麼,你呢?
  • 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關門,21年沒斷電今晚卻要熄燈了
    2004年,誠品敦南店被《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2015年被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的17間書店之一。 臺灣明星蔡康永是誠品敦南店的常客;《藍色大門》裡陳柏霖與桂綸鎂,最喜歡晚上去那兒轉悠;導演魏德聖初到臺北時,常與朋友們泡在敦南誠品店,臺灣藝人陶晶瑩如今堅持每個月前來書店報到,挑一本書席地閱讀,「敦南是我們幾代人共同的青春記憶。」
  • 多抓魚「施工中」:在毛坯之地辦一個快閃書店
    2020年10月,多抓魚全國第二家實體書店和第一家二手服裝店,將在上海安福路
  • 到廣州藝術博物院看動漫藝術40年成果展(2019.1.6截止)
    《藍精靈之歌》原來是在廣州誕生;中國內地第一本「金庸水墨漫畫」原來是在廣州出版;中國第一個動漫社團原來是在廣州校園成立……眾多廣州動漫藝術發展史上的「彩蛋」在這個展覽得以解密。  動漫新時代—— 廣州動漫藝術40年成果展  展覽時間:2018年11月27日-2019年1月6日  展覽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  費用:免費  昨日,「動漫新時代——廣州動漫藝術40年成果展」(
  • 城事|臺北有一間全世界最美的小書店
    成為融合餐廳、外燴、書店、雜貨鋪、咖啡廳、糖果店、公寓等不同業態的好樣Lifestyle Village。旗下第一家書店 VVG Something [好樣本事],更是在2012年被紐約娛樂新聞網Flavorwire.com評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
  • 二手玫瑰梁龍:開通微博,做人民藝術家
    的確,二手結合了當代藝術和搖滾樂,包括民間的口頭文學,是一個豐富的樂隊,在中國找不著第二個。有一次,崔健來看他的演出,對他說 " 牛。音樂方向非常好 "。另一次,梁龍演出結束,走出酒吧,碰見竇唯,竇唯鼓勵他 " 哥們今晚不錯 "。20 年來,二手經歷了很多磨難。
  • 三聯書店終於開到成都,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書店.
    三聯書店最早1932年由鄒韜奮先生創辦,《錢鍾書集》、《傅雷家書》、《我們仨》還有蔡志忠的漫畫都是三聯出版社的經典;《讀書》、《三聯生活周刊》也被稱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這是三聯韜奮書店首次在北京以外開書店。
  • 比利時經典漫畫《布爾和比利》主筆來武漢啦
    1959年,《布爾和比利》首次刊登在《斯皮魯》雜誌上。接下來的40餘年裡,開創插畫師羅巴都致力於講述該系列的故事。2003年,年事已高的羅巴請他曾經的助手——法國漫畫家羅恆·威隆,延續原漫畫的理念與畫風繼續進行創作。之後,吉恩·巴斯蒂德接過畫筆,繼續創作這一系列。該系列1999年開始成套出版,迄今共出版39卷,被譯為14種語言全球發行,僅法國和比利時銷量已逾2500萬冊。
  • 豆瓣評分8.2,10年出版3本書,她怎樣打開書店時光寶盒?
    ——《書店的燈光》2010年的大學畢業季,我卻整日混跡在自己四年中最喜歡的一家書店裡,仿佛找到了一個絕美的避世的天堂。於是,我擁有了一段和多數人不同的,遠離肆意狂歡,遠離歡笑和淚水的畢業時光。那時,喧鬧的校園和人群,幾乎不會有人注意到我的消失。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值得慶幸的。
  • 開明書店:20世紀40年代中學國文教材的討論與編纂
    書店老闆摘要:20世紀40年代,以葉聖陶、朱自清為代表的語文教育專家以開明書店為出版平臺,以大學為依託,創辦刊物、編輯教材。1941年開明書店開明書店創辦於1926年,聚集了夏丏尊、葉聖陶、朱自清、朱光潛、鄭振鐸、沈雁冰、趙景深、豐子愷等一大批有識之士,出於對民族前途的關心,對教育事業的自覺承擔,在發展過程中,開明書店逐漸將編輯焦點和出版重心轉移到青年身上,並確立了以出版中學教材和中學生課外讀物為主的方針。
  • 「二手芳華」二手玫瑰二十周年跨年回顧
    第一章《有用》「二手芳華」首次將藝術影片融入至二手玫瑰場館級大型演唱會,標誌著他們在演唱會製作上的全新探索與突破。給現場觀眾帶來藝術搖滾觀演體驗的同時,更成為二手玫瑰舞美發展歷程的一次重要轉折。開場影片中頗具年代感的鏡頭將時間拉至1999年,觀眾仿佛置身於一座搖滾影院。屏幕上出現高跟鞋、黑絲襪、紅旗袍等標誌性歷史記號,讓一切都回到了故事開始的地方。